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叶国  钟华 《南方文物》2009,(3):167-167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当前我国最大规模、首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07年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9号),计划用4年零8个月的时间(即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对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普查。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标志着建国以来我国第三次全国范围的文物大普查的正式启动。普查的范围涉及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内容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黄敏强 《南方文物》2011,(4):181-183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和广东省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要求,2007年10月,清远连州市文物普查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地毯式文物普查,共录入不可移动文物415处,其中新发现的卿罡村化字炉、大营村字纸亭、敬联村和冲头村的惜字亭令普查队员们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此,笔者谈谈对化字炉的认识,从中可以一窥连州曾经的辉煌文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遗产》2012,(1):12+6-20
历时5年,近15亿元经费投入,近5万名普查队员,近80万处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一连串的数字代表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沉甸甸的成果。从2007年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开始,全国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和各级普查机构,科学组织,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作为一次由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三普是当前我国最大规模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历时5年、直接投入12亿元、近5万人参与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随着2011年12月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四次会议的召开,顺利地如期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央政府组织的规模最大一次不可移动文物资源调查工作,其覆盖之广、投入之高、成果之丰,尅时之准,是以前所有大型调查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6.
依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2010年的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将从野外调查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对普查中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要及时予以认定,积极探索文物普查成果的研究转化应用,使文物普查成果最大限度的服务于社会发展大局,从而,彰显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2010,(8):36-36
<正>我国全部海域大规模水下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近日将全面铺开,这是2010年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从2007年底开始,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最重要的内容。目前,全国范围内田野考古的普查项目已接近尾声,水下遗产成为2010年的普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4月7日,上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各级普查机构、收藏单位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全面总结普查工作,发布普查成果,表彰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下午,国家文物局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普查领导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文物世界》2007,(5):1-1
2007年,全国文物战线又将掀起一个巨大的浪潮——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  相似文献   

10.
<正>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将形成国家文物局管控的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地方各层级文物部门管控的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和文物基层收藏单位的文物数据库。这类数据库应当是可移动文物普查最重要的成果,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应当基本体现在数据库当中。《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当中对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有这样的表述:"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国情国  相似文献   

11.
正因文物工作的特殊性。我们的普查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没有豪言壮语般的誓言,也不可能创造惊天动地的宏伟业绩,但全省普查队员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求实创新的精神,却感人至深,令人敬仰。一幅影响广泛的文物普查宣传册页作为文物普查工作的试点省份,经过2006年的实践探索,河南省文物工作者对文物普查的认识更深刻,准备更充分。因而,当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相似文献   

12.
2008年3月18日,陕西省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安康市石泉县启动,2007年,陕西省选取了渭南市三原县和蒲城县作为试点开展了文物普查工作,并取得较大收获。据了解,普查队共普查文物点698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434处,有的还是填补空白的重要遗迹,如在三原县发现的秦代、唐代大型行宫遗址更属突破性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3.
李亮 《丝绸之路》2010,(11):26-30
<正>文物普查: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分别于1956年、1986~1989年组织开展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全省文物普路、商业老字号等成为备受瞩目的文化遗产,甘肃在这一领域的调查基本上还是空白,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新一轮的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文物资源家底。2007年8月,甘肃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成立,14个省直部门和省军区的有关负责同志为  相似文献   

14.
正4月7日下午,中国文物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工作——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发布。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刘玉珠,代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做了简要报告。刘玉珠表示,总结刘延东同志7日上午在领导小组会上的重要报告,有"三个第一""三个全面"和"五项措施"。针对普查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次普查工作创造了"三个第一"!这是我国历史上也是新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对可移动文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遗产》2008,(3):90-93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自2007年4月4日正式起动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全面的田野调查,数万人投入到了普查工作中。普查队员曝风雨.涉险滩.攀高崖,探洞穴.或潜水.或飞行,以自己的纸笔和镜头,  相似文献   

16.
黎明 《神州民俗》2010,(7):56-56
河源市文广新局于6月5日向媒体通报,该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现已暂告一段落,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河源市共登记录入文物点2689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共有2222处,文物普查工作覆盖全市102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登记录入文物点26.3处。  相似文献   

17.
王紫林  赵元春 《南方文物》2008,(3):F0002-F0002
2008年4月14日江西省文物工作会议暨江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在南昌召开。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文化局分管领导,各市、县、区文物普查办公室主任和省直文博单位的负责同志共计150多人参加了会议。江西省政府副省长、江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孙刚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玉英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8.
张沁洋 《文物世界》2013,(5):66-67,80
一、晋城市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的基本概况根据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核定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函》(文物普查函[2011]1109号)的公布数据,晋城市文物总量为6601处,位居全省前列。每平方公里文物分布量0.7处,密度居全省第一。其中古遗址393处,古墓葬147处,古建筑5447处,石窟石刻100处,近现代文物495处,其他文物19处。截至2012年6月,全市共有国保43处,省保35处,市保55处,县保204处。其中,市局直管国保2处;泽州县国保6处,省保9处,市保14处,县保30处;  相似文献   

19.
《中华遗产》2010,(6):30-39
中国的文物家底究竟有多少?历时五年且尚未结束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也许可以给出一个答案。但是,这些数字准确而有代表性吗?文物数量颇多的陕西、河南一定是文物大省吗?透过这一个又一个的数字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走访了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刘小和副主任,请他为我们解惑答疑。  相似文献   

20.
文物调查是文物保护、利用和管理的重要基础。通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我国已经基本摸清了文物资源家底,为文物保护和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范围广、时间长、经费投入大、参与部门和人员多,是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的重大行动。普查成果的深化和利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因为文物的数量、级别、保存状况等都处于动态变化中,需要不断更新,而不断更新需要以经常性的调查为基础,因此,应将集中普查与经常性调查相结合,在动态更新中实现普查成果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