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时间利用作为了解人类活动与生活安排的重要维度,与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以往的时间利用研究从个体行为的角度透视了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影响,然而少有利用交叉数据在不同年份对居民的时间利用模式进行直接的比较研究.本文基于2007年和2017年在北京进行的两次活动—出行日志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空间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  相似文献   

2.
时空间行为调查的回顾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理论与方法体系不断完善,时空间行为研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实践应用导向,同时也面临构建解释时空间行为的一般理论的使命,对研究数据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回顾时空间行为调查的进展,认为时空间行为调查在方法上与移动定位技术的结合日益密切,数据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在内容上越来越重视个体行为的能动性以及行为的社会、环境意义.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民休闲时间利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以对深圳市民的活动日志调查为基础,着重研究作为一个完整休闲日的休息日中深圳市民休闲活动的时间利用特征。通过聚类分析将深圳市民休息日的休闲时间利用结构分为六种类型,在考察不同类型的居民属性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休闲时间总量对城市居民休闲时间利用的影响以及不同休闲时间利用类型的休闲活动的节奏与空间特征,提出了与对城市休闲服务设施规划与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春雨  苏勤  徐波 《人文地理》2011,26(6):107-113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流动原因、产生的影响等是目前研究的传统思路。从行为地理学视角,以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行为、就业体验行为为基本内容,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江苏、山东、安徽的三个样本村为典型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和统计分析后,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类型主要有本地农业就业型、本地非农就业型、外地流动就业型三种类型,分析了各就业类型的空间行为特征: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对预期就业的环境感知都不强,感知强度与距离和生活环境关联密切;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空间类型劳动力的影响程度不同;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普遍存在兼业现象,且从事的行业、部门也在不断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满意度以本地非农就业型为最高,其它两类满意度都较低。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民工作日生活活动时空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选取居民工作日的日常生活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深圳市抽样居民的实证研究,分析居民工作日生活活动的一般特征,探讨居民属性与居民生活时间利用和活动空间分布的相关性,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及不同地区之间深圳市民日常生活活动时空结构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微观个体行为的时空数据逐渐成为人文地理学微观过程研究和非汇总方法应用的重要定量依据,而如何高效而准确地生产和管理较大样本的行为数据则是当前制约城市活动-移动系统分析与规划的重要瓶颈。本文以2007年在北京市进行的两天活动日志调查作为案例分析,在国内首次从理论和方法论上探讨微观个体行为时空数据的生产过程和数据质量管理。其中,侧重于理论与经验,从调查内容、调查方式、日志设计、样本抽样和数据库设计等五个方面探讨微观个体行为时空数据的生产过程;并侧重于方法论,探讨如何定量地评估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等质量管理标准。最后提出,高质量个体行为数据的获得需要更多的数据生产和管理经验的研究与分享,以及更多数据源的合作共享与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中产阶层日常活动的时空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广州36个中产阶层聚居区881个中产阶层工作日与休息日活动日志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地理学相关方法,探讨中产阶层日常活动的时间分配、空间分布和移动性特征。研究发现中产阶层工作日活动节奏清晰,休息日活动破碎化,工作日工作和休闲时间居多,休息日休闲和社交时间为主,不同属性的中产阶层工作日与休息日时间分配存在差异;此外,中产阶层"近家型"非工作空间特征明显,工作日与休息日活动空间分布集聚度最高的是核心商业区;以私家车和步行为主要的日常出行方式,"少次、多目的"的出行结构突出,日常活动空间移动能力较强。上述中产阶层的时空间特征与中低收入者存在明显不同。研究有助于揭示中产阶层的日常生活规律,为提高城市社会经济活力和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韩光明  王兴中 《人文地理》2006,21(4):13-19,6
零售业及其附生-衍生的营业性娱乐场所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闲暇娱乐)行为的四大场所之一,零售业中附生-衍生的娱乐场所的类型、结构与空间模式是揭示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城市社会地理学以及人类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角度,分析与总结国外学者对零售业及其附生-衍生的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研究现状、内容以及其在城市中的空间作用与(社会)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9.
时空间行为研究为透视中国城市转型与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但已有研究对中国西部城市关注较少、未能形成反映西部城市特色的结论。选取西宁市作为案例,基于2013年居民时空间行为调查数据及城市设施分布数据,分析居民时间利用、时空路径等时空行为特征及其与城市设施分布的匹配关系,以此补充微观行为视角下的中国西部城市研究,为中国城市时空行为方法论提供西部城市的验证。主要结论包括:①相比于东部城市,西宁市存在工作活动比例低、平均时长短,早通勤时间延后,午休返家,时间安排灵活等特点; ②西宁市与周边地区间存在具有高原地区特色的跨城市通勤和休闲行为; ③居民活动分布与城市设施布局存在一定的空间错位。  相似文献   

10.
旅游是什么——基于社会大众视角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旅游是什么”的讨论由来已久,但以往对此问题的研究多采用演绎逻辑或历时分析.通过访谈收集62位社会大众对此问题的回答,并使用内容挖掘分析法提取高频词后,本文发现,旅游的核心构成是时间、空间与体验;旅游的本质动机包括放松、体验、猎奇、享乐、社交与审美.本文又采用扎根理论编码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的消费者建构不同的旅游类型,具体包括享乐型旅游、体验型旅游、生活型旅游和消费型旅游.对文本进一步批判性分析又发现,社会大众建构的旅游是被体制化的,旅游所追求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体现在旅游时间和空间的限定以及对旅游行为特征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1.
周滔  张璞洁 《人文地理》2023,38(1):118-129+157
乡村振兴要求走乡村内生性发展道路,客观认知乡村发展能力的时空分异格局和交互关系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础建设和农民社会生活三个维度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并引入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影响乡村发展能力的敏感因素,以此测度乡村发展能力指数,进而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揭示乡村发展能力的时空交互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中部地区多维乡村发展能力提升,但呈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不同维度间差异化显著;(2)中部地区多维乡村发展能力局域空间格局呈现较强的动态性并整体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关系;(3)邻接地级市多维乡村发展能力的时空交互网络以正向关联为主,局部空间呈差异化的竞合态势。  相似文献   

12.
被拐儿童的生命历程变迁与寻亲成功后的原生家庭融入境遇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寻亲成功后的被拐儿童及其家乡社会网络成员,以生命历程理论为指导,揭示被拐儿童的生命历程变化,考察寻亲成功后的原生家庭融入情况.研究发现:被拐儿童的生命历程主要经历被拐、被收养、寻亲与寻亲成功4个重大生命事件.被拐儿童寻亲成功后的原生家庭融...  相似文献   

13.
冯健  赵楠 《人文地理》2016,31(6):19-28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空心村已成为普遍现象。村庄空心化不仅造成用地浪费,也造成乡村社会失范,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本研究以河南省邓州市桑庄镇为研究区,采取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村庄空心化带来的乡村公共空间变迁入手,讨论空心村背景下通过公共空间重构实现乡村社会结构优化的途径。以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互动为核心建立研究的理论线索,提出"乡村社会结构通过关系逻辑体现"、"社会结构影响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反作用于社会结构"三个基本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veryday life experiences of boys and girls who beg on the streets in Addis Ababa. Based on seven months of child-focused research, it discusses begging as an often overlooked but crucial aspect of social reproduction in which children earn resources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wards their household livelihoods. It is argued that child beggars are not passive victims of their circumstances, but are aware of the fact that begging is not a perpetual predicament in their lives. Moreover, the activity of begging is complex and fluid, and is based on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he children's experiences, livelihoods and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Age, gender, social maturity and availability (or lack) of alternative income-generating strategies are important variables shaping both their spatio-temporal participation in and withdrawal from the activity. The perception of the public towards the children's involvement in begging and the children's own perceptions and reactions to it differ.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s opposed to most children who construct their engagement as shikella , or simply business, the public has an ambivalent attitude, associating children with aspects of the culture of poverty, and considering them either 'at' risk or 'as' risk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se children's lives need to take more seriously their transient experiences, resources and social skills.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life histories of 28 rural–urban (internal) migrant men located within southern China. It explores their narratives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changing social relations within the fami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grant sons. It argues that traditional gender norms, such as those attached to being a ‘filial son’, are lived out, albeit reworked, among Chinese male migrant workers across generations. The men recount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familial gender norms, which are centr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forging their ‘dislocated’ identities within specific temporal and spatial conditions. For example, being a ‘filial s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point for these mobile male workers to actively negotiate their emerging masculine identities in the process of negotiating urban lives, while living away from their rural homes. The article also explores a more complex understanding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terms of critically engaging with the men's well-being as urban workers.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等方面规划建设的需要,对居民活动的研究成为人文地理及城市规划领域所关注的重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以往研究居民活动的方式。本文通过新浪微博平台提供的API接口,采用Ajax技术抓取包含时空信息的西安市微博数据,运用Arc GIS10.1中的热度分析工具,以可视化的表达形式揭示出:西安市居民夜间活动在大尺度范围内与城市的区域定位、居民结构及活动时间关系密切。同时,本文采用微博数据来研究居民活动的方法为研究这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单位社区空间的儿童友好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祁琪  陈淳  朱竑 《人文地理》2021,36(3):67-75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为单位社区转型提供新思路.本研究获取行为注记及问卷数据,探讨广州市H高校单位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特征及社区对儿童活动的影响,结合空间满意度及友好度评价,分析了高校单位社区与儿童活动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①高校公共活动区为儿童活动集聚地,社区建成环境及社会环境对活动有积极或消极影响;②社区绿化好、安全性高及...  相似文献   

18.
The social history of Iran in general and that of the Qajar era in particular, has been little studied. The subject of this paper, private life in the late Qajar period, has barely been touched upon, probably because it is a subject on which there is not much primary material. There are no comprehensive accounts of people's daily lives of any class or occupation. In this article an attempt is made to give an account of the daily domestic life and activities of the household in the Qajar period. As there wer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aily life and household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discussion is limited to urban areas and Shi'i households.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oles of the various members of the household as well as the consumption patterns of the family and those from inside or outside the household who catered to its needs.  相似文献   

19.
儿童独立活动性是衡量儿童自主活动能力的重要指标,提升儿童独立活动性对于增加儿童体力活动量、减少肥胖几率、促进社会交往等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梳理了国外学者对于儿童独立活动性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儿童独立活动性的基本概念,从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两方面总结了儿童独立活动性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整理了其测量指标与具体方法,并归纳了相关实践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了现有研究在影响机制、测度方法以及理论向实践转化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内容,以期为我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