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骁鸣 《人文地理》2013,28(6):29-35
大卫·哈维在收录于其《正义、自然与差异地理学》文集中的《从空间到地方,再回看》这篇文章中,对他所谓的马丁·海德格尔"地方建构"思想进行了批判。通过忠实地引用哈维和海德格尔的著作、分析其各自观点形成的背景并提供依据,本文详尽揭示了哈维在勾勒海德格尔思想这一学术工作中的操作细节,即他实际上大量使用了重排引文、重组素材、偷换主题、"视而不见"、模糊处理等做法,"制造"出一个需要批判的所谓海德格尔的"地方建构"思想,从而对自己所要提出的"地方建构"思想加以支持。仅就目前所掌握的文献看,海德格尔有他自己的"地方"和"空间"思想,但并未明确讨论过甚至从没有提到过哈维所关心的"地方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张潮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一叠声的难难难,像一堆水泡似的哀叹。读书读到如此地步,想必眼苦,心苦,脑苦,所以我很怀疑张潮的书房就叫"三苦斋"。不过这是著述家的读书心得,浮浅如我,既不敢学,也学不来。倒是近人顾随在他的《不登堂读书外记》中说得随和。他把书分成三类,一类是读的书:凡具有庄严性,深刻性,即所谓硬性的书籍,或本非  相似文献   

3.
《沧桑》自2000年第1期起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知网免收作者版面费,并免费提供作者引文率统计资料。作者可通过所在单位设立的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站免费查询检索本人在《光盘版》和中国知网(chso@chinajournal.net.cn)上发表文献的被引用情况;本单位未设中国期刊学术文献检索咨询站的作者,可直接向清华大学总站查询。凡本人文章不愿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知网上刊载的作者,请在来稿上声明,我刊将做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4.
片头,引用了托尔斯泰的名言,"我所知道的一切,皆因爱而起。" 奥古斯丁说,"我信故我知。"就是my understanding=myfaith。因着信心寻求理解。因为奥古斯丁承认理性与人性中的败坏。他是自己内心污秽的目击证人。  相似文献   

5.
<正>一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正德四年(1509年)于贵阳文明书院"始论知行合一",开启了其"知行合一"学说发展的第一阶段。他在龙场彻悟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本然之知是内在于人心的,要使人的本然之知升华为自为之知,只需向内用力而不须向外求得。从知(本然之知)到行(致的功夫)再到知(自觉之知),构成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最初框架和结构。王阳明正德七年(1512年)年底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与徐爱结伴,  相似文献   

6.
《文献》2010,(3)
<正>"智"、"知"在古代典籍中经常通用并构成异文,传统训诂材料中亦常见"知,读为(读曰、读如)智"、"智读曰(读为)知"等训释。现在多数学者认为"知""智"是一对古今字,"知"是古字,"智"是今字,"智慧"是"知"的引申义,后造"智"字专门记录此义。但是,出土文献所反映的情况却与此不同。  相似文献   

7.
竹下 《文史天地》2007,(12):26-30
民间传说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刘伯温何以被神化了呢?本文向你道来。如西汉开国名臣张子房和蜀汉丞相诸葛亮一样,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刘伯温,也是个被神化了的人物。民间传说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他应答朱元璋的"烧饼歌",  相似文献   

8.
(第二天花莲晴)清晨,一辆通过电话预约的出租车,来到东华大学。我一个人离开了这个无人管理的小招待所(这也真是种很新奇的感受),十分钟后就到了寿丰火车站。这是花莲县境内沿着铁路的一个小镇。在车站月台上候车时,见到一位学生模样的青年人。他是东华大学文学系学生,他说他喜欢文学,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以写作为生的作家。我问起诗人余光中与洛夫,他对前者略有所知,对后者完全不知道。  相似文献   

9.
刘铁军 《神州》2012,(34):89
我常听同仁们说:"作文难,难作文",但我同样也觉得"阅读难,难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可以说是与作文教学并驾齐驱的"拦路虎",对语文教学来说也是一大障碍。怎么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呢?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我们现在的这种教育教学现状中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时代的要求我们不可以说不的。那怎样才能有效持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  相似文献   

10.
正黄镇(1909—1989),乳名百知,安徽枞阳人,著名的"将军大使"。他的一生,集将军、外交家、艺术家于一身,充满着传奇色彩。作为一名曾长期在他身边工作的秘书,对他的音容笑貌,我至今记忆犹新;对他的光辉业绩、优良品格和谆谆教诲,我也受益良多、感受至深。谨以此文回顾他大力协助周恩来总理筹备并出席亚非会议的历程,权且作为对革命前辈的缅怀与纪念。  相似文献   

11.
杨新 《文物》1981,(10)
程正揆是明末清初一个颇有声誉的画家。当时著名的书画理论家、山水画家都对他有过评价。如龚贤曾这样说过: "青谿,程侍郎也,……程侍郎画冰肌玉骨,如董华亭(其昌)书法。" 笪重光评云: "东坡(苏轼)云:国朝书法,余以君谟(蔡襄)为第一,千百年后,始信其言。余谓本朝画法,必以青谿为第一,盖不俟千秋之后,已有知其说者。" 其他如周亮工、张怡、张恂、方亨咸、吴山涛、杜濬等,对于程正揆的评价,都是  相似文献   

12.
《沧桑》2013,(1):192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学者学术交流渠道,《沧桑》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知网"。凡向《沧桑》投稿并被录用的稿件,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包含在本刊所付稿酬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知网"免收作者版面费,并免费提供作者引文率统计资料。凡本人文章不愿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知网"上刊载的作者,请在来稿上声明,我刊将做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13.
正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广为人知,正是在他的启示和引导之下,1937年4月,北平燕京大学学生、"民先"队员、地下党员赵荣声(1915—1995年)牵头,组织了10名同学,以"利用春假到西安旅行"为名,沿着斯诺的足迹,踏上了中共领导的陕北延安之旅,随后曾出版书籍公开报道,但少有人知。由于燕京大学是教会学校,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使他具有某种特殊地位,如"一二·九"运动后,国民党军警抓捕进步  相似文献   

14.
正我和邓英淘我和邓英淘(邓力群之子)是北京景山学校的同学。他原名"邓婴淘",英淘的"英"字是后改的,和樱桃二字同音。当年有首歌叫《樱桃好吃树难栽》,我们一唱这歌大伙儿就朝他笑,弄得他怪不好意思的。至于他什么时候改的名,我就不得而知了。北京景山学校是1960年在原北京市东城区东高和北京市第九十一中学基础上创办的,归中宣部领导。景山学校当年是"九年一贯制",实行精英教育  相似文献   

15.
正世间只知汤显祖为文学家戏曲家,鲜有知其为思想家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这段文字,常被后世援引以表难诉之"情",亦可看成是汤氏哲学思想的文学表达。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秋,汤显祖的《牡丹亭》杀青了。激动之余,他为这部得意之作撰写了一篇短文——《牡丹亭记题词》。随后,即交付与临川相邻的金溪县浒湾镇书铺街刻印。  相似文献   

16.
墨是所谓"文房四宝"之一,与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有密切关系。本文只就清代程一卿所制的墨和他的继承制墨的有关问题,作一些考证。(一)程一卿即程瑤田墨家制墨题款,有用自己本来名号的,如方密庵(君任)等即是一例;也有另用一名好象作家笔名的,程一卿就是如此。从墨上款识来看,只知有一卿,不知还有瑤田、易田、易畴诸名;而从程氏的著作上看,又只知有瑤田、易田、易畴诸名,不知有一卿。按尺木堂墨品  相似文献   

17.
1.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是国际舞台上一位著名的人物,但予生也晚,当时只在童年,对他几乎全无所知。后来在大学念历史,才开始听到他的名字,也在旧书店中买到他的一本著作,不过也并没有仔细地读,印象中只知他是个“左派”史家。及至留学美国攻读中国历史,才正式阅读了拉铁摩尔有关中国边疆史方面的著述,如《中国边疆的研究》及《中国边陲之亚洲腹地》等。对于拉氏的识见,尤其有关汉蒙、蒙满族关系和文化的阐释,颇觉新鲜和相当佩服。尤其《满洲的蒙古人》(The Mongols  相似文献   

18.
言慧珠(1919—1966)女蒙族京剧旦角演员小时候,父亲(章伯钧)曾对我说:“好的东西都令人不安。如读黑格尔,看歌德,听贝多芬。”我勉强读了几页的黑格尔与歌德,没觉得不安,连稍稍不安也没有。但我看台上的言慧珠, 却能叫我稍稍不安。后来,我听了她许许多多的故事,心里真的不安起来。关于她,对我讲得最多的朋友是许思言(许寅,上海记者、剧作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下榻在北京西苑宾馆。他是会议代表,我是大会工作人员。午饭后,是我俩聊天的时间。我总提前到,等上几分钟,他就端着一大杯浓茶来了。我喜欢言慧珠,他就给我讲,我随着他的讲述大笑,随着他的讲述落泪。现在讲述者也走了, 在很大程度上,我是重复他的讲述。眼看着往事即将成为众人知之不详的遗事,内心深处当有一种怎样的创痛与苍凉?我不过是在记忆的残骸中拾骨,借了文字悼亡伤逝罢了。  相似文献   

19.
董桥 《江淮文史》2016,(4):101-104
正夏志清写的罗素与艾略特刊登不久,他来信说:"此文重读我也喜欢,总之文章写得这样长而读来气势甚盛,应该算是不容易的。文中有时采用‘中国人的看法’,其实此人非我,可说是我戴的面具也。Russell(罗素)精力如此充沛,当然值得envy(羡慕)。Eliot(艾略特)一生不乐,二次婚后,人变得happy些,但也变得庸俗。"夏先生永远是夏先生,这样自  相似文献   

20.
彭雅 《贵阳文史》2010,(4):48-49
至正德五年(1510年)年初离开贵州,王阳明在谪居贵州近3年的时间里,留下了很多行踪遗迹和大量的诗文题记,如贵阳人熟知的"仙人洞"因峻峭旖旎引他两次游历,如与甲秀楼毗邻的翠薇阁就是他诗中的"南庵"……然而在贵州,与王阳明最密不可分的是他悟道、成道,最终创立心学理论的龙场(今修文县)。日前,笔者在王学研究专家的引领下,来到修文追寻阳明先生曾经的一些"足迹",这是一次文化之旅,也是一次心灵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