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的旅游动机测量模型主要基于个体旅游视角,无法有效解释亲子群体旅游现象。本文基于家庭系统理论,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例,构建了“促进家庭关系-加强儿童教育-个体正面体验-个体负面体验”的亲子旅游动机测量量表。结果表明:①研究亲子群体旅游动机需要从传统的个体旅游视角转为针对性的群体旅游视角。②亲子旅游动机具有明显的亲子性,其重要程度为“加强儿童教育 > 促进家庭关系 > 个体正面体验 > 个体负面体验”,为寻求家庭意义,家长的个体旅游体验仍然存在但却是削弱乃至牺牲和隐藏的。③不同变量下动机存在差异,但主要仍为加强儿童教育和促进家庭关系。亲子旅游动机研究以期为旅游动机理论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传统基于个体旅游视角构建的旅游理论和模型,无法有效阐释亲子旅游等"群体旅游"现象。理解游客需要将其放置到"生理因素-个体行为-交往-关系-组群-社会"的社会复杂性连续层面,及其在不同旅游情景中的不同角色功能。通过研究城市家庭亲子旅游行为,以期回答"群体旅游"中个体成员内部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家庭旅游活动成为家长精心组织和策划的,以"出去玩""见世面""涨知识"为鲜明主题,以加强儿童教育作为主要动机,以促进家庭关系作为次要动机的一种休闲安排,"以儿童为中心"的亲子旅游决策特征非常明显。通过神情专注和情感涉入,父母收获了"好的父母"的身份认同和"共同在场"带来的家庭意识。  相似文献   

3.
刘妍  张欣然  程庆 《旅游纵览》2015,(4):79-80,82
亲子旅游是在中国第一代计划生育的"80后"独生子女初为父母,亲子教育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从家庭旅游、儿童旅游中独立出来的,更关注家长与孩子关系的一种旅游形式。国内亲子旅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正处于迅猛增长期,且发展前景广阔,而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则相对低糜。本文通过对国内亲子旅游研究文献的梳理,总结出亲子旅游的概念、消费行为以及产品开发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在研究区域、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的不足与建议。笔者强烈建议,国内学术界应加强对于亲子旅游理论研究的关注与重视,旨在引导亲子旅游市场的理性开发。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家庭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提高和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国家为鼓励生育推出的各种优惠政策的施行,以及"80后""90后"作为新一代父母在亲子教育方面意识的增强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亲子旅游市场迅猛发展起来。亲子旅游作为一种从家庭旅游、儿童旅游分化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年轻父母的青睐,学术界对亲子旅游的研究也逐年增多。本文通过对中国亲子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得出学者们对于亲子旅游的研究主要方向和未来的研究趋势,有助于推动亲子旅游行业朝着健康与高质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勤飞  赵美 《旅游纵览》2022,(18):27-29+52
“双减”政策让孩子和家长在周末有了闲暇时间,为亲子旅游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会。而以家庭为基础,以孩子为主体,以教育或感情交流为目的,由家长带孩子共同参与的旅游活动,需要旅游企业提供具有教育性、情感互动性、安全性、科学性以及趣味性的旅游产品。因此,在亲子旅游产品开发中,需要旅游企业准确定位市场,按照国家课程标准与方案科学设计产品,并不断优化接待服务,促进亲子旅游产品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
张紫琼  Rob Law  刘挺 《旅游科学》2012,26(5):76-84
本文基于对香港居民的大规模电话调查,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探讨出游动机和人口统计特征如何影响香港居民对旅游重要性的感知以及人口统计特征如何影响香港居民的出游动机。回归结果显示:休闲放松和发掘新事物是影响旅游重要性感知的主要旅游动机,家庭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旅游重要性感知的主要人口统计特征;与亲朋好友聚会、社交、休闲放松、逃脱日常事务和发掘新事物动机最相关的人口统计特征分别是家庭月收入、年龄、家庭月收入、年龄和受教育程度,而性别对香港居民的各种出游动机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构建儿童友好型景观已经成为当前乡村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全国多个乡镇进行了大量试点实践与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乡村旅游景观的儿童友好性提升对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儿童友好理念与乡村亲子旅游景观的关联,介绍国内相关优秀案例,指出我国目前乡村亲子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弊端,最终提出相应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以期为各地更好地打造乡村亲子旅游景观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顾客价值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顾客价值理论逐渐成为旅游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为避免旅游市场恶性竞争,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大作用。本文基于相关文献,对顾客价值理论应用于旅游研究的缘起、历程、对象、方法和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国内研究在起始时间、数量和方法上都滞后于国外研究,尤其是国内定量研究有待加强;旅游领域的顾客价值研究尽管时间较短,但其研究对象已涉及饭店、旅行社、航空、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等众多领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顾客价值理论应用于旅游的必要性、旅游领域顾客价值的构成与测量、顾客价值的前向驱动与后续影响的关系、顾客价值的创造等方面;实证研究多,理论探索少。建议今后相关研究应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加强定量分析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9.
国外养老旅游研究进展与我国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养老旅游已成为发达国家老年人的重要生活方式.老年人基于生命历程框架而产生的养老旅游动机,可细分为宜居环境、社会关系、老年服务、经济动机等4种类型.养老旅游的时空特征、行为特征介于观光旅游和长期性迁移之间,在生活方式、身份认同、社会整合等方面具有独特规律.通过规范和引导,养老旅游能提升老年人福利水平,促进目的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养老旅游处于快速增长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养老旅游研究还相对薄弱,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加强理论政策研究,以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0.
在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对国外旅游扶贫理论、实践模式、效果、研究方法、相关国际组织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国外旅游扶贫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为旅游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从研究内容看,自然旅游、遗产旅游、农业旅游、社区旅游是旅游扶贫的主要方式;从扶贫效果看,旅游扶贫对当地经济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需要合理的规划与操控才能可持续。旅游扶贫研究方法以宏观的定量研究为主,研究案例呈现地理集中性。今后应加强城市贫困问题、精准旅游扶贫及中国旅游扶贫案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欧洲是世界最重要的出境旅游市场之一,研究入境中国的欧洲旅游流对于国家开拓欧洲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入境中国的欧洲旅游流网络,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该网络的度分布、聚集系数、平均路径长度等统计特征,和网络的个体结构位置、整体形态结构特征。结果显示:①入境欧洲旅游流网络是具有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的网络。②北京和西安是入境欧洲旅游流的发散中心,上海和香港是旅游流的集聚中心。③入境欧洲旅游流网络的密度低,中心势高,网络结构紧密程度低,旅游城市之间的欧洲旅游流联系不密切,并呈现围绕核心城市集散的特点。④入境欧洲旅游流网络是核心-边缘网络,网络中核心节点突出,边缘节点明显。结合旅游流流向关系和节点位势指标分析,网络核心区节点可划分为核心节点和重要节点两大类型,边缘区节点均为边缘节点。  相似文献   

12.
游客安全感的影响要素、形成机理及提升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永广  郑向敏 《人文地理》2012,27(3):103-108,77
安全感是旅游目的地安全状况的"晴雨表",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最基本需求。本文在对游客安全感的概念进行界定、游客安全感重要性和研究意义进行阐述,以及游客安全感的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安全感的认知过程和形成机理,并据此提出旅游目的地提升和强化游客安全感的"四位一体"策略,即培育理性的游客、营造安全的旅游环境、运用现代的安全技术和选择科学的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3.
社区参与和旅游社区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6  
潘秋玲  李九全 《人文地理》2002,17(4):38-41,5
社区参与被视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但由于社区参与在实施过程中受到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体制、政策、居民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了社区参与的程度和效果。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社区一体化思想理念的形成、内涵、思想构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阐述,旨在为我国社区参与的有效实施和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皖江城市居民旅游动机及其与人口统计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宏梅  陆林 《旅游科学》2004,18(4):22-27
对旅游主体——旅游者行为的研究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的起点,影响目的地的选择、旅游形象、旅游满意度等。本文对皖江城市居民的旅游动机进行了调查研究,问卷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数据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结果显示:欣赏自然风光、放松、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促进家人和朋友的关系是皖江城市居民最主要的旅游动机;方差分析发现,六个动机因子中,有五个动机因子,即新奇、内部社交、地位、外部社交和知识存在人口统计特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西溪湿地为例,将符号的解读和建构问题纳入到旅游体验中进行考察。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层聚类、交互分析等方法,对西溪旅游者体验动机的符号感知、体验过程的符号解读以及体验质量的符号要素构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休闲浪漫是旅游者对西溪的基本符号感知,不同符号类型旅游者人口社会属性和旅游行为存在结构差异,体验的质量也不尽相同;结合体验效果的符号要素相关性解读,不仅为研究旅游体验的本质提供了新的符号学理论视野,也为丰富和强化旅游体验提供了有效的操作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许春晓  姜漫 《人文地理》2014,29(1):122-128
高速铁路以快捷、舒适、环保的明显优势促成旅游者的选乘决策。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思辨选乘动机、选乘阻碍、阻碍协商策略、行为意向的关系,构建人们高铁选乘意向形成的概念模型。选择长沙市居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快捷选乘动机和阻碍协商策略对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选乘阻碍对阻碍协商策略和行为意向有负向影响。选乘意向的形成有两条路径,一是直接通过快捷动机形成;二是基于快捷和舒适动机,判断选乘阻碍,采取阻碍协商策略,最后形成行为意向。依据研究结论得到了旅游业发展中科学利用高铁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景秀艳 《旅游科学》2012,26(5):20-29
权力关系主导着社区空间的生产及其利益分配。旅游规划作为一种权力工具,引发乡村社区空间的等级秩序发生变化,使乡村社区权力和利益分配出现新的非均衡发展的空间格局。旅游开发中政府权力主导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介入方式可能导致乡村社区丧失旅游空间生产控制权。权力关系影响下的乡村社区与旅游生产的空间关联性、乡村社区的旅游参与性决定着社区居民的旅游利益。本文对福建省泰宁县的五个乡村旅游社区的调查研究证实了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品特点、消费技术与景区解说系统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厉新建 《人文地理》2004,19(2):43-46
在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旅游景区的重要性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本文在这样一种宏观背景下,分析了传统的旅游产品的定义,指出了其逻辑上的问题,从新角度研究了旅游产品的特点,指出应该从旅游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交易、旅游者自身的生产消费这两个角度来理解,提出了旅游经历与旅游体验之间的差异;从旅游者生产消费形成自身私有产品的角度分析,指出应该重视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技术问题,而且由于这种消费技术的可移植性和旅游消费的时空规定性,要以高于重视工业产品的消费问题的态度对待旅游消费技术的问题,从而论证了景区解说系统对于旅游景区及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深厚历史文化的观光国家而言,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