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历史的记载上,唐伯虎虽有三段婚史,但是并不风流,也从未有过“点秋香“的艳遇。唐伯虎是明代人,他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但妻子、父亲几年后接连病故,对他打  相似文献   

2.
《江淮文史》2006,(5):F0003-F0003
姚宋 生于1648年,卒年不详,但知其68岁时,即1716年,仍他作甚多。他宋羽京、雨金、野梅等,歙县人,曾长期寓居羌湖。能诗、书 、尤擅画。不仅山水花鸟虫龟兰竹无不精妙,而且能用指尖、木片作画,更有难在瓜子壳上绘十八罗汉之特技。  相似文献   

3.
在2007年春季举办的上海东方国际四十四届艺术品拍卖会上,成交了一件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绘画作品。这是一幅扇画,内有纳兰隶书题识:“甲寅新秋仿云林溪亭秋色小景”,钤“成德”印。此扇面曾为已故文学家、翻译家施蜇存先生收藏。“甲寅”为康熙十三年(1674),成德仅二十岁,此画当为他的早年习作。“云林”即元代著名画家倪瓒之号,倪瓒为无锡人,擅画水墨山水,他继承发展了五代宋初的董源、巨然开创的山水画格法,以冷逸荒寒的画面和萧疏清远的意境,在古代文人画中独树一帜,并影响着后世。明末清初,江南士人以有无收藏云林画为清浊、以能否摩仿云林画为雅俗。受汉人风习影响,纳兰成德对云林画极为欣赏,他曾收藏过倪瓒的《溪亭山色图》和《溪山亭子图》(参见拙作《纳兰性德书画收藏录》),尤其是《溪山亭子图》,原为都尉耿昭忠(信公)收藏,纳兰成德曾多次向他借观,并在与张见阳书札中谈及此画,邀其鉴赏,最后竟购入“通志堂”。纳兰成德喜好云林画,不仅是因为深染汉人风习,还由于他的江南情结。成德结交的朋友多为江南名士,其中又以无锡人为最,所谓“平生师友尽在此邦”。他生平仅去过一次无锡,而且是他在去世的前一年随康熙南巡到过无锡。此前,他对无锡的了解,仅仅...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的记载上,唐伯虎虽有三段婚史,但是并不风流,也从未有过"点秋香"的艳遇。唐伯虎是明代人,他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但妻子、父亲几年后接连病故,对他打  相似文献   

5.
名家翰墨     
《收藏家》2004,(1):F007-F007,F006,F008,F009,F010
海方的成功首先取决于他对北京的炽热感情。他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他觉得描绘北京的今昔变化,写照父老乡亲的可爱形象是自己的一份责任。于是他走街串巷,画速写、查资料,把北京的民俗、历史翻腾个底朝天。由素材到创作,由单幅到长卷,把老北京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画个遍。在他看来,艺术不是堆砌生活,画“遍”易,画“透”难,要学会过滤生活。明了此理,海方如同是拿到了一把钥匙,使他的两幅长卷作品的构图应刃而解,从而既突出了主题又活跃了画面气氛,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延安的“抢救失足者运动”中,曾发生了一起彭尔宁“向日葵”“特务”案。彭尔宁,原名钱家骥,当时只有28岁,1939年毕业于中国大学,曾参加“一二·九”运动,于1940年3月辗转来到延安,进入自然科学院。整风运动开始后,他在学院墙报上画了一朵彩色的向日葵,用以比喻革命青年、人民群众心向共产党。  相似文献   

7.
夏果,字仲昭,号自在居士,又号玉峰,江苏崑山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生,成化六年(1470年)卒,终年八十三岁。他“诗词清丽,尤工画竹石,擅名天下”,曾以善书供事内省,是我国明代一位有影响的画家。有关他的生平和艺术活动的记载,传世不多,只能根据画上的一些题识和名人笔记,略知一二。  相似文献   

8.
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诗歌的老舍,对戏剧、相声等艺术也很内行,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茶馆》和《龙须沟》等。老舍不仅才学好,人品也高。他与人为善,无论是国家领导,还是凡夫走卒,他都真诚待之。因为他对戏剧有研究,又爱书画和收藏书画,故而曾与一些能写善画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交往甚厚。在诗酒唱和间,他常请艺术大家挥毫,并收集了数百把扇面。“四大名旦”中,梅兰芳、程砚秋和尚小云的作品他都有,唯独只缺荀慧生的。后来在一次召开戏曲会议时会到了荀慧生,他就提出请荀为他画一幅画,荀答应后立即画了一幅仿元…  相似文献   

9.
袁江,字涛,江苏邗江(今扬州)人,生卒年不详。青年时好读书,后学习绘画,主要活跃于清代康熙、雍正至乾隆前期,雍正年间曾供奉内廷。其画师法宋人,擅画山水、楼台、花鸟、蔬果、走兽,尤其擅长界画。他的山水楼阁界画,以风格华丽、笔法严谨独具一格,在流派纷呈、巨匠如林的清朝画坛,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可耐堂”是南洋画家木化先生的画室。他1936年生于新加坡,自幼习画,1955年毕业于南洋美术专科学校。木化先生擅油画、水彩画、素描,兼工水墨画等。其充满南洋乡土风情的绘画作品,长年来深受东南亚藏家的喜爱。刘海粟先生抗战时就曾游历南洋,并在新加坡举办过赈灾义卖,晚年又数次亲临狮城,木化先生由此与海老结缘甚深。  相似文献   

11.
记得18年前在南京博物院的画库中第一次见到徐渭的《杂花图》卷时,就被画中精妙高超的艺术魅力所震撼,心情激动地难以自恃.徐渭(1521—1593),是活动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精草书,其书法风格独树一帜,飞舞姿纵的用笔,被人誉为“苍劲中姿媚跃出”.徐渭也擅诗文,著有《徐文长全集》和《徐文长佚草》.徐渭且通戏曲,著有《南词叙录》一书,并著有《四声猿》剧本遗世,汤显祖观看后,还曾大加赞誉.徐渭自己则评价说“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看来,徐渭对他的画技并不在意,并没有把绘画作为一门课业去追求,就如他自己所说的“世间无事求三昧,老来戏谑涂花卉”,只是“玩玩而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称今天苏州及其附近地区为“吴”,所谓“吴侬软语”就是指吴地之人说话腔调婉转。明代中期在吴地崛起了四位著名的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因他们新颖的绘画风格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后人称之为“明四大家”。 沈周家学渊源,自幼便受到了来自家庭的良好熏陶。据说他的曾祖父沈良曾是王蒙的好友,沈周的祖父沈澄,能诗擅画,有辞官不仕,隐居读书、游山乐水的经历;父亲沈恒吉和伯父沈贞吉,也都是诗人兼画家,山水师杜琼,作风“虚和满  相似文献   

13.
已过花甲之龄的丰俗君,出生于文化气息浓郁的潮汕平原潮安县。也许是韩江特有的文化水韵长期滋润的缘故,让这位自幼就以能诗擅画而闻名乡里的“才子”,走进广州美术学院,成为关山月、黎雄才等大师的高足,更以清新儒雅的山水画享誉画坛。他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和山水画教研室  相似文献   

14.
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早年曾为木工,后学习绘画、诗文、篆刻、书法,靠为人写照、卖画、刻印为生;中年多次出游南北,57岁后定居北京,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曾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在他几乎生活了一个世纪中,留下了不少轶事趣闻。妙画《发财图》1927年农历5月,他家来了五—曰—一一位求画的客人。这个客人与其他求画者不同,不求白石画游鱼、雏鸡,只求白石画个《发财图》。白石老人有些为难,脱口问道:“这发财门路…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 ,有一位被史学家称为“明初理学之冠”的大学者 ,他就是曹端。曹端 ( 1376~ 14 34) ,字正夫 ,号月川 ,河南渑池人。他生活在“洪武、永 (乐 )宣 (德 )之际”(孟化鲤《月川先生〈录粹〉序》)。天资颖异 ,“少负奇质 ,知读书”。 5岁时 ,见到号称中国古代哲学之源的《河图》、《洛书》 ,竟画地以质之父 ,其父竟被问倒。15岁后 ,曹端曾从事农耕 ,业余苦读 ,“座下着足两砖皆穿”。 17岁时 ,已博览群书 ,专为自己构一书室 ,自名曰“勤苦斋” ,以陈经籍。 18岁 ,开始专习儒业 ,“师事宜阳马子才、太原彭宗吉” (《中华儒学通…  相似文献   

16.
周璕(1649~1729年),字崑来,号嵩山,河南商丘人,后入籍江苏南京。清初画家。擅画龙、马、人物、花卉,尤以画墨龙著称于世。清张庚著《国朝画征录》记载他画龙“烘染云雾,几至百遍,浅深远近,蒸蒸霭霭,殊足悦目。”周璕所画人物、松柏、牡丹及马,亦别具一格。他少时就学于颜习斋,“其文事,武备,兼而有之。好胜游,广交结,平生足迹,几遍天下。”(见清人《读画辑略》) 周璕传世的作品稀少,现存作品大约只有30多件,纪年最早的是1685年他三十七岁时作的《张天师像》轴,现藏上海博物馆。纪年最晚的是1724年其七十六岁所作的《相马图》轴,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其传  相似文献   

17.
张大千(1899-1983年),名权,后改作爰,号大千。他生于四川省内江县,排行第八,7岁时开始启蒙教育,9岁习画,12岁即能画山水、人物和花鸟,被誉为神童。张大千幼习绘事,毕生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与作家画、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于一炉,境界高绝。其艺术创作分为古典作风期、转型期和高峰期3个时期。60岁前他集中精力临摹学习古人技法直至敦煌壁画,风格从近似石涛、朱耷而渐变为晋唐宋元风范。60-70岁融“泼彩”于“泼墨”,创造了新的风貌。70岁后进入创作颠峰期,以个性鲜明的“泼彩”画法将其艺术从古典画风引导向现代画风,成为中国画革新大家。正可谓:“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  相似文献   

18.
文摘精华     
文人爱竹趣谈李盛仙 竹之可爱, 世人共识。古往 今来,不少文人 与竹结下了不解 之缘。 晋代大书法 家王羲之的儿子 王敬之爱竹成 癖,他每到一个 地方居住,都要 叫人在宅旁种 竹。有人问他: “暂住何须尔?” 他指着竹子答 道:“何可一日无 此君?”后因称竹为“此君”。 唐代萧悦是著名的画竹大师。白居易对他极为推崇,曾作《画竹歌》诗评画:“万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笔下独逼真,丹青以来惟一人。”足见他对萧悦画竹评价之高。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过许多咏竹的诗句。如在《客堂》一诗中写道:“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  相似文献   

19.
孟先生的字,小及扇面蝇楷,大及榜书条幅,篆、隶、楷、行、草诸体皆能,而尤擅行草书。以其参加《98东京SESETO国际画展》的行书作品“云里之村画里滩”为例,其每字便为一平衡、独立的审美单位且分行清晰均等。故整幅字作清秀端雅,绝无乖戾、狂肆之气。但仔细观来,如“画”、“看”、“知”、“胭脂”等字,都作了草书式的简约与变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这时在张大千的艺术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他通过重金求购,收集到了一些他梦寐以求的属于国宝级的中国古代名家字画。这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五代顾闳中画的《韩熙载夜宴图》,五代董源画的《江堤晚景图》、《潇湘图》。这几幅画的收藏经过,颇为曲折。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我国东北的伪“满洲国”也随之土崩瓦解,“儿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仓皇外逃,于是长春伪宫中的文物书画,大量流出,在长春、沈阳、大连的地摊上,到处都是。中国的历代法书、名画等国宝,又遭到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