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雕多传奇传奇扬美名微型雕刻,是中国工艺美术中最小最奇的艺术,她不但令人叹为观止,而且让人难以置信。因此,这一类的传奇人物、传奇故事就不胜枚举了。早在三四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在甲骨文上刻划记事,其细微之图案小若米粒;在唐代,有艺人能在一支笔管上刻一“幅从军行”,  相似文献   

2.
许虹 《纵横》2013,(2):12-13
毛泽东手书《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是毛泽东手书的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中的一首。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岑参齐名,其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和《塞下曲》等。这些边塞诗,  相似文献   

3.
王颀 《神州民俗》2007,(2):60-61
严仲良先生自幼酷爱书法,常喜欢邀清几位朋友、知己喝茶聊艺。 这次严仲良写了一首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诗。写得令我非常喜欢。看其布局谋篇,用笔之形式意味和王昌龄的《从军行》所表达的诗意,是如此的吻合。琴瑟之合实为难得。是一幅艺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极好的佳作。观赏中他使我脑中突然闪出刘邦《大风歌》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雄健豪放之气势,让我为之感染。[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若木·神树·鸡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海经》中记载了一种叫若木的树,《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洞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若木生于若水之滨,《海内经》曰:“南海之外,黑水青山之间,有木曰若木,若水出焉。”若水因水滨多若木而得名,《水经注·若水》云:“若木之生,非一所也。黑水之间,厥木所植,水出其下,放水受其称也。”一条河流能以一种树木而得名,这种树必然是该流域最常见的植物。根据《山海经》的记载,若木并无什么奇特之处,只是生于若水之滨的一种青叶赤华的树木,所以《山海经》对若木的描述应是最为原始,最为…  相似文献   

5.
湖笔名笔工追踪。始建于战国,“自东晋为善地”的古老的湖州,在其悠久深厚的历史化中,湖笔一支独秀,制笔能工巧匠代代辈出。如明代徐献忠《吴兴掌故集》所称:“湖俗出笔工,遍海内制笔皆湖人也,其地名善琏村。  相似文献   

6.
笔曾在本刊发表《说钱》一,介绍中国历代人关于货币的一些议论。拙发表后,笔又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一月二十日《申报》中发现《孔方兄传》一,在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申报》中发现《孔方兄责管城子》一。这些都是人的游戏笔墨,反映了对货币权力的愤激之情。中国的货币化,这一类字也应占有一席之地。中还提到洋钱。显示出时代特点。现将《孔方兄传》录出,略加注释,在本刊发表,以飨读。  相似文献   

7.
徐爽 《民俗研究》2017,(5):59-65
在宋代五服制度中,妇为舅姑三年之制不同于唐、五代的正式礼法,这一变革始自太祖诏令,并被采入《开宝通礼》,后随《五服年月敕》《天圣令》以礼典敕令的形式颁行天下。但妇为舅姑三年之制的源起还是在唐、五代,舅姑与子妇对等报服之后,妇为舅姑三年之制就自下而上地渐由时俗之礼而见录于《书仪》《书仪镜》等书。也由此可知,宋初统一服制的首部礼典《开宝通礼》,其服制之源并不只是盛唐之礼,最终的定制是根据宋初现状情势对唐礼及五代礼选择和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竹韵飘香处     
洛宁竹文化源远流长。据《汉书律历志》记载:“黄帝使伶伦取竹于嶰溪之谷(今洛宁金门山)以生而空窍,厚薄均者,断而截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官,制十二筒以应凤凰之鸣。《九州纪要》“金门之竹,可为笙管,言竹之合节耳”。《玉泉记》载:“取宜阳竹为笙管,河内葭莩为灰,吹之以候阳气”(宜阳、洛宁旧同属一个政治辖区)。《后汉郡国志》:“宜阳有金门山,竹为律管”。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16,(5)
正中国绘画有一种专以宫室、楼台、屋宇、寺庙等建筑物为题材,用界笔直尺画线的绘画,被称之为"界画"。所谓"界画",画师在作画时将一片长度约为一枝笔的三分之二的竹片一头削成半圆磨光,另一头按笔管粗细刻一个凹槽,作为辅助工具,把界尺放在所需部位,将竹片凹槽抵住笔管,手握画笔与竹片,使竹片紧贴尺沿,按界尺方向运笔,能画出均匀笔直的线条。它既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也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作为中国画技法,界指界尺,是建筑绘图时  相似文献   

10.
钱锺书先生的著作包罗宏富,横看成岭侧成峰,难以一概称之。他诚然申说过“与其曰古诗即史,毋宁曰古史即诗”(《谈艺录》38页)的学术裁断,表彰过刘知几“视史如诗,求诗于史”(《管锥编》164页)的治学心路,似是将一切文献都当作“诗”来研究了。但他也并非没有“视诗如史”“求史于诗”的时候。如判言《楚辞》的《招魂》“可藉以想见古代风俗”(《管锥编》632页),《天问》“不失为考史之珍典”(同上608页),甚至曾经宣称“若经若子若集皆精神之蜕迹,心理之微存,综一代典,莫非史焉”(《谈艺录》266页)。由此观之,说钱锺书先生的工作类带着历史研究的性质,并非穿凿之谈。他的卓明史识具有渊博的内容,可以作多方面的阐发。本文择其大要,先揭出三端。  相似文献   

11.
向前 《巴蜀史志》2002,(5):35-35
续修县志,究竟如何设置篇目和需设置一些什么篇目呢?笔拟就续修《平昌县志(1986—2000)》初步设想应设置的篇目谈点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2.
马林 《收藏家》2022,(11):77-81
“翡翠”一词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语境中含义所指不同,大体而言,在宋代以前的文献中主要指翡翠鸟,或翡翠鸟羽毛装饰的器物,如《楚辞·招魂》中有“翡翠珠被,烂齐光些”,1即言以翡翠鸟羽毛与珠玑共同装饰被衾之华丽。汉代张衡《西京赋》中形容后宫昭阳殿时也有“翡翠火齐,络以美玉”,2即昭阳殿馆室壁带上以翡翠鸟羽毛和火齐珠并缠以美玉共同装饰,极言其侈靡。  相似文献   

13.
正乾隆时期正处于清代盛世康、雍、乾三期的巅峰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瓷器的生产也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乾隆皇帝博古通今,有着极高的艺术鉴赏水平,特别是对瓷器的生产更有着独到的见解,常有亲下谕旨指定瓷器器型、品种烧造之事。乾隆一朝瓷器的生产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品种之丰富,种类之多样,装饰之华丽,都是历朝所难以相比的。《古铜器考》一书称赞当时的制瓷业是"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制瓷业集我国历朝名窑之  相似文献   

14.
《永乐大典》自卷一三九六五至一三九九一,凡二十七卷,收戏三十三种,但后来仅存三种。钱南扬先生对这三种戏即《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作了校注,197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永乐大典戏三种校注》一书。笔近读此书,深感功力之深、用心之细、校注之精审,实在值得后辈学习。当然书中也有一些地方笔有不同的看法,现在一并提山来,请人家教正。  相似文献   

15.
谈高锋 《丝绸之路》2010,(10):57-58
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哀江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在《哀江南赋》中作者以史诗之笔深切描写了梁朝由盛而衰以至灭亡的全过程,抒发了个人亡国之恨、乡关之思、身世之悲。这种寓时代乱离于个人哀怨的情感内容是对赋体的一次重大开拓,史诗性和自传性是它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任子制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子制新探张兆凯一、任子制颁布时代的考析任子制的记载,见于《汉书》卷一一《哀帝纪》绥和二年(前7年)六月诏:“除任子令及诽谤诋欺法。”(应劭注曰:“任子令者,《汉仪注》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年,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不以德选,故除之。”师古曰:“任者,...  相似文献   

17.
班书问世,为之作注者众矣.唐代颜师古注,乃集大成者,号为班氏功臣.颜注以降,补注、考辨者亦不下数十家.然批览之间,复有可商者,今掇取十数例,勒成一篇,目为“《汉书》旧注辨正”.一管之见,容或失当,博学通识,有以垂教,是所望也.一、儿子《高五王传》:“酒酣,章进歌舞,已而曰:‘请为太后言耕田.’高后儿子畜之,笑曰:‘顾乃父知田耳,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  相似文献   

18.
笔下生花与生花的笔毛无关,也有关,似乎有些看人说话。用羊毛制出的羊毫,其毛柔,写出的字轻灵秀气;用狼毫制出的紫毫,其毛硬,写出的字刚健;有人不走极端,用“七紫三羊”制笔——七分狼毛、三分羊毛,硬柔兼施,写出的字刚中带秀。笔毛多样,生花万千!但同样的笔,拿在韩愈手中,就能文起八代之衰,若拿在刘后主阿斗手中,就只能签“城下之盟”了。  相似文献   

19.
列子天瑞篇索隐李若晖天瑞若晖按:《说文》:“瑞,以玉为信也。”《列子》即用此意。然“天瑞”一词并非创自《列子》。《墨子·非攻》下:“禹亲把天之瑞令也。”《史记·封禅书》:“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采,若人冠冕焉。或曰东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天瑞下,...  相似文献   

20.
陈寅恪认为,《毛颖传》是“以古文试作小说”,“纯为游戏之笔”。(《元白诗笺证稿·艳诗及悼亡诗》附《读莺莺传》)笔者认为,《毛颖传》不“纯为游戏之笔”,是韩愈发愤而作,是韩愈不平之鸣。试从韩愈的家世、生平、文艺理论,传奇内容以及与白居易诗、陆龟蒙文的比较等方面,详为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