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徽宗赵佶在绘画史中是一位承先启后的不朽人物。对于他的作品历来就有代笔之说,且流传至今的遗作为数有限,而其中精美之作亦往往被鉴家定为“代笔和御题画”。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赵佶之作皆被视为非赵佶的“亲笔”。作者有感于此,乃重新学习有关文献记载及当代论画名著,略有体会,因而提出个人的不同认识,特别对于《听琴图》提出了为赵佶“真笔”的七条论据,为研究赵佶“真笔”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丁羲元 《收藏家》2002,(12):18-21
在宋徽宗赵佶绘画的鉴定中,有关“御画”和“御题画”一直是作为真迹和“代笔”之区别所在。美术史和鉴定界不知自何日始沿用这样的标准。以致尔来几乎美术史著作和画集种种均以徽宗“御题画”作为“代笔”画处理,人云亦云,并不知与文献之内容和精神逾趋逾远。因此,实在有必要对此作一番辨析和清理。  相似文献   

3.
宋徽宗赵佶亲笔画与代笔画的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著名书画家中间,代笔画最多而年代最前的,应推宋徽宗赵佶。他的作品现在能见到的几乎十有七、八是代笔画,其间还夹杂一些本是他手题的“院画”(作者无款),而为后人误解,也挂在他的名下了。所谓“代笔”,即找人代作书画,落上  相似文献   

4.
当然可以说宋徽宗赵佶是一位大知识分子,因为他的诗、书、画都能称绝,如今故宫博物院和一些地方博物馆、甚至一些外国博物馆,都藏有宋徽宗的书画作品。宋徽宗的"瘦金体"和"花鸟画"均独树一帜、领袖风骚。所谓"瘦金体",是美誉赵佶书法其美如金。赵佶传世书法作品颇多,楷、行、草各体皆善,其笔势挺劲飘逸,个性鲜明独步。《秾芳依翠诗帖》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瘦挺,侧峰如兰如竹,是其代表作。赵佶的花鸟画,从物象意念的营造,写实技法的独创,到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安排,  相似文献   

5.
芜湖铁画     
《神州》2003,(8)
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艺人以锤代笔,锻织成画,堪称一绝。自它诞生至今300多年来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古今中外人士所青睐。铁画创始人是清代康熙年间芜湖人汤鹏,他“少为铁工,与画室为邻,日窥其泼黑势”,从中受到启迪而创出铁画。清代  相似文献   

6.
指画艺术有着奇妙的艺术效果。由于以指代笔,用指甲、指肚和手掌配合蘸墨作画,其线纹之刚劲,皴染之绵密,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是毛笔所不能替代的,故被称之为我国画坛的奇葩。据记载,唐代大书画家张璪“手摸绢素”便成佳构。惜作品未能流传下来。清初,辽宁人高其佩“画从梦授,梦自心成”,始复兴我国  相似文献   

7.
大家都知道宋徽宗赵佶喜欢画,喜欢书法,喜欢女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喜欢禽兽,喜欢"与狼共舞"的美妙感觉. 还在端王府当王子的时候,驯养禽兽就是赵佶的爱好,等到当了皇帝,那些以哄皇帝开心为天职的太监们投其所好,调动人力物力,到处搜罗珍禽异兽,帝国京都、皇宫禁苑,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所不在,赵佶调教驯养,忙...  相似文献   

8.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中的“文先生传”记:“以故先生书画遍海内外,往往真不能当赝十二,而环吴之里居者,润泽于先生手几四十年。”王世贞正是这“几四十年”时的当代人,其所见、所闻必无虚谬,而世传文徵明的书画作品确是真赝混淆,以至成为古书画鉴定研究的重点之一。所谓“润泽”一词,说得太客气了,因为传世文氏书画不仅有代笔的一种,更多的是仿学者的伪书、伪画。据迄今的鉴定研究,我们已经知道文徵明之子文彭、文嘉兄弟以及文氏弟子钱穀、居节、朱朗诸人曾为文氏代笔作书画,应该也不排除他们径直地进行伪作。但“环吴之里居者”中还有更多的人伪作文氏书画,是我们迄今尚未知姓名者,甚  相似文献   

9.
金农的画梅作品数量众多,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不仅探讨了金农的创作灵感和风格来源,而且归纳了其画梅作品中的“一诗多题”现象,并对其中透露出来的作伪现象加以分析。同时,对前辈学者提出的“代笔”等问题进行重新讨论,尤其认为“罗聘代笔”的适用性应该缩小,从而将这方面的研究更加推进。此外,从诗书画印“四全”的角度对金农画梅作品加以鉴定,以冀确认其真迹的标准,对以往学界的猜测与误判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0.
《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图1绢本,设色,纵51.8厘米,横148厘米)为辽宁省博物馆珍藏古代绘画精品之一。整幅画面无款印,据卷前黄绫隔水的金章宗完颜璟瘦筋体墨书:“天水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的题签,认为此画是宋徽宗赵佶依据唐张萱的原本摹制的,金章宗的观点近千年来一直为历代鉴赏家沿袭。近四十年以来。此画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的关注,学者们的观点概括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指头画是我国艺苑的一杂奇花。它以指代笔,别饶情趣,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指头画的创始人是清初铁岭画家高其佩。高其佩的外甥朱伦瀚承其指授,卓然成家,对后世指头画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朱伦瀚字涵斋,又字亦轩,号一三。依笔者考证,他生于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卒于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享年81岁。朱氏先世由山东历城迁入辽东,世居铁岭。隶汉军正红旗。《铁岭县志》(民国六年本)对此有所记载。清代铁岭著名诗人、书法家魏燮均的诗中对他也有所评述:“我乡朱瀚斋,酷似且园舅。并以指墨传,至今名不朽”,对朱伦瀚及其指画等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古代,有不少封建帝王擅长书画,宋代弟八个皇帝宋徽宗赵佶,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赵佶(1082—1135),宋神宗子,哲宗时封端王,19岁时登上皇帝宝座,在位共25年(1100—1125)。他是历史上昏庸腐朽、穷奢极欲的皇帝。对内任用蔡京、童贯、朱勋、梁师成等“六贼”,对人民敲骨吸敲、横征暴敛。他下令从全国各地搜括奇花怪石,编为“花石纲”,运至京  相似文献   

13.
900多年前的一天,宋徽宗赵佶拿起画笔,画下了一幅妙趣横生的《鸲鹆(音同“渠育”)图》。鸲鹆,是八哥的别称,赵佶用墨色细致点染了两只激烈缠斗的八哥,打斗间,几根羽毛散落飘零。另一头,在一棵半枯半荣的松树上,正立着第三只八哥,它瞪着圆圆的眼睛,隐隐有振翅之势,嘴巴微张,仿佛观战正酣,又好似要加入战局。  相似文献   

14.
笔者去年曾写一篇小文谈北宋“御书钱”(见《成都文物》2003年2期),有读者赐问:“赵佶御书钱以‘崇宁通宝’最为有名,何以尊作于此着笔独少?”“崇宁通宝”版别复杂,非专文不足以阐明的,本文试谈一下“崇宁通宝”大钱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潘深亮  单国强 《收藏家》2004,(11):41-44
清乾隆、嘉庆至道光年间,有一位高龄画家,由于他常为体仁殿大学士阮元、画家法式善代笔作画,其画名少为人知。现已查清这位画家就是朱鹤年。他字野云, 号野堂、野云山人等。江苏泰州人。《田井砚斋笔记》作维扬(今江苏扬州)人,但从署款“泰州朱鹤年”、“海陵朱鹤年”看,应为泰州人比较可信,后寓居北京。他自幼工书法和绘画,九岁时即为寺僧作山水小幅,州牧见之曰:“此于当为画传”。至壮年,家境贫寒无以养亲,他遂以八百钱缠腰,步行北上,一路卖画以为旅食。入京  相似文献   

16.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是最有艺术天才的皇帝,但也是最不得善终的皇帝,金题玉躞与毡衣茹血在他的生涯中竟如此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真可谓人生如梦矣!传世宋徽宗画多为工笔,他领导的宣和画院也皆以工笔花鸟为尚,他也要求画家具备非凡的写实功夫,也画求写实精细的画作,有此为证:  相似文献   

17.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是最有艺术天才的皇帝,但也是最不得善终的皇帝,金题玉躞与毡衣茹血在他的生涯中竞如此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真可谓人生如梦矣!传世宋徽宗画多为工笔,他领导的宣和画院也皆以工笔花鸟为尚,他也要求画家具备非凡的写实功夫,也画求写实精细的画作,有此为证:  相似文献   

18.
金国二世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指挥金兵攻陷北宋赵氏王朝首都汴京(河南开封)后,俘获了宋徽宗赵佶、宋饮宗赵桓父子,灭亡了北宋王朝,史称“靖康之耻”。  相似文献   

19.
拆字源于何时 ,据说最早可以推到汉代 ,不过那时是根据所梦或其他偶然的事进行解说推算。中间经过若干嬗变 ,到北宋末年 ,出现了著名的拆字者谢石。洪迈的《夷坚志》就记载有谢石拆字的故事 :宋徽宗赵佶传位给儿子钦宗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曾写了个“朝”字让谢石分拆。谢石看字后 ,就对拿字来拆的宦官说 ,“这个字不是你写的。据字而言 ,朝字分开为十月十日 ,一定是这一天生的大贵人写的。”赵佶因此对他“赐赍甚厚”。而谢石也因拆字得了祸。据说北宋南迁后 ,一次他拆一个“春”字 ,说“秦头太重 ,压日无光” ,当时正是秦桧得势之时 ,他因此…  相似文献   

20.
张乾元 《世界》2003,(8):36-38
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绘画,是用刀刻形,笔涂色。商周时期,绘画、刺绣、染丝等工艺统称为“画缋之事”。汉魏时期,用“丹青”指代“五色”和绘画。自唐代王维提出“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张彦远提出“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之后,五采的艳俗谨细即被视为画患,水墨的清雅淡逸被提到意象核心层次,视为神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