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不久我在杭州收藏品市场,觅得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墨迹扇面一柄,内容是写爱当山和尚发弘愿铸护寺钟上的铭文,笔墨浓重,刚健有力。时乙未(1895年)六月,为谭嗣同在北京寓所寥天一阁所书,盖有“嗣同”印章。扇面送给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谭嗣同年谱》载:1895年谭嗣同三十一岁,春天,他在家乡湖南浏阳,认为变法要从团结志士“作育人才”开始,他于是设立了一个学会,在那里讲时势与救国道理,以集同志讲求磨砺。夏天,谭嗣同到上海,闻知康有为、文廷式在北京创立强学会,他即来到北京,参加维新活动。虽然未能见到康有为,却认识了梁启超,两个青年人意气相投,梁对谭倾倒备至。继  相似文献   

2.
扇面     
160扇面@姚华~~  相似文献   

3.
明代扇面     
《东南文化》2000,(6):8-29
  相似文献   

4.
谭嗣同颂     
  相似文献   

5.
解读谭嗣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谭嗣同思想和行为的“幽挚”、“精锐”,非“单面”、“直线”式的解释发挥所能言尽。本文以语境、内证和“秘钥”为立足点,对谭氏的为学、谭氏与康梁的同异、谭氏在中西对比中的全盘自省、谭氏的民本位论和国家观、谭氏救亡维新主张的可行性、谭氏的生死观等6个问题,逐一解读。论证不取偶然之言,分析不强求系统性,惟取既往研究中未曾深究、因而失之简单偏颇之处,提出若干新见,阐释谭嗣同思想因“相反相成”而具有的复杂性、矛盾性和深刻性,并揭示其言论的不成熟、行动始终处于难以抉择之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高鹏忠 《丝绸之路》2009,(13):64-64
潘龄皋(1867~1954),字锡九,号葛城居王(安新古称葛城),河北安新人。清光绪七年(1881),15岁的潘龄皋考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相似文献   

7.
扇——自古有之,《小尔稚·广服》:“大扇谓之翣”。翣、箑皆扇也。古仪卫中备此以为障蔽之具;亦称障扇。宋史《仪卫志》:“古之扇翣,皆编雉羽或尾为之,唐开元改为孔雀”。此其大扇也,属宫廷黄盖、旌旗之列。小扇乃荡风拂暑所用者。最早见于楚墓用细篾编成并饰以朱墨漆纹之梯形扇。长沙马王堆汉墓亦有篾扇出土。比其实物也。见诸诗文者:有汉代班婕好《怨诗行》:“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此即纨扇也,以绢素制成,内宫多用之,故又称宫扇。古诗文中寻常见之,如“轻罗小扇扑流萤”、“团扇团扇,美人用来遮面”等等。  相似文献   

8.
竹刻辨伪     
在张珩同志遗著《怎样鉴定书画》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书画作伪"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完全作假,其中文包括:照模、拼凑、摹拟大意、凭空臆造等四种方式。另一类是利用前人的书画,用改款、添款或割款的方法来做假。"谈到竹刻,虽属雕刻小品,传世之器比起其它文物门类来也为数甚微,但作伪的方式方法却和书画颇有相似之处。近年观摩实物,浏览图象,有些  相似文献   

9.
铜元辨伪     
近年来,假铜元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古币市场,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为防止上当受骗必须提高识别假铜元的能力,故谈一下在这方面的心得体会。旧铜元可分为沙板假铜元、机制假铜元、改刻假铜元、铜质不符假铜元、喷铜假铜元几大类。 1.沙板假铜元。沙板假铜元又可分为粗沙板假铜元、细沙板假铜元、“子砂板”假铜元和气泡假铜元四种类型。粗沙板假铜元和细沙板假铜元是用真铜元作模,翻砂浇铸而成的铜元,前者沙模选用沙粒粗大,后者选用沙粒较细。此两类假铜元表面较粗糙,铜元表面粒子较大,有不少沙眼;铜元文字、图案有模糊不清感、浮浅感;铜元伪装的古色往往偏黑、无光彩;部分铜元外缘厚薄不等。细沙板假银元表面的粒子、沙眼均较细小,古币市场出现较多的也是细沙板假铜  相似文献   

10.
扇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商周之时形制已备,汉代普遍流行。从形制上看,扇子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柄扇,一类为折扇。柄扇上有固定的扇面,下加一柄,以便执拿。柄扇又有竹、羽、蒲扇以及以素绢和罗绫等物制成的纨扇之分。纨扇即用细绢制成的团扇,因...  相似文献   

11.
谭嗣同人生观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是中国动荡不安的时代,汹涌而来的西方浪潮,猛烈地冲击着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动摇着中国人的基本人生观。站在民族文化深厚土壤上的许多仁人志士,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勇敢地吸收了来自西方的资产阶级文化,对中国的传统人生观发生了怀疑,从而开始确立新的人生观。由于人生观最直接支配人的各种社会行为,所以有必要对重大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的人生观作具体地分析。谭嗣同是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通过对他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  相似文献   

12.
戊戌维新事已遥,补天无计逃魔窟,人叹人歌英气在,喜看此日吟风起,最难一笑对横刀。报国多艰陷虎牢潮先潮后浪声高来向忠魂哭楚骚谒谭嗣同故居@熊楚剑~~  相似文献   

13.
陈三立与谭嗣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三立与谭嗣同张求会(一)陈三立与谭嗣同、陶葆廉、吴保初,在清末以四公子见称于世(四公子之称,或以了惠康易陶葆廉),陈、谭二人声名尤著。四公子当中,陈三立与陶、吴、丁交谊颇厚,即使是戊戌政变之后,陈与他们的交往也并未因各自的荣辱浮沉而受到影响。而与谭...  相似文献   

14.
谭嗣同与盛宣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戊戌维新时期,谭嗣同与盛宣怀之间,围绕开发湖南煤矿问题曾发生过一段交往。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后,急于在湖南寻找煤矿,以供炼焦炭之用。他邀请谭嗣同协助办矿,是想利用谭在湖南的关系和影响,为其汉阳铁厂服务。而当时在南京任候补知府的谭嗣同,主动承担赴湘开矿之责,其目的是藉此机会,返湘参加维新活动,并与梁启超赴湘讲学相配合,积极推动湖南的维新变法。由于陈宝箴对聘请外国矿师及成立商办矿务公司,存在顾虑;也由于湘煤当时的状况难以满足汉阳铁厂的需要,促使盛宣怀决定舍湘煤而用赣煤,致使谭嗣同的湖南之行无功而返。谭、盛交往,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揭示了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湖南维新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5.
顾建平 《文史春秋》2013,(10):51-56
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此后的50多年间,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曾涌现了多少仁人志士,他们为探索救国的真理,为挽救民族的危亡,到处奔走着、呼号着、战斗着,甚至不惜以身殉道。他们仿佛是漫漫夜空中的明星,使苦难的中国人民看到了一线希望、一线光明。在这些群星中,谭嗣同是一颗明亮的星,他以自己的一腔热血迸发的光辉而跃出众星。  相似文献   

16.
扇子,在中国的历史是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商周时代。据晋朝崔豹的《古今注》记载,在殷高宗时代,就有扇子了。那时的扇子,多用雉羽或尾编织而成的,故称之为羽扇。当时的用途,不是用来纳凉,而是作为仪卫的一种装饰品。又据《周礼》记载,王和王后的车子上,有长柄大面的“扇”,据说是用以遮蔽风尘的,因此又叫:“障扇”。后来各代皇帝宝座两旁,或者是高官出行的仪仗中,都有大障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显示威风。汉代以后,扇子便普遍用作于纳凉。这时的扇子,不仅形式增多,而且取材也十分广泛。相继有鸟羽做的羽扇,绫绢做的纨扇和竹…  相似文献   

17.
孔瑛 《丝绸之路》2012,(12):98-99
明代中后期,扇面书画蔚然成风,达官显贵、名家流派、文人墨客都善笔于折扇,尤其以被称为“吴门画派”之首的沈周也创作了大量扇面书画精品流传至今。本文以沈周山水扇面为赏析对象,描述了沈周画作的绘画风格及画中所蕴涵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周志元 《收藏家》2000,(8):17-21
纸绢是中国书画的载体之一,它对字画鉴定之重要性自不待言。在字画伪品中,用古纸、古绢作伪毕竟是有限的。于是,五花八门的纸绢作伪骗术就应运而生,但又很少有人知道它作伪的手段及辨别方法。本文就此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些辨伪的常识。纸绢作伪主要包括:做旧色、做旧污、做旧残,现分述如下。一、做旧色做旧色是指用颜色将纸、绢染成与某原件一致或近似于通常所见的古旧书画之额色。做旧色的颜料做旧色常用的颜料是以国画颜料为主。如藤黄、花青、赭石、胭脂、三青等  相似文献   

19.
我是爱好古陶瓷者,多年来对于部分中外陶瓷图录中的部分图版所划分的时代怀有一些可疑之处,至今悬而未决,深愿借诸众力来破除这些疑团,并增加本人的鉴别知识。首先提出中(《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出品图说》,1936年)、日(日本《世  相似文献   

20.
王文昶 《收藏家》2021,(10):31-34
我国青铜器种类繁多,历代作伪使得鉴定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容庚先生在《殷周青铜器通论》中将青铜器分为四部五十类,即食器部(计四门十一类)、酒器部(计五门二十四类)、水器部(计二门五类)、乐器部(计六类),这些部、类的划分,是我们辨伪工作所需掌握的知识。历代仿古作伪地区简况历代作伪地区,根据当时情况及对以后的影响,目前暂时可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