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者在本刊1959年第7期上,曾撰"关于水力鼓风机'水排'复原的讨论"一文,对李崇州先生的"古代科学发明水力冶铁鼓风机——'水排'及其复原"一文,提出了商榷的意见,并提出了我们的复原意见:(一)认为李先生对王桢"农书"上"立轮式水排"的复原是不正确的.李先生所作的"立轮式水排示意图",用绳索悬挂着木框,在木框中装置着横立的"偃木",既不符合王桢"农书"的原意,而且这样的复原不可能达到鼓风的效果.因而根据我们对"农书"的领会,另画出了一张复原的立轮式水排示意图.(二)李先生把"农书"上"水排"的"木扇"改换成了"韦囊",就认为是恢复了东汉时代形式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王桢"农书"上的"水排"应该是当时的式样,至多是唐宋以来的式样,不可能是汉代的式样.作者在前文中指出,"立轮式水排"的结构,关键在于"偃木"的装置.李先生的复原设计中,由于"偃木"的装置不对头,又由于对"秋千索"有误解,  相似文献   

2.
关于水力冶铁鼓风机“水排”复原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四年前,为了探讨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曾对我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作过初步探讨。我在写"中国古代冶铁鼓风炉和水力冶铁鼓风炉的发明"一文时,看到王桢"农书"上卧输式水排图翻刻有误,不但"直木"的装置有误,而且"旋鼓"和整个牵动"木扇"的机件不相联属,因而根据由迴旋运动转变为往复运动的原理,画了一张复原图。当时我见到"掉枝"误装在"上卧输"上,使整个机件不能转动,又见"农政全书"上和"卧输式水排"同样结构的"水击面罗","掉枝"误装在木架上,也使整个机件不能转动,因此把"掉枝"改装到"旋鼓"上来,使它能够转动。这样的"复原图",虽然基本符合了机械转动的要求,但是使"旋鼓"脱离了"木架",使"旋鼓"的上输轴失去了支架,并不稳妥。  相似文献   

3.
李致忠 《文献》1998,(1):59-72
七月二十三日,获温州(古称永嘉)一不相识老同志来信,信中询谓:"阅周汝昌先生近著<红楼梦的真故事>,他认为程刊本是'乾隆、和珅共同策划、程高等文士炮制、最后由宫内武英殿的四库全书修书处的专设木活木字排印的--亦即官方特许,专卖的新书!'据先生关于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论述和提供的丛书之一<农书>卷三的影印页,对照程刊本,不仅行格不一,木活字的大小、字体也迥异.  相似文献   

4.
认识刘迪耕老先生是几年前在他举 办的一次画展上,始知湖南还有这样一 位耄耋之年,人称迪老、迪公的著名传统 山水画大家。 一天,他忽然骑着电动单车到我住 处来了,并送来了他的两幅新作《沧江帆 影》和《松竹寿石图》,作为晚辈的我当然 是欣喜若狂、受宠若惊。闲聊之后本待留 饭,但刘迪老时湖湘另一著名画家凌文 虎先生的"猫乳"(即腐乳,长沙人叫"猫 乳")情有独钟,说"凌文虎做的'猫乳'好 吃!"坚持要赶去吃"猫乳"。考虑刘迪老已 是九秩之人,怕有闪失,叫内人送他过  相似文献   

5.
钟年 《文献》1999,(3):251-256
文字是人类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恩格斯指出:"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①文明有许多标志,除文字外,有的学者看重金属工具的出现,有的强调大规模建筑及城市,但"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欧洲的远古文化只有爱琴一米诺文化,因为它已有了文字,可以称为'文明'.此外,欧洲各地的各种史前文化,虽然有的已进入青铜时代,甚至进入铁器时代,但都不称为'文明'"②.文字如此重要,折射着上古社会发展真实情形的古神话中自然便有了文字起源的叙述.  相似文献   

6.
论"十五年中日战争"与"八年抗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年战争"是日本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所谓十五年战争是从1931年"满洲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日本学者把这段历史叫做"日中战争史"、"太平洋战争史"、"大东亚战争史"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学界出版了不少关于十五年战争史的文章和书籍.一位日本学者说:"1956年鹤见俊辅率先将'满洲事变'、'中日战争'及'亚洲太平洋战争'三场战争统称作‘十五年战争'.此后,这一称谓受到大家欢迎并得以普及.  相似文献   

7.
浙江东阳县从事木雕的艺人,曾有千人以上,他们散布在上海、广东、青岛各地在雕刻艺术上具有地方风格,故称为"东阳木雕"。究竟"东阳木雕"起于何时,已无文字材料可以稽考,但它的起源是与刻书工艺分不开的。远在宋代,东阳胡沧就刻过"三苏文粹"(南宋版本),书的末页有东阳胡沧桂林堂王氏刻印。到了明朝用活字木子排印的谱牒,普遍发展起来,同时翻刻宋人书写的对联也很流行,那时东阳木刻工艺就有了很高的成就。此后木雕佛象、刘海钓蟾图、和合图、赵公明图、姜太公图、锺馗捉鬼图,以及神马、年画等  相似文献   

8.
2000年10月18日,日本德岛大学东潮教授在随日本冶铁鼓风研究会考察团考察河南古代冶铁遗址时,赠我一张绘有斧范和铁斧的线图,铁斧的正面铸“大河五”的临摹篆体字铭(见图),说是朝鲜平壤出土的,嘱我考证。 我曾对中国境内出土的汉代铁官铭做过多次考证,详见《汉代铁农器铭文试释》①、《汉代铁农器铭文再研究》②、《“王小”、“王大”与“大官釜”铭小考》③和《新发现三件汉铁官铭器小考》④等。 在上述诸文的研究中,已对汉代53个大铁官的作坊号次、铁官铭的省称序列作了推论与排次,由此可知“大河”二字和“中山”、…  相似文献   

9.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诗论>中,有一句对<卷耳>的评论:"<卷耳>不知人."关于这句话的含义,学者们发表过一些见解.李零先生解释为:"是伤所怀之人不可见,故日'<卷耳>不知人'."[1]廖名春先生说:"<卷耳>'怀人',但所怀之人不知在何处,故谓之'不知人'."[2]胡平生先生说:"所谓不知人者,应指'我'因念君子,而登高远望,'酌彼金基,维以不永怀','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相似文献   

10.
徐传武 《文献》1998,(3):207-209
汉代人贾谊在<新书·春秋>中说:"孙叔敖之为婴儿也,出游而还,忧而不食.其母问其故,泣而对曰:'今日吾见两头蛇,恐去死无日矣.'母亲曰:'今蛇安在?'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见,吾已埋之也.'其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南朝宋人刘义庆之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德行>载有人劝庾亮卖掉被认为是害人的"的卢马",庾曰:"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相似文献   

11.
《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发表了湖北省博物馆郭德维同志《关于寿县楚王墓椁室形制复原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复原》),这是对安徽省寿县楚王墓深入研究的一次新进展,值得欢迎.我们拜读了《复原》后,对于其中所说寿县楚王墓椁室中东西二个边箱位置复原问题,似感仍有可以商讨的余地.《复原》引据前中央研究院李景聃的《寿县楚墓调查报告》所记这座楚王墓椁室内部情况,结合已发掘的楚墓木椁资料,重新画出寿县楚王墓椁室复原平面图(图二).这里似乎可以指出,由这幅椁室平面图所示,对照《复原》中所引李景聃当年记述该墓坑内中间木堆的"东面箱子贰个非并  相似文献   

12.
《春秋》所载伐邢之"狄"应为商人.在邢国墓葬考古中,发现有"毁墓"现象,由年代和情势判断,只能是对邢有"亡国"之恨的商人所为.狄也叫戎.戎在金文中写作" ",最初是商王小乙之子"子 "的氏族徽志.这个氏族一部分居于王畿北境,今河北新乐一带,负守土之责.周公东征后逃匿太行山中.狄也作翟.翟,《说文》云"山雉尾长者",《赵世家》云"子姓".图腾和族姓皆与商人相同.  相似文献   

13.
1967年,当时我在驻荷兰使馆工作。彼时国内的"文化大革命"方兴未艾,红卫兵手捧红宝书的镜头常常出现在欧洲电视荧屏上。欧洲人当时把《毛主席语录》称作《毛的圣经》或简称《小红书》。有一天,一位年轻的荷兰商人送了我一本大小式样及装订都与《语录》相仿的《小红书》,但书名却是《与中国人做生意的秘密》。书的扉页上有一段文字,大意是:"当今的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狂热之中,一切都要服从于'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需要。在这种  相似文献   

14.
1958年11月为中国历史博物館筹建新館,需要复原制造有关我国古代工程物理方面的重要发明,汉代冶鉄鼓风机的复原,也是其中的一种。今年一月这項复原工作的設計結束,并制成了五分之一的解析模型。这項复原工作是很具体的,也就是說如何对传世仅存的山东滕县宏道院汉墓画象石中的鼓风图給予科学的解释。关于这件有关冶鉄史的孤証资料,几年来全国考古界、史学界先后发表了許多研究、考訂和介紹的文章,都肯定这个画象石是描述汉代冶鉄操作情况的一份珍貴史料。我認为还有不够的是,它在內容上所記述的是怎样一段历史故事,尚未见有所論述,而且大家除了对画象石中操作場  相似文献   

15.
傅刚 《文献》1998,(3):268-271
<文选>的分类,是当代"<文选>学"争论比较多的问题.由于版本的原因(明清以来常见的<文选>如六家本的明袁褧复宋本和清胡克家刻本等),明清学者一般均认为是三十七类.不过对三十七类的说法,清人已有所怀疑.胡克家<文选考异>卷八在"移书让太常博士"条下说:"陈云题前脱'移'字一行."  相似文献   

16.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在<中华读书报>、<法制日报>的"名家荐书"栏目为冯天瑜先生的新著<"封建"考论>写过短篇评论,但我可能不属于有的学者所说的"吹捧者"之列,我也不习惯于吹捧.  相似文献   

17.
谢泳在《胡适的一些旧事》一文中,比较了对鲁迅和胡适的一些评价后,提出"总体上看,也可以说胡适的骨头是硬的"的观点。接着,《羊城晚报》发表了丹祖的文章《胡适的骨头是"硬"的么?》,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胡适的"硬"是反映了反动派内部的一些争论或国民党内部高层人物之间的某些分歧罢了。他的性质,同革命派、革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坚决斗争的性质,显然完全不同。从胡适28岁以后的大半生经历来看,正好表现了他敌视革命人民、进步人士的'反骨'之顽固性是多么'死硬'罢了"(转自《中华读书报》2003年5月28日21版)。如果说谢泳先生的观点过于"新"的话,我以为,丹祖先生的话则过于"旧"了。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80年第12期发表了《介绍一批陕西扶风出土的汉、魏铜印等文物》一文,所刊布的文物中有扶风县图博馆征集的6方出土私印,其中两方汉印的姓氏一方未释,另一方误释。笔者试补释如下。 1.原释第1方"□延年印"(图一)。原文称"第一个字锈蚀不清"。细审印文,第1字基本可辨,右半部作邑,左半部作(?),当释为"郭"字。按《说文》:"郭,齐之郭氏虚。……从邑,(?)声。"此字右半部从邑无疑,左半部就是"郭"字之左半部。汉印中郭字如此篆法的还见于"郭偃之印"、"南郭族印"(《汉印文字征》第六·二十五)、"郭博德印"(《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  相似文献   

19.
纪敏 《文史精华》2008,(11):36-43
我认识日本"亚洲交流协会"理事长北村博昭先生,是在2007年9月中日实现帮交正常化35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当时,我将寻访多年写成的史料文稿<新中国成立前后首任抚顺矿务局长王新三与日籍工程师北村义夫友谊记事>一文,寄给已故的北村义夫的儿子、现任日本"亚洲交流协会"理事长北村博昭征询意见.……  相似文献   

20.
序言 1999年初,<近代史研究>杂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拟编辑出版"50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专辑,我应约就50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撰写文章.所撰写文章已经在<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刊出,并且收入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在2000年出版.光阴荏苒,十年一瞬即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大庆到来.本想在前文基础上稍加扩充,写成6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的文章.犹豫至再,乃决定撇开原有文章,重新结构,增加前文未及写出的内容,爰成此文,以求教于读者.本文与前文是姊妹篇,互为补充,请读者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