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翰林”、“盈”字款白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传世及出土文物进行梳理及查阅古文献资料,对“翰林”、“盈”字款白瓷的年代、产地及涵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翰林”、“盈”字与唐代宫廷设置的翰林院及大盈库(百宝大盈库)有关,署这两种款识的白瓷是唐代邢窑专门为宫廷烧造的贡品,其年代当在开元以后,唐朝灭亡后不复烧造。其烧造地点在今河北省内丘县城关一带。“翰林”、“盈”字款白瓷是研究唐代邢窑生产性质及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内丘县文物保管所在配合基建工程中,发现了一些唐代邢窑白瓷器.其中署为"盈"、"翰林"款白瓷同出一座墓葬,尚为鲜见.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北郊火烧璧发现一批窖藏唐代“官”字款白瓷器,都是碗盘类器具,俱在外底圈足内刻“官”字,它是在施釉后未烧前刻划的。瓷器胎薄质密坚硬,色白纯净;釉色白中闪青,光润晶莹,柔和细腻,造型精美,有三尖瓣、五尖瓣,五双脊瓣,五宽瓣、敞口型等碗盘,共32件。从残碎的瓷片中还可以看出,有净瓶类器物,制做工整,其各种造型与素白闪青的釉色结为一体,象一朵朵娇娇如雪的花朵,表现了当时窑工极高的艺术匠心。这批窖藏“官”字款白瓷是在基建挖土  相似文献   

4.
浙江临安晚唐钱宽墓出土天文图及“官”字款白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8年11月,浙江临安临天公社工农大队窑厂工人发现古墓葬一座(临安M23),我们与县文化馆、北京天文馆等单位相配合,进行了清理。一墓葬结构墓葬位于工农大队村北,其地旧称明堂山,离临安县西约五华里。封土东西径45、南北径130米。上层1.4米为灰黄色粘土,中层0.6米白膏泥,下层1.2米为红色粘土,三层都经夯实。墓顶砖外有0.25米厚的保护层,由石灰、粘土、炭粒、莹石组成,呈青灰色,与砖紧密粘结。封门外有一堵高3、宽2.60一3.10、厚0.60米的砖砌封门墙。墓道未  相似文献   

5.
支广正 《文物春秋》2006,(5):39-45,51
本文对陕西、河北等地历年出土的“盈”字款白瓷进行了分析,并对“盈”字款白瓷的产地、“盈”字的含义和“盈”字款白瓷的入贡时间等尚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有关临安钱宽墓出土“官”、“新官”款白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在辽宁、河北、湖南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五代、北宋和辽代墓葬或塔内出土的文物中,陶瓷器占有一定比例,其中包括若干带"官"、"新官"铭文的白釉瓷器。河北曲阳定窑窑址也发现过"官"款白瓷一片。综观各地出土带"官"、"新官"铭文的瓷器,联系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同类器物,可以看到,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白瓷,以碗最多,此外有洗、盘、瓶、罐等器;铭文都刻在器物的底部,全部是阴文,字体大体雷同,多数比较秀丽,少数显得草率;制作工艺多数比较成熟,胎釉细洁,浮雕和划花纹饰都具有一定水平。青瓷带"官"字者只出土过一件瓷瓶,铭文不刻在器底而刻在瓶的肩部,属五代越窑产品。 1956年赤峰辽驸马墓出土的四件带"官"  相似文献   

7.
<正>在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出土的众多精美的隋唐至金元时期瓷器与残片中,有一种被誉为"饶玉"的白中略微泛青的、酷似中国古代白玉质地的青白瓷,引起我特别的推崇和关爱,它就是我国宋代著名窑口景德镇窑的青白瓷。景德镇窑最迟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到北宋时始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其瓷釉色白中略带青色,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为景德镇窑首创,这种色调符合文人士大夫高洁淡雅的审美情趣,给人以青  相似文献   

8.
定州出土定窑双“官”字款枕1995年2月24日,定州尧方头村民李宝堂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两件瓷器,当即交到定州市博物馆。定窑白釉双“官”字款枕,薄胎,质地洁白细腻,白釉莹润稍泛灰,底部无釉。枕面和底面均为梯形,前低后高,两侧翘起。枕四壁素面无纹,枕面边...  相似文献   

9.
李军 《文物春秋》2005,(5):31-32
2002年12月,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在市运输总公司基建工地清理宋墓一座,墓中出土的带“官”字款瓷器在邢台地区尚属首次,为研究宋代瓷器款识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自1957年冯先铭先生在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首次发现“盈”字款瓷器以来,这种题款的瓷器就常有出土,迄今已有一定量的积累。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邢窑考古的成果,对“盈”字款瓷器的研究也渐趋深入。若干关于“盈”字款瓷器的看法已触及当时瓷器生产或消费的形式与性质,这正是当前陶瓷考古探索中颇受关注的。本文拟就“盈”字款瓷器的发现及其年代、盛唐之后的邢窑发展、“盈”字款瓷器与“大盈库”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梳理,不当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1.
作为10世纪前后北方窑场出产、且属当时社会高档用瓷的“官”款白瓷器,在四川地区的出土极为罕见,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本文根据四川三台出土实物,结合各地的相关材料,对这类瓷器的时代、窑属、使用情况及“官”字的含义作了探讨,并分析了四川地区所出“官”款白瓷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台出土的白定“官”字款瓷器景竹友最近,我馆在馆藏文物的建档工作中,发现两件定窑“官”字款白瓷器。根据一些线索对其来源进行了解,原是在“文化革命”中三台县煤建公司煤场修建房屋挖土方时发现于一陶缸之中。现将这几件白瓷器介绍于后。1.白釉三出花瓣口瓷碟。...  相似文献   

13.
1974年秋,西安西北郊六村堡公社东柏梁大队,在汉建章宫遗址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一件细泥硬陶的青灰色带字砖。砖为长条形,长43.4、宽10.1,厚8.7厘米。底空,呈抽屉状,两侧边微有斜度,两顶端有圆孔(已残)。正面有两排阳文篆铭:"延年益寿,与天相侍,日月同光。"(图一)另外,同出残砖二件:一件尚存"与天相侍,日月同光"八字(图二):一件仅存"同  相似文献   

14.
南京博物院考古部于2011-2014年对江苏盱眙县泗州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从遗址中发掘出土明末清初紫砂器约30余件,主要包括茶壶、罐、花盆等。壶多为各种形制的壶盖,以一件"孟臣壶"最为珍贵。这些出土器物为研究宜兴紫砂器的时代特征和制作工艺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5.
铜岭铜矿遗址是八十年代末发现的一处先秦时代采铜炼钢遗存,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青铜文明有着重要意义。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古代采矿区进行了四次发掘,揭示出矿井、巷道、采坑、槽坑、工棚及用于采矿管理的围栅、选矿场等遗迹;发掘和征集钢、竹、木、石、陶制品468件。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对于我们复原古代矿山面貌,研究早期采矿、选矿技术和方法,中国早期机械在矿山生产的运用,都是极其珍贵的资料。发现的遗物中,除陶制品为生活用具外,其余均为与矿山生产有关的工具。在所发现的文物中,竹木器共计138件,其中竹器56件。这些…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福泉山遗址出土具重要考古价值的象牙器,腐朽状况十分严重,为了能妥善保存这批珍贵的文物,采用扫描电镜、X衍射、红外光谱、X荧光分析,对其微观形貌、物相、分子结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出土象牙器主要成分为碳羟磷灰石,其内部有机成分已完全流失,微观结构中存在的主要多孔道直径因长期受地下各类盐的侵蚀变大,直径范围0.33 ~ 3.6μm.象牙器组成除了Ca,P外,还含有其它多种元素成分.这些元素成分来源于象牙长期地下埋葬环境中各种盐类的侵蚀所致.它干扰羟磷灰石结晶,使其结晶程度降低、晶格稳定性变差.因此,采用B72乙醇/丙酮(1/1,V/V)溶液,对两件象牙权仗、一件象牙权仗柄进行了脱水加固保护,经加固的象牙器强度明显增加,颜色自然.为了对后续出土象牙器的更好保护,研究在B72加固液中复配分子粒径分布较宽的可逆性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PVE),以有利于加固液渗透进入象牙内部细小孔道.经检测复配PVE的B72加固液成膜后透光率、膜强度等性能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浙江河姆渡遗址经过1973年与1977年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一百余件用禽类肢骨加工的带孔骨管。当时经音乐工作者鉴定,认为是作为乐器使用的哨、笛。数十年来,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管状带孔骨器是一种乐器——骨哨(笛)的观点被学界和社会广为接受。但最新的微痕研究表明它不是作为乐器使用的器具,很有可能是一种古老的原始纺织器具。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泉友将他珍藏的一枚平肩弧足空首布转让与我。此币系今年五月份左右,铜陵钟鸣镇出土,详情不知。  相似文献   

19.
<正>灯,作为一种照明工具在我国由来已久,但其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却尚无定论。《楚辞·招魂》载"兰膏明烛,华镫(灯)错些",这是目前我国古文献中关于"灯"字的最早记载,说明在战国时灯具已经出现,且已被大量的考古发现所证实。但是,战国时灯的结构已相当完善,而且造型也很优美,显然,在其之  相似文献   

20.
2000年7月25日,黄堆乡姚家村许家组砖厂文物通讯员许高智同志电话报告:“许家砖厂取土时出土了一件似盆形的青铜器。”我馆随即派员前往征集和考察青铜器出土现场。该砖厂取土地位于村西正北300米处,向西310米为许家河(现为干涸沟)。许家河以西为周原遗址核心区。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