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鲁晓夫自1953年9月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到1964年10月“自愿退休”为止,共执政11年。这个时期是苏联厉史上一个复杂的时期,对赫鲁晓夫的改革.至今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就整个来看,应该肯定的方面多于否定的方面. (一)反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提出各国有权按照各自不同情况选择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1953至1964年,赫鲁晓夫在苏联进行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这次改革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研究,在今天来说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引起史学界和理论界对这一研究的重视,从而进一步推动和促进这一研究的开展,本刊编辑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史”课题组协助下,组织了这次笔谈。 参加笔谈的16篇文章,分别就反对个人崇拜,工业、建筑业、农业、教育、思想文化和苏联对东欧、美国的政策等方面的改革及其成败和意义,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这些都是作者个人的见解,不代表编辑部的观点。有些看法也许会引起不同意见的争论。我们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来稿,把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更深入一步。  相似文献   

3.
苏联社会发展阶段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它对苏联社会发展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苏联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苏联有一种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超越发展阶段的思想。这种急于过渡的思想在战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赫鲁晓夫提出的“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理论,把苏联在社会主义认识上的冒进倾向发展到顶峰。赫鲁晓夫在1961年曾向全世界明确宣布苏联将于1980年基本实现共产主义。20多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赫鲁晓夫的预言已成为神话。今天,重新探讨赫鲁晓夫“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理论,从中吸取教训,对我们今后更准确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赫鲁晓夫教育改革始于1958年。它是整个经济改革的配套措施。1958年苏共中央举行9月全会,讨论和审核了《关于1959—1965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控制数字》(即“七年计划”)。1959年1月27日苏共举行第21次非常代表大会,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作了“七年计划”的报告,宣称从现在起苏联开始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七年计划”既是在苏联建成共产主义,又是按人口计算的产品“赶超”美国的关键部署。为了实现  相似文献   

5.
(一) 自从1953年9月3日至7日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选举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起,至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全会解除他的第一书记职务为止,赫鲁晓夫前后执政十一年之久,是苏联各个历史时期的最高领导人中,执政较长的一位,因而对苏联的政治、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与苏联和南斯拉夫发生了较大的分歧。中方不能容忍赫鲁晓夫和南斯拉夫对斯大林建立起来的苏联模式进行改革,并把这种改革当作修正主义加以批判。同时,为“反修防修”和防止“和平演变”,  相似文献   

7.
赫鲁晓夫的改革无疑是苏联历史上深刻而沉重的一笔,可以说苏联最终之所以解体,与赫鲁晓夫的改革有着不容割裂的关联。然而,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我们必须看到赫鲁晓夫的改革也并非完全败,还是有一些经验值得总结和思考。故此,笔者撰写本文,意图剖析赫鲁晓夫改革的利弊,并阐明其改革为当时及后世所造成的影响,希望对热爱社会主义的研究者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赫鲁晓夫的执政时期(1953—1964年),对苏联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其中以1957年对工业和建筑业的大改组作为其改革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工业和建筑业大改组的核心是取消部门领导经济的管理体制,实行地区管理体制。通过这一改革,企图解决中央的统一计划管理过分集中、统得过死,地方和企业权力过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这一报告的影响,像毛泽东所说,是“揭了盖子,捅了漏子”。当年10月,在波兰和匈牙利先后爆发了性质不同但目的均为驱逐苏联势力的事件,即“波匈事件”。 面对突发的“波匈事件”,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最初的对策并非恰当。最  相似文献   

10.
1959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问美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关系发展史上一重要历史事件。它不仅影响到美苏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深刻地影响到中苏关系的发展。赫鲁晓夫在访美期间高调宣扬“和平共处”的缓和外交,力图同美国共治世界,实现世界霸权;中国政府高度关注赫鲁晓夫的美国之行,对其所宣扬的外交政策及对世界局势的错误认识感到不满;随后在中国进行的会谈中,中苏双方也没有消除在对美国政策方面的分歧,反而使分歧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1.
冲击“斯大林模式”的首次尝试吴恩远我国学术界在论及苏联史上对"斯大林模式"实行的经济改革时,一般都以赫鲁晓夫1957年的改革为始, ̄①而前苏联学术界,过去往往把1965年勃列日涅夫、柯西金的改革列为首次,直到80年代中期以后,才承认1957年也是一次...  相似文献   

12.
1956年,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作了一个国外共产党代表不能到会的“秘密报告”。这是一份标志着苏联的内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足以影  相似文献   

13.
赫鲁晓夫执政年代,是苏联现代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最重要的政治现象,是赫鲁晓夫掀起的“非斯大林化”浪潮。这个浪潮冲击了苏联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导致了苏联国内外政策一系列变化。这当中,当然也包括苏联对东欧国家关系的变化。 应当指出,在斯大林逝世后的3、4年中,苏联并未有前后一致的东欧政策。一方面,苏联共产党内正进行着激烈的权力斗争,另一方面,东欧尚未出现使苏联认为不仅需要治标,而  相似文献   

14.
陆南泉 《炎黄春秋》2014,(11):89-93
总的来说,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体制倒退,一步一步地向斯大林时期建立的后来逐步巩固与发展的高度集权体制回归,它对苏联社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后果,也是出现了“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一个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阎明复 《百年潮》2010,(2):13-18
中苏关系在恶化中出现缓和迹象 从1958年起,中苏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导致关系恶化的事件。1958年7月,赫鲁晓夫通过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向毛泽东提出建立“共同舰队”的建议,引起毛泽东、中共中央的坚决抵制。毛泽东指出,赫鲁晓夫“旧病复发”,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国内一些文章曾把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对美政策概括为“苏美合谋主宰世界”。笔者认为,这一概括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是不全面和有失准确的。这里拟从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美政策的基本目标、实践内容以及苏联是如何寻求同美国的妥协等方面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病逝后,赫鲁晓夫于同年9月3日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当选为第一书记。上任二十多天后,赫鲁晓夫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对于他本人和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性,决心改变斯大林时期苏联对中国以大党大国自居的态度,决定趁新中国成立4周年大庆之机,亲自率代表团访问中国。在北京期间,除去参加国庆活动外,双方领导人还进行了多次广泛的会谈,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1960年秋天,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苏联完成了超巨型氢弹的研制工作,该氢弹的爆炸当量为亿万吨级。”  相似文献   

19.
《百年潮》1999,(5)
刚从苏联东欧访问回国的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批评搞“大跃进”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表现,这时苏联人也对“大跃进”议论纷纷,赫鲁晓夫也公开批评人民公社得不偿失。毛译东立即把这一切联系起来,怀疑彭德怀可能从莫斯科取回了什久“经”来,于是大为不悦。  相似文献   

20.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为了争取中国对他的支持,以便在苏共中央权力斗争中战胜对手,改变了斯大林在核技术上对中国极为吝啬的做法,从对中国和平利用原子能提供援助,发展到对中国发展核武器提供援助。此后,随着中苏矛盾的激化.苏联最终停止了对中国发展核武器提供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