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清时期,西域地区的民族格局上承宋元时期大变动、大迁徙之后,逐步稳定下来。经过东察合台汗国及叶尔羌汗国300多年的渐变,统治西域绝大部分地区的察合台蒙古人最终融入当地土著居民——维吾尔族之中;维吾尔人则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为近代新疆世居主体民族。明末清初,准噶尔汗国兴起,给西域民族格局带来一些新的变化。清朝统一西域后,积极经营新疆,满、汉、锡伯、达斡尔、回等民族相继来此,成为近代新疆世居民族。鸦片战争后,俄罗斯、塔塔尔族亦来到新疆定居。至清末,近代新疆民族格局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2.
聚落的命名反映了人类在聚居时对不同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选择和适应。明清时期 ,走廊内由腹地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区到两侧的中高山区都有人口的分布 ,受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聚落的类型也比以前丰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及社会活动使走廊内也出现了一些特殊的乡村聚落。明清时期走廊内有大量人口以家族或宗族为单位迁入 ,宗族势力的巨大约束及内聚作用使走廊内出现了大批以家族命名的乡村聚落。  相似文献   

3.
1894年,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战争中被新兴的日本帝国击败,被迫割地赔款,台湾不幸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异族的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饱受殖民蹂躏.沦为二等公民,本拟就日本殖民下的民族政策作一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雕者,以形显神、以灵势真也。拟天地、山水、草木、鱼虫于心,以形取势,以力应场,以态显道也;乐者喜之、观者会之、识者化之。”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代产生和流传于河西走廊的昆仑神话传说是我国诸多神话传说源头之一,其中蕴含了许多中华民族起源、融合、形成的信息,也蕴含了很丰富的地域文化因素.在昆仑神话传说中,被公认的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颛顼、大禹以及西王母、后羿、宓妃、简狄、老子等先祖神人曾驻足河西,表明河西走廊曾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挖掘、整理、研究先秦河西神话传说,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加强中华民族的相互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上的官场政治中,“门子”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元素。今天,“门子”不存在了,但“门子”的阴魂似乎还在一些地方的某个时候出来游荡。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广东会馆与广西地区为中心,从民族经济融合动力的角度,论述了商人会馆的建立如何把汉族的生活方式与少数民族的物质生活、商人群体与土著农户、外部市场与社区经济连结起来,使族群之间的认同与整合可容=j=--个宽广而富有弹性的市场机制与制度网络之中。  相似文献   

8.
9.
戴维·伍德沃德主编的《地图学史》第3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地图学史》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地图的定义、发展模式、转型模式、社会背景、科学性、社会功能,以及地图在当时欧洲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分地区对南欧、德意志地区、低地国家、法国、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斯堪的纳维亚、东-中欧、俄罗斯等地的地图学史进行了叙述。该卷所展现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地图学面貌,对比同时代的中国明清时期地图学状况,可以发现地图所呈现的地理知识的形成与层次、地图绘制与使用的群体和制图技术发展的不同步性等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帝汶很早即与中国有来往。明清时期,同为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门和帝汶相互往来频繁。本文就所掌握的资料,综合论述明清时期澳门人在帝汶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地方志,田野调查收集的水池碑刻、口述资料,对明清时期北方地区的水池进行了研究,认为开凿水池集蓄自然降氷是解决缺水地区民生用水困难的有效形式,水池人文景观构成北方行聚落显著的外部特征。治所和乡村在应对缺水环境时存在一定的制度差异性,传统政府职能在解决民生用水问题方面有其局限性。在水资源缺乏的环境下,用水秩序构成北方乡村社会秩序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明清会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五一 《安徽史学》2008,2(2):30-37
近年来,明清会社研究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涌现了许多颇具学术价值和特色的成果.诸如,会社的分类、会社的功用,以及善堂善会的发展演变和文人结社等方面研究已经相当深入系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会社仍将是社会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安庆地区的渔业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明清时期安庆地区的河湖水系形态及其演变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揭示了部分湖泊水体逐渐淤塞湮废的过程,并初步探讨了导致其迅速淤浅湮塞的原因;本还从该地区的渔税征收机构河泊所的设置分布及裁革情况,渔课的数量、比重及变化等分析和探讨了明清时期这一区域的渔业经济状况夏其变迁。  相似文献   

14.
江南是一个以太湖为中心的水乡泽国 ,传统研究中所认为的该地区作为一个整体 ,在生产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是共同无差别的。但是应该注意 ,区域内地理环境所存在的细微差异 ,都会导致民众生活形态的很大不同。本文以乡镇为集中讨论的对象 ,指出江南传统的大宗生产基本已形成了“蚕桑区”、“稻作区”和“稻棉区”的分异 ;而且大田劳作、家庭副业、集市贸易、外出经商、岁时节俗、民间信仰 ,既有着共同点 ,更有着诸多迥异之处 ,原因都与太湖周边平原低乡的地理环境差异有关。具体而言 ,有从西部山地延续下来的低丘 ,也有东部以“冈身”为界线的“东乡”、“西乡”的分域 ,更有滨海沙地独特的生活环境 ;在这些差异本属细小的区域内 ,乡村民众的生活形态却因此大为不同  相似文献   

15.
明清安徽与广东的贸易往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通过徽商与粤商的贸易往来,使内陆安徽与沿海广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两地商人经营的商品种类主要以安徽产品为主,商品交易则主要在广州完成。两地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各自化习俗的交流与传播。两地的贸易往来,既丰富了双方的商品市场,又使安徽与海外市场发生联系。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陕西境内的人口迁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时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极其频繁的时代。本文主要探讨明清两代今陕西省境内的人口迁移过程,包括人口迁移的原因、形式、迁移数量、外来移民的地区分布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析总结了外来移民对迁入地区的人口分布、经济开发、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外来移民的大量迁入,明清时期陕南许多山区得到广泛开垦,耕地面积大为增加,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客观上促进了各有关迁入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大肆毁林开荒,盲目扩大耕地面积,致使陕南山区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从而制约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一教训我们应引以为诫。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地区甘州、肃州两地现存四种藏书记及其所附书目的解读,发现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图书传播事业总体比较滞后,而且逐渐趋于保守、科举化。而这种变化又和明清时期河西走廊时代特点以及国家统治思想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高纪春 《清史研究》2002,(2):124-124
典当和高利贷是中国历史上既古老又常见的经济现象 ,而以之为对象的学术研究起步却甚晚 ,真正蔚成规模则是近二十年间的事情。河北大学历史研究所的刘秋根教授 ,正是这二十年间涌现出来的众多学者中极富成就的一位。数年前 ,他曾以《中国典当制度史》一书赢得了学界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现在 ,他的另一部专著———《明清高利贷资本》 ,作为《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的一种 ,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此书共约 2 7万字 ,由导论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导论部分论述了高利贷资本的概念、历史作用及其向近代借贷资本的转化等理论问题。正文共分…  相似文献   

19.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Tongzhou was not only a riverside port city for transporting grain to the capital, a key site for goods storage, but also witnessed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of commercial goods from southern China changed from water to land, where commercial goods imported to Beijing together with those to be sold in northern China splits. Both the Ministry of Revenue (Gongbu) and Ministry of Works (Hubu) set up their customs in Tongzhou, respectively, and Zhangjiawan was the subsection of the customs; the major commercial goods including grain, liquor, distiller’s yeast, textiles, and groceries, were transferred through the customs of Ministry of Works. Judging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broker house and broker tax, the volume of commodities being transported via Zhangjiawan might be bigger than Tongzhou. Shanxi merchants established guild halls (huiguan) in both Tongzhou and Zhangjiawan. They transported bulk commodities such as textiles and tea to the north of China, while Zhangjiakou and Guihuacheng were their main resale destinations. In other words, both Tongzhou and Zhangjiawan were important transportation ports for the businesses of Shanxi merchants regarding their trades within the northern territory as well as the trade at Khyagt between late imperial China and tsarist Russia.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太平及池州地区的渔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玲玲 《安徽史学》2004,(3):20-24,19
本文从明清时期安徽太平及池州地区的渔税征收机构河泊所的设置分布及裁革情况,渔课的数量、比重及变化,渔业从业人口的数量及变化等分析和探讨了该时期这一区域的渔业经济状况及其变迁.由于拥有较为丰富的河湖水域,太平和池州地区的渔业在区域经济结构中占有一定地位.太平地区的渔业主要分布于沿江的当涂、繁昌和芜湖三县,其中又以境内湖泊水域较广的当涂县最为兴盛.池州地区的渔业主要分布在沿江的贵池、东流和铜陵县,其中又以附郭贵池县之渔业最为兴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