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涛  沈厚铎 《中华遗产》2009,(9):114-123
中国古代刑律中酷刑充斥,且以封建礼教为立法思想,轻视法理。清末,列强就以“中国法律野蛮、落后”为借口,无视中国主权实行“领事裁判权”。那么,是谁将中国法律推向近代化?我们来掀开清末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步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开始了近现代化的进程。处于现代转型初始期的近代中国建筑,“在外来影响下摆脱传统营造方式,并在建筑生产的各个方面走向现代化”,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中西交错、新旧并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是近代中西文化理念和建筑文化相互作用、交叉、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女性杂志的诞生和发展,是日本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明治时期是日本女性杂志的发端期,女性杂志在这一时期的日本女子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职业女性的养成方面,成为日本女性进入社会的主要途径。在这个意义上,关于明治时期女性杂志的考察,实际上也是近代日本女性生存状态的一种转型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杨 《满族研究》2023,(2):75-79
清代在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塞兴筑满城,是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也为旗人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客观上造成了满汉间的隔阂。康熙五十七年(1718),成都满城修筑。清末,旗人在经济、法律上失去特权,逐渐平民化、贫困化,至这一时期,满城则阻碍了旗人谋得生计。1913年,成都满城开始拆除,折射出成都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启了法官职业化、检察官职业化、律师职业化的历史进程,21世纪中国将全面实现法律职业化。在法律职业化的建设中,法律职业道德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这种背景和趋势下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既有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又有法律职业的特殊要求。本文试从法律职业化、法律职业道德以及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这三个方面递进式阐述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2005年6月法律出版社再版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律史学家张晋藩先生的中国法律史专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二版),该书是一部研究中国法律史的经文化交融的视角,阐述了中国近代法律的转型,为读者厘清了中国法律发展的历史脉络。作者将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与文化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与重大事件交替呈现,分析并探讨了中国法律传统的独特规律及特征,具有鲜明的逻辑性与条理性,体现了强烈的回归历史场域的客观真实感与当前学人肩负的历史使命感。全书在总体上可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即“中国法律的传统”和“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在前…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城市的"公共休闲"与"公共时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长莉 《史学月刊》2007,(11):82-89
城市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是市民生活城市化、社会化、公共化的自然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市民生活公共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民间社团、学会活动及公众集会、演说、演出等公共活动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群众性的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剧烈频繁的壮观局面,使人们思想交流和互动空前频繁,形成日益趋同的思想变革节奏和价值取向,成为清末民初政治鼎革的社会文化基础。这是近代公民社会公共领域所形成的社会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中国近代史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学术转型的产物。在几代学探索、争鸣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约110年的中国历史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对象。这种认识,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得出的。是以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的考察为出发点的,是符合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科学的学科体系。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简单地以“现代化范式”替代“革命史范式”,未必是正确的思考方向。近代中国的时代基调是革命,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的处理,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的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相联系。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只能在“革命史范式”主导下,兼采“现代化范式”的视角,更多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及其对于革命进程的作用,使“革命史范式”臻于完善。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努力的。  相似文献   

9.
厉兵 《新疆地方志》2006,(2):11-12,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21世纪初知识经济初显端倪,世界科学界发生了深刻而迅速的变化,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从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战略高度应对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挑战。第二轮地方志续修的时限是1978~2005年。这一时期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吴成国 《民国档案》2002,(2):110-111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大变动的剧烈时期,同时又是中国社会及化的现代转型时期,婚姻方面出现了不少新气象。反映着这一时期人们的伦理观念、道德水准与社会时尚等等,成为风俗化的重要部分。今天.史学研究还需对这些“婚姻新气象”作出正确的估计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