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艳东 《沧桑》2011,(2):211-212
前科消灭制度作为一种刑罚消灭制度在当今世界的大多数国家中均有规定,但我国刑法中并未确立这项制度。当前我国正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本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制度考虑,确立前科消灭制度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廷举 《攀登》2002,21(3):77-80
民事责任作为一种法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责任制度,把加强监管、规范市场、保护投资利益作为主要任务,改善我国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缺陷现状,从而才能有效地保护中小证券投资的合法权益。因此,修改与完善《证券法》时,应把证券市场主体民事责任条款具体化,建立便于投资提起证券民事赔偿的诉讼制度、改革证券监管模式、提高公民证券法意识,以进一步确立和完善证券退市机制。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出台之前,我国对刑事和解制度立法处于空白,然而,作为一种在西方国家早已取得成效的措施,刑事和解制度早已在学界中得到充分论证且在实践中广为接受。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以下简称"修改后刑诉法"),标志着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正式被立法机关确立。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立法工作很大程度上未能迎合社会对法制的需求,这在民事立法工作中表现尤为突出。民事立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立法者在立法理念上的缺失以及立法方式上的路径误区。为了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在立法理念上,我们应当加强民事立法的协调性理念、及时性理念以及全球化理念;在立法方式上,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专家在民事立法中的重要性地位,改变以往官员立法的传统,确立专家在民事立法中的主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自从在法国确立以来,由于成效显著,世界各国纷纷仿效,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一项刑事制度,但在我国还尚未有这方面的的立法。  相似文献   

6.
王姣  刘恒 《沧桑》2013,(4):140-142,149
目前我国对于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只涉及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范围的内容,对于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的具体规定并未涉及。相比较而言,域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发展比较成熟,虽然不同的国家有其不同的法律传统、法律文化,但是其共同的目的保护公共利益是一致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构建可以在适合我国国情及在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借鉴。本文介绍了美国集团诉讼制度、英国告发人诉讼制度等等,并从中分析并借鉴其中对我国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乔军 《攀登》2015,(1):91-96
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进行生态立法较早的国家。其立法进程大体经过了1917年以前、苏维埃政权时期、重新独立以后三个阶段。俄罗斯生态法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确立生态安全、公民生态权利和义务、生态文化建设、生态鉴定制度等方面。借鉴俄罗斯的生态立法经验,三江源生态保护立法应遵循生态优先,确立生态本位的立法理念,以维护生态秩序,保障生态安全为立法目的,确立公民的生态权利和义务,发挥本土文化的积极作用,确立三江源生态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继承是继承人死亡后,由法律规定的人或遗嘱指定的人依法取得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法律制度。继承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制度与人们的社会、经济、文化、家庭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取得财产的重要方式,历来为人们所重视。继承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继承,既包括财产的继承,也包括身份的继承,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继承制度的特点。狭义上的继承专指财产的继承  相似文献   

9.
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来冰 《攀登》2004,23(3):99-102
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民主政府的一项基本要求。现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有了相关的政府信息公  开立法,但在我国这项制度却还不健全。本文认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在我国有其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因此,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法》,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0.
洪向华  于欢 《攀登》2022,(6):18-25
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新时代实现的重大创新。在当代中国,确立这项根本制度有其内在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选择,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应有之义,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实然要求。坚持这项根本制度有其蕴含的重大意义,能够确保党和国家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筑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落实这项根本制度,应从多方面发力,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培养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筑导向正确的意识形态网络阵地。  相似文献   

11.
美国宪法是美国国家制度的根本法。它确定的美国国体和政体是一个标榜“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美国共和政体具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以中央与地方分权原则确立的联邦制;二是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确立的总统制。笔者试图对这两种分权体制的内涵、性质和历史作用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别除权新探     
王志霞 《神州》2014,(9):205-205
破产别除权制度确立于大陆法系国家,我国立法并未沿用“别除权”一词,而在《破产法》中规定了别除权申报、暂停行使、别除权人的表决权等基础内容。本文从别除权概念入手,剖析其独有特征,审视我国《破产法》关于别除权之相关法条,从而为正确理解别除权法意作出些许努力。  相似文献   

13.
渠天龙 《沧桑》2009,(5):93-94
在我国现行婚姻法中只规定离婚所应依据的一个抽象原则即"感情破裂",但相关法律法规只对其进行了列举性的解释,而并未详尽说明,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不利于操作,也不利于当事人的婚姻自由原则。别居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在国外已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并作为婚姻家庭法中离婚法方面离婚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实践中也易于操作。本文结合有关国外的别居制度规定及我国的国情,对我国设立别居制度的必要性和障碍进行论述,试图提出我国设立别居制度的立法构想以完善我国现有的离婚制度。  相似文献   

14.
周继红  苏永生 《攀登》2007,26(4):124-127
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生态地位和特殊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在该地区发展交通事业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而在法制的轨道上实现交通良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因而,为了解决发展交通事业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确立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重要内容的立法指导思想,确立以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干预为重要内容的立法原则。同时,应当将管理型立法与促进型立法相结合,并将其作为该地区交通立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5.
民事执行制度改革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湘瑞 《攀登》2002,21(1):110-112
我国民事执行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广泛存在的“执行难”、“执行乱”问题,建立良性的社会执行程序。本从宏观的角度,在剖析导致“执行难”、“执行乱”诸因素的基础上,从立法、机构设置、权限划分等方面对我国民事执行制度的改革展开讨论,阐述并论证了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环境公共管理领域往往出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情况,建立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是克服这两种现象的有效途径。公共财产理论、公共信托理论的提出,尤其是环境权的提出,为公众参与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的公众参与制度不管是立法上,还是具体制度的构建上都还完善、不具体。可以通过确立环境权,明确公众在环保领域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建立完善知情制度、听证会制度、公诉制度、积极培育环保组织等以完善我国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循环型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关切和对传统单向线型经济模式的反思的成果,是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程中应运而生。本文试图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所涉及的主体及其利益进行论述,明确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导向,以确立我国循环经济法能够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行政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是国家按一定目的,对国家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整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具有代表性国家的行政组织制度进行研究,分析其利弊,从而为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制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黄小玮 《沧桑》2010,(6):53-54
行政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是国家按一定目的,对国家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整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具有代表性国家的行政组织制度进行研究,分析其利弊,从而为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制度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沧桑》1995,(4)
宣统二年(1910),法部右侍郎沈家本在呈奏民事诉讼律(草案)缘由折中,奏请仿行资本主义国家的律师制度。他讲道:“律师一(亦)名代言人……盖人因讼,对薄公堂,惶悚之下,言辞每多失措,故用律师代理一切质疑。”在同年拟定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中首次列入了律师参讼的内容。这是律师见诸官府令文之始,而律师制度的正式确立和推行则是民国初年开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