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日本早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二重性王顺利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历来是史学界争论较大的问题。大化革新中建立的土地制度,也是日本史学家讨论的热门话题。在这种土地制中,国家、贵族、农民对各种土地的占有和使用各具有什么样的权力?这种权力的性质如何并向什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仍是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85%左右的农业社会,重新调整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促进封建的统治形态向近代转变,是明治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反复的探讨和实践中,1888年即发布宪法的前一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市制町村制.通过近代町村自治的成立,日本实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3.
中大兄皇子,本名葛城,舒明天皇之子,生于626年(推古天皇34年)。他是日本古代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成功地实行了社会变革的政治家和改革家。645年(大化元年)中大兄皇子发动了大化改新运动,废除了以部民制为特点的日本奴隶制,参照中国隋唐封建制,建立了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中央集权制,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中大兄皇子在日本古代为移植中国文化,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4.
孟庆枢 《日本学论坛》1991,(3):33-40,51
在上一个世纪前半叶,我国和日本都还是长期处于闭关锁国状态下的封建国家。但是,从1868年之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在政治、经济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走上了一条新路。日本近代文学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曾出现众多的文艺思潮,其中,启蒙主义是出现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封建化过程是在深受中国唐朝封建制度的影响下完成的。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土地国有制度脆弱,封建化之后的日本在并未与西欧建立任何联系的前提下,却形成了与西欧十分相似的封建社会模式。其中,庄园制的产生最能反映日本封建化过程的这一特征。具体表现为:一、剥削方式在落后的生产力的作用下由实物地租向劳役地租的回归;二、土地国有制在私有传统和庞大官僚队伍的鲸吞下向土地私有制转化。中国唐朝先进的封建因素与日本本土落后的前封建因素相互接触、融合,最后产生了日本的封建庄园制。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原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也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经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从明治政府成立起,日本就以"富国强兵"、"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实为对外侵咯扩张,抢夺外国资源)作为对外政策的宗旨,积极扩军备战,逐步跻身于帝国主义行列。自从中日甲午战争中,日军侵占了朝鲜全境,从中国割取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索取了赔款2.3亿两白银,并在中国获得一系列特权,发了财,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认为,日本德川幕府锁国政策是应该基本否定的封建保守政策。日本小农经济和欧洲小农经济有相同之点,亦有不同之处。日本小农经济带有浓厚的血缘关系,因而比欧洲小农经济稳定。锁国政策正是为抑制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巩固封建制度而实行的抑商政策在国际关系士的延伸,是日本封建社会晚期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使日本社会长期在封建领域内徘徊,使商人不能顺利地转化为产业资本家,而与封建势力相结合,形成日本特有的豪农、豪商阶层。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和日本同属封建社会、封建专制国家。并且,两国都开始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这里为方便起见,也包含美利坚合众国与沙皇帝国)的压迫、侵略,朝着半殖民地化迈出了第一步。但是,到这一世纪末,两国所达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大致完成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在经济结构上,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1868年的"明治维新"运动使日本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其逐渐从一个闭关自守的落后封建古国,变成了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意识只有凭借着船坚炮利才能够达到对外扩张的目的。于是,开始全力发展自己的军力,企图通过推行"大陆政策"获取更多的利益。早在1890年12月,刚刚担任首相的山县有朋就在国会演讲中提出了侵略大陆的"主权线"和"利益线"—"国家独立之道有二,一为  相似文献   

10.
明治维新和明治政权的性质问题是日本近代史研究中聚讼纷纭的一个焦点。而明治维新,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究应如何断限?日本学者的意见也异常分歧。本文以1853年日本被迫“开国”为其起点,以1894年“日英新约“的签定和甲午战争的爆发为终点,着重谈谈明治维新和明治政权的性质问题。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应先考察维新时期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 维新时期存在三种经济成分 德川时代幕藩体制的基础是封建领主制。推翻德川幕府,继之以“废藩置县”和“地税改革”,日本的封建领主制被摧毁,此后乃存在着三种经  相似文献   

11.
12世纪末期,以源赖朝为首的武士集团击败了政敌平氏,建立了镰仓幕府,从而使日本封建社会完成了自大化体制向镰仓体制的转变:经济上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和政治上的天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经济上的封建庄园领主土地所有制和政治上的封建武士家族联合统治。这一封建体制的转型是日本封建社会早期复杂的社会矛盾长期发展、激化的产物,也是各种社会势力剧烈较量的结局。由于日本早期封建制的形成受外来先进文化影响巨大,所以,当它向着新的封建体制转化的时候,就经历了曲折、漫长的过程,表现出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2.
提倡文武两道,是日本封建武士道中的重要内容。到了江户时代儒学成为官学,经过儒学的改造,日本传统的文武两道观发展为以仁义之道为基础的文武合一论。而江户时代后期,由于承平日久,社会流于文弱,武士的文武观开始强调以尚武为主,认为统治阶级保持尚武精神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黄春高 《世界历史》2007,79(6):47-59
封建主义范式的主流叙事,强调封臣一封土两大基石对中古西欧封建国家的主导作用。“封建主义的悖论”则以另类的叙事,揭示封建国家诸多准封建或者非封建的特征。悖论现象反映了西方封建主义范式的理论危机。  相似文献   

14.
明治以来,家族制度不仅是日本的重要的道德问题,也是重要的法律问题及重要的政治问题。由于明治维新对封建社会的家族制度不是摈弃而是保留,使封建色彩极强的近代家族制度成为天皇制国家的重要支柱,因而,从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上  相似文献   

15.
1.日本“脱亚”意识的形成日本近代“脱亚”意识,发端于封建时代末期。1853年,美国用炮舰轰开日本封建锁国大门以后,欧美殖民列强先后迫使日本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使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因而,曾经接受过西方近代文明的知识分子,开始探寻摆脱殖民危机的对策,于是,近代脱亚意识随之萌生。  相似文献   

16.
刘学 《日本学论坛》2005,(3):209-211
当代日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金融大国。寻求其发展根源.就在于国家重视教育。而战后日本的教育又深受美国的影响。二战后。美国占领了日本。对日本封建式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实行了战后民主化改革。在教育方面,对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的旧式教育进行了批判,以完善人格、尊重个性、实现社会均等为基本内容,以民主思想作为教育改革宗旨.极大地推行美国教育模式.即所谓的“美国化”。  相似文献   

17.
《埃塞尔伯特法典》是肯特国王埃塞尔伯特(约587-618年)在位期间颁布的法律,是为我们所知的英格兰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典。为我们认识"前封建"国家,也就是从部落联盟向地域性的封建国家过渡时期的早期国家,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当代日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金融大国.寻求其发展根源,就在于国家重视教育.而战后日本的教育又深受美国的影响.二战后,美国占领了日本,对日本封建式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实行了战后民主化改革.在教育方面,对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的旧式教育进行了批判,以完善人格、尊重个性、实现社会均等为基本内容,以民主思想作为教育改革宗旨,极大地推行美国教育模式,即所谓的“美国化“.……  相似文献   

19.
近代日本商业诚信度低下的问题由来已久,其原因在于从事商业的"町人"阶层在封建等级体系中地位最为卑下,并由此形成与自身社会存在相适应的卑下社会心理,即"町人根性"。由于局限于单一社会阶层,商业诚信问题起初并未对近代日本的国际形象造成严重影响。但是,随着明治维新后等级制度的废除,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流动整合。日本赴美劳工于20世纪初遭遇的诚信危机,说明"町人根性"已不再专属于商人群体,而是成为近代日本国民性的组成部分之一。美国社会对中日移民信用度进行对比,由此生发出对日本国民诚信度的空前质疑。契约意识的缺失被视为日本国民的普遍道德弱点,这一认知扩展到政治领域,使日本国民诚信度危机逐渐演变为国家信用危机,日本的国家形象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20.
近代日本华族不同于西欧封建时代的贵族,西欧封建时代的贵族对皇权具有相对独立性;也不同于日本封建时代的贵族武士,贵族武士垄断了政府和军队中的全部职位,并且依据门第的高低出任不同级别的职务。明治维新废除了门第世袭主义的封建等级制度,公卿、诸侯等封建势力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