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在中南海工作了27年,那时候机关工作人员和中央一些首长及其家属一起,自己买票到西楼大厅看娱乐电影,再加上轮到现场值班或卖票,所以耳闻目睹了许多与中南海内部电影有关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相当感人,有些十分有趣,至今依然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旮旯     
青春的时候没追过歌星,喜欢哪个歌手不过是买盘盗版卡带抱着随身听。偶像盛行的年份里,也只是在电脑前看超女重播,对收视率和短信费无丝毫贡献。在北京生活11年,真正自己买票去听的演唱会只有陈绮贞、苏打绿、胡德夫。  相似文献   

3.
福州市区于民国元年(1912年)开始放映无声电影,开办之初地点就设在台江苍霞洲基督教青年会。为了扩大交谊,青年会每周六免费招待会员们看一场在当年算是新奇的电影。民国14年,买票进场的商业电影才出现在福州。最初的经营者为上海新奇影戏社和在榕城经商的葡萄牙人,前者从欧美购进电影放映机和影片(如早期故事片《孽海潮》),或租或售给后者于福新街大光影戏院放映,观众掏钱买票进场。  相似文献   

4.
正说起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许多人都知道他在京剧艺术上的深厚造诣。但是,梅兰芳和电影还有着一段不解之缘。梅兰芳在年轻时就是一个电影迷。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了我国京剧名演员谭鑫培表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断。这一年,梅兰芳已经开始登台演出,并逐渐成了一位颇有名气的戏剧演员。梅兰芳是电影院的常客,他看电影不仅为了娱乐,而且注重从电影表演艺术中汲取营养。后来,梅兰芳萌发了拍电影的念头,他想,电影演员可以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的表演,而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徐昕 《风景名胜》2012,(11):168-169
我以前一直觉得,旅游,应该深入到最本土的地方,去感受当地最真实的场景,而不是仅仅浮在表面,去看一些只有"外地人"才看的景点。如今我的想法发生了一些改变。  相似文献   

6.
冲过“封锁线”●吕律●汤新生祁连山高原牧场雄伟壮阔。草原上的生活,悠远而平淡。那时,我们马队的一帮小伙子,正当青春年少,耐不住寂寞,听到哪里有热闹,即便山高路远,也要去潇洒一回。我们最喜爱的事,莫过于去场部看电影或看宣传队演出。放牧点离场部有几十里。...  相似文献   

7.
韩艳 《神州》2011,(2):76-78
本来对此电影不是有多大的兴趣,要不是怕票浪费,也不会在这么冷的天跑去电影院看了。到电影院一看才明白为什么《赵氏孤儿》没上映多久就票房如此高了,因为同期上映的只有《大笑江湖》和《哈利·波特》。大多数没看全或者压根没看过《哈利·波特》的观众一般是不会选择此片。一般是冲小沈阳去的或者是真的挺闲、还有钱的主,才会花几十元看个连春晚小品都不如的、称之为电影都有些牵强的《大笑江湖》。那么《赵氏孤儿》的票房在这种环境下优势略见一斑了。葛优果然是位"票房保障"内地一号男演员。  相似文献   

8.
三十多年前,我们一批来自各个单位的干部遵照上级指示组成工作队,到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去为贫下中农们割"资本主义尾巴"。"十年浩劫"中的农村生活非常贫苦,老百姓只能种社会主义大田,其他经营活动都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不允许存在。白天我们这些"割手"同老百姓一起劳动,夜晚组织大伙儿听广播、学文件,偶尔的娱乐就是看几部样板戏拍成的电影。  相似文献   

9.
正一般人认为,像冯玉祥这样的行伍出身的大老粗,除了打仗之外不会有什么经济头脑,实际上他的经济头脑丝毫不逊色于专业理财师。冯玉祥接管了京绥(北平到绥远)铁路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取消了军政要员免费乘车的特权,过去要员们乘坐这条铁路线不仅不买票,而且还要坐最好的座位,现在一律买票乘车。此举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还给冯玉祥披上了平等和不畏权贵的色彩。既然权贵的钱都敢收,一般的老百姓就更不在话下了。于是冯军控制的铁路货运价格猛  相似文献   

10.
看《弗兰克》,想起身边许多人。朋友老柳,写诗、写歌、唱歌,也做陶,以前去过很多地方演出,也组过乐队,后来离开了,那支乐队现在是大神级别的乐队,但这都和他没关系了。他安安静静地住在一个很老的小区里,和女友还有一群猫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跟着大人去过群新电影院看电影,当时看的什么片子记不住了,只记得电影里汽车、黄包车往往来来。电影放完后,觉得很稀奇,还想到银幕后面去看个究竟,惹得大家都笑了。  相似文献   

12.
三十多年前,电影《刘三姐》以它那如诗如画的山水,优美动听的歌曲,和演员们精彩的演出,风靡大江南北,在海内外引起轰动。当时,在中国还没有一部电影超过它的票房记录;在新加坡《刘三姐》超过了美国影片《乱世佳人》的上座率;在马来西亚,它被评为世界十佳影片之一;早在60年代,曾有过成千上万人从马来西亚去新加坡看《刘》片的盛况,电影所到之处,到处是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在马来西亚一位当年随奶奶去新加坡看《刘三姐》的华侨至今仍能成段地唱出其中的山歌,令人难以置信。刘三姐已作为一代偶像进入了千家万户,而“刘三姐”…  相似文献   

13.
马静  禹雅慧  李颖 《沧桑》2010,(2):246-247
在电影史上,好莱坞一直是电影人趋之若鹜的巅峰,其"造梦"的制作影片的方式曾经一度引领观众的审美趋向,作为一种双赢的经营模式,也为全球做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典范。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空前广泛,假信息充斥的时代应运而生,有人说当今社会"只要一用语言,一说话,就是不同程度地在说谎,只有镜子不会说谎"。于是,人们不想"听"只想"看"。因此,"求真"在新时代下,成为了接受主体一种新的精神追求。从而"造梦"和"写真"成为当下并存的两种大众美学观点。本文将从纪录片的历史渊源入手,对其真实性和纪实性给予充分的剖析,旨在关注纪录片的这两大美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设想纪录片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
索穷  叶静 《中国西藏》2016,(4):76-81
总书记的"上海同乡"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西藏。上海人叶静在拉萨与这位特殊的"上海同乡"不期而遇。"当时是总书记到拉萨市城关区看望基层的同志和居民老百姓,藏族同志占大多数。我们学校就是基层单位,要派代表去参加会议,我也去了。没有安排我发言,所以与总书记相识可以说是不期而遇。当时是一位居委会的藏族代表讲了很长一段藏语的汇报,底下一些内地来的年轻记者坐在我旁边。他们不一定能听懂。但是主持会议的热地同  相似文献   

15.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程之,原籍是湖南省宁乡县,1925年出生于汉口铭新街.他从小受父亲的影响酷爱京剧,又爱听相声、看电影和话剧.所以程之有三大特点,一是在电影里塑造反派角色成功,能演得叫观众发恨;二是他作为一个业余的相声演员,经常演出自编自演的相声,逗得观众从笑声中去深思寻味;三是他能自拉胡琴,自唱京剧,是个业余的京剧花脸和老生演员.  相似文献   

16.
髯慕 《南方人物周刊》2011,(14):103-103
对于那些正在犹豫要不要买票或者买碟的列位看官,很有必要提醒一句,请直接无视《战国》。关于这部电影本身——这么说真是客气,因为它实在不配“电影”二字——已经失去了讨论的必要。一部从各个制作环节和技术指标上,都全面跌破底线的玩意儿,如果再浪费精力和版面去费口舌,脑残的就是正在码字的这位了。  相似文献   

17.
梓君 《旅游纵览》2009,(6):36-36
<正>题记:看电影早就成为了人们司空见惯的娱乐休闲方式,而一部经典电影甚至可以引领时尚达人去电影的拍摄地或影片中故事的发生地玩玩、看看。从电影第一次进入我国民间播放到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那些大片儿,人们经历了一次次或快乐或震撼的视觉旅行。  相似文献   

18.
问:您知道海洛因对人的危害,在成千上万的受害青年面前,您就毫无顾忌吗?答:我愿到任何一个想要禁止鸦片的地方去,愿意去曼谷,也愿意去美国。但是,不跟我谈判,海洛因就仍要传到世界各地。问:您怎样在老百姓中禁用毒品?答:凡吸毒者,一律枪决。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政府工作报告我只是很小一部分,不能说是你自己的作用,领导讲了就是领导的,跟你无关,因为你的工作就是这个""领导看演出,记者基本不能看演出!"因为演出一开始,灯光就熄了,灯光熄了,记者还怎么写稿呢——那时可没有笔记本电脑。于是就拿着一个节目单,呆在有灯的地方,"根据节目单想,这可能  相似文献   

20.
戏台对联     
住在北京,老友过往来访,把盏叙旧之余,偶尔也会去看一场京剧。 现在看京剧,一般都去建国门的长安大戏院,或者车公庄的梅兰芳大戏院,这两个场子,差不多每天都有戏。长安大戏院有十来年的历史,梅兰芳大戏院与中国京剧院在一条街上,大概也有五六年罢。在北京,它们都算是新场子。老一点的场子,像人民剧场,政协礼堂,这些年好像不大有演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