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5年底,袁世凯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复辟帝制,举国哗然。时为云南都督的蔡锷率先登高一呼,发起"护国战争",全国立刻应者云集,终致袁世凯在人们的唾骂声中死去。可以说,是蔡锷给了袁世凯致命的一击。然而,蔡锷和袁世凯并非一开始就水火不容;相反,两人刚开始很是英雄相惜。蔡锷最初甚至是袁世凯的"铁杆",而袁世凯也对蔡锷青睐有加。蔡锷是一个职业军人,而且是一个优秀的职业军人。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时,蔡锷与蒋方震、张孝准并称为"中国士官三杰"。还是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他就深受军国主义影响,  相似文献   

2.
湘西“刘三组”传奇──记民歌手张友桃柯云张友桃,又名桃妹,1916年7月7日出生于慈利、沅陵边境武家湾,因祖籍广西桂林,故人称她是湘西的"刘三姐",或湘西歌王.一逃婚友桃12岁时被送到比她小11岁的金渊章家做童养媳,受打挨骂成了她的家常便饭。有一次....  相似文献   

3.
正韩愈19岁参加进士考试,连考3次,次次不中,到第4次才考中。别以为这下光明了,要成为公务员,吏部那里还要再考一次,韩愈又考3次,次次不中,考不上就走后门,给宰相写信,连续3封石沉大海,又登门拜访,3次上门次次被轰回来,走后门不行,回来接着  相似文献   

4.
散叶     
<正>唐绍仪亲自护送袁世凯1884年朝鲜发生甲申政变,22岁的唐绍仪因此与26岁的袁世凯相识。当时,朝鲜亲华高官被亲日派打伤,避居海关公署,袁世凯前去探望,正好唐绍仪亲自扛枪,守卫在门口,其勃勃英姿给袁世凯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时起,两人结为知交,袁世凯从此十分关注唐绍仪在政治上的进步,积极提携,一帮一,一对红。更具古典传奇色彩的是,10年后,在甲午战争打响之前,有情报显示日本人决心刺杀袁世凯,为协助袁撤离,唐绍仪亲自带着两支枪、两把刀、两匹马,连夜护送袁世凯到英国军舰上。  相似文献   

5.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后,极力鼓吹帝制,以实现其黄袍加身的野心。革命党人如何密谋策划倒袁方案,从何着手?从当时情况分析:江西、安徽、江苏、广东、福建、湖南、四川7省的革命力量,在参加"二次革命"中被袁世凯摧毁了,  相似文献   

6.
欧宁 《风景名胜》2010,(12):49-51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便相信我的世界存在一些我看不见的东西:在伊斯坦布尔街头的某个地方……我五岁的时候被送到另一栋房子住一小段时间。那时我父母几番波折的分居结束,两人安排在巴黎见面,大家决定让哥哥和我待在伊斯坦布尔,分住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7.
李蕊 《南京史志》2009,(11):10-11
新闻链接:2009年8月1日13时,邓飞亲手把儿子邓森山送到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短短12个小时后,父子俩竟已阴阳相隔。广西少年邓森山为戒网瘾被辅导员活活打死的新闻把网瘾问题又一次推向了风口浪尖,究竟是什么使孩子对网络成瘾?背后又有哪些父母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男人的袁世凯,身材短小,体态臃肿;读书不多,屡试不中,自难风雅。在女性的眼里,既无“高度”又少“风度”,显然魅力不够。倘若以貌取人,袁世凯的确有点色不如人,至少不养女人的眼:个头不到1米60,身躯臃肿,圆头短颈,在一袭晚清特制的军大衣的衬托下,不免示人粗鄙。  相似文献   

9.
庚子事变后,袁世凯在其奏折、往来函电中多次联衔或单独提出"惩办祸首"的主张。袁世凯认为,这一主张为议和先决条件,是抵制联军内犯山东、长江、晋、陕等地的关键。"惩办祸首"又与保护教士与使节、回銮等问题密切联系。袁世凯通过与东南督抚的协力,以"惩办祸首"为此后新政推行扫清了阻力,对清末政局的走向起到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孟昭庚 《文史春秋》2013,(10):57-59
(一)袁世凯亦可谓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传说袁氏"相貌堂堂,有帝王之仪,不怒而威"。据山西"土皇帝"阎锡山晚年回忆道:我一生见过了多少位咱国家的元首,如孙中山、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曹锟,甚至张勋、段祺瑞至蒋介石等,没有一个像袁世凯的两道目光那样虎视眈眈的逼人,使人不敢仰视。他被袁世凯召见3次,其中第一次召见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并为此谈袁色变,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句古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按理说,袁世凯龙飞九五,身登帝位,受益最大的是他的家人,最有荣耀感的是他的家人,也最应该得到家人的支持。然而,事实上,袁世凯称帝,却受到了他家中一些人的反对。一、次子袁克文痛写讽帝诗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多才多艺,是民国"四大公子"之一,他对乃父称帝持明确的反对态度。  相似文献   

12.
1913年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当上了正式大总统。当年12月11日,参政院两次上书劝进,“恭请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次日,袁世凯发布命令,承认帝位。31 日,袁世凯下令次年改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相似文献   

13.
余竞跃 《文史月刊》2012,(10):64-66
袁世凯第一次被打倒是在1906年,那一年是丙午年。  相似文献   

14.
一个未成年的少年,不到半年时间竟然两次对同学和邻居小男孩实施绑架勒索,并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是什么因素使他这个人们眼中原本可以成为好学生的少年变成凶手呢?读完此篇报道,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1986年5月5日,董样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市一个农民家庭,他的降生,自然为这个贫困的农家增添了少有的喜悦。他两岁那年,贫困的父母为了改变困境到西安市投亲靠友,在八府庄摆了个修鞋摊维持生计。董祥5岁时,望子成龙的父亲董发昌就把儿子送到当地最好的幼儿园学习,在读二年级前,董祥是个很有  相似文献   

15.
袁世凯喜欢唱戏,特别是在得意之时,总不免手舞足蹈哼几句戏文。那段日子,朝思暮想要当"皇帝"的袁世凯,听说即位大典的筹备事宜已安排就绪,不需多久他就会坐上皇帝交椅,于是整天心花怒放,喜形于色。回到新华宫中,经常开口大唱戏文,所唱的不外是"孤王酒醉桃花宫"、"我薛平贵也有今日一天"及《大登殿》之类。  相似文献   

16.
十六岁的瑶瑶正上高二,成绩老是最后一名,被学校劝退了。父母急得没有办法,把她送到我们快乐营来。来快乐营两天了,她一直不说话,也不和任何人交流,参加活动也总是一个人在一旁玩游戏。瑶瑶的爸爸是做房地产的,妈妈在银行上班,家有几个亿的资产。那天我找她谈心。我说瑶瑶,你准备一直这样玩游戏玩下去,不去参加工作?瑶瑶说,我家  相似文献   

17.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一夕崩溃,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但此时南方革命党领袖孙中山并无力统一全国,北洋军阀袁世凯手握重兵,雄踞北方。经过两个月的你来我往,孙中山与袁世凯达成协议,只要袁世凯驱清帝退位,拥护共和,则中华民国大总统之位属于袁世凯,从而实现全国一统。1912年2月14日,清帝退位,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在袁世凯就任总统仪式上,共和派人士被袁世凯“誓守约法”、“捍卫共和”的言辞所陶醉,肉麻吹捧袁世凯为中国的华盛顿,举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当中。  相似文献   

18.
金红 《文史月刊》2012,(10):66-67
袁世凯第三次被打倒是1916年。这一年,如果顺利的话,本来应该叫洪宪元年的,可惜此时,一代猛男袁世凯不但走到了他个人生命的终点,由于自己一意孤行,他也迎来了个人政治生命的末日。  相似文献   

19.
夏冬波 《江淮文史》2006,(3):126-132
说到中国近代史,不能不提袁世凯,说到袁世凯,不能不提吴长庆。据吴长庆孙女、吴保初长女吴弱男《见闻录·袁世凯轶事数则》记载,“袁世凯系我祖父(长庆)义子,庶出,行四,我七八岁时曾见之,称之曰四伯。因袁童年好玩不好学,为父所不喜,我祖父则赏识之,谓可以习武,因乞为义子,移居我家多年。值南通张季直在我祖幕府中,即延其课袁读书。袁有胆识,敢于担当,我祖病重,由朝鲜任所,以遗折向清廷保荐,因获任用,由此腾达……”从这里可以知道,袁世凯很小时就到了吴家,是在吴家长大的,吴长庆对袁世凯有培植、举荐之功,且两家有世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20.
宣统三年十二月初八日(1912年1月26日)晚十一时许,军谘府军谘使良弼被彭家珍所炸,十一日晚身故,时年三十五岁。良弼被炸是完全出自于革命党呢,或是有袁世凯插手,至今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试作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