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言难尽周作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中国历史人物,很少有人像周作人那样是非混杂,毁誉参半。新文化运动时,他和其兄鲁迅都是大潮中的中坚人物。后来他们兄弟失和成为陌路。日军侵占北平后,他竟然附逆,沦为文化汉奸。然而,也就是在此时,他又尽其所能地保护李大钊的儿女。他的谜样人生,没人能够说得清,道得明。  相似文献   

2.
孙淑奇 《神州》2014,(11):17-17
伴随着神秘传说出生的周作人以“落寞”为其人生画上了句号,然而其留在文学世界里的功绩却是不容抹煞的。“人的文学”的倡导,开启了新文学对于“人道主义”的关注和探讨;杂文小品的尝试使得古已有之的文体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研究让“儿童本位”观点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残酷的斗争、生死的抉择无情地烛照了一切人的灵魂。在民族危亡的重要关头,忠贞奸佞、人妖正邪,泾清渭浊,了了分明。抗战时期,文艺界口诛笔伐、声讨逆贼的活动,即是一例。 日军侵占北平后,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和文化侵略,鼓吹“中日两国的文化提携”。1938年2月9日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社在北平召开所谓  相似文献   

4.
周作人是中国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最早的奠基者和理论家之一,也是中国系统介绍国外神话理论的第一人。他一生对神话饶有兴趣,扼要而全面地介绍了西方主要神话理论流派,评点其优势与不足,并运用古典进化论、心理学等理论研究神话,提出了广义童话是神话之源等新颖而深刻的观点,并对神话的性质和内涵做了重新思考。梳理周作人的神话研究,不仅是对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的必要回顾,对当下的神话研究亦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周作人(知堂)的大部分著译已陆续再版,现在学术界已肯定了他在现代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贡献。这与过去左派仁兄“一棍打煞”的定论不可同日而语。当然,日本侵华期间他附逆落水,终贻不磨之玷。老人谢世已20余年,我想把他在最后岁月的遭际写出来,对研究其生平者或有助焉。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他一生的民俗书写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普通民俗学,风土志、节令诗和竹枝词,民间文学,有关译介工作等的考察、研究和写作.他以现代思想者的眼光观照民俗、民间文学,其不少观点新颖独到,他的民俗书写中的人民性思想和对民俗文化三重功能的观点尤其值得关注.他的研究和书写具有一种高远的历史意识、宏阔的世界视野和清明的比较眼光.周作人对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和现代民俗学的历史梳理体现出一种敏锐的史家眼光,在中国现代民俗学学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我国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对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读文章高手的小块文章或书简日记之类,往往会有一种别样的愉快,其奥妙大约就在于行文特别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旧时术语谓之"通脱",钱钟书先生则称为"家常体"。  相似文献   

8.
1949年1月下旬,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南京,人心惶惶,正常秩序已很难维持。27日白天,一部分国民党兵从浦口溃败下来。到下午,下关车站附近更是乱成了一片。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在两名男子陪同下,匆匆来到一列开往上海的列车跟前。这时,车上已经挤满了人,老者在两名同伴的帮助下,从车窗爬进了车厢,居然侥幸占到了一个座位。那两名同伴则只好坐在行李上。这位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周作人。随同的  相似文献   

9.
费振华 《神州》2013,(1):199-200,202
周作人深受中西方多种思想文化的熏陶,身上又带着一代觉醒的中国知识分子向外求索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再加上他特有的个性气质特点,使他整个人呈现出一种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不断发展与调和的思想系统。文章主要取周作人的代表作品,从三个方面,即的文学观,生活观和人生观分别来分析他主要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0.
訾翔宇 《文史月刊》2008,(11):64-64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访问中国时曾问鲁迅谁是中国最好的散文家,鲁迅毫不犹豫说出是“周作人”。 在那个“南鲁迅,北知堂(周作人)”的时代,周作人的学识一度被多数人认为超过了鲁迅。 他在北平八道湾的书房苦雨斋是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徐志摩、梁实秋等人梦想的圣地,他的散文《故乡的野菜》、《乌篷船》、《买墨小记》、《冷开水》则让无数中国文人包括梁实秋和余秋雨感叹无法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11.
张潇中 《文史月刊》2004,(12):31-32
周作人在“五四”运动前后,曾以自己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锋,英勇地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线,呵斥礼教,痛击军阀,成为“新文化运动”中青年们的“精神领袖”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他逐渐向往平和敦厚稳重的隐士生活,企图远离现实,在关键的时代考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12.
杨天石 《世纪》2023,(1):64-67
<正>周作人五十寿辰,胡适和诗“打油”有一段时期,周作人与胡适之间关系密切,经常唱和。1934年1月13日,周作人五十岁寿辰,写成《偶作》一诗云:前世出家(家中传说余系老僧转生)今在家,不将袍子换袈裟。街头终日听谈鬼,窗下通年学画蛇。老去无端玩骨董,闲来随分种胡麻。旁人若问其中意,且到寒斋吃苦茶。  相似文献   

13.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化史上“巨石重镇”人物周作人也进入了他生命的倒计时。  相似文献   

14.
周作人所提倡的"问题小说"观,对"五四"乃至以后的文学理论建设和小说创作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关联着周氏"人的文学"及"平民文学"等重要的文学主张,而且表达了当时《红楼梦》研究的一种新思路,与胡适、鲁迅的《红楼梦》研究共同构建了红学研究的生态景观,现代红学史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与鲁迅乃是一个人的两面。”至于“两人的晚年相差如此之远,就在于周作人是寻味人间,而鲁迅则是生活于人间,有着更大的人生爱。”纵观他的一生,或可借用黑格尔评价浮土德的那句话:他无法抹去他所做的一切,他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化史上“巨石重镇”人物周作人也进入了他生命的倒计时。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周作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是两个非常有分量的名字。“五四以后,许多显赫一时的文人一个个如烟花般逝去,惟其兄弟二人,却一直矗立在20世纪思想、文化的中心点上。鲁迅(周树人)与周作人是排行老大、老二的亲兄弟,曾经相伴成长,同窗共砚,长大相携赴日,寻求真理,以后都能“辣手作文”,享有盛名。然而,中年反目,至死不相往来,更是成为20世纪文坛的一大谜案。此后,各奔东西,日行渐远。同为“五四”时期的启蒙者,走出了两条绝然不同的道路,真可谓“才子兄弟,冤家手足”。 一、长兄如父弟相随 周作人是鲁…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罢本文,让人不禁唏嘘。作为中国脊梁代表人物的一代文豪鲁迅,想不到会遭到亲弟弟如此无情的打击。  相似文献   

19.
吴江 《炎黄春秋》2000,(6):14-17
周作人和胡适不能相提并论。两人虽同是“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名人,但两人的地位、作用、声望悬殊,经历差别更大,主要是,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周作人叛国附敌,为虎作伥,而胡适则无论如何乃抗日阵营中人。两人对民族国家有忠奸之分,有爱国卖国之分,为人有正邪之分,岂能同日而语!我提起这个问题,是因为在我写了论胡适的文章(载《炎黄春秋》2000年第3期)之后,  相似文献   

20.
徐玉诺与周作人的交往鲁汉论及二三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必提起周作人,而他与家居河南鲁山的"五四"诗人徐玉诺却有着一段非同寻常的交往。周作人小品集《恬适人生》中,有《寻路的人--赠徐玉诺君》一文。文中有"我是寻路的人。我日日走着路寻路,终于还未知道这路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