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认识一位青年作家,听了他对过去的讲述后,我发现他是靠着踏实的步履走到今天的小有成就的。十年前,他刚毕业,在读书的大城市里做业务员,整天辛苦地奔波,薪水不高。那时,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光明还是灰暗。十年后,他在一家报社做副刊编辑,热爱着他的工作,勤奋于写作,且成绩颇佳,他对生活充满着万分的感恩和执着的追求。我问他,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是什么支撑着他,给了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他说,是父亲对他说过的一番话。  相似文献   

2.
他是极其挑剔的,不论对人对己。他不容自己形成套路自我重复,然后心安理得地功成名就。他的审美非常精致,他对个人品质非常爱惜,真小人和伪君子都不入他法眼。但他自己是不是一个真君子,一个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也不确定,他在不断地自省,这或许是他自负与自卑的根源。他骂自己,也骂别人,本意也许对事不对人,但说  相似文献   

3.
<正>父亲梁斌离开我们虽然已经整整一年的时间了,他仿佛并没有远去。他还在我们身边。他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不仅倾注在他的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的革命生涯和他的性格之中。他的思想和人格精神的光彩每时每刻还在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乔木同志诞辰100周年,他离开我们有20年了。今天,当我们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方面发展到他生前难以想象的阶段,我们坐在这里追思他、怀念他,对他的历史贡献,他精深的思想内涵、高尚的品质情操,他不可多得的文字才华,都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和新的发现。在我们各自的心里,对他不平凡的一生,也有不同的感悟。他能如此长久地让我们记在心里,并不断去回想他,从他身上汲取生活的力量,说明他是伟大的、杰出的,这就是我们纪念他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倩 《环球人物》2012,(28):85-87
欧阳修曾对他竭力提携,司马光曾是他的好友,最后都成为变法的反对者中国古代的变法者,大多没什么好下场。北宋王安石,便是其中之一。在文学上,他的才华毋庸置疑: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雅丽精绝、意境高妙。但是,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后世对他却褒贬不一。赞赏他的人,视他为贤明宰相,"一代圣人";反对他的人,则称他是"元凶极恶",视他为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有人托苏轼父亲苏洵之名撰《辨奸论》,称他经月不洗脸、不换衣,  相似文献   

6.
李乔 《炎黄春秋》2008,(3):75-78
不应忽视老百姓对秦始皇的看法评价秦始皇,从古以来,聚讼纷纭,于今未息。论者中,有的说他功劳盖世,有的说他暴虐无道,有的主张对他要少骂,有的主张对他要少赞,各执一词,各有其理。  相似文献   

7.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先生曾于1916年9月作过一首爱国诗歌叫做《他》:“你心里爱他,莫说不爱他。要看你爱他,且等人害他。倘有人害他,你如何对他?倘有人爱他,要如何待他?”  相似文献   

8.
边多先生是西藏文化名人,他不仅对西藏音乐很有研究,著有专著,而且对西藏的民俗风情也颇有体会。在旧西藏,他给商人跑马帮、在剧团吹笛子、当兵……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对西藏民族民间许多鲜为人知的事物有不少见闻。趁他在北京治病的机会,我们对他进行了访问。他围绕西藏传统体育活动,谈了一些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9.
曾彦修,著名作家和思想家,出版业领军人物之一。20多年来他所以是《炎黄春秋》的中流砥柱之一,在于他对历史求真求实的坚定性,在于他高贵品格的感召力。他的一生,处处体现着对人的关爱,闪耀着高贵的珍重他人生命和名誉的人道主义精神;他经历了六次"非人"的政治斗争,但是每次他都勇敢地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挽救他人。他身体力行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高贵的  相似文献   

10.
从他的文章里我就感觉到他对家庭这一方面不是很重视,做学问对他来讲才是最重要的。肯定是对妻子实在处不出感情,但是又不想违背道德抛弃,就一心做学问吧。我很理解这一点,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这一点不影响我对他的尊敬。  相似文献   

11.
马保奉 《百年潮》2013,(2):49-51
我和王幼平同在外交部工作,因他长期在国外,一直无缘见面。直到1979年,他从莫斯科回国担任副部长,我作为礼宾司干部,才有机会看到他、同他接触。但是,对这位"将军大使"的传奇经历是早有耳闻。随着之后的接触,对他的为官为人也越来越钦佩。  相似文献   

12.
武喜春 《神州》2013,(18):144-144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当时极具争议,因为他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育人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本文对他的这种革新思想做分析研究,探讨的他的成因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开口闭口提改革让他得罪了不少人,一个师父直接同他断交,说他想成魔,微博上骂他妖僧的此起彼伏,延参法师取消了对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溪 《人文地理》2014,29(4):8-12
段义孚的人文地理学思想,在很多方面来源于20世纪哲学的发展。本文侧重于对他影响最大的实用主义、现象学和符号学三个领域,探索这些哲学思想如何或明确或潜在地影响了他的人文地理学观念。实用主义主要启发了他"日常经验"及其连续性和关联性的关注,符号学为他阅读建筑和城市的一些地理特征关系提供了帮助。而现象学则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影响了他,从他最初批判地理科学的数学化方法,到后来他对时间和知觉问题的关注,以及由此产生的地方感问题,均在现象学的视野下展开。此外,他以描述和归纳呈现一个"人"的地理经验的视野,也源自与现象学"面向事实本身"的主张。本文最后提及中国哲学和智慧对他的影响,他有效地融合了东西方的思想,使之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彭洁清 《百年潮》2007,(11):56-61
1960年前后,我和我先生姚桐斌散步时,远远看见一位身材高、瘦,腰板挺得笔直的年轻人。我先生对我说:“他就是孙家栋,连苏联专家都佩服他。”这句话给我印象甚深,因为我先生平时少言寡语,不但对他的工作只字不提,也从不谈论他的同事,为何他对孙家栋却另眼相看呢?  相似文献   

16.
张振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张振勋的研究从他去世后便已开始,但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深入,尽管在许多有关的研究中都会提及他。直到进入21世纪后,对他的研究才开始升温。导致张振勋研究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料的缺乏。当前,对张振勋研究的努力方向首先必须是材料的收集与整理、论证,理清他的人生线索,将他从传奇人物转变为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7.
金利波 《南京史志》2010,(10):11-13
我儿子在上小学的时候是班级里的中间生,班主任老师对他不闻不问,还经常批评他。儿子非常讨厌这位老师。我也觉得他这个老师很势利。如今儿子已经上了中学,中学老师对他不像小学那个老师了,  相似文献   

18.
张凯 《南京史志》2009,(5):31-31
一个年轻人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所重点中学任教。作为屈指可数的名校大学生,他认为校长肯定会重用他,把学校里重要的工作都交给他。然而,事实并不如他所愿,校长不但没有委以他任何重任,甚至连句表扬的话也没有。这让他感到非常不悦和失望。一日,他愤愤地对朋友说:“校长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根本不懂得如何用人。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去别处发展。”“我听说那所学校里有几位名师,  相似文献   

19.
罪与罚     
在瞿优远传出因“经济问题”落马后,外界普遍讶异,因为在认识他的人看来,他热心之事,不外办报和打球两件,对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这位报界大佬并未表现出超出常人的喜爱和追逐。“他是一个商人,没有任何文人的迂腐和理想化。但他又不仅仅是商人,商人的爱好是赚钱,但对他来说,钱只是用来交换的,他对工作不节省、舍得投入;他没有比我们这些普通拿工薪的人更爱钱:除了高尔夫他没有其他奢侈的爱好。”曾为《体坛周报》撰写专著而熟悉瞿优远的欧阳觅剑说。  相似文献   

20.
张家康 《文史精华》2011,(10):14-22,1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而韶山是他生命的根。他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和少年。这里有他的父老乡亲和故旧朋友.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记忆之中。他对故土、对乡亲有着缠绵的乡情和浓厚的乡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