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阳文史》2012,(4):6-6
没有大肆宣传,不在黄金时段,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这样火了。 第一集还未播完,微博上已热议纷纷,"《舌尖上的中国》看得我垂涎欲滴"。很快,"舌尖上的中国"冲上新浪微博话题榜,在天涯论坛也引起广泛热议,受关注度超越近期所有热播电视剧。  相似文献   

2.
袁霄 《神州》2014,(9):278-278
《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播出之后关注度颇高。然而,于此同时,《舌尖2》也引起了诸多争议,例如内容跑题,美食比重少;拍摄镜头造假、抄袭;故事人物身份有假等等。《舌尖2》之所以引起这么多的争议,受众的心理因素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受众基于《舌尖1》形成的审美惯性,自然会期待其续集《舌尖2》,因此便会对《舌尖2》形成一个期待视野,当期待视野没有得到满足时,转而关注其负面的信息,由此众多受众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狂欢心理,吐槽节目内容存在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比节目本身更有乐趣。  相似文献   

3.
《舌尖上的中国》的意味,在第二季一开始,就再次明白宣示:食物不只是食物,食物是故乡的密码,是故乡全部讯息的数据接口  相似文献   

4.
圣诞家味     
三三  潇潇  火星娃  邢峥  朱子畅 《世界》2014,(12):144-147
对于外国人来说,圣诞大餐就像是咱们的年夜饭,必须热闹,必须美味。而在烹制美食的大厨们的舌尖上,家乡的味道兴许才是能够满足他们的唯一秘方。  相似文献   

5.
《舌尖上的中国》在过去大半个月成为了中国人舌尖上的热门话题。这7集纪录片被反复播放、议论,甚至召开了研讨会。一部国产纪录片引起这么大范围的关注,已多年未见。  相似文献   

6.
韩艳 《神州》2012,(22):38-42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简短的美食节目打破了纪录片的尴尬和窘境,创造了深夜的收视纪录和万人空巷般的追捧,和片中令人垂涎的美食一样,这部纪录片至今仍以罕见的热度跳跃在网友们的舌尖,并持续发酵出各种版本,让人在回味中捧腹、怀念和寻找。而这也让各地"美食达人"们为了  相似文献   

7.
<正>自从发表小说《美食家》,陆文夫由作家变成了"美食家"。历史悠久的苏帮菜,在小说中构成了炫丽多姿的美食画卷,苏州美食文化再次焕发璀璨夺目的光彩。就连《舌尖上的中国》,也融入了陆文夫的美食理念。陆文夫是作家,也是美食家。但学者只研究他的作品,不研究他的美食人生,所以读者只能看到他的一面。近两年,有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轰动全国,海外也产生了影响。这部片子展现美食,总是融入情感故事,由此感动了观众,也引起一些争鸣。  相似文献   

8.
王雯娟 《风景名胜》2016,(12):106-109
远在外地的浪子,妈妈亲手烧的一碗面,往往最落胃,蓦然想起,勾动乡愁.走过许多地方,看过很多地方的云,喝过很多地方的酒,流转舌尖的滋味,最是销魂.美食之于旅行,如同香水之于美人,那抹纠缠于舌尖、鼻翼的撩人滋味,就像美人身上幽香深邃的香水一般,勾魂动魄,萦绕心底,情不自禁地一次次赴约而来.  相似文献   

9.
《舌尖上的中国》热映时,我就存想,央视真应该去找陈立当顾问。在我看来.当今中国真能说得一口好菜的大概也只有陈立兄了。后来听说他果然是此片的幕后顾问之一。再拍《舌尖2》,他又是美食顾问。陈立被称为“杭州七大怪”之一。也许是闪为这个浙江大学的教授,却偏以美食家闻名。有报道称,“陈立在被媒体打捞出来作为美食家之前,是专攻情感性精神疾病的教授”,而我正是当年打捞陈立的媒体人。  相似文献   

10.
正古称"为楚有才",梁启超先生说"湖南之士可用,湖南之长在强而悍。"长沙可以说是游人的福地,更是吃货的福地。长沙是一座舌尖上的城市,长沙人爱吃、好吃,能从美食中找到生活的快乐与满足。作为一座舌尖上的城市,这是一个被美食包围的城市,热爱美食的吃货是怎么也不会忘记它的。百年老店中寻真正美食南方爱吃辣的地方有不少,俗话说‘贵州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实验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检槽白语的舌尖前声母和舌尖后声母ts、tsh、s、t?、t?h、?6个进行简单的分析。文中采用传统的田野语音学的调查方法,通过传统的耳听手记以及实验语音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检槽白语中6个舌尖前和舌尖后的声母做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观众感受到了纪录片的魅力。纪录片可以尝试商业电影的模式,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系列的成功让人们意识到纪录片"可视性"的重要。纪录片到底怎样才能具有"看点",成为近年来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吃到的每一粒米饭都是由农民们以辛苦的劳动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珍惜粮食,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现在,全国都在提倡"光盘行动",人们都应该做到不挑食,不浪费食物。一提到"光盘行动",我就会想到在学校吃早餐时,每次面对碗里的早餐我都十分抗拒,没吃上几口,就将早餐倒进  相似文献   

14.
《世界》2010,(10):123-123
肥美的蛙鱼在舌尖温柔细腻地滚动,仿佛海洋献上的一个法式亲吻。这时,再来一杯冰得恰到好处的白葡萄酒,带着果香花香的清新海风就会迎面吹来……  相似文献   

15.
二、贵州方言的声母(一)贵州方言共有辅音声母二十四个:双唇音ppl唇齿百f舌尖前音isis‘。z舌尖中音ti·nl舌尖后音isis6已舌面前音iGto‘G舌面后音kk‘刁X其中,pp’Ifisis‘Stt‘11iGiG’Ckk‘X十六个声母全省各地都有,其他声母则不然。下表是贵州八十县市声母表。上表说明:某地有某个声母,就在该声母后写出例字,没有就不写。(二)声母的音值1.ppmpp‘rn的发音踉北京的基本相同。2.fv黔东南许多地方的f有时唇齿接触较松。~些地方,如玉屏、剑河、榕江、从江,有时读为q,“发、华”读加,“飞、灰”读thei。三都也有同样的…  相似文献   

16.
徐昕 《风景名胜》2012,(8):168-169
首先必须声明,我现在一看到“舌尖上”这三个字,心里就条件反射地感到厌烦——自打那部纪录片播出以来,这个标题已经泛滥成灾.就像美食一样,就算再好吃,如此频繁地出现,也会让人生厌.更何况,我本身就不是一个热爱美食的人,我这里只是借用一下这个名字,讲的却是一个推拒美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罗先明 《风景名胜》2013,(1):156-161
阳光沙滩,面朝大海,暖冬花亦开。海南三亚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留存着这样的记忆,而谈起三亚美食,游人的记忆则要模糊很多。伴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风靡,三亚的一些美味佳肴也逐渐被游客知晓。  相似文献   

18.
最近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全国,令我想起了已故的唐振常先生。唐先生是横跨史学、文学和传媒的大才子,也是沪上有名的美食家。  相似文献   

19.
正来到阿尔萨斯,那畅快淋漓的美食和香醇可口的美酒搭配,这就是生活的艺术,视觉的盛宴,还有那舌尖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旅游纵览》2014,(4):1-5
近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在热播,被网友誉为"顶级吃货之作"。无论是南国的精致小吃,还是北方大气的饮食习俗,都引发了无数人对美食的追逐和向往。那么,就让我们跟随《舌尖上的中国》来一趟美味之旅吧。爽爽贵阳吃起来来到贵阳之后,才发现这里吃得种类各式各样,肠旺面、豆腐圆子、黄粑、糕粑稀饭、腊肉、猪脚、米豆腐、土豆饭、玫瑰冰粉、烙锅、豆米火锅等等,还有奇特的丝娃娃。按照我贵阳朋友的说法,单是夜市小吃就可以带你吃五天不重样的。光是种类多还不够,吃起来够过瘾够带劲才能和"爽都"贵阳这个称号相匹配,够爽够过瘾的幕前幕后绝对主角就是辣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