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国路访古     
劳志鹏 《古今谈》2000,(2):62-66
建国路南起望江路、北至朝晖路,是纵贯杭城东部的交通要道。原系吴越国罗城东城墙所在。自南而北称建国南路、建国中路、建国北路。建国南路自望江门起至清泰街,古为小道,南宋建东花园(富景园),有大池,名百花池,故元朝称百花池上巷,讹名白花蛇散巷。  相似文献   

2.
孙亮屯访古     
  相似文献   

3.
最近,古城南京有两个展览,一个是设在朝天宫内的《六朝风采》展,一个是设在玄武湖公园内的《玄武湖历史化展》。这两个展览都有一幅“六朝建康形势图”,图上都标有玄武湖。但遗憾的是,它们画的玄武湖并不是六朝时期的,而是明清以后的。  相似文献   

4.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人要穿衣,不仅是为了御寒,同时是为了掩体。原始社会,人类从用树叶、树皮等掩体发展到用纺织品掩体,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73年,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出土的三块碳化纺织品是这一重大突破的实物见证。  相似文献   

5.
圣汤延祥寺     
汤山镇延祥寺是南京东郊的名寺。它的全称为圣汤延祥寺,又名延祥院、十方禅院。该寺位于汤山北麓,紧邻当地历史上的集贸市场——汤泉市。寺院旁有温泉眼一孔,历代建有浴室,故寺与温泉关系密切。建于唐代,历经1200年风雨香火未断的延祥寺,直到70年代初才被拆毁。  相似文献   

6.
白下城考     
南京有一个别称叫“白下”,这一别称来自于白下城。白下城是一座军事城堡,与石头城、新亭城并称六朝京师三大江防重镇。新亭在南,石头在西,白下在北,处于江岸必争之地,紧系京师安危。六朝亡后,这三座城都在历史的变迁中消失了。宋代就已经需要考证白下城故址,今天更是无从指认。笔在此试作考证,以解开白下城故址之谜。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南方称风筝为“鹞”,北方为“鸢”。  相似文献   

8.
柳湾访古     
当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应青海省考古所之邀,我有幸参观了青海省柳湾博物馆。9月上旬,我们一行三人乘着绿色的吉普车.披着朝日的彩霞,离开了高原小镇乐都县,西行约17公里到达了久慕的柳湾村。  相似文献   

9.
淮阴市位于苏北腹地。为了获得更大的城市聚核效应和辐射功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淮阴市委、市政府最近提出了“三淮一体”的城市发展战略,将淮阴市区、淮安市、淮阴县城区有计划、有步骤地连接起来,培植成核心式的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从而推进广大苏北腹地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这是一个适时反映地域发展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正确的战略决策,是历史上“三淮”城市业已呈现的一体化发展态势的断档后的延续、高层次的发展和质变式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南京大长干寺是六朝京师名寺,因在金陵长千里,故得此寺名。长干寺最先由何人何时创立,史无记载。可是它的历史可追溯到佛教初传江南的东吴时期。  相似文献   

11.
刘乾坤 《旅游》2003,(9):24-27
芦山县是一个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小小的县境内不可思议地拥有着两个世界第一——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和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砾岩溶洞。在我们无法触摸的年代,南方丝绸之路经由这里伸向遥远的南方,著名的茶马古道也从此蜿蜒远去,时光虽然已过去了千年。  相似文献   

12.
哈尔和林是蒙古国历史名城,是古突厥语“黑色砾石”之意。它地处杭爱山麓鄂尔浑河东岸,据史书所记,这座古城是蒙古汗国鼎盛时期的产物:成吉思汗15年(公元1220年)定都于此,其子窝阔台继续营建,城周约12里,4门从窝阔台汗,历经元定宗贵由汗、元宪宗蒙哥汗,哈尔和林一直是蒙古汗国的首都。到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蒙古政治  相似文献   

13.
读书台作为古人户外啸嗷朗吟的去所,是相对于拥书万卷的书房而言的。天光月色,竹蓠茅舍,这种洒脱与自由,比之书房,该是别有一番滋味的。所以,古往今来,单是有迹可寻的读书台、读书处在中国就有数百处。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盱眙县淮河乡城根村一带,地下沉睡着一座古城——泗州城。泗州一带夏商周时曾为徐国,春秋战国时先后分属吴、越、楚,秦属泗水郡,楚汉之际属西楚,汉置临淮郡时徐为郡治,新莽时改为淮平,东汉时改为徐县属下邳县,晋置临淮郡于盱眙时徐又属临准,东晋分置淮陵郡徐又属淮陵,南北朝宋时属南彭城,后魏属南徐州,梁改东徐州,东魏改东楚州,陈改安州,北周时改为泗州,泗州之名即始于此。  相似文献   

15.
2007年5月16日,应太阳山开发区管委会之邀,我们一行10余人自吴忠市出发,沿着明代宁夏至庆阳府的五马驿递古道,经大沙井、石沟驿、老盐池、惠安堡,离开古道向西南至太阳山开发区,进行了一次历史文化的实地考察。考察途中,看到有多处古代人工建筑实体——古代城堡遗址、古塔烽堠。从吴忠市出发后不久,沿路的烽堠依次进入我们的视野,从石沟驿、老盐池、惠安堡、太阳山、韦州城,  相似文献   

16.
东台古为海陵。传说清乾隆初年,海陵县城(今泰州市)有一东姓的年轻人,唤东亭,生得眉清目秀,与表妹邰娥自幼青梅竹马,订为连理。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东亭欢天喜地准备迎亲娶妻的时候,被官兵拉夫绑去了。  相似文献   

17.
泗水是古代著名河流,在徐州城东北与西来的汴水相会后继续东南流出徐州。其间因受两侧山地所限,河道狭窄,形成了秦梁洪、徐州洪、吕梁洪三处急流。洪是方言,石阻河流曰洪。“三洪之险闻于天下”,而尤以徐州、吕梁二洪为甚。徐州洪,宋元时又称百步洪,位于州城东南二里处(今徐州市区和平桥一带),因巨石盘踞长百余步而得名。万历《徐州志》卷3载:“徐州洪……在州东南二里许,巨石盘踞,岩龌龊,汴泗流经其上,冲激怒号,惊涛奔浪,迅疾而下,舟行艰险,少不戒即破坏覆溺。”徐州洪形状像个“川”字,有3道:中为中洪,西为外洪,东为里洪。里洪又称月河。…  相似文献   

18.
陶庐     
民国时期南京汤山的名胜中,有一处遐迩闻名的地方,这就是陶庐。“汤山富林墅,陶庐尤得名”;“欲向城南觅隐居,林泉适意首陶庐”。前人留下的这些诗句,正是对陶庐生动的写照。  相似文献   

19.
江苏历史上区划变动频繁,其中不少都是将同一个相对稳定的地理实体分割成不同的州县。这些名异实同州县共存期间所编修的书志,修志机制上体现为分修、合修、分合混修三种类型,内容上不少相互对应州县的志书,纂修时间、修志事务的实际主持人及志书的体例等也往往有着惊人的巧合。  相似文献   

20.
1944年夏季国难声中,我随老师辈的沈宗濂从印度到西藏。我们有一个共同愿望,就是想把因为同内地长期隔阂而处于英帝国主义势力操纵和控制下的西藏情况,如实地介绍给大家。当时沈宗濂任国民党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兼驻藏办事处处长,我是他的英秘书。他的专长是财经金融,我学的是英国学,所以两人对藏族甚少了解,都必须从头学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