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昙石山化”因20世纪50年代最早发现于闽江下游流域的昙石山遗址而得名。昙石山遗址是闽江下游流域的一处贝丘遗址。自20世纪50年代进行第一次发掘以来,至今已经进行过八次发掘,总揭露面积约达18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昙石山文化,是中国东南滨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类典型文化遗存,以本世纪50年代发现的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而命名.该遗址已先后发掘七次.类似的遗存,先后又在福清东张遗址、闽侯溪头遗址、闽侯庄边山遗址等处得到科学发掘,资料益见丰富.对于昙石山文化的诸多历史问题,学术界曾经进行过不少的探讨和论述,但迄今尚缺乏较全面系统的认识,本文拟进行再研究.  相似文献   

3.
吴卫 《文物春秋》2015,(2):15-21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及闽江下游流域同类型遗址中出土的纺轮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总结了昙石山遗址出土纺轮的基本特征,对其制作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了阐释,探讨了各时期不同型式纺轮的使用情况及其所反映的当地的史前纺织水平,最后对纺轮纹饰和随葬纺轮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探索了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闽江下游史前文化发展序列的初步线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江下游史前文化遗址分布相当密集,虽多经破坏,但从以往发现看,内涵是丰富的.50-60年代的调查发现了一批包括软陶,硬陶、釉陶和磨光石器在内的多种内涵的古文化遗址,曾被笼统地称为新石器时代文化,甚至概之以“昙石山文化”.对史前文化遗存作序列研究和类型考察的基础性工作刚刚起步,本文拟依典型地层关系和内涵作比较分析,初步梳理这一地区史前文化基本脉络并进行类型分析,以期在今后田野工作中得以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5.
吴卫 《文物春秋》2015,(1):15-20,41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及闽江下游流域同类型遗址中出土的纺轮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总结了昙石山遗址出土纺轮的基本特征,对其制作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了阐释,探讨了各时期不同型式纺轮的使用情况及其所反映的当地的史前纺织水平,最后对纺轮纹饰和纺轮随葬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探索了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论湖熟文化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古学上属于青铜时代的湖熟文化,是因其50年代初叶,首先在江宁县湖熟镇附近发掘了前岗、老鼠墩等遗址之后,于1959年正式命名的.1957年前后.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曾在宁镇山脉和秦淮河流域,对湖熟文化遗址进行了一次普查.共发现该类遗址159座;之后,在宁镇  相似文献   

7.
<正>昙石山遗址自1954年初发现以来,已先后经历八次正式考古发掘[1]。2004年,为配合昙石山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省文物局决定组成昙石山遗址考古队,对遗址进行全面考古钻探和部分地段试掘,以便全面了解昙石山遗址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和堆积情况,陈子文  相似文献   

8.
在筹建昙石山文化博物馆过程中,我们重新研读鲁石山遗址7次考古发掘报告以及有关县石山文化的论著,、结合近年考古学界对黄帝时代文明的研究,对昙石山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对昙石山文化主人族属及社会性质,也有了一些新见解。特发表于后,以就教于方家。昙石山贝丘遗址是1954年闽侯县荆溪乡昙石山村农民修水利时发现的。至1974年,先后经过7次科学发掘,共发现墓葬48座、灰坑63个、陶窑5座,出土大批珍贵的文物。经研究,县石山中、下层遗存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左右。考古学界把昙石山中、下层文化命名为“…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17,(2)
<正>齐家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自1924年发现以来,迄今在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发现齐家文化遗址1500多处,发掘遗址30多处。自20世纪60到70年代开始,齐家文化的玉石器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甘肃天水师赵村与西山坪两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齐家文化的玉石器,使得齐家文化玉石器开始受到考古工作者的重视。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学术界对齐家文化玉石器的  相似文献   

10.
<正>1954年,福建省闽侯县农民一次偶然的修坝取土工程,使得昙石山遗址露出了神秘的面纱,经过60年的岁月,这个遗址先后进行了10次考古发掘,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征地和建设,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提升。目前,馆区占地面积达到100多亩,馆舍面积6000多平方米,拥有1个固定陈列、1个遗址现场展示区和1个临时展厅,成为福建省一个重要的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学术科研基地(图一)。  相似文献   

11.
海岱文化与中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富祥 《史学月刊》2000,(2):124-132
海岱化(亦称东夷化)在考古化特征上与中原化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它们之间有着频繁的交流。在古史传说中,传说所称出自东夷的颛顼——帝喾——帝舜一系实代表了中原农耕化的主体,海岱化是中原化的基层化。夏商周时期,东夷化逐渐融人中原化区的大范畴中,并丰富和充实了中原化。  相似文献   

12.
楚、巴两国相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逐渐占领了巴国今忠县以东的长江沿岸地盘,曾经设立巫郡和黔中郡,这些地区楚文化占绝对优势。由于楚人和巴人交错杂居,因此楚文化吸收了巴文化的釜、鼎及花边口沿装饰等因素,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楚文化峡区类型"。楚文化的辐射范围很广,渝东地区和嘉陵江流域巴人遗存中普遍存在着楚文化因素,包括楚式青铜器、铁器和陶器等器物,从楚文化因素的分布范围、各种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看,到战国中期,楚文化对巴文化的影响处于鼎盛时期,到战国晚期,秦灭巴、蜀,楚人逐渐退出峡江地区,楚文化的影响日趋减弱。楚文化的西渐,客观上促进了巴人的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了中华文明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王志俊  王颖娟 《文博》2003,(5):28-36
近些年来发现的白家文化(一些学者称为老官台文化)和裴李岗文化是早于仰韶文化的两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白家文化主要分布于关中及相邻地区,裴李岗文化主要分布于中原地区。这两种文化的发现无疑是中国考古事业的重大成就和突破,对探讨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农业起源及仰韶文化  相似文献   

14.
郑红利 《文博》2002,(1):25-31
自从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四川地区相继发现了一些与古蜀国有关的文化遗存,一时古蜀国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广汉三星堆遗址及祭祀坑的相继发掘,古蜀国的研究再一次成为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围绕与古蜀国相关的一些问题,国内外的学者们各抒己见,已作过大量精辟论述。本人不揣浅陋,试以文献资料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北辛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是两个分布地域接近并且大致同时的考古学文化。本文根据现有发掘资料,通过比较二者在陶器石器等遗物、墓葬等遗迹以及主要经济产业等文化内涵方面的异同点,证明南北这两种考古学文化间确实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二者之间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一定的交流活动,对彼此文化因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较而言,位于南方地区的马家浜文化对北方北辛文化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Yak Culture     
Moving from Ong'ren to Shi-quanhe through vast expanse of deserts and grasslands, we found ourse-velves in Northern Tibet. It joins northwestern Qamdo, Yushu and Golog of Qinghai, and Shiqu, Serda and Hongyuan in Aba of Garze Prefecture of Sichuan to form the largest nomadic herding culture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相似文献   

17.
石文化,溯源至千古 早在远古时期,火与石器的使用让人类由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逐步走向了文明开化.根据人类制造和使用石器的程度,考古学家将古代文明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18.
寒笙  朵拉 《风景名胜》2010,(5):22-31
如果把博大精深的中国佛教比作一片森林,那么天台,就是林子里最高大的那棵菩提树。 苍松古梅、黄墙朱瓦的国清寺是树根,深植于这里厚重的文化土壤。 晨钟暮鼓、梵音渺渺的高明寺是树干,延续着那些久远的历史传奇。  相似文献   

19.
楚文化扫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