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朝皇帝崇奉黄教(黄教是喇嘛教“格鲁派”的俗称,喇嘛教是佛教的一支,主要传播于中国藏族、蒙古族地区),宫中建有众多的佛堂,供皇帝随时进行祭祀活动。在紫禁城宏伟壮观的宫殿建筑群中,这些大大小小的佛堂一直是鲜为人知的神秘世界。许多佛堂至今还完好地保持着清代的原状,收藏着数以万计的“藏密”(密宗是中国佛教派别之一,源出于古印度佛教中的密教。公元八世纪至十一世纪间,印度密教传入西藏地区,建立了西藏密教的传统,称为“藏密”)  相似文献   

2.
瑜伽密教即指唐代密宗,有理密和事密(法事),在唐代,瑜伽密教称为瑜伽教,事密称为瑜伽教法。会昌法难,瑜伽密教理密丧尽仅存事密,即是瑜伽教法,明代称为瑜伽教。瑜伽教法对唐代以降的中国宗教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理解唐宋以降中国宗教发展变化的关键。宋元新道教(法)、民间宗教等均与瑜伽教法关系密切;水陆法会是瑜伽教法的一种,也称为水陆法。唐宋以降中国宗教新格局确立,华夏文化在儒释道三教彼此交融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密修本尊是藏传佛教尊奉的最重要的本尊像。密教强调修习本尊,提倡通过身、语、意三密与本尊的相应修习而达到“即身成佛”的极至。密教修行的最高层次是无上瑜伽,无上瑜伽修习所依本尊就是密修本尊。在藏传佛教里,具有代表性的密修本尊有大日如来(图1)、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密集金刚(图2)、欢喜金刚、时轮金刚、  相似文献   

4.
有元一代,大量滇外人口涌入云南,当地居民开始大量接触、接受汉文化,还出现了一批僧徒出滇求学,与内地的文化交流致使云南文化由原来的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转向汉文化为主,元代诗文中对这一变革有微观层面的反映。梳理元代涉滇诗文,可以看出变革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由滇密占主流转变为滇密与汉传佛教并盛,二是儒学成为官方思想并兴起壮大。  相似文献   

5.
丁山 《收藏家》2004,(9):16-20
根据密教的说法,佛和菩萨大都具有两种身,一是正法轮身,即佛与菩萨通过所修行愿,从中感得的真实报身;二是教令轮身,是佛和菩萨由大悲而示现的威猛畏怖之身,或者称为奉大日如来教令,降服诸魔所示现的化身。根据佛经所说,这种忿怒身是以大智慧摧破一切精神与物质的“魔障”,即唐密以降汉地所谓的明王和藏密中的本尊佛。  相似文献   

6.
敦煌莫高窟密教遗迹札记(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宿白 《文物》1989,(10)
五、曹氏时期的密教遗迹五代初迄北宋仁宗初,百余年间,敦煌属曹氏统治时期。是时,内地密教承唐余绪,各地仍在继续。四川柳本尊之密,盛于弥濛、广汉,后唐明宗"赐其(本尊)院额曰大轮"(刘畋人《重修宝顶山圣寿院记》)。《宋高僧传》记,五代时,"陇坻逍俗皆禀承密藏",凤翔道贤"持讽孔雀王经以万日  相似文献   

7.
论点摘编     
藏传佛教和道教中国道教学院朱越利教授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发表论文《藏传佛教和道教》指出:藏传佛教和道教二者的历史渊源很深。文章首先介绍中印文化交流史说,通过印度人来华学习和道士赴印度传授两种方式,道教的功法、禁咒、医术和炼丹术等,曾于公元三四世纪传入印度。另外,熟黯杂密法术的来华印度僧人们回到印度后,免不了传授融汇了道教的巫术、魔术、占星术、方术、谶纬、神咒等等内容的密术。该文接着介绍运用宗教比较学方法的成果说,印度纯密的确融入了道教内容。结论是,公元8世纪,印度密教传入吐蕃时,被包…  相似文献   

8.
茅山是我国道教名山,地跨江苏句容等县,道教称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历史上有不少著名道士隐于此山修炼。南朝齐梁道土陶弘景是其中最著名者。陶弘景(公元452或456—536),是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于齐永明十年(492)上表辞禄,隐于茅山立馆修道,至梁大同二年(536)逝世于茅山北部的朱阳馆(弘景曾在此道馆修炼),其间居茅山达四十余年,死后窆于朱阳馆东南约二百米的雷平山(茅山北部的一座小山峰)。  相似文献   

9.
(一) 滇国 (1) 滇国以首都在“滇”而得名《史记·西南夷列传》说,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遣使臣入“西南夷”地区,“滇王与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可见当时滇国是一个闭关自守的独立王国。何以称之为“滇国”?《史记·西南夷列传》说:“始楚威王时(公元前339至公元前329年),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则滇国境内有滇池。河以称之为滇池?《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说,滇国境内“有池,周回二百余里,水源深广,而末更浅狭,有似倒流,故谓之滇  相似文献   

10.
一、宝顶山造像是密宗道场 目前,对宝顶山造像是不是密宗道场争论较大。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造像显密兼有;二是缺少一般密教曼荼罗的某些特征;三是有关人物柳本尊、赵智凤传法世系不清。 中国佛教于隋唐始宗派大兴。其原因有以下诸端:首先是对教义的解释和修行方法主张有异,加之译传中所据“母本”不一,释义不准,也加大了其间分歧;其次是辩论之风盛行,门户之见日深,各争正统,相互抗衡。南北朝时佛教的“宗派”主要是对经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将世界萨满教化圈分成广义与狭义两种,并且主张采用狭义的观点,认为中国是世界萨满教化的中心。其理由是:中国是世界记载和研究萨满教最早的国家;“萨满”一词出我国的女真语;从地域上看,中国正好处于这一化圈的中心;这一地区的中国北方民族众多的人口中仍然保留或残留着萨满教信仰。  相似文献   

12.
宝生佛     
宝生佛,为梵语Ratnaketu的意译,是佛教密宗崇奉的五方佛之一。在一些显教经典里又被称作“南方宝幢佛”或“南方宝相佛”。由于显教经典对此佛的记载甚少,所以汉地的寺庙对于这位佛供奉也极少。在密教里,宝生佛是修习密法观想的佛陀之一,象征大日如来的平等性智,是密教的重要膜拜对象。密  相似文献   

13.
班丹拉姆     
“班丹拉姆”梵文读“达维”,藏语称“巴登拉母”,即吉祥天母,还有“大命女主”、“女大战神”、“战神王后”、“魔王”等名号,是藏传佛教万神殿中位居首席的密宗女性护法大神,是藏密中“八仇凶神”出世间护法神之一,也是藏密中贡布依怙主(大黑天神、亦称“玛哈噶拉”)的明妃,属忿怒佛母,因她有大吉祥,受到人们的爱戴,故又称“功德天”。吉祥天母常见的造型有两种化身,一为文静慈善形,一为忿怒形。  相似文献   

14.
夏广兴 《民俗研究》2015,(1):104-111
密教一宗,形成于有唐一世。密宗法脉,经“会昌法难”及刀兵之劫,顿失往日之盛,渐趋式微,但已深入民间日常生活的习俗中。辗转入宋,化俗流布,写经造幢,祈雨持咒,不一而足。其中之祈雨习俗,多与密教关涉。对宋代祈雨习俗中的密教影响因子等诸方面展开论述,可以进一步说明密教虽经“会昌法难”的洗劫,但至宋仍是影响现实生活的一支重要的宗教力量。  相似文献   

15.
论金代女真的宗教信仰与宗教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代女真人的宗教,有女真人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又有从中原传入的佛教和道教。为适应多民族统治的需要,金朝统治者对佛教和道教采取兼收并蓄、限制、利用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曾左右了宗教的发展,使其为女真统治服务。金代宗教有新的发展和开创,在发展中适应经济、政治的统一,显示出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唐代龙门有十寺。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记》(作于公元832年)中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十寺之一即是天竺寺。龙门在唐代曾先后建过两个天竺寺。第一个天竺寺是景云辛亥岁(公元711年)天竺僧人宝思惟所立,见于苏(?)撰《唐龙门天竺寺碑》(载《文苑英华》卷856北)。该寺的位置,据考证在龙门东山北侧。开元十年(公元722年),伊水泛涨,  相似文献   

17.
藏传佛教密教图像的解读及其历史背景的探索,是考古学与美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近年来在西藏西部佛教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一些新出的藏密题材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新调查发现的阿里札达县象泉河流域卡俄普石窟当中,绘有多种佛教密教系统的曼荼罗(Mandala)壁画,其中除有过去较为多见的金刚界曼荼罗题材之外,还发现了一些较少发现的曼荼罗题材,本文拟对此略作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蔺熙民 《神州》2011,(4X):40-41,43
书法家颜真卿由于自身境遇与历史际会,与道教有浓厚的交缘,甚而对道教显示出特有的虔诚,俨然有方外之趣,后来被尊称为道教的神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唐代三教并用的大背景影响深刻,尤其是道教在唐代被极力支持,有明显的“目教化”倾向,唐朝士大夫崇奉道教很多。二是就个人而言,与家庭文化溯源、早年“甘味道艺”以及个人仕途挫折失意以寻求心灵慰藉等息息相关。三是“艺道合一”、“书道相通”,道学对中国艺术(包括书法艺术)的馈赠尤多,书艺成为颜真卿沟通道流的桥梁。四是颜真卿位高人重,真切通过有关道教碑记的撰写,极大地提升了道教的社会影响,使道教愿意神化。五是一生慷慨激烈,功业道德文章高超,坚贞不屈,且以死殉国,宋代被尊崇为神仙,获得“仙籍”,宋之后儒家的“英雄”成为道教的神仙并不偶然。  相似文献   

19.
互助土族萨满宗教乐舞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满教是我国北方民族原始宗教之一,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萨满”一词为满一通古斯语族的语言。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后为萨满教巫师的通称。”  相似文献   

20.
永济道情     
永济道情由来已久,汉代已有萌芽,沿至唐代时基本形成雏形。是流行在古蒲坂(今永济市)的小剧种之一。永济道情词句浅显易懂,曲调优雅柔和,古往今来深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道情,源于道教。原是道士云游四方,传播道义时又唱又吟的一种劝化形式,故又称之为“道曲”、“悟声”。道教创立于东汉,盛行于隋唐。随着道教的发展,道教逐渐吸收了雅乐、散乐和民间音乐,发展成为“哼哼凋”流行各地,又和各地风土人情、方言土语、习惯爱好结合起来,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永济道情就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