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江庸老人     
每次过梵王渡路,一段少年时代的春愁总是悄悄涌上心头,几番回首“少年心事当挈云,谁念幽寒坐呜咽”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老人专座     
公共汽车上有个专座,是给老人坐的(如把原句改为“公共汽车上有个老人专座”,就简洁多了。) 一天,一位步履困难的老人和一个长发小青年一起上了这辆车(句中的“步履困难”改为“步履蹒跚”更有分寸)。车上座无虚席,唯有那老人专座空在那里。(此句中第一个“那”可删去。) 长发小青年抢先一步,占了那个位子。老人只好拄着拐杖,依着栏杆(此句可改为“紧握栏杆”,更能突出老人的体弱力衰),吃力地站着。  相似文献   

3.
世纪老人     
张杨氏1893年生于江苏泰兴。长年操持家务,哺育子女。现住大厂区。为南京地区健在的最长寿老人。邵仇氏1896年生,南京六合人。农民。丈夫早逝,一人带大4个子女,如今五世同堂共计152人。老人一生喜喝居处附近水塘的生水,很少喝开水。王张氏1896年生,江苏扬州人。1937年定居南京。老人性格坚强、开朗,84岁时腿骨跌断,丝毫没有影响对生活的信心,休养得体,腿伤也基本痊愈。 胡家芝1897年生于浙江桐庐。著名剪纸艺术家。她的剪纸作品既有民俗和传统特色,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1989年江苏美术出版社为其…  相似文献   

4.
他用燃烧的生命谱写对贵州文化再认识再发现的大书  相似文献   

5.
2004年初夏的一天,专程从北京驱车南下的中央电视台大型记录片《抗战》摄制组一行风尘仆仆抵达贵阳。在绿荫环抱的花溪奶牛场,央视记者采访了曾经亲历过抗日烽火岁月的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七期学员、年届99岁高龄的张葆琛老先生。这部记录片将于2005年播出,以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相似文献   

6.
国家的老人     
六十多年的岁月侵蚀,还有几人能记得这些曾经英雄的故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相似文献   

7.
如今,精通陶罐传统手工制作技术的传人已为数不多了,而新和县的阿巴什老人是家族里第五代继承这门传统手工工艺的人了,他以制作陶罐为终生事业。今年76岁的阿巴什说,他制作陶罐不只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传承着祖祖辈辈的智慧,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这门传统手工工艺一直流传下去。1934年,阿巴什出生于新和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他的父母一直以制作陶罐为生。生活在一个制陶家庭  相似文献   

8.
赵修身 《文史月刊》2007,(11):51-54
生活在伟大祖国的太平盛世,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随着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心情越来越好,平均寿命越来越长,康乐老人越  相似文献   

9.
马雪 《文史天地》2007,(7):51-52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安位若素”。  相似文献   

10.
戏剧大师曹禺的湖北潜江万氏家族,先后出现过两位百岁老人:一位是曹禺的曾祖母魏氏,当年百龄上寿之庆,民国第三任总统徐世昌曾亲题“蔚为人瑞”的匾额祝贺,曹禺父亲万德尊在天津万氏公馆大张寿筵,称一时之盛;另一位就是本文要说的万足吾  相似文献   

11.
吴玉章同志是我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从和孙中山先生一起组织中国同盟会开始,就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写下此文,以飨读者和表达敬意。  相似文献   

12.
对于朗东·多吉卓嘎来说,中国及海外还有很多藏医药古籍待收集,她期望,有生之年能看到西藏藏医药大学成为世界藏医药资料最全的资料库,也希望年轻人能加入收集整理古籍的队伍。作为中国“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新一批的30册《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正在陆续出版,这让朗东·多吉卓嘎非常欣慰。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老人     
来日本的女留学生感慨:为何日本老年妇女脸色白里透红,皮肤看起来比年轻人还嫩?不化妆的女学生,皮肤和中国女孩没两样,为什么老年人差别如此之大呢?  相似文献   

14.
反核电老人     
安徽省望江县的4位退休干部又凑到了一起。3月1日,77岁的方光文写了一篇回应文章,对手是位专业的核专家——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郑明光。  相似文献   

15.
万晴 《南京史志》2011,(3):16-17
老人就住在对门。他年近八十,脸上挤满了皱纹,密密地堆在一起,凹陷的眼眶内,有一双模糊的瞳仁。他的脚步总显得有些沉重,老旧的布鞋在地上挪到东挪到西,走几步就伴随着猛烈的咳嗽声,一口痰在喉咙里憋着,咳上几次,好不容易才能咳上来。老人终日神情木讷。白天,家中一切都是冷冷清清,唯有一条脏兮兮的狗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里,徐老是最阳光、最透明的老人之一。徐老,徐一鸣先生是也,今年八十有二,一米八的魁梧身材,不瘦不胖,宽肩直腰,面色红润,少有皱纹;讲话发言,声音洪亮,层次清晰,滔滔不绝;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古文观止,无不通晓;连其中的长篇如苏轼的《前赤壁赋》、李密的《陈情表》、诸葛亮的《出师表》、五柳先生的《归去来兮辞》等等都能背诵如流;对于成语典故,不仅能背,而且理解清晰透彻,讲解通俗明白;谈起名人轶事,地方掌故,正传野史,电影书评,更是他的长项;对于唱歌,  相似文献   

17.
看车的老人     
接到上海姑妈的电话,说要回来,我就和表哥约好去车站接她。来到车站,我们把车停在车站门口的台阶旁。这时,走过来一位老太太,戴着黄袖章,手里拿着存车牌。不用问,她肯定是来帮我们看车的,不过,要收一毛钱的管理费。她笑嘻嘻地走到我们跟前,刚要递过一个存车牌,我就故意转过脸去,大声说道:“哥,你去看看最后一班车子来了没有,我看车。”嘿!这话还真灵,那老太太听了,只说了一句“孩子,把车子靠边点儿,别影响交通。“说完,便离开了。我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按着坐垫、身子斜靠在车梁上,悠闲地数着过往的车辆:58、59……不自觉地看了看那位老人说也奇怪,这时没人存车,她也不坐不歇息,不停地在车子旁边来回转悠,那神情俨然是一  相似文献   

18.
段跃 《炎黄春秋》2008,(6):65-68
一位气质高贵的老人 2007年11月9日傍晚,我接到黄先生从香港打来的长途,他告诉我,刘平梅老人在昨天的晚上故去了。黄先生是刘平梅的女婿.消息不会有错;而一年多以前我已得知,刘平梅患上老年痴呆症,记忆全失,生活不能自理.恐怕不久于人世了。对他的过世,应该说我早有心理准备。然而,那一天,电话中传来的消息依然令我感到意外,面对电话,竟无语。  相似文献   

19.
老人与海峡     
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不知怎的,我会想起这句话,大约是一首诗中的一句,还有……海峡边的礁石上,拄拐的老人,一张似利斧劈过、留下道道深沟的老泪纵横的脸,透过桅杆顶端,痴痴向北望去的眼神……即便是海涛咆哮也无法掩盖的声音,在老人空荡的胸中回响着,震撼肺腑的呼唤;母亲!儿何时才能归来? 涛声依旧,呼唤未断,荡气回肠。老人双手握紧了拐,笔直的拐。弯曲的身子,拐的顶端是一节葡萄老藤。海风无声地穿过老藤,又轻轻托起几.丝银发。他闭目,又是一滴浑浊的泪,落在褐色的礁石上,融了进去,深深地钻了下去,剩下的只有  相似文献   

20.
老人与鹤     
正内蒙古扎鲁特草原的生态危机,致使原本生活于此的动物们食物短缺,无家可归。为了生存,野生动物不得不放弃原野所赋予的自由,寻求人类所给予的最后保护。《老人与鹤》这组图片,记录了2016年蒙古族老人舍楞喂养两只小蓑羽鹤并放飞的生活片断。这个故事,只是草原兴衰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插曲:有人性光辉的高音,有弱小生命无助的低音,有涓涓如细流的节奏,还有让人欲说还休的休止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