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秋白英勇就义30多年后,竟因为他的一篇遗言《多余的话》,在文革中被“揪出打倒”,甚至砸碑掘墓。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逐渐恢复名誉。但《多余的话》仍然是个“谜”。虽然今天人们不再说它是什么“叛徒自白书”了,但相当一部分人还认为:这至少是瞿秋白的一个污点,甚至是一个严重的污点罢?……至于《多余的话》本身究竟是什么意思?瞿秋白又为着什么目的而写?这桩近60年的谜案,我们请这位瞿秋白研究者来进行一次破译他是在肯定自己初读《多余的话》,总让人感到消沉的情绪比比皆是:“留恋文学”、“厌倦政治”……简直自…  相似文献   

2.
正瞿秋白同志在狱中写的《多余的话》,给他带来了灾难。1972年中发12号文件称:“瞿秋白在狱中写了《多余的话》,自首叛变了。”这个文件是毛泽东主席签发的。显然,毛泽东误读了《多余的话》。本来,毛泽东对瞿秋白曾经是肯定的。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动议编辑《瞿秋白文集》时,毛泽东于1950年12月31日曾为《瞿秋白文集》写了一篇序言。序言肯定“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  相似文献   

3.
陆定一谈瞿秋白为何写《多余的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约在1990年前后,陆定一著文认为瞿秋白写《多余的话》确有其事。之前,大家都认为《多余的话》是国民党伪造的,几乎已成定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问了陆老,他说:“我在延安当党中央宣传部长的时候,就从国统区的报刊中  相似文献   

4.
这位瞿秋白的战友,给我们找到了“钥匙”从《诗经·黍离》说起。中国古代的西周末年,周幽王姬宫涅这个昏君度过了11年的荒淫生活,结束了西周王朝。周平王宜臼东迁洛阳,周朝就式微了。《诗经·王风·黍离》以比兴手法记叙了这段故事。《黍离》以种庄稼比喻政治上的忧患。原诗  相似文献   

5.
李琦 《百年潮》2013,(12):37-44
关于瞿秋白《多余的话》的写作动因,人们比较注重研究其“远因”,也就是瞿秋白过去的经历,如国内外种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性格特点、党内遭遇等。对该文写作目的的研究则大多指向未来,如“暴露内心”或者“总结党内斗争经验教训”等。那么《多余的话》的写作有没有“近因”,即“当下”的因素在起作用呢?他的“最后的最坦白的话”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呢?他到底想要说清楚一些什么事情?他为什么必须在临死前说清楚这些事情呢?  相似文献   

6.
山水文化的灵魂,人生神秘的真谛,历史芬芳的遗迹,文人高洁的人格。即使是在这样微弱的灯光下,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精神的享受也是如此美妙。  相似文献   

7.
1925年5月15日,日本人开枪打死纱厂工人顾正红。30日,上海学生2000余人在租界内宣传声援工人,被英国巡捕逮捕100多人。随后,群众万余人集中在公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门首,要求释放被捕者,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和“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等口号,声震入云。英国巡捕突然开枪射击,顿时血肉横飞,当场死11人,伤数十人,被捕数十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惨案发生后,当时上海虽然有《申报》、(新民报》、《时事新报》、《民国日报》等9家大报,但舆论一片沉寂,反映冷淡,个别报纸也仅仅作了简单的报道_面对群众汹涌澎湃的反…  相似文献   

8.
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中国的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已经很久,五四运动之际,《新青年》及《星期评论》等杂志,风起云涌地介绍马克思的理论。甚至于李汉俊、戴季陶、胡汉民、朱执信之流,都算是中国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然而现在他们都早已公开的抛弃了唯物史观,这难道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9.
殷海光(1919—1969),原名殷福生,湖北黄冈人。他出生于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自称“五四之子”,并以“五四后期人物”自居,一生皆以继承“五四”的精神和传统、追求民主自由为己任。尤其在台湾的二十年间,提倡自由主义,成为当时台湾知识界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0.
朋友!我们是中国人,你知道中国有哪些重要的的神话吗?  相似文献   

11.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主力被迫撤出江西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时任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兼苏维埃大学校长的瞿秋白,曾要求随队西行,但王明在中央的代理人博古、李德坚决不同意,瞿秋白只好同留下的一千多人往东撤。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和瞿秋白都是中国共产 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在中共党内有“开山书记”之称,他连任五届总书记。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作为陈独秀的继任者,担任党的总负责人时只有28岁,正是风华正茂时。他们在探索中国革命前途时,表现出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毅力和勇气。但是,他们都没能使革命的狂飙席卷神州,也没能挽狂澜于既倒。瞿秋白英年早逝,陈独秀盛年困厄,他们都走过一条坎坷、艰辛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与共产国际杨奎松瞿秋白的一生,大起大落,带有明显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的造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书生性格难以适应政治场上的云谲波诡。天生具有多愁善感的文学家气质的瞿秋白,之所以会牺牲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跻身于他并不善长的政治斗争的舞台,除了当时...  相似文献   

14.
茅盾与瞿秋白相识是在1922年,当时只是文字之交。随后,他们在上海大学会面。其时,瞿秋白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茅盾为上海大学中文系兼课教师。后通过郑振铎的介绍,茅盾与瞿秋白的接触日渐频繁起来。  相似文献   

15.
张雷 《文史春秋》2007,(12):33-36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资本家枪杀纱厂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打伤多人,这一事件激起了上海各界人民大规模的反帝斗争。5月30日,上海各界民众在上海租界游行示威,英帝国主义竟下令向示威群众开枪,打死13人,打伤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这一惨案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义愤,一场更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由此来临。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引导并推动反帝斗争的深入开展,中共中央决定立即成立上海总工会,号召全上海人民团结起来开展"三罢"斗争,并决定由当时负责党的宣传工作的瞿秋白主持创办《热血日报》,通过这一舆论阵地宣传党的斗争政策,揭露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鞭挞军阀政府的卖国媚外外交,指导人民的反帝斗争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1925年6月4日,《热血日报》在上海正式创刊,作为  相似文献   

16.
1923年6月,从苏俄归国后的瞿秋白任《新青年》季刊的主编,着手筹备《新青年》的再次出版发行。这是瞿秋白主编的第一份党的刊物,至1926年终刊,《新青年》季刊刊载了大量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党的科学理论为目的文章,这些文章背后体现了瞿秋白新闻思想的雏形,是他日后创办党刊、党报的思想基础,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在徐悲鸿纪念馆一间复原的徐悲鸿故居画室里,有一张徐悲鸿生前没有画完的油画,画中人物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两位巨人—鲁迅与瞿秋白(图1)。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生前不止一次地讲述过:"《鲁迅与瞿秋白》是悲鸿1950年就开始着手创作的一幅油画,因为十分敬重鲁迅与瞿秋白,所以徐悲鸿非常想画。可是他当时身体一直非常不好,高血压很厉害,让他无法安心作画。他还担任着新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职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考古学:说出自己的话》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著,故宫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发行。该书为32开,定价76元。本书收集了张忠培先生为不同考古阶段的考古学人的代表性发现和研究成果写的书序共61篇,精准评述了这些成果的学术价值,笔墨流转间已经把考古学  相似文献   

19.
一个是政党领袖,一个是文坛巨匠。他们都是人中骄子,出类拔萃.故而惺惺惜惺惺。血雨腥风的旧上海滩见证了这两位伟人的深情厚谊。[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正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会后,他因肺病发作留在了上海,直到1934年1月离开上海,"脱离了政治舞台"的他又开始读书写作,而更使他感到"最惬意"的是,他得以认识鲁迅,并成为肝胆相照的朋友和同志。我的高兴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瞿秋白已开始厌倦,党内斗争无了无休的是非功过的纠缠,已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好在现在因病可以避开锋芒,过一段清静的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