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从世界全局的高度评价抗日战争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赵鸿昌,姜桂石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问题,各种论著颇丰,但是,各持己见,众说纷坛。其争论所在,是如何评价问题。因此,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评价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仍然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  相似文献   

2.
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对于 50年代的中美关系和美国对华政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而对 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探讨还远远不够深入。美国学者对这一段外交史的研究带有较大的缺陷 ,其主流观点也经历了三次偏摆 ;相比之下中国学者的研究则相当滞后 ,零星的成果也是相当粗糙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大部分学者只关注这一时期的主要事态———越南战争 ,认为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基本上承继了 5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遗产 ;其次很重要的一点是 ,决定 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外交档案———约翰逊政府时期的“美国外交文件集”于年前刚刚解密。本文试图依据已获得的这部分档案材料对 60年代的美国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的研究现状做一次综述性探索 ,以期抛砖引玉 ,引起同仁对这一主题的重视 ,并展开争鸣。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华政策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前后(1948.7—1950.6)的美国对华政策,不仅为中美两国在一个长时期内的对抗和隔绝准备了舞台,而且也拉开了战后美国在亚洲外交悲剧的帷幕。研究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对于我们追寻三十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轨迹,认识当前美国对华政策的历史继承性,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美苏对华政策与国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美苏对华政策与国共关系顾莹惠[本栏目特邀顾问:孙宅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动向对战时的世界局势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美苏等国为了争取战局能朝着有利于本国安全的方向发展,均开展了积极的对华外交。它们所实行的对...  相似文献   

5.
论中日战争初期德国的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中日战争初期德国的对华政策陈方孟抗日战争对国际关系格局影响甚巨。随着战争的推展,各国对中日两国的政策必然发生变化,进行调整。本文试图探讨抗日战争初期德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和一般特征。一抗日战争之前法西斯德国继承了魏玛共和国时期两国友好往来的遗产,与...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点评章百家战时中国外交是抗日战争这部伟大史诗的重要篇章,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由陶文钊、杨奎松和王建朗三位学者撰写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以下简称《中国对外关系》)一书第一次比较全面深入地对这一专题进行了研究。笔者认...  相似文献   

7.
正对中国抗日战争进行专业研究的英语著述不多,却在不断增加,柯博文(Parks M.Coble)所著《中国的战地记者:抗日战争的遗产》〔China's War Reporters:The Legacy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5)〕一书就是这样一本专著。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些专业研究涉及中国的题目非常广泛,比如中国的战时外交(1)、哈尔滨沦陷后的社会惨状(2)、抗战末期美国对华政策(3)、战时北京下层女性的生活(4)和金壁辉传记。(5)柯博文的研究对象是在中国和外  相似文献   

8.
张宏毅教授等著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联和中国的政策》一书已于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美国意识形态外交,特别是研究中美意识形态斗争及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变化的优秀著作。在过去中国的学术研究中,虽然意识形态与美国的对苏政策和对华政策分别都有较多研究成果,但将这两方面的研究密切结合并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发表了牛大勇同志的文章《美国对华政策与“四·一二”政变的关系》 (以下简称《美国对华政策》),我对这篇文章的一些主要论点有不同的看法。为了把讨论引向深入,本文拟进一步探讨北伐前夕和整个北伐战争时期美国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的时期。中共外交工作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展起来的。对美关系在中共对外交往中占有特殊地位。虽然中共与美国建立官方联系是战争  相似文献   

11.
1948-1950年中美关系处于模糊状态,美国对华政策也极其不稳定。由于国际因素和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使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从"等待尘埃落定"的现实政策到采取一条孤立、敌视和遏制新中国的外交路线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苏联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对华政策,其基本方面是积极支持和援助中国抗战,但这种支持和援助却始终是以服从苏联本国利益为其对华政策的出发点。只是在抗战时期的不同阶段,其侧重面有所不同。抗日战争初期,苏联和共产国际全力支持中国抗战,并及时提供大量的援助。然而,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在对华政策的民族利己主义倾向已有所表现,这就是重视国民党,轻视共产党,希求以国民党的力量拖住企图东进的日军;苏德战争爆发前后,苏联政府和斯大林的民族利己主义倾象日趋严重,为了避免全线出击,腹背受敌,苏联与日本签订了  相似文献   

13.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力量一方。作为共同抗日的盟国,一段时间内中美两国关系曾获极大改善,罗斯福总统推行现实主义的对华政策,受到中国各阶层人民的欢迎。随着抗日战争胜利在即,美国政府逐步推行反共反中国人民革命的对华政策,终于成为中国革命的头号敌人。那么,抗战胜利前夕,美国对华政策的这种转折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肯尼迪政府的对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这20年间,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从“遏制并孤立”中国到“遏制但不孤立”中国的历史性的发展和转折。1961年当选为美国第31届总统的约翰·F·肯尼迪就是在这历史性的发展和转折过程中上台执政的。在对华政策上,他虽然原则上继承了他前任杜鲁门和艾禁豪威尔制订的“遏制并孤立”中国的政策,即:具体作法表现在外交  相似文献   

15.
姚江鸿 《安徽史学》2022,(6):84-94+168
在战争时期,军事上的失衡会引起政治与外交等各方面的连锁反应。1944年日军针对中美两国发起的代号为一号作战的战略行动,打破了中日战争这场以国、共、日、美三国四方为构成形式的战略态势,进而造成了抗战末期中国政治、军事以及外交局面的失衡,这种失衡为其他势力的介入留出了空隙。为防止中国战场的崩溃以及继续保持国共一致对日作战这个对华政策目标,美国最大程度上介入了中国的政治。具体而言,抗战末期华莱士访华、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史迪威事件、赫尔利调处国共关系等一系列事件,都是美国对华政策在介入和干预中国政治上所产生的历史表现。而中美关系的波折以及合作,也正是中国国内对这种干预的接纳和反弹。这种影响还波及到战后,战后马歇尔的访华也是美国对中国政治介入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关于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外交,国内外学者持有不同的见解。从美国和当时的欧亚强国在对中华民国的承认、善后大借款以及对日本"二十一条"的不同反映等问题上可以看出,威尔逊在处理对华政策上和欧亚列强有着鲜明的差别,带有毋庸置疑的理想主义色彩。然而,尽管美国和欧亚强国在对华政策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本质是一致的,即都是以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抗日战争后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历来众说纷纭。战后在美国论及这个问题的著作不胜枚举。一九七一年后,台湾也出了不少这方面的专著。他们都从各自不同的立场与角度去探讨和总结了这段历史。一九七一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访问中国,随之而来在美国掀起重新检讨中美关系的浪潮。同年七月二十一日,美国参议院  相似文献   

18.
1931-1945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加拿大与中国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不仅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而且加拿大政府从对日本奉行绥靖政策逐渐转变为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本文在查阅档案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的加中关系进行考察,着重从加拿大在二战中确立并实施的独立外交角度去探析加拿大对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并指出加中关系的改善对于双方都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蒋介石与战时外交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雁 《民国档案》2002,3(1):86-96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外交,近年来已经成为海内外学关注的热点。诸如战时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旧有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对美英等大国外交新局面的开拓,均已有不少论问世,探究其中的缘由及曲折历程。这些努力大大拓展了战时外交的研究范畴,也认识到“战时中国外交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原婧 《黑龙江史志》2013,(15):43-44
1942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僵持与转折阶段。为取得美英等国的支援,宋美龄作为蒋介石的私人代表访问美国,并借1943年在美国国会的演讲引起西方世界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将此次外交活动推向高潮。本文以宋美龄国会演说的内容为基础,结合深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动因,具体分析此次战时外交成功的因素,探究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外交活动的内涵与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