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书局本《清史稿》卷63《地理志十》2093页陕西西安府兴平县下云:“县丞驻张店。”然检索史籍,此处兴平县丞所驻之“张店”实为“店张”之误。嘉庆《重修一统志》(商务印书馆民国23年影印本)卷226《陕西统部·文职官》西安府下云:“(乾隆———引者注)二十六年,移兴平县丞驻店张镇。”《清高宗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卷472“乾隆十九年九月上乙酉条”云:“陕西巡抚陈宏谋奏:西安府属兴平县之店张驿,差务繁多,驿丞不能独办,应将店张驿归醴泉县经管。驿丞缺裁。”同书卷648“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下戊戌”条云:“……又兴平县属店张镇…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标点本<清史稿>卷61<地理八>(1976年版)山东临清直隶州下云:"初沿明制,为东昌属州,领县二.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直隶,割武城、夏津、丘还隶,而馆陶还东昌."此处"夏津"与"丘"间标点可资商榷.  相似文献   

3.
李浩 《文献》2006,(1):30
新旧<唐书·孝友传>皆载有陆南金与其弟陆赵璧事迹,兼及其世系.<旧唐书>卷一八八<孝友传>云:"陆南金,苏州吴郡人也.……祖士季,从同郡顾野王学<左氏传>,兼通<史记>、<汉书>.隋末,为越王侗记室兼侍读.侗称制,授著作郎.……贞观初,为太学博士,兼弘文馆学士,寻卒."<新唐书>卷一九五<孝友传>的记载与<旧唐书>内容一致,文字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特点至少有两个方面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久已充分注意的:一是地域辽阔,二是历史久远.基于这两点,地域文化就产生了,并且同样源远流长.史书中早已有国别史,如<国语>、<战国策>,文学史上也早已有了"十五国风",正史中设地理志,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单独为一地编撰的人物志,以敝乡而言,见于<隋书·经籍志>的就有佚名<兖州先贤传>一卷、崔慰祖<海岳志>二十卷、白衮<鲁国先贤传>二卷、佚名<济北先贤传>一卷、王基<东莱耆旧传>一卷.  相似文献   

5.
李红琼 《文献》1998,(3):54-63
致仕制度,即官吏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制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云"退而致仕",何休注云:"致仕,还禄位于君."<尚书·大传>云:"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早在夏商周三代,就有所谓"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相似文献   

6.
俞信芳 《文献》2001,(1):278-282
<黄氏日抄>又作<慈溪黄氏日抄分类>.<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下称<善目>)第663号著录,曰:"九十七卷,宋黄震撰.宋绍定二年(1229)积德堂刻本.存二卷,二十七至二十八."藏国家图书馆.  相似文献   

7.
蒋金星 《史学月刊》2008,(3):129-131
科举取士是清代最基本、最重要的选官方式.<清史稿·选举志一>云:"有清一沿明制,二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举出身者相比."清代基本承袭了明代的科举制度,实行乡、会、殿试三级考试制度,全国各地童生经县、府、院试,合格者为生员.生员参加各直省举行的乡试,录取者为举人.  相似文献   

8.
一、文王大钦茂时期都城遗址的认定 渤海第三世王--文王大钦茂时期的都城,史载有三.一是中京,<新唐书@地理志>引贾耽<边州入四夷道里记>云:"显州,天宝中王所都."<五经总要>卷16引贾耽<皇华四达记>云:"显州,……唐天宝以前国都."  相似文献   

9.
近检宋人王庭珪<卢溪文集>,发现三首与李献民有关的诗篇,分别载于<卢溪文集>卷一二、卷一三、卷一五,诗题为<和李彦文>、<重阳日送李彦文之衡湘兼简向丰之>、<和李彦文春雪>.其中<和李彦文>诗题下小字注云:"名献民,尝撰<芸斋广录>行于世."把"云"误作"芸",大概是传抄或刻印之故.由小字注可以判断,与王庭珪交往的李献民就是撰写<云斋广录>的李彦文.兹此为线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对其生平事迹略作考述.  相似文献   

10.
<全宋文>卷六五六五所收张镃<拾宅誓愿疏文>只存"大乘菩萨:戒弟子承事郎、直秘阁、新权通判临安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事张钹"至"昔相国曾闻□之建,今□在所未见"一段,并注明"已下原钞缺一页.<武林金石记>卷九.又见国家图书馆藏拓片·缪专二五三六."[1]  相似文献   

11.
清道光年间王志沂所辑<陕西志辑要>(道光7年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以下简称<王志>)卷5<汉中府>下"城池"记载:(汉中)"城周九百八十步,门四.东曰朝阳,西曰振武,南曰望江,北曰振辰.池深八丈."短短29字,就有两处错误.王在辑录城周长时有误抄之嫌,并在护城河深度上有漏字之误.  相似文献   

12.
《吕氏春秋》成书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龙 《文献》2003,(1):9-17
<吕氏春秋·序意>云:"维秦八年,岁在涒滩,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关于<十二纪>的成书时间,<序意>本文给出了明确答案,是秦八年.  相似文献   

13.
韩奕,字公望,元末明初平江(今苏州)人,少目眚,绝意仕进,隐于医,与王宾、王履并称"吴中三高士".关于韩奕的生卒年,各书或失载,或语焉不详.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云:"奕,字公望,吴人,生于元文宗时."<四库全书>、唐圭璋<全金元词>、马兴荣、吴熊和、曹济平主编<中国词学大辞典>亦持此说.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全明词>称韩奕"生于元,卒于明".今据<四库存目丛书>影印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韩山人诗集>九卷<续集>八卷以及所附录资料,考证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释迦牟尼舍弃王位,专心修道传法,为后世佛教僧人作出楷模.后世僧人效之,既出离世俗,则"不干世事,不作有为"(<洛阳伽蓝记>卷2).<遗教经>云:"持净戒者……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梵网经>甚至说"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至于从军征战,尤为僧戒严禁,<梵网经>说"佛子不得军中往来."  相似文献   

15.
<诗经·大雅·行苇>:"黄耇台背,以引以翼."毛传:"台背,大老也."郑笺:"台之言鲐也,大老则背有鲐文."<尔雅·释诂上>:"鲐背、耇老,寿也."郭璞注:"鲐背,背皮如鲐鱼."郭注当是受了郑笺的影响.清以前注者释"鲐背"皆从郑说,以"鲐背"指老人背皮有鲐鱼之纹.今人华学诚先生说:"唯董瑞椿<读尔雅补记>独出新解."[1]董瑞椿<读尔雅补记>认为"鲐鱼"之"鲐"因其背黑而从"台"字为名,并云:"古从台诸字皆有黑义."证据是:"贻贝"是"黑贝","炲"是"黑色".华先生称董说"符合汉语词汇的聚合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版本学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致忠 《文献》2006,(1):3-10
一、版本学的脱胎与体现 中国版本学,迄今为止主要指的还是古书版本学,晚近图书的版本研究尚没有形成强劲的气候,所以我这里谈的仍是古书版本学. 关于什么是古书版本学,叶德辉在其<书林清话>卷一"板本之名称"中有过如下议论:"近人言藏书者,分目录、板本为两种学派.大约官家之书,自<崇文总目>以下,至乾隆所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为目录之学;私家之藏,自尤袤遂初堂、明毛晋汲古阁,及康、雍、乾、嘉以来各藏书家齗齗于宋元本、旧抄,是为板本学.然二者皆兼校雠,是又为校勘之学."①这段话说得模棱两可,谁从这里也难以归纳出科学的版本学概念.但有一点值得注意,这就是他把目录、版本、校勘三者的关系联系了起来,并谓:"本朝久治,超轶宋、元,皆此三者为之根柢."这三者为何?这三者就是版本学、目录学和校勘学.这对我们探讨什么是版本学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一、导言 韘,也称泱,为古代射箭时的工具.<说文解字·韦部>:"韘,射泱也,所以钩弦.以象骨韦系着右巨指."<广韵>卷五:"韘,射泱张弓."即鞣是射箭的人戴在右手大拇指上,并用韦固定以免滑落,作拉弦开弓之用.  相似文献   

18.
张一平 《文献》2005,(2):139-148
一、<南康道中>诗与罗隐<湘南应用集序>、<谗书·序>所记初次取解岁数之矛盾 唐末大诗人罗隐期冀科第折桂的强烈欲望,在有唐一代很少有诗人能与之比肩.这一点,人们不难从罗隐参加礼部试的次数看出端倪.<吴越备史>卷一<罗隐传>载其:"凡十上不中第"①;<五代史补>卷一<罗隐东归>言:"六举不第"②;罗隐<湘南应用集序>则说:"自己卯至于庚寅,一十二年,看人变化."③  相似文献   

19.
一、先秦两汉时吴地"用剑轻死"的流风及士子尚武的文化属性 先秦时期,地处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吴地民风尚武,吴地文化被中原文化视为"蛮夷"文化.<汉书·地理志>记载说:"吴粤(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①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引"<郡国志>云:‘吴俗好用剑轻死……',按诸说吴俗,盖古如此."②  相似文献   

20.
赵逵夫 《文献》2000,(1):45-55
一、从<鹏鸟赋>看<惜誓>的作者 <楚辞·惜誓>的作者,至汉代已不清楚.<楚辞章句·惜誓序>云: <惜誓>者,不知谁所作也.或曰贾谊,疑不能明也.第一句"<惜誓>者,不知谁所作也",首先说不知谁所作,其态度很明确.下面说:"或曰贾谊,疑不能明也."提出曾经有过的一种说法,但表示了对它的怀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