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0年代初,浙江博物馆和上虞文管会联合对上虞越窑青瓷窑址进行专题调查时,在龙浦乡湾头村的风吹山头、狼夹岙,前进村的凤翼梢山等地发现了数处唐代瓷窑址.1984年文物普查时,我们对该地的窑址进行全面的普查和复查,新发现了几处窑址,以后,笔者又对此进行了多次的考古调查,并采集了大量标本,现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程晓中 《收藏家》2000,(5):6-13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中的不朽名句。“越窑”一词出现在唐代,它是我国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据最新考古发现,越窑创烧于东汉。我国考古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先后在浙江省的上虞、宁波、慈溪、永嘉等地发现瓷窑遗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曾对浙江上虞县上浦公社小仙坛村东汉晚期瓷窑遗址出土的青瓷残片进行多项测试和化验,结果表明这些瓷片已完全达到瓷器的标准。这充分说明,东汉是我国瓷器的诞生期。东汉以后,是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接着有西晋与东晋的交替,再就是北朝的魏、齐、周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分裂、割据愈演  相似文献   

3.
浙江上虞皂李湖古窑址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章金焕 《南方文物》2002,(1):19-24,63
七十年代初,上虞文管会朱瑞钱同志对上虞越窑青瓷窑址进行专题调查时,在皂李湖畔倪刘村的保驾山、龟山,罗岭村的多柱山等地发现了数处青瓷窑址。1984年文物普查时,我们对皂李湖周围的窑址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和复查。普查过程中,在罗岭村南一公里处新发现了老鼠山青瓷古窑址。尔后,笔者又对该地区进行了多次的考古调查,并采集了许多瓷片标本。现将窑址调查情况和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的越窑分布在山阴、会稽(山阴、会稽今名绍兴市)、上虞、余姚等地,而上虞县生产的瓷器历史最悠久、产量最大,质量最优,窑址之多全国居首,瓷器产品可谓风靡国内外.但把这些地方生产的瓷器统称为“越窑”器是否适合,本文试谈一点新的看法.一、我们1979年7月征集到一件青瓷粮罂瓶,高26、口径11.5、底径9厘米,盘口,筒颈、圆肩,口沿下至上腹粘接四鋬,矮圈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17,(2)
正一说到秘色瓷,都会想起上林湖。嘉靖《余姚县志》:秘色瓷,初出上林湖,清守时置官监窑,寻废。近年来,随着上林湖、寺弄口越窑窑址的相继发掘,人们都把目光投向这里。1995年1月16日,越窑、秘色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我在会上也做了关于窑址分布问题淡了自己的看、秘色瓷是指东汉至宋一脉相承的青瓷体系,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余姚、上虞、绍兴、宁波一带。这里原是古越族人居住地,东周时期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至唐代中期,余姚县上林湖窑烧造曲瓷器,因质地超  相似文献   

6.
上虞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之一,迄今已发现东汉至宋代的青瓷窑址近四百处之多。而这些古窑址,极大部分集中在曹娥江中游两岸的山坡上,在地处两岸的几个乡镇中,尤以上浦镇这一地区最为集中。上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凤凰山青瓷窑群,就分布在上浦镇的大善村。凤凰山青瓷窑群  相似文献   

7.
浙江上虞县发现的东汉瓷窑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是越窑、瓯窑的故乡,古代瓷业十分发达。上虞县文化馆从1972年到1977年先后在上浦公社石浦大队的龙池庙后山、小仙坛、大陆岙,友谊大队凤凰山和联江公社红光大队帐子山,凌湖大队畚箕岙、倒转岗等地发现东汉瓷窑遗址多处。进一步证实我国瓷器产生于汉代,改变了以前的魏晋有瓷说,并找到了产地。  相似文献   

8.
从唐代越窑遗存来看,窑址相对集中在上虞曹娥江流域和慈溪上林湖四周。何处才是越窑秘色瓷的原产地?至今学术界还没有找到确凿的实物证据,也没有地方志记载,只有唐诗对越窑秘色瓷的记载较为详细。本文通过研读有关描写越窑、越瓷的唐诗,实地考证诗文中记载的越瓷产地的人物、地名和相关典故,结合窑址附近出土的墓葬志文和族谱,提出秘色瓷原产地"上虞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陶瓷     
钧窑宋金时期的著名瓷窑。中心窑址在河南禹县,这里古代属钧州,瓷窑因而得名。钧窑瓷器特色是以铜作釉的呈色剂,有玫瑰紫、海棠红等绚丽的彩釉,也有青蓝、月白相间的釉饰。元代钧窑瓷器生产扩大到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区。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至12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位于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大院村6组(今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14组)的瓷窑里窑址进行了调查,发现宋代窑址4处,分别为罗汉坟窑址、堰口屋基窑址、桂花屋基窑址和松树林窑址,并对松树林窑址进行了试掘。采集和出土了大量瓷器、窑具等。确认瓷窑里为以烧造黑釉瓷为核心的瓷窑遗存。基本厘清了窑址分布情况、生产规模及其产品特征。此次调查、试掘为宋代民间制瓷手工业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季寿山 《收藏家》2006,(4):47-48
龙泉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系,因窑址主要分布在浙江西南山区的龙泉境内而得名。它烧造历史悠久,早在北宋时期创烧,至明代盛烧不止,到清代结束。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龙泉窑是在越窑衰落之后兴起的一个青瓷窑,但它发展迅速,延绵时间超过了越窑,约有800年左右的历史,是我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体系。龙泉窑历史悠久,窑场分布范围广,产量甚大。据考古调查,已发现龙泉青瓷窑址500多处。龙泉市是龙泉窑的主要产区,在龙泉市境内已发现古窑址360余处。龙泉市不但窑址多、产量大,且制瓷工艺技术高,出现了大窑、溪口等名窑。在龙泉窑漫长的制…  相似文献   

12.
定窑瓷器分期新探——以辽墓、辽塔出土资料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曲阳定窑.是北方地区晚唐至宋金深具影响的瓷窑之一.定窑瓷器的分期,很早就引起学者关注.分期结论见仁见智①.定窑窑址发掘工作相对薄弱,窑址出土瓷器信息刊布滞后②,故目前定窑瓷器的分期,主要依靠窑址之外的出土资料.  相似文献   

13.
绍兴在唐代称越州,下辖山阴、会稽、诸暨、上虞、余姚、嵊县等县。其州府设在绍兴,越窑因此而得名。当时,这里的越瓷生产已较发达,特别到了吴越钱镠时,更以越瓷和丝绸生产为大宗。可是过去绍兴发现的窑址,如九岩、禹陵、王家楼都属六朝时代。人们也只知道越窑在余姚上林湖。1965年在绍兴上灶发现了几块越瓷碎片,但未进行详细调查。1980年5月,我们在当地公社配合下,找到了上灶官山越窑窑址。这是继  相似文献   

14.
<正>上虞位于浙江东北部、宁绍平原腹地,曹娥江与浙东大运河穿城而过,南靠会稽山,北临杭州湾。这里的青山绿水不仅孕育了中国最早的成熟瓷器,也是汉代至六朝时期中国制瓷业的中心地区。近年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上虞市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上虞境内曹娥江两岸窑址(主要是汉代至六朝时期的窑址)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发掘,以还原出成熟青瓷起源、发展、兴盛与衰落的基本过程。2012年底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5.
越窑青瓷款识初析周燕儿越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窑系,绍兴、上虞一带是它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区,因唐代绍兴为越州,而当时瓷窑体系以州命名,故称“越州窑”,简称“越窑”。越窑自东汉晚期创烧出成熟青瓷后,经历三国、两晋大发展,至晚唐、五代和北宋早期,进入了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16.
1987年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内出土一批稀世珍宝,其中有晚唐瓷器16件,物帐明确记载为“秘色瓷”,引起古陶瓷界的重视。经多位专家鉴定为越窑产品。而属越窑的哪个窑口,尚无论及。越窑是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窑系,包括上虞窑、慈溪上林湖窑、鄞县东钱湖窑等,我们认为法门寺出土之“秘色瓷”当属上林湖窑产品。其理由如下: (一)法门寺出土的瓷器中有一件八棱净水瓶,小直口,圆唇,细长颈,耸肩,浅圈足,通体施青绿色釉,釉层薄而均匀。在上林湖Y66、Y61、Y63晚唐窑址出土了净水瓶的口沿、肩部及底部,釉色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成熟的瓷器出现时间,在本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自从1977年浙江省的考古工作者结合《中国陶瓷史》的编写,在上虞县境内首次发掘了东汉的青瓷窑址,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将出土的瓷片作了多次测试和化验以后,多数学者认为至迟到东汉晚期中国已经正式出现了成熟的瓷器。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东汉瓷窑均集中发现于浙江东部的上虞、宁波、慈溪、永嘉等市县。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些东汉墓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浦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前王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揭露出龙窑窑炉1条、房址1处、匣钵挡墙9道及灰坑2处,并出土大量瓷器和窑具标本。发掘资料显示,该窑址生产时代为北宋中期。该窑址的发掘为探讨北宋中期越窑瓷业技术传播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19.
(二)历代各窑瓷器一、概说我国瓷器生产历史悠久,历代都有很多烧造瓷器的瓷窑,对于烧造出的瓷器人们往往称之以某某窑。这种称谓由来已久,称谓的由来大致有几个方面: (一)以地方命名这是最普通的一种命名法,各地瓷窑多以其所属州县为名。象浙江馀姚上林湖的瓷窑就因为它地属越州而称越窑,内丘瓷窑也因它地属邢州而称为邢窑。宋代的曲阳、临汝瓷窑等等都因地属定州、汝州而命名为定窑和  相似文献   

20.
本文梳理了唐代两京都城长安城和洛阳城遗址范围内出土的若干越窑青瓷,并结合最近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情况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从而研究探讨越窑瓷器的贡瓷年代,产品面貌以及运输路径等方面的问题。认为早在唐代早期,越窑瓷器就已经纳入皇家宫廷用瓷的名单之内,至唐代中期持续,唐代晚期作为贡窑继续输入宫廷。至于其输送路径,从目前来看,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浙东运河、隋唐大运河输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