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郝素娟 《史学集刊》2015,(2):115-121
汉族人口大量迁入西南边疆,成为西南地区的独立民族是在元代。元时汉人以自由性迁徙与非自由性迁徙两种方式进入西南边疆,自由性迁徙即躲避战乱的关中、江淮流民;非自由性迁徙即军事镇戍、诸王出镇、为官出仕等政府行为移民。元代汉族人口南迁规模庞大、范围广,数量接近百万,对西南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入关之前,八旗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征战迁徙集中大量女真(满洲)、蒙古、汉人等民族人口,以增强后金(清)的政治与军事实力,并逐渐具备了与明朝抗衡的能力。与此同时,征服其他部族与民族的过程,也是对原处于分散状态下的部族与民族整合的过程。八旗制度既是这种整合的方式,也是这种整合的结果。正是这种民族人口的迁徙与集结,不仅催生了"满洲"的诞生和"大清"政权的出现,而且使八旗制度更加完善。这种现象的存在,在中国民族发展史和民族关系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典型性。同时也为多角度研究八旗史与民族关系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此从八旗入关前民族人口迁徙集结的角度研究这一段历史,也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明清时期的瑶族向西南边疆及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迁徙进行了探讨。认为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以及刀耕火种游耕生产方式、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原因,瑶族被迫从湖南及湘粤桂边界大规模向西南边疆及东南亚一带迁徙,并由此而引起瑶族人口和其文化中心的转移,形成新的文化特征,瑶族亦由此而成为跨境民族。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下半叶的黑龙江,军事、工业、经济地位异常重要,其人口的发展状况非常复杂,于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特征可看出城市的发展轨迹,也可从中管窥黑龙江地区思想文化的发展和民族迁徙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赖建波  潘竟虎 《人文地理》2019,34(3):108-117
“腾讯迁徙”大数据基于位置服务,实时、动态、完整、系统地描述了用户日常出行活动的轨迹。通过采集“腾讯迁徙”数据平台中2018年春运期间中国34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间的逐日人口流动数据,分“节前、节中、节后”3个时间段,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从人口流动的集散层级、集散体系分层集聚特征、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网络空间特征等角度分析各时间段城市间的人口流动特征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腾讯迁徙大数据直观地揭示了春运期间中国城市间人口流动空间格局,3个时段人口的净流入均呈现十字形骨架支撑的菱形分布,人流集散中心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4大城市群,与城市等级有较强的一致性。人口流动集散体系呈明显的分层集聚,城市行政级别的高低与人口流动影响力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大部分城市人口流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人口流动网络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特征和东部并联、西部串联的网络关联特征。人口流动网络局部具有较明显的“社区”结构特征,聚为3个大区级、5个跨区域级和1个地区级社区。  相似文献   

6.
金初,为巩固扩大新生政权、继续推进对外战争等,作为统治民族的女真人在南下中原前的不足二十年时间里,于东北地区进行了规模大小不等的人口迁徙,呈现出了以上京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和周边地区互迁等特点,形成了发散互动的空间分布状态.女真人在东北地区的迁徙是金初国家治理的必要举措,在控制管理占领区,实现灭辽逐宋、巩固边疆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古代氐羌族群的迁徙分化导致哈尼族的诞生。频繁南迁使哈尼族从游牧群体变成游耕民族,定居哀牢山区使哈尼族从游耕民族发展成为梯田民族,而部分继续迁徙较晚定居的哈尼族则更多地从事山地农耕,成为散居其他民族中的民族。  相似文献   

8.
论文基于百度迁徙数据,对比 2020 年与2019年中国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3个重要节日人口城际流动差异,探讨 COVID-19 疫情对中国节日人口城际出行影响。研究指出:①2020年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百度迁徙日均人口城际流动强度分别较2019年同期下降50.1%和45.2%,同时影响程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②2020年劳动节、国庆节百度迁徙日均人口城际流动强度指数分别较同年前一个节日增加了17.7%和36.7%,人口出行网络的路径权重、紧密性在持续增加。其中劳动节分析表明,疫情影响下人们倾向于短途出行,同时目的地选择更加多元化;③2020年4月份以哈尔滨市为主的局部疫情复发导致黑龙江省人口城际流入、流出水平分别下降 0.360 个单位和0.365个单位,同时对周边地区人口出行存在负向扩散影响。  相似文献   

9.
畲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据文献记载。大约在公元七世纪初隋唐之际,畲族同胞就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一部分往东北迁徙,形成今天分布于闽、浙、赣、粤、皖五省的部分山区的局面,其中福建畲族人口35万,是全国畲族人口的集中居住地。福建畲族现主要分布在闽东的福安市、福鼎县、霞浦县、宁德市、  相似文献   

10.
乌孜(兹)(1)别克人从民族萌芽开始至今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和艰难的民族迁徙,在乌孜别克人迁徙过程中其民族传统文化也发生了显著地变化,本文主要探讨了民国时期的乌孜别克人迁移喀什市的原因及其迁入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社会教育是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列的一种教育形态。自民国始,学界对社会教育表现出极大热情,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1949—1977年间社会教育研究受挫,1978年开始复苏。到目前为止,社会教育研究逐渐走向深入,但从整体上看应有的重要地位仍未被充分认识。梳理并评述民国以来中国社会教育的有关成果,可以提示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国民政府在获得对内政治的合法性过程中,1936年发表的五五宪法草案具有象征性的地位,即《宪法草案》第4条规定“中华民国领土”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在20世纪前半期的东亚政治空间中日本“殖民地帝国”侵占中华民国领域。但是自1945年8月之后,中华民国政治合法性却面临新的挑战。这就是在日本战败之前和苏军一起回东北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提出的双重民族主义。一种是如何对待苏联的中国民族主义,另一种是如何把东北地区的认同意识凝聚成为新的国民国家民族主义。处于转折点的1945年不仅构成了当今东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原型,而且还迎来了自身认同意识逐渐延伸到新的国民国家民族主义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3.
张卫波 《安徽史学》2005,2(1):58-61
在民国初期的新旧思潮冲突中,在华西人的态度引人注目.他们提倡中西文化调和,主张尊崇孔教,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推动了孔教运动的发展.尽管他们与康有为、陈焕章等人的尊孔思想在总体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毕竟是以西方人的身份来看待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的,因此,也有其独特性.他们主张尊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战爆发后西方世界对中西文化价值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及其政权多自称“中国”,以及当时一些政权虽没有自称“中国”,但为后来的“中国”所继承,并仍被称为“中国”等原因,致使中国古代自秦统一以后仍然存在复数“中国”的现象。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宋夏金的发展,到了元朝统一全国,复数“中国”开始过渡为单数“中国”,明朝时期稍有反复,到了清朝统一全国,作为单数概念的“中国”最终确定下来,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及其疆域最终形成和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15.
16.
17.
西方传教士来华后,科举制度就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传教士对科举制度的审视,进一步暴露了科举制度的内在弊端,增强了科举改革的紧迫性;传教士对科举改革的设想,丰富了科举改革的思想,指明了科举改革的方向;传教士的宣传活动,促进了国人思想观念的解放,推动了科举改革的进程。然而,传教士毕竟不是科举改革的主角,其作用与影响终究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8.
"中西交通史"列为大学课程之一,在中国为时并不太晚。1920年留美归国的陈衡哲在北大开设"欧亚交通史",盖为中西交通史进入大学课程之始。1930—1940年代,随着相关中外研究著作和译著的日益增多,在大学讲授中西交通史性质课程者明显增加,如张星烺、郑鹤声、郑师许、周传儒、王国秀、陈受颐、向达、孙毓棠、郭廷以、张维华、叶国庆、朱谦之、翁独健、姚从吾、冯承钧、韩儒林、白寿彝、方豪等。作为一种专门化程度较高的课程,中西交通史并非一般教员所能胜任,而且因其在大学史学系课程中的地位并不突出,没有制度化的保证,故该课程的开设常随教员流动而时断时续。  相似文献   

19.
杨宗亮 《史学月刊》2002,(11):121-123
近代中国所遭受的经济侵略中,来自东亚“蕞尔小国”日本的侵略尤为值得研究。学界对于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往往注重其直接的“经济掠夺”,对间接的“对华投资”未有足够重视。并且,日本是一个刚刚摆脱西方列强侵略的东亚国家,是一个尚未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尚未真正完成“工业革命”的“没有资本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投资”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当有重要区别。弄清这一问题,我们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特征将会有更为完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曹刚 《世界遗产》2014,(11):30-37
<正>鄱阳湖,一片远离城市喧嚣的自然纯净世界,它荟萃了水、鸟、草、鱼、岛、渔等自然和人文精华,像母亲湖一样养育着万类生灵。这儿,有中国最美的草洲,世界最大的白鹤和天鹅栖息地,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湿地;这儿,是中国湖泊最多最密集的地方;这儿,是中国湖文化最悠久的地方,中国渔耕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