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湖面上轻轻地飞过一只鸟,它降落在荷叶上,然后东张西望一番,蹲在荷叶中间一动不动,这样过了十来分钟,突然它用嘴向空中一啄,在长焦镜头里仔细一看原来捕了一只豆娘,难道它还捕豆娘吃?可它并没有吃,而是把豆娘轻轻地放在水面上,自己则又缩回脖子,压下身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在水面上漂浮的豆娘。过了二十多分钟没有动静,这鸟儿又把豆娘叼了回来,向另一张荷叶飞去,然后又把豆娘轻轻地放在水面上。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突  相似文献   

2.
《文史天地》2008,(12):68-68
魏晋时候有一种洗涤剂叫“澡豆”,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曾记载,把猪的胰腺的污血洗净,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匀地混合后,经过自然干燥便成可作洗涤用途的澡豆。不知是谁首先想到利用猪胰去垢。  相似文献   

3.
五方藏名糖     
《中华遗产》2023,(1):66-67
人们总说“先苦后甜”,这是一种得之于糖的人生哲学。古代中国为产糖大国,糖不仅是茶余饭后的消闲小食,也用来敬神祈愿。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民间祭灶神,祈愿来年衣食无忧。清代用麦芽糖和大黄米熬制十分黏牙的灶麻糖、关东糖,在愉悦灶神的同时,也用糖黏住了他的牙,防止他到玉帝那里讲坏话。在婚礼或团聚的欢乐场合,糖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所以在古人的生活中,哪能只有平平淡淡的饸糖、红糖?  相似文献   

4.
“晋南人的馍,晋北人的糕”。这句民谚由来已久.道出了山西省南北两地食俗上的区别。长期处于封建制度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般农家只能是种啥产啥吃啥。馍,是用小麦面粉做成的食品。晋南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出产小麦较多,因此当地人便养成了“爱吃馍”的习惯。糕,是由黄米面加工而成的食物。晋北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土地瘠薄,适宜于种植黍子,黍子碾成米叫黄米,性黏,面可做糕,这便是当地人“爱吃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满族传统体育拽包与夹包赵书拽包与夹包是满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家中有布头,缝成长宽高均是2寸多的小布包,里面装些绿豆或高梁米,交给小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体育游戏器材。满族人发源于祖国东北白山黑水地区,冬天雪大,儿童们经常用雪团成球,玩打雪仗的游...  相似文献   

6.
蒸馒头     
正寒假前的一个双休日,我和妈妈一起去奶奶家。我看见奶奶在揉面团,奶奶笑着说:"这是蒸馒头用的面团。"只见奶奶先把面团压扁,然后用两个大拇指把扁面团捏成圆盘状,再把馅儿放在中间,用手指抓起四周包起来,快速地旋转之后,一个白白的馒头娃娃就做好了。开始蒸馒头了,屋子里全是白茫茫的水  相似文献   

7.
赵书 《满族研究》2001,(3):90-91
古代满族人发源于我国的东北,一到冬天白雪盖地,用手把雪攥成球,互相追打,成了儿童们喜爱的游戏。1644年,满族人来到了北京,这里夏秋时间长,冬春时间短,下雪的时间比东北老家要少,儿童们不能经常玩“打雪仗”的游戏了。怎么办呢?聪明的满族妇女想了个办法,用做衣服的剩下来的碎布缝成包,里面装上杂豆,以此代替“雪球”,让孩子们嬉戏。  相似文献   

8.
1931年9月17日,控制南满铁路的日本关东军一部,把步行过铁路的8名中国农民抓住,强迫他们穿上半新的东北军军服,然后将他们枪杀在路旁。日军对这8名死难者的尸体拍照,洗印出来后注明: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被关东日军发现后发生战斗;这是东北军破坏南满铁路的下场等注解。9月18日夜,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全境,随 即将东北经济纳入战争体制,对东北工业实行垄断性 经营。为了不断满足侵略全中国和东南亚的急需,日 本一方面对东北人民敲骨吸髓,聚敛可以搜刮到的一 切财富,作为原始资本,投入到工业中去;另一方面 从其国内向东北大量转移资本和机器设备,在东北建 设起强大的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到了抗战末期, 日本为躲避美国飞机轰炸,把一些要害的工业部门也 转移到了东北。据专家估计,到抗战末期,东北工业 生产总量已经超出日本本土之上,东北真正成了日本 侵略全中国和东南亚的基地。对日本在东北的工业, 自然成为同盟国注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扬帆曲海独树一帜──东北大鼓表演艺术家霍树棠宫钦科东北大鼓是形成、流行于东北的鼓曲艺术,霍树棠是东北大鼓的著名演员,早在二三十年代便蜚声曲坛,闻名遐迩,然而他的家事和所走过的曲折的艺术道路却鲜为人知。霍树棠于豆901年出生在辽宁省北镇县城东陈三家子村...  相似文献   

11.
嵌字豆糖     
正嵌字豆糖是流行于黄山市祁门县一带的特色风味糕点,其制作原料简单,主要由去壳的黄豆粉、饱满的黑芝麻和上乘的麦芽糖制成。制作时先将黄豆粉炒熟,用糖稀调拌均匀后,分别切成条状和块状,另用黑芝麻粉和以糖稀,切成细条,做成福、禄、寿、喜等字样,字空隙处以豆粉条块嵌入,用刀切后补齐,再用手从四周向内紧缩,用刀切成薄块即成,有圆形、方形、菱形。奇特的是,豆糖中的福、禄、寿、喜字丝毫不乱,清晰明显。也有的不做字,随意绞成各种图案,多为长条形。2017年,嵌字豆糖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2.
《文史天地》2008,(4):70-70
古代的美甲很原始,但很有意思。染料的主要成分是凤仙花。凤仙花开后即采下花瓣,用清水漂洗干净,捞出在太阳下晒,晒到半干后加入知了壳、杏仁、明矾等一起捣成殷红的花泥,然后,挤出汁液备用。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日的夜里,将除了两个食指以外的八个手指统统都用小剪刀轻轻地刮掉指甲上面的一层老皮,把汁液均匀地涂在指甲上,骑门槛而坐,用麻叶把染过的手指包上。据说,过门槛得有人背着过,因为跨过门槛就会影响指甲染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严寄洲 《纵横》2009,(2):9-10
1983年严冬,我率领“八一厂”第六摄制组主创人员去东北抚顺,为准备拍摄一部改造日本高级战俘的故事片《再生之地》采景。火车到达沈阳后,我们到军区短暂休息,然后再由军区派车把我们送往抚顺。  相似文献   

14.
灯台     
正灯台是照明工具,由古代食器中的"豆"转化而来。所谓的"豆"就是加高了的盘子,由盘、柱和底座组成。灯台则在柱上还加一个把手,方便端送。照明时要先在豆盘中加注灯油,再放上一根灯焾,浸在灯油中,点燃灯焾后,燃烧豆盘中的灯油照明。为了保证灯台的耐火和不渗漏,一般灯台都是瓷器或低温釉烧制而成。灯台表面带釉,容易清洗。山东、河北一带灯台的釉色多黑釉或褐釉,或许是因为灯台多是天黑时应用的缘故。  相似文献   

15.
应用冷冻真空升华技术对出土漆器脱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冻真空干燥的原理:利用水分子能够直接从固体状态变成气体的原理,将古代饱水的木、漆器首先进行低温冷冻,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升华干燥,使出土的古代饱水木、漆器达到脱水的目的。一研究对象漆杯豆 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时代为战国早期。实物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提供(图一)。 (一)漆杯豆的质地与构造漆杯豆为木胎漆器,由杯、把、座三部分以榫卯结构组合而成。木胎厚重,经鉴定,木胎树种系楸木。漆膜较粗糙,地呈黑褐色,绘以朱色图案。  相似文献   

16.
林中 《中国土族》2017,(3):74-75
过去,河湟地区广大农村有种麻的习俗.有的在零碎小地段内单独种,有的与蚕豆、油菜粒、胡麻套种在一起.播种的程序一般为,一人赶一对牲口犁地,一人端着升子或提着篮子跟在后面往犁沟子内溜蚕豆.这方面女子中有的溜豆能手,溜得快溜得匀,能够赶上牲口拉犁的速度,种完后浇春水,俗称“发水”.待10天左右磨地之前,将麻籽、油菜籽混合在一起撒播到地里,地的周边撒播胡麻籽,然后先用磨子把地磨平整,待三五天地稍干时,再用耙齿耙一遍,起松土作用,紧接着再用磨子磨一遍.俗称“盖耙齿”.  相似文献   

17.
随着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沙俄的移民和侵略,清政府逐步解除了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开始招民垦荒,以图巩固边防.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也把侵略的触角伸向这一地区.尤其是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沙俄和日本分别将“北满”、“南满”划为各自的势力范围,以铁路为依托,逐步实行殖民统治.沙俄和日本的入侵使得清政府感到自己在东北的统治受到严重的威胁,为维持在东北的统治,进一步把东北的荒地全体开放.总体来看,这一时期清政府在东北地区招民垦荒政策的实施与日俄长期争夺东北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8.
彭忠富 《文史博览》2013,(11):66-67
杀猪菜是东北乡村的一道炖菜,肉嫩汤鲜,肥而不腻,开胃解馋。过去人们没有条件讲究什么配料、调料,只是把刚杀好的猪肉斩成大块放进锅里,加入水,放上盐,然后边煮边往里面切酸菜,等到肉烂菜熟后,再把灌好的血肠倒进锅内煮熟。上菜时,一盘肉,一盘酸菜,一盘血肠,大盆大盆地端上桌来,大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9.
独独的一座山,孤孤的一片城。这山,叫做独山子;这城,遥遥望去,绿树成片,楼房林立,仿佛戈壁滩上的海市蜃楼。当地的维吾尔人把独山子叫做玛依塔格,意思是油山。传说在这座独特的土山之上,有一个深不见底的黑窟窿,黑窟窿里冒出一股黑水,黑水上飘着一层黑糊糊的黏东西,很早以前就有人用这黏东西点过灯……  相似文献   

20.
《神州》2005,(1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姚家畈村是当地有名的开口松子的加工基地,大大小小的松子加工厂就有30多家。阿贤炒货厂老板介绍,粒小发暗的松子虽然质量差,但是经过他这里加工后和优质的东北松子外表没什么区别,一般的消费者根本分辨不出来。随后记者目睹了加工的整个过程。一名工人先把一些白色片状物——片碱倒入大缸,然后把粒小发暗的劣等松子倒进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