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基于前人汉字“草化”研究成果,全面考察目前已出土的秦文字材料。通过笔形、部件、结体、用笔、笔顺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秦文字“草化”方式及其影响,认为秦文字“草化”不仅完全属于自然书写状态下的草书萌芽,而且与严格意义的狭义草书相距不远,对汉代草书的形成与趋于成熟具有导源意义和示源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慎的人物画不仅继承了传统人物画的表现手法,还创造性地把草书运笔用到人物画的线描中,因此被誉为“草书入画”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论“匆匆不暇草书”——兼及《非草书》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匆匆不暇草书”不是张芝的自述,而是时人对张芝草书的称呼,《非草书》成书时间在汉献帝初平以后,今《法书要录》本与张怀瓘所见或有出入,但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决不可能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4.
石上的靈彩     
唐人张彦远的《书法要录》辑有东汉赵一的《非草书》。顾名思义,这篇文章的宗旨,就是非难草书。赵一以卫道自任,指责慕草者“背经趋俗”,不是以“弘道兴世”。原来,从章帝时的杜度始,经“草贤”崔瑗、“草圣”张芝的承传,时人字草的热情,几乎超过了经学风气:“专用  相似文献   

5.
石上的灵彩     
唐人张彦远的《书法要录》辑有东汉赵一的《非草书》。顾名思义,这篇文章的宗旨,就是非难草书。赵一以卫道自任,指责慕草者“背经趋俗”,不是以“弘道兴世”。原来,从章帝时的杜度始,经“草贤”崔瑗、“草圣”张芝的承传,时人字草的热情,几乎超过了经学风气:“专用为食,钻坚仰高,忘其罢劳,夕惕不息,仄人不暇食。”  相似文献   

6.
于右任书法功底深厚,自成一家,人尊称为“草圣”。其致力于标准草书的研究,更是为国人称道。 于右任在十一二岁时,受其太老师毛亚苌先生的影响,开始对草书产生了兴趣。他曾回忆说:“太夫子又喜作草书,其所写是王羲之的十七鹅,每一个鹅字,飞、行、坐、卧、偃、仰、正、侧,个个不同,字中有画,画中有字,皆宛然形似。不知其原本从何而来?当时我也能写一两个,但是现在已记不得了。” 于右任中年学草书,每日仅记一字,两三年间可以执笔。在学书中,他有感于中国字笔画过繁,而各家草法不同,遂产生了统一标准草书以适应现代生活的意念。1931年,于右任…  相似文献   

7.
黄慎(1687-1770年),字恭寿,一字恭懋,号瘿瓢。福建宁化人。自幼家贫,一生布衣,久寓扬州,鬻画为生。与郑燮、李鱼单等友善,为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书法以草书擅名,师二王,宗怀素,融黄庭坚笔意,其字“如疏影横斜,苍藤盘结。”①其画以草书入之,笔姿放纵,气象雄伟,取境古逸,得荒率之致,“尺纸零缣,世争宝贵。”②亦能诗,著有《蛟湖诗钞》行于世。河北省庋藏黄慎的书画不多,以我们所见仅5件,其中绘画3件,河北省博物馆藏1件,石家庄市博物馆藏2件;草书墨迹2件,均为河北省博物馆藏。黄慎的草书枯劲狂…  相似文献   

8.
方国兴 《南方文物》2001,(3):104-106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晋代著名书法家,早岁从卫夫人学书,后博览前代名家法书,遂改变初学,采择众长,备精诸体。其草书浓纤折衷,正书势巧形密,于中国书法史有继往开来之功,享有“书圣”之誉。《十七帖》是王羲之晚年之作,体势雄健格调典雅笔法精妙,为后代草书之绝。自古以来的书法爱好者多以此贴为临习草书范本。笔者在反复磋磨研究后认为《十七帖》精妙之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结体稳健。王羲之草书结体的规律是“各自为战,互不相干。”乍一看,书草如楷,从容不迫,平心稳健,心平气和。再仔细看下去,精妙至极,非…  相似文献   

9.
蓝娥 《四川文物》2001,(4):72-75
本从徐渭“青藤”字号的来历、“道士(人)”的得来以及对徐渭书风的分析、研究,认为行草书轴的书写年代当在53—60岁间。  相似文献   

10.
飞手     
《东华录》二十,康熙四十六年十月,“上与大学士马齐论在延诸学士不及昔年,因追忆哲勒肯为学士时,批本最速,且以其草书敏捷,咸称‘飞手”。 按:批本须速,不避草书而获“飞手”之褒。这件事很奇怪,封建王朝于文字重整饬,凡奏御文字,一般不许草率,载之令典。惟批本出于皇帝对臣下,可以打破禁例,为求快,  相似文献   

11.
岱庙发现欧阳修等题跋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3月,泰安市博物馆重建岱庙延禧门时,在施工中出土欧阳修等题跋种放《会真宫》诗残碑。高45.5、宽46厘米,其上刻有欧阳修、王洙、程戡、蔡襄等名人题跋14则: (1)“斯书冠世人妙,千古亡对,所谓尽善尽美耶。庆历六年四月廿七日越。”草书。越,即周越,此人善书。 (2)“杭詹山阅”,行书。 (3) “笔势精丽,真墨宝也,殊可重。才翁书。”草书。才翁,即苏舜元,人称苏才翁。宋铜山人。  相似文献   

12.
古代书论中多篇文章直接赞颂草书之美,唯有东汉赵壹的《非草书》站在儒家经世致用的立场上否定了草书的价值。从康德美学的角度而言,赵壹的《非草书》恰恰反证了草书的艺术价值,并演绎出草书在艺术本质上的自治性。  相似文献   

13.
梁巘《七言草书诗轴》赏析汤保良梁,字闻山,一作文山,号松斋。安徽毫州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2年)举人。官四川巴东知县。工书,真书、行书皆长,尤擅草书。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揖·国朝书品》中评其书格为“能品下”,即佳品。梁与钱塘梁同书、绍兴梁国治同称...  相似文献   

14.
马德 《收藏家》2009,(1):53-54
敦煌唐人草书写本《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卷下》(编号LAL.Ol,以下简称“写本”),长303、高28.2厘米,卷轴装,卷尾有原装木轴一根;草书,以8纸粘接,首一纸长36、末一纸长27厘米,其余六纸平均长度为40厘米,每纸28行,总计210行(末二行残),行18至30字不等;起自“勤勇俱故无痴闻用慧为性”至“此地正翻名数取趣,  相似文献   

15.
1965年10月,笔者还是中学生,曾随学校登临茅山。在万福宫藏经楼,笔者有幸观赏到岳飞书写的正楷“墨庄”二字及草书《吊古战场文》。当时有些同学问“墨庄”二字为何解?一位语丈教师解释说,大概是缅怀墨子  相似文献   

16.
《冠军帖》(即《知汝愁帖》)在各种书法论著中多被列为东汉草书家张芝所书。包括较有影响的《中国书法大辞典》(香港书谱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与《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大地出版社)亦将此帖列于张芝名下。《鉴赏大辞典》虽稍有异词云:“我们自信,(冠军帖)不管是否为张芝书.抑或如人所言是张旭书,它的‘冠军’地位是至今无人可以企及的。”但无非是借题发挥,旨在确立张芝的“冠军”地位。然而作者尚未能定论,便就帖中“冠军”二字而要确定其“地位”.是颇为简单草率了。张芝被誉为“草圣”在王羲之之前,其草书成就被王羲…  相似文献   

17.
蔡襄是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创"飞草书"。但是关于蔡襄"飞草书"的研究甚微,故而产生了许多误解。如明代娄坚将飞草书解释为"渴笔草书",今人曹宝麟先生指出蔡襄《陶生帖》为飞草书代表作。二种论述皆非。蔡襄的飞草书应为用散笔书写的草书体飞白书,飞、白、草、散笔四要素缺一不可。本文将主要从历史文献入手,并结合实证材料,对飞草书进行释义,考察飞草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风格特征,并阐述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林鹏 《文物世界》2007,(6):71-73
1983年在山西省寿阳县五峰山找到了傅山的草书碑一通,友人带回了拓片,一见之下令人惊叹不已。草书碑写的是一首诗,诗的内容专论草书艺术,而且这草书碑正是草书艺术的典范。《霜红龛集》卷七载有此诗,抄录于此:  相似文献   

19.
于右任(1879-1964年)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号骚心、髯翁,晚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是老同盟会成员,国民党元老,以草书见长,有“一代草圣”之美称。他一生所题写的书品数以万计,有关他题字的佳话趣事颇多。  相似文献   

20.
庆王朱栴“好古博雅,学问宏深,长于诗文和书法。”编著有《宣德宁夏志》二卷,《文章类选》四十卷,《凝真稿》十八卷,《集句闺情》一卷。其草书“清放驯雅,绝无俗碍,海内传重,视为拱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