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朝帝陵11处有角石兽,其角数规律为出左兽为二角、右兽为一角。若以石兽躯体是否呈S形跃动为主要标准,则它们可以分为A型和B型:A型学东汉的镇墓石兽,每足四趾;B型学狮子形,每足五趾。根据宋代金石学文献中东汉宗资墓、宋均墓、州辅墓的重要记载可知朱希祖对南朝石兽名称的论证不成立,结论应是一角为辟邪,二角为天禄。  相似文献   

2.
南京和丹阳有多处南朝皇帝陵墓,陵前均有一对石兽。宋齐梁陈各代的虽有些区别,但基本特征相同:张口露牙,粗尾利爪,身有双翼,其中一只是独角,一只是双角。唐《建康实录》称此石兽为“辟邪”,《南齐书》和《梁书》则称为“麒麟”。近人则各有说法,比较通用的是称独角为“麒麟”,双角为“天禄”。  相似文献   

3.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literally recorded location of the Song Emperor Wudi'sChuning Mausoleum and Wendi's Changning Mausoleum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period and compar-ison of the style of the stone animals presently existing at Qilinpu in Nanjing with that of their counter-parts along the spirit roads of mausoleums round the Song period of Southern Dynasties times it can beconcluded that the Qilinpu stone animals must be sculptures of an imperial mausoleum of the Chen Dy-nasty in the Southern Dynas...  相似文献   

4.
据笔者实地考察,南朝陵墓石兽根据造型特征的差异,大体可以分为两类:A型(图一):(1)头上有角(一角或两角);(2)脊椎凸起;(3)颔下有长须;(4)形体较长;(5)身有双翼。B型(图二):(1)头上无角;(2)脊椎下凹;(3)颔下无须;(4)长舌外吐;(5)形体较短;(6)身有双翼。A型石兽常置于帝陵神道。  相似文献   

5.
赵克礼 《文博》2003,(4):38-42,48
永陵“石兽”是保存至今为数极少的北朝陵墓石雕作品。因其雕刻风格古朴简洁、造型奇特怪异,故长期以来难辨其属。本文欲以查阅文献、实地考察和索引旁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所属及其相关问题作一考辨,以求得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6.
唐陵神道石刻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道石刻在唐帝陵的意象中充当怎样的意义和功能?《封氏闻见记》卷六《羊虎》条载:"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之属;人臣墓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属;皆所以表饰坟垄,如生前之象(本无象字)。仪卫耳。"①表明唐人认为唐陵神道石刻表现帝王生前之仪卫。但是对此仪仗行列该如何理解呢?若以乾陵式石刻为例,解读的关键便在于神道南前四类石刻。  相似文献   

7.
依据文献记载,并结合考古发现的实物遗存,对梁昭明太子萧统陵墓的几个具体问题作了考证。文章认为昭明太子陵址在建康东北郊,陵号应是安陵,而非安宁陵。今栖霞镇新合村狮子冲一对有角石兽位于梁代陵区范围内,其墓主有可能就是昭明太子萧统。  相似文献   

8.
胡春勃 《文博》2014,(2):33-36
本文对唐代陵墓及陪葬墓石柱样式演变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列举与之具有相似特征的几类建筑元素,论述其中关联及对宋代陵墓石柱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贾璞 《文物世界》2012,(5):42-46
一、对狮子的最早认识狮子是最凶猛的食肉猫科动物之一。狮子体形硕大,头部宽阔,鼻骨较长,鼻头呈黑色。耳朵较短,近圆形。四肢强壮,爪子较宽,尾巴较长,末端还有一簇深色长毛。狮子毛发较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雄狮颈部周围包着一层鬃毛,称作“狮鬃”,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雄狮猎物前和黎明起身前往往大声吼叫,这就是著名的狮吼。  相似文献   

10.
东汉“天禄、辟邪”刻字分别见于宗资和州辅墓前石兽。依据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汝帖》“天禄、辟邪”刻字是以宗资墓前石兽膊间拓本为底本,又摭拾了州辅墓碑间残剩十字摹刻入帖,因此《汝帖》辑存了古碑书法善之善者。  相似文献   

11.
南阳汉代雕塑天禄、辟邪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阳汉代雕塑天禄、辟邪这对雕塑艺术瑰宝历经沧桑,记录了从唐代至今天对它们的研究保护过程.本文对它们的传承渊源、造型特点、审美观念、艺术风格、艺术成就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南朝(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这是汉族人的天下,各代均建都建康(今南京),其领土范围为中国南方。都城建康附近分布有许多帝后王侯的陵墓,神道人口处均设有大型石质雕刻,它们历经千年守望,有许多至今屹立在南京及其附近的丹阳、句容等地。1988年1月,国务院正式将南朝陵墓石刻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3.
王煜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4,(2):106-118+152-153
至迟在南朝萧齐时期,形成了陵墓拼砌砖画的完整形制,并且至少在萧梁时得到沿用。墓壁后部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如同屏风围绕在墓主周围,借这些“不宾之士”,强调帝王“明王圣主”的品质和追求,是南朝特有的政治文化和观念的反映。墓壁其他部分为由龙虎引导的上层“天人”和下层仪仗出行的组合,总体上以仪仗卤簿表达墓主身份并以升仙为目的,由于墓室空间的限制,这一部分被挤压而显得布局奇特。透过对南北朝陵墓和墓葬图像的对比观察,或许有助于墓葬文化研究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4.
关于明祖陵的营建时代一直存有较大争议,本文以翔实的资料、细致的考证,确认祖陵始建于洪武十八年,并充分肯定了明祖陵神道石刻在中国造型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许昌共出土三件大型汉代石雕天禄、辟邪。天禄、辟邪是在外来狮子的造型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创造而成,同时被赋予了辟邪、守护、吉祥、平安、高贵、尊严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战前日本政府推行的国家神道对近代日本的国家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它也是束缚战前日本国民的精神桎梏。明治末期由政府所进行的神社整理,是地方改良运动的重要一环,同时也被称为神社史上的"第二次维新",它对国家神道深入到社会的最末端起了重要作用。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战前日本的国家神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坚 《安徽钱币》2007,(1):12-13
南朝处于全国分裂、社会动乱时期,因而币制混乱,品种繁杂,向来被视为古钱币研究的畏途。本文谨就南朝刘宋货币存在的几个问题略抒己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批正。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四川出土的三尊南朝弥勒造像的图像渊源,研究了南朝时期蜀地与西凉、荆州的佛教交流,揭示出造像所反映的"弥勒—无量寿"信仰和"弥勒—观音"信仰,并讨论了这两种信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南朝青瓷罐中的古钱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笔者从一朋友处获得一件青瓷器(插五)。据说这件青瓷系其父早年在湖州本地开挖土机时所得。这是一件六朝中后期南朝时的青瓷六系(桥形系,其中二系早残)小罐,以其釉色、造型及胎体的情况来看应属于南方这一时期的典型器。按理说毛口残系,腹无纹饰的这么一件青瓷本无特别之处,但是如果其腹中盛有同一时期的古钱,则情况又当别论了。针对古钱而言,它似乎比其它一般的伴出物更能说明某些问题。这件青瓷六系小罐,其高85mm,腹部最大直径处125mm,出土时其腹中藏钱至口沿(近满)。笔者先前粗略地观察了这些早已与器形溶为一体且锈结较为严重的…  相似文献   

20.
南京现存上坊镇石马冲、栖霞山西南狮子冲两处石兽遗存的墓主问题多有不同意见,就《建康实录》、《元和郡县图志》、《六朝事迹编类》、《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等文献有关梁昭明太子陵、陈武帝万安陵、陈文帝永宁陵的地理位置的记载等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认识:陈武帝万安陵在上元县东南今方山西北一带,特别是根据《六朝事迹编类》的记载,石马冲石兽为陈武帝万安陵之说有相当的可能性;狮子冲石兽为陈文帝陵的看法,从地理位置和石兽风格两方面看都是符合的;至于昭明太子陵,虽然文献记载的地理位置很不一致,但大致可以从尧化门内数里和栖霞山旁两个位置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