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1年底,“三反(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运动开始.我由市土产公司调到市工商局“三反”办公室工作,历时六七个月,自始至终,参加了我国建国初期这场影响深远的政治运动,留下难忘的印象.挽救干部的“三反”运动建国初期,我市商业系统的百货、土产、粮食、花纱布、煤建、盐业、信托、零售8大公司由市工商局领导,其业务及党的组织关系仍隶属中南区一级的专业公司.为了加强对“三反”运动的领导,市工商局除派干部(或工作组)下到各专业公司外,并由八个公司各输送一名干部上来,成立“三反”办公室.当时与我共事,至今仍有印象的有粮食公司  相似文献   

2.
正古代中国的航海梦,或者说海上丝绸之路将要落幕之时,接连出现两次“意外”,有了被后人拿来叹惜与骄傲的大航海之梦。张元隆的“百家姓”远洋船队那是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的夏天,松江府上海县的大海商张元隆摆下宴席款待宾客,庆贺他的船队又一次顺利从南洋返航。借着酒胆,这位海商人宣布了更大的航海计划,他说:“我已经有几十艘船,将来要建立一支百艘船队,第一艘船叫‘赵员发号’,第二艘船叫‘钱两仪号’,而后是‘孙三益号’,再后是‘李四美号’……这  相似文献   

3.
刘晓滇 《文史春秋》2012,(12):10-15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有"东方巴黎"之称。富丽堂皇的大饭店,气势不凡的银行、商厦,风格各异的剧院、歌舞厅,租界内一座座充满异国情调的洋房,以及黄浦江港口内停泊着的一艘艘商船无不散发出现代都市的极大魅力。相对于当时中国普遍的贫穷落后,上海的喧嚣繁华恍若有一种超然于中国土地的异域风味。上海,有着太强的诱惑力。  相似文献   

4.
金堂县文化馆保存有一块楚军冢碑,为清代李永和、蓝朝鼎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金堂的英勇斗争留下的珍贵的纪录。此碑高1.65米,宽0.78米,厚0.15米。楷书。中间一行文曰:“忠义楚军殉难士民之冢”,每字13×11厘米。左下行文曰:“咸丰十年十月下浣吉日立”,每字8×8厘米。书法尚称端整,碑亦基本完好。这是当时清政府为掩埋被李、蓝农民起义军在赵镇(当时名赵家渡)全歼的湘军楚营“英捷勇”官兵  相似文献   

5.
政府向农民发放种粮陈宗烈摄多庆湖有多深,古汝的灾难就有多深;“曲辛”英雄流了多少血,古汝人民就流了多少泪。东方升起的金太阳,是领袖毛主席的光辉……。这是亚东县堆纳区多庆乡古汝村翻身农奴在“三反双减”(反叛乱、反乌拉、反奴役和减租减息,以下简称“三反双减”)运动取得胜利后广为传唱的一首歌谣。1959年10月,中共亚东县委派出由我担任队长的十人工作队,进驻堆纳区开展“三反双减”运动。为了使运动健康发展,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我和其他三位同志进驻多庆乡古汝村蹲点。遵照县委指示,我们进村后立即挨门挨户进行访…  相似文献   

6.
《文史博览》2006,(1):35-35
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耗费8年时间撰写的《福克兰战役正史》,揭开了历时10周的1982年英阿马岛战役真相,其中披露的一个最大的内幕就是当年英国海军曾携带核武器参战。英国国防部当时将两艘携带深水核弹的军舰“光辉号”和“腰刀号”编入参加马岛之战的英军舰队。但是这引起了当时撒切尔夫人领导的英国战  相似文献   

7.
“八·一三”沪战瀑发,第一0三师奉令开赴上海、南通附近抗战。当时,本师师长为何知重,副师长戴之奇。王景渊任副官主任,我任六一八团团长。一九三七年八月底,全师由湖北麻城出发,在武穴乘轮船开赴南通县之长江南岸测海镇,拒止敌乘舰登陆,掩护上海主力作战之左侧背。归江防司令刘兴指挥。掩护目的已达,即奉命向江阴转移。江防司令刘兴命令本师与—一二师并肩作战。本师担任防守黄山、君山、巫山、稷山、定山之线,拒止由无锡方面来攻之敌;——一师位置于江北之天生港十二街港地区,与江阴形成犄角之势。本师六一三团(团长罗烟斌…  相似文献   

8.
栽郢地名,典籍不载,然楚铭文及简文却颇为习见(本文隶定为栽)。例如:鄂君启节:“王居于栽郢之游宫。”望山楚简:“齐客××问王于栽郢。”包山楚简:“东周之客××归胙于栽郢。”天星观楚简:“秦客×××问王于栽郢.”  相似文献   

9.
艾狄 《炎黄春秋》2001,(4):68-71
这里说的“三反”,不是1952年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而是“文化大革命”时的所谓“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我在而立之年有幸躬逢史无前例的“革命”,荣获“三反分子”的桂冠,蒙受触及灵魂也触及皮肉的洗礼,实在是人生难得的际遇。  相似文献   

10.
1966年8月24日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 就在这天的一大早,我被红卫兵从单身宿舍的床上拖了下来,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脖子上就给挂了一块“三反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牌子。顿时如坠五里云中,脑海里立即闪出了几天前戴高帽子挂牌游街的那些黑五类(地富反坏右)分子的狼狈相,想不到今天我也会成为其中的一类。  相似文献   

11.
大连军民的抗日斗争·大连杨惠萍,郑学成,关捷1994年8月30—31日,辽宁省和大连市30多位学者,在甲午战争重要战场旅顺召开了“大连市甲午战争百年祭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围绕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政治、甲午之战中中国英烈与晚清士人的觉醒、甲午战争期间大连...  相似文献   

12.
高升号殉难爱国官兵人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甲午丰岛海战中,乘坐英国商船高升号的中国爱国官兵,临危不惧,勇抗强虏,其事迹真是可歌可泣!可是,当时殉难的爱国官兵到底有多少?迄今尚无可靠的说法。范文澜同志的《中国近代史》说“溺死千余人”。郑昌淦同志的《中日甲午战争》说“约一千人壮烈殉国”。而林增平同志的《中国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七·七事变”60周年,也是以抗日救国而名闻中外的“七君子”光荣出狱60周年。有关“七君子事件”以及由宋庆龄发起的“救国入狱运动”,曾震惊中外。当时有某些难以说清的史实,如今已获得解答。重温这一段抗日救国气壮山河的历史,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将大有神益。蓬勃高涨的抗日救国运动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寇在三、四个月中即袭占东北三省;1932年的“/\·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1933年,日寇得寸进尺侵略热河及察哈尔北部,到1935年日寇入侵华北,成立冀东傀儡政权——短短几年里,祖国大好河山…  相似文献   

14.
阎严 《北京文史》2004,(2):34-35
甲午之战大败,清廷震动很大,年轻的光绪皇帝深感不变法社稷实在难保,但大权操于慈禧手中。无奈,他与庆亲王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作亡国之君。”太后听到后,虽然愤怒,但内心也明白,列强环逼,确实危及祖宗大业。她说:“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背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情势,即不阻止。”  相似文献   

15.
王志敏 《炎黄春秋》2008,(10):15-20
1959年7月,由庐山会议发起的反右倾运动,已经过去49年了。这场运动大大加剧了由大跃进引起的全国性大饥荒,造成几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惨剧;也是继“反右派”之后,把阶级斗争由党外引入党内,进而导致文革历史悲剧的重要转折点。我当年由于工作的关系,也被卷人这一运动,成为“因言获罪”者之一,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北京地区辽代塔基内出土一块十分珍贵的辽代纪年文字砖。砖之形制为灰色细勾纹长方形(尺寸为20×17.5×4.2厘米)。表面涂白色灰面,其上墨书“大蕃天显(囗岁)次戊戌五月拾三日己未”,共十五个字。“天显”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年号,太宗耶律德光继续沿用。“戊戍岁”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三年(公元九三八年),《辽史·太宗纪》载:“是年(按,天显十三年)十一月丙寅晋遣使刘恂,卢重上德光尊号,大赦改元会同”。所以十三年五月年号仍为天显。又据《辽史·历象志》会同元  相似文献   

17.
《纵横》2005,(12)
纵横视点周恩来“文革”中力保知识分子………………刘武生(1·4)杨勇:为新时代开路护航的忠勇之将…………李霄凌(2·4)忆“全球购棉”与“技术援外”………………周永嘉(3·4)抓捕“四人帮”高层决策纪实…………………尹韵公(4·4)陈云在上海打的经济仗………………………霞飞(5·4)朱德在抗日战争最初岁月……………………贾巨川(6·4)伍修权在审判“两案”中………………………图们(7·4)延安军民庆祝抗战胜利纪实…………………贾巨川(8·4)陪都重庆庆祝抗战胜利纪实…………………杨耀健(8·7)天亮了!——1945年8月15日前后在上海……  相似文献   

18.
三反运动1952年3月31日,我结束了在湖南资兴县和广东钦州专区(现属广西)的土地改革回到汉口的工作机关——中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执行处。机关里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三反运动。我们这个处与钱、财、物接触的人要多一些,被列为三反重点之一,派来了由中南公安干部学校副校长王泽民(我刚参军时就分配在这所学校学习)和中南公安部二处一位姓张的副处长率领的三反工作组,  相似文献   

19.
1952年1月27日,鞍山市委书记杨春茂和东北局党校教务长萧一平联合用“东北一党员”的署名,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是由当时兼任全国增产节约运动委员会主任,负责“三反”、“五反”的薄一波转的,主要内容是:“一波同志转亲爱的毛主席:今将我所知东北贪污、浪费及官僚主义的点滴情况报告于你。东北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印尼政府实行“印尼化”政策,引发一系列排华事件.1960年2月起,中国政府先后租用苏联等国的客轮,到印尼各港接运难侨回国.因租用外轮条件苛刻、费用高昂,中国辗转向希腊购买商船.这艘商船经过修理、改造,成为了中国第一艘远洋客轮,并被改名为“光华轮”.光华轮于1961年4月起,开始前往印尼接侨. 1966年4月,35岁的中国新闻社摄影部记者、印尼华侨张茂新,南下广州黄埔港.他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登上了停靠在珠江口的中国第一艘远洋船——光华轮. 来自新华社、中新社等新闻单位的记者,和中国华侨事务委员会(简称中侨委)的工作人员一起,组成了12人的接侨工作组,准备前往印度尼西亚,接运难侨回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