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此印系吉林省蛟河县拉法镇一农民于同心屯翻修旧房时获得,捐献给吉林市博物馆。印为木质,呈长方形,长6.7、宽3.8、厚3厘米,完好无损。印面为楷书汉字朱文,上栏"廂蓝旗"三字横列,下栏"拉法旧站法尔哈达"八字直书,左右各四字。印背正中有一阴刻"上"字(见图)。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清政府宣布裁撤明朝在东北设置的卫所,分派八旗  相似文献   

2.
1983年1月,吉林市博物馆在舒兰县征购一方"中书门下之印"。这方印是该县红旗公社嘎呀河大队五队社员高凤昌在嘎呀河畔一座辽金古城旁边的农田中拾得的。此印黄铜鎏金质地。印面近正方形,印文为汉字朱文九叠篆。长方板纽,无穿。印面长7.5、宽7、厚1.45厘米,纽高3、根宽3、顶宽3.5、厚1.6厘米,顶端阴刻一"上"字。印背呈台阶形状(见图)。  相似文献   

3.
乾隆年间,为了解决呼伦贝尔驻防官兵生计贫困的问题,清廷曾挑选部分“塔里雅沁回子”东迁到呼伦贝尔地方开垦种田,并向索伦、巴尔虎等官兵教习灌溉耕作技术。清政府在呼伦贝尔开垦种田的尝试,虽然仓促收场,但是这一次尝试,对农业灌溉技术在呼伦贝尔地区的传播,仍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本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军机处满档案,对“塔里雅沁回子”迁至呼伦贝尔地方开垦种田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钱仲联先生的诗学研究取向,始终以儒家经学传统为参照,其评价清代贵州郑珍诗歌,以“王气在夜郎”一语概言,既包含了有清一代“诗学”中心西移的客观信息,透露了清代诗歌历史的盛衰状况,亦强调了诗人的“学问”功底及作为诗人的经世致用功夫。在清代诗学“汉宋之争”与“宗唐崇宋”风气合融的道路上,钱氏以为惟郑珍独具“王者气象”。其核心在于文学经学化最高“体用”追求的张扬与发挥。  相似文献   

5.
樊斌 《文史春秋》2011,(12):29-31
“张文祥刺马案”,是141年前发生在南京的“清代四大奇案”之一。案情牵扯到宫廷、刑部、兵部、督省、湘军等要害部门与环节,错综复杂的背景深不可测……  相似文献   

6.
周莎 《文物春秋》2014,(3):41-45
清代王爷园寝大多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京津冀三地清代王爷园寝"后寝"之石五供及宝顶的现存状况进行了梳理和研究。通过对建筑纹饰及宝顶形制的分析,梳理出现存遗迹的特点,认为清代王爷园寝有违制设石五供的,其宝顶形制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但与其爵位、等级无关。  相似文献   

7.
饶胜  王雪 《东方收藏》2020,(5):37-41
清代瓷器纹样丰富多彩,题材广泛新颖,尤以吉庆祥瑞纹最为引入注目,其中寓意"福、禄、寿"的吉祥图案甚为流行。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装饰艺术的影响下,由于"蝠"与"福"同音同韵,蝙蝠已然成为代表好运与多福的吉祥物,故而蝙蝠在清代瓷器吉祥纹中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