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志 《神州》2012,(24):70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继续和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教育目标之一。加强中学德育建设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着学生拒绝、排斥接受道德教育的倾向,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且很难较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冲突问题。德育生活化为中学德育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实现德育生活化的原则是:(1)重视中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要求;(2)发挥体育课堂上的德育教育;(3)引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李澜欣 《沧桑》2009,(2):179-180
面对大学生越来越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提出礼仪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切入点和有效手段,并列举了礼仪教育对德育的重要作用,分析高校礼仪教育的载体,旨在引导大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冲击之下,对道德的关注降低。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的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着轻视德育工作、德育方式简单化和形式主义等问题。本文致力于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去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要从根本上使高校德育更为自信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不断创新,建立新的德育理念,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而潜在课程的建设必将为高校德育的改革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5.
易伟 《神州》2014,(5):279-279
当今社会多元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功利、自我意识膨胀、知行不一等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因而,通过贴近生活的道德内容,积极开展道德体验活动,实施疫苗法等创新高校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免疫力,促进大学生道德健康发展是当今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美国公民品质教育经历了兴起—回落—复兴的历史轨迹。20世纪80年代复兴后的品格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旨在培养学生的尊重、责任、信赖、公正、勤奋、自控、关怀和勇气等核心道德价值。其思想对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莉娜 《神州》2012,(33):172-172
探索德育生活化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德育生活化是把理想的道德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的道德教育。本文主要探讨德育生活化的内涵,德育生活化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载体。这篇文章拟在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重要德育价值的基础上,力求探索中国传统节日德育价值在高校德育中的实现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论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福明 《攀登》2007,26(3):117-119
科尔伯格在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教育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的道德教育理论具有多学科的整合性、鲜明的民主性、德育课程的综合性、实践的可操作性等特点,对世界各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给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方法和实践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明霞 《神州》2012,(33):104-10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皮亚杰与科尔伯格是从认知领域来研究人类的道德发展的。如果说皮亚杰开创了从认知领域对道德发展研究的先河,科尔伯格则是继皮亚杰之后采用认知发展取向研究道德发展的最杰出代表。他们二者的道德发展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可以为改革我国传统的德育以启示。  相似文献   

12.
胡玲  刘希岩 《黑龙江史志》2008,(20):102-103
今大学教育异化使高校德育面对一系列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德育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方法。实践证明,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是扩展思想与价值理解、重塑教育主体性、提高高校德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罗骋 《神州》2012,(5):84-85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的实施对于加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和生态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了解高校生态德育的教育内容、教育特点和教育原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农永光 《神州》2013,(8):70-71
目前我国德育的实效性普遍低下,主要是德育方法上存在着灌输式、功利化等问题,而德育方法的各种偏差又是由主客二分认识论和科学理性崇拜的价值趋向导致的。哲学解释学反对科学理性的统治和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强调"理解"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理解"道德律令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生命价值,产生德育的实效。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理念对处于我国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迎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大发展机遇,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环境因素的改变都对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地创新德育途径,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传统的德育工作途径存在的局限性传统的德育途径主要包括理论教育,社会实践,党、团、群众组织的日常教育,结合各项业务工作及娱乐、学习活动进行的道德教育等,但主要是靠理论教育。而理论教育的形式大多为课堂讲授,课堂讲授的内容由于教材建设力度不够,内容与…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然而,近年来研究生道德滑坡现象时有所闻,更有论者从德育目标定位、德育实施到管理评估等方面总结归纳了“德治”背景下高校德育的诸多误区。由此可见,高校德育仍然任重而道远,研究生德育有效性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要在新的形势下发挥作用,取得实效,就必须与时俱进,在各个方面不断创新。本文从适应时代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三个方面,对高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要求,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但传统德育存在着片面强调政治意识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片面强调社会适应性教育,忽视了德育内容的个体价值取向;片面强调机械的灌输论,忽视了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和自主性等问题。鉴于此,应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实现德育重心的转移、实施"主体——发展性德育"、确立由重知识教育向重道德养成教育转化的观念等。  相似文献   

19.
张克谦 《神州》2012,(29):132-132
本文通过分析诗意德育内涵和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把诗意德育的思想融入到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上的观点,并在如何运用诗意德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方面展开分析,包括创设诗意的德育环境、培养诗意又道德人文观念、德育课堂诗意教学模式方面、课外的社团活动载体几方面,旨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国防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国防教育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大学生德育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