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603年到1868年的明治维新之首,在日本历史上叫做江户时代,因首都为江户(即现在的东京)而有此称,又因是德川家族统治的时代,也称德川时代。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发展的后期,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明治维新的前夜。在这段历史时期中,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方面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为日本步入近代社会奠定了物质  相似文献   

2.
寺子屋是以招收平民子弟为对象的私立初等教育机构。在江户时代鼎盛一时,在近代化改革的浪潮中退出历史舞台。寺子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的产生和发展提升了日本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为教育的普及和道德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日本社会近代化改革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使明治初期实现了"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国民皆学"的既定目标。寺子屋对日本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日本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江户时代(1600—1868)是日本封建社会的最高和最后阶段,在这260多年里,日本封建社会中孕育出明治维新这一社会变革,从而使日本由一个落后的封建小国一跃而成为一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大国。对江户时代的研究是研究近百年来日本近代化过程的起点。江户时代的日本社会在经济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商品经济的相当程度的发展。日本历史学家井上  相似文献   

4.
江户日本的国境形态,清晰地呈现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地图中。通过对该时代日本地图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清楚了解江户日本国家的主体范围,以及与当代日本国境争端相关的国境问题在江户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同时,通过对江户日本地图所呈现的变化中的日本国境的观察,也可以窥知日本社会在18世纪中期以后面临俄国和西洋势力强力冲击情况下所展现出来的区域认识和世界观变化。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封建制自镰仓幕府建立、完成了第一次转型以后,曾有一段相当稳定发展的时期。然而,进入镰仓时代(1192~1333年)晚期,尤其是在整个室町时代(1334~1573年),镰仓体制又发生了动摇。经过长期的动荡和发展,至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日本封建制又完成了第二次转型:幕藩体制和小农经济,代替了武士家族联合统治和庄园领主制,成为日本封建制最后的发展阶段。探讨这一转型的原因,不仅是日本历史研究的重大问题,也是社会科学不可忽视的课题。因为这不仅有助于认识日本社会的发展特征,对把握整个人类社…  相似文献   

6.
茑屋重三郎是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的著名出版商。他从书店经营开始逐渐涉足书籍出版,在激变的时代浪潮中虽几经大起大落,但凭借着高瞻远瞩的策划能力和敏捷的才思,终于成长为屈指可数的出版界巨子。既是商人,同时又有很好的文学修养,两相结合使之具备了卓越的识人辨才的能力。他一生中发掘并培养了诸多浮世绘画师和通俗文学作家,出版发行了数目众多的浮世绘作品和文学作品,在江户中后期的文学史、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  相似文献   

7.
论文对学界关于日本华侨社会形成时期的既有观点进行梳理,结合社会学和华侨史的研究成果,明晰华侨社会的构成要素,并以此为指标,考辨学界关注的日本华侨社会各个时期。研究认为,日本华侨社会的生成和发展具有断续和更新的特点,其萌芽于两宋时期,形成于日本江户初期,焕新于日本幕末开国时期。江户初期作为日本华侨社会的形成期,在日本华侨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正是历史上各个阶段赴日移民的陆续侨居,为江户时代华侨在长崎汇集埋下了暗线,并最终形成了具有人脉网络、精神寄托、经济活动和政治管理的华侨社会结构,而这样的华侨社会不断更新再造,在日本开国时期迎来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提倡文武两道,是日本封建武士道中的重要内容。到了江户时代儒学成为官学,经过儒学的改造,日本传统的文武两道观发展为以仁义之道为基础的文武合一论。而江户时代后期,由于承平日久,社会流于文弱,武士的文武观开始强调以尚武为主,认为统治阶级保持尚武精神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公元1603年(日本庆长八年),德川家康在日本江户(现东京)建立了幕府政权,历经260多年,史称江户时代.1867年(庆应三年)10月,江户幕府的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迫于各方面压力向朝廷提出归还政权,还政于天皇,并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诏书,从而结束了江户幕府统治,日本从此进入明治时代.  相似文献   

10.
日本江户时代(1615—1868年,相当于中国明末清初),长崎是唯一对外开放的门户。中国所有的贸易船都汇集到长崎,也吸引了一批有势力的优秀华人.形成了特殊的华人社会。当时在旅居长崎的华人中,福建人占多数。在唐通事活跃的260多年里,前后有近千人充任各级唐通事,其中出身于福建籍家族的人又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1.
前言 山丹交易是指江户时代库页岛阿依努和山丹人之间的交易。 隔着间宫海峡对岸的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的居民之间的交易,如果考虑到其地理位置的靠近,可以想象从古代起就有了。在某个时期也许有过居民移居库页岛。但是,在日本文献上有明确记载是在江户时代。 对山丹贸易进行研究的有竹内运平(1933年)、未松保和(1928年)、高仓新一郎(1966年)、白山友正(1933年)、大友喜作(1933年)和洞富雄(1956年)等诸位先辈。这些研究都是从政治和经济方面进行考察的。  相似文献   

12.
“唐船风说书”与流传在日本的乾隆南巡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本江户时代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终江户一朝,幕府在严禁国人渡海出航的同时,也限制外国船只来航,只开长崎一口接纳来自荷兰和中国两国的商船,有人因此将日本江户时代的锁国与清代中国的闭关相提并论。然而细考江户时代的种种措置便会发现,作为小国和岛国的日本在关紧国门的同时没有忘记留下窗口来了解海外的世界,以便审时度势,寻求应对,而当时前来长崎进行贸易的荷、中两国商船就成为日本幕府了解外部情形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平泽元消(琼浦偶笔)卷六“唐船互市杂记”载:“凡唐船入港,即日邮报,蛮…  相似文献   

13.
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接受了宋儒的文章论,并与中国人一样致力于“古文”的创作和对古人之心的体悟。这实际上是对“儒教”的再发现,把儒教内化为自我精神的一种思想搏斗。理解古代、体悟古人的这一方法论创造出日本独有的学术——“古学”,并由此产生了日本的国学。同时,宋学的文章治藉由《古文真实后集》的流传而渗透社会各个阶层,催生出江户时代的多种文艺样式,并创立了近世和文的规范。  相似文献   

14.
黄景春  李琦  毕雪飞  陈冠豪 《民俗研究》2023,(6):113-120+155
猫从中国传到日本,先在皇宫贵族家中被当作宠物豢养,后来寺院用以消除鼠患。由于猫的价格昂贵,江户时代初期在养蚕农户中产生了以猫绘驱鼠的巫术行为。各种猫助人、猫报恩的传说推动了招财猫信仰的流行,出现了供奉猫的猫寺。烧制陶瓷招财猫成为一种产业,招财猫也由神龛供奉走向店铺摆放。近现代招财猫从日本传入中国,曾出现在上海、台湾等地,但并未流行开来。20世纪末招财猫再次传到中国沿海城市,随后流行全国,成为商家特别喜爱的招财、招福、招好运的吉祥物。除了摆放在柜台、收银台上的陶瓷招财猫,还衍化出布偶、挂件等样式,却并未形成招财猫信仰,而只是一种时尚性、祈福性的吉祥物。招财猫在中国如何演变,尚需持续观察。  相似文献   

15.
十竹斋在日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竹斋在日本[日]隆不宏司著殷福林译在日本提起“十竹斋”,通常就是指《十竹斋笺谱》和《十竹斋书画谱》,其评价与《芥子园画传》齐名。本文拟从十竹斋传入日本、它对美术界的影响以及从版画交流方面进行探讨。十竹斋在江户时代江户时代的日本(1603~1867年...  相似文献   

16.
文献记载的中国七夕早在日本奈良时代传至日本,作为宫廷的惯例,以"展示丝织品和诗宴"的形式直到平安时代。中国民间传承的七夕竹竿晾衣曝晒与愿丝乞巧,在日本庶民文化渐起的室町时代骤然以"竹竿悬挂五色绢丝乞巧"的形式大量出现,至江户时代青竹"笹"代替竹竿进入七夕,五色绢丝换成五色"短册",并参与"七夕送"的活动,是庶民文化的重大转折。日本的"七夕祭"因为神道和佛教因素的渗入,从而真正具备了"祭祀"的意义。而完成宫廷乞巧风雅向民间祭祀转变的标志,就是青竹"笹"代替竹竿悬挂五色"短册"的出现。"笹"是日本既尊重传统又迎合时代变化的七夕文化标志,它保留了来自中国七夕文化的主体"竹",也结合了本土文化"青竹",承载着日本七夕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寄托着日本人对生活的无限美好愿望与期盼。  相似文献   

17.
江户时代(1603—1867年),日本德川幕府以金、银、钱三种货币为法定流通货币,建立了具有集权色彩的三货制度。然而,肇始于战国时代的地域性货币———藩国货币并未因此退出流通领域,某些藩国货币一直保留至幕末。本文拟就江户时代三货制度下藩国货币的铸造、流通等问题谈一些看法。一、藩国货币铸行的动因江户时代各藩国的货币,因币材、形制以及作用的不同,基本上可分为金属铸币和纸币两大体系。但无论是铸币还是纸币,其大量铸行和印制的原因,大体上都是相同的。第一,幕府货币铸造量的相对不足,尤其是以领主阶层和商人为使用对象的金、银货币…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文献对明清之前广西移民简史以及地方志对玉林地区客家人的记载进行梳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广西玉林一客家家族村落族谱的剖析,考察其祖先从广东移居广西玉林的历史,并分析保留至今的家族围龙屋和祠堂与家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以族谱、围龙屋和祠堂为代表的家族物质文化使家族成员的血缘观念得到强化,重要的家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也由此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9.
日本收藏满文文献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收藏满文文献概述何溥滢一日本国从何时开始收藏满文书籍,不得其详。但日本从古代奈良、平安朝(710-1185)就开始从中国输入了大量书籍,这个传统一直保持下来。到江户时代(1603—1867),更是通过长崎港口,输入了大量的书籍。这个时期,正是满文...  相似文献   

20.
冈雅彦  王勇 《文献》2003,(1):106-118
日本的版刻印刷,从现存世界最古的<无垢净光经>(即<百万塔陀罗尼>)问世(770年)到江户时代晚期,历来以整版雕字印刷为主流.当然,各个时期也局部出现过植字印刷,如室町末期的基督教版、江户初期的古活字版、江户晚期家塾及藩校的木活字版等.本文所要介绍的日本出版史上一次罕见的尝试,便萌发于十七世纪初期的古活字版中,那时将插图刻入整版尚未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