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要概念词义之嬗变蕴藏着极其复杂的历史动因。清人使用中国管辖之"外洋"一词,通常与外国战船侵入、海匪活动猖獗、海难救助和水师巡洋活动等相关。通过考察晚清与之相关的事件和活动,可以发现,中国管辖之"外洋"在《清实录》中使用频率的减少,与晚清水师职能之蜕变存在某些关联。除了上述因素之外,中国管辖之"外洋"词义之嬗变,又与西方领海观念的输入和传播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的内外洋四至界限非常清楚,大羊山与小羊山之间是江、浙两省的外洋分界线;位于北纬35°附近的车牛山岛是江苏与山东外洋的分界线;江苏的内洋的基线为海岸线和崇明岛岸线;江南的内外洋交界线大致在汇头、崇明岛东端、廖角嘴一线附近;外洋的外缘线则是帆船行走的航线,与现在上海至青岛的航线重叠。为了确保长江海口和帆船航线的安全,雍正、乾隆时期逐渐建立了比较严密的巡洋制度。汇头以东的外洋归苏松镇中、左、右、奇四营和吴淞、川沙二营共同管辖,佘山迤北的外洋归狼山镇狼右营、掘港营等巡缉。苏松镇水师对于长江海口附近的内洋和外洋进行了严密的分巡、总巡和督巡。我们从江苏巡洋的重要事例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巡洋制度从建立到基本完善,再到逐渐废弛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中朝官民在黄海北部海域日益频繁的海洋活动,使双方对该海域的海界有了日渐明晰的认知。十九世纪中叶以前,无论是志书亦或航海官员,中朝双方的这一认知均主要集中于黄海北部海域"岛陆"的归属上。为保障岛屿安全进行的水师巡洋和由此形成的内海、外洋的区分,使洋面界域有了模糊认知,但相较"岛陆",该海域"水空间"部分仍保持"公共水资源"属性。近代以来随着中朝海疆危机的加深和海洋资源依赖性的增强,洋面归属问题提上日程。在此背景下,双方据《万国公法》将领海从"公共水资源"中剥离出来,并以《中朝商民水陆通商章程》作为对方渔民在各自领海从事渔业活动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4.
清康熙二十三年开海后,中国近海海域因海盗活动造成的商民船只失事案件持续增加。为维护海洋社会秩序,强化海上司法管辖,清政府在全面勘定沿海地方海域边界和内外洋界限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海洋失事查勘制度,试图使海洋失事案件责有攸归。不过,随着清廷对失事查勘主体的问责机制日趋严密,加之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海洋失事查勘制度的推行面临沿海文武官员的层层阻力。同时,失事船主“候官会勘”司法程序的取消、传统水师洋图绘制技术的滞后,也影响了该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朝廷定例与沿海地方司法实践之间的矛盾,是清代海洋失事查勘制度陷入困境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5.
清代对沿海商民船只往来海道范围内的海域,综合多方因素将其划分为内洋和外洋两部分,并制定了相应的巡防管辖制度。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考察相关文献,就清代内外洋的划分问题提出几点认识。第一,沿海各地内外洋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将内洋改划入外洋,或将外洋改划入内洋。第二,和大陆海岸或设立府厅县衙门岛岸的距离并不是划分内外洋的绝对标准,并非所有近海区域皆为内洋,一些外缘无显著岛礁的沿海标志性海角或海港的附近海域就可以划入外洋。第三,以港湾或岛礁等地标来命名和划分内外洋是当时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港湾岛礁附近海域以外的洋面便不属内洋或外洋,只是有些海域并无岛礁等用以标识或划界而已,沿海商船往来海道以内的海域都属清朝管辖。总之,清代对于沿海广大海域进行了长期有效的管辖。  相似文献   

6.
清代将接近大陆海岸和岛岸的海域划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内洋,这部分海域由于靠近大陆海岸或岛岸,以一些小岛为标志,由沿岸州县和水师官兵共同负责管辖;二是大洋、深水洋或黑水洋,这部分海域无边无际,"非中土所辖",类似于现代的公海;三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条洋面,清人称其为外洋,这部分海域通常以距离中国海岸、岛岸最远的岛礁为标志,由于超出了文官的管辖能力,主要委派水师官兵来巡阅会哨。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革命前,清政府没有自己的海军。它的所谓“海防水师”,仅作为陆军的附属,“均为捕盗缉奸”而设。水师开始成为独立军种,以曾国藩为镇压太平天国在湖南创办的湘军水师为雏形。因此,研究湘军水师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它对近代海军建设的影响和作用,对于客观地评价洋务派及以办海军为重要内容的“求强”活动,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8.
正林则徐在禁烟之外,同时还肩负着其他重要使命,也曾在外洋周密部署,与各国武装商船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一、"海口事件"之辨析林则徐赴粤是奉旨行事,谕旨全文为:"湖广总督兼兵部尚书衔林则徐,著颁给钦差大臣关防,驰驿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所有该省水师,兼归节制。"~([1])谕文中用了"海口事件",而不直接说"鸦片事宜",不禁令人  相似文献   

9.
叶君剑 《安徽史学》2023,(3):159-168
1949年浙江大陆解放前后,国民党武装力量纷纷逃往沿海岛屿进行抵抗。在地方档案中,这些国民党武装力量主要被称为“海匪”。浙南沿海是中共剿匪斗争的一个重要地区。海匪抢夺或毁坏渔船,抓走甚至枪杀渔民,严重破坏了渔业生产,影响渔民的生计。为此,中共采取劳武结合、编队保护、北上生产等措施。海匪既胁迫渔民购买海上通行证或提供物资,又会根据形势的变化拉拢渔民。中共在处理一般匪属和被抓放回的渔民时采取宽大政策,并专门设立招待所、供销社进行分化瓦解。浙南沿海地区剿匪斗争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不仅对当地的社会改造产生影响,还折射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社会治理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清前期,时人形容浙江海防形势喜欢用藩篱、门户与堂奥来描述,由外至内,分别是藩篱、门户与堂奥,与此对应的制度分别是巡洋会哨制度、海禁制度与保甲制度。这三个制度构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浙江海防体系。  相似文献   

11.
纪志龙 《南方文物》2001,33(1):110-112
清道光十九年七月廿七日(公元1839年9月4日),清军水师大鹏营参将赖恩爵指挥各水师船 和九龙寨炮台,向对我武装挑衅的英国兵船开炮,战斗持续5小时,此仗为中英间最早的“ 鸦片战争”,亦为中国反击英军侵略的最早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战。赖恩爵,字简廷,清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生于广东广州府新安县大鹏所城(今深圳市龙 岗区大鹏镇鹏城村),卒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任上。赖恩爵出生于行武世家,祖父赖 世超官至广东琼州镇总兵,武功将军,御赐蓝顶花翎,正二品;父亲赖英扬一生致力于缉匪 抗盗,战绩彪炳,道光十…  相似文献   

12.
<正>"重庆"舰、"灵甫"舰系1945年8月英国按租借法案分别赠予和租借给国民党海军的。"重庆"舰原名"AURORA"(阿罗拉),是1931年建成的轻巡洋  相似文献   

13.
新界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之东,九龙半岛的北端,清代隶属于广州府新安县,在英国租借之前,新界由新安县属九龙巡检司直接管辖。新界是清朝政府的重要海防要地,清政府在此设有大鹏协水师副将,驻扎九龙城,统率重兵,据以防守。  相似文献   

14.
黄海海域的海防建设肇始于皇太极崇德年间。顺治至乾隆四朝在承袭清入关前旧制基础上,对该海域海防体系进行了调整和增建。陆防体系方面,将熊、盖旧线向外拓展,强化岫岩海防地位和海防力量,凤凰城边外增置汛地;洋防方面创设旅顺水师,明确巡洋会哨范围。虽雍乾时期在莽牛哨设汛和沿海增置水师问题上议而未行,给近代以后黄海海域海洋国土安全留下隐患,不过清前中期该海域因时就势的海防建设与调整,对鸦片战争前北洋海疆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沈林 《满族研究》2012,(1):75-81
清代水师建设是"国语骑射"的延伸,是国家安全与稳定的需要。水师是清军事组织的重要部分,水师旗营基本上是汉军,广州水师包括全国的水师为清朝国家的安全和军事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水师制度与八旗制度一样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水师——金珠苗寨的"神医"是传统中医郎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水师的医术之神奇,表现在其"化水"疗法即取一碗清水,不打麻药就可以接骨,接骨时感觉不到任何疼痛,并且一般能接好。目前,金珠苗寨的水师传承的状态比较乐观,但水师至今尚未申请县级、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未申请专利,金珠苗寨"神医"水师的传承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政府在咸丰年间经历了三次漕运危机,分别是咸丰三年南方四省漕粮停运,咸丰六年江浙受灾、海运减少,咸丰十年太平军进占江浙,海运停滞。为了应对粮食减少的情况,户部一面减成支放、折钱支放以减少支出;一面加紧筹措补充,通过沿海省份采买、西部省份粜变仓谷,以及收回南方各省漕折银等权宜之计,勉强维持了收放的平衡。从筹措京米的过程可以看出,外省面对朝廷的谕旨,不仅要考虑政令执行的难易程度,还需要结合本省的财政状况,以及考虑镇压"匪乱"军饷的急迫程度,在完成中央政令和镇压"匪乱"之间达到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正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攻占南京,中国南京各界人民举行庆祝活动,遭到英国军舰开炮轰击,打死打伤2000多中国人。这一消息传到重庆,当时的中共重庆地委决定于1927年3月31日,在重庆的通远门打枪坝以"重庆工农商学兵反英大同盟"名义,举行"重庆各界反对英美枪击南京市民大会"。军阀刘湘趁机镇压革命。于是,重庆打枪坝血  相似文献   

19.
日本对华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后,在向英国通报时,刻意隐瞒了第五号要求。英国确认第五号要求存在后,最初认为其或系作为谈判筹码而提出,但很快改变了看法,认为第五号要求并非"愿望"。英国向日本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如果日本对华所提要求损害英国在华利益,必须先与英国协商;二是日本不得违背英日同盟的宗旨。在英国的干预下,日本决定暂缓对华提出第五号要求。由于一战时期深陷欧洲战场,英国无力东顾,不愿中日间发生战争。日本向中国提出最后通牒后,英国一方面说服日本不要诉诸武力,一方面力劝中国接受最后通牒。维护英国在华利益,是英国斡旋中日"二十一条"交涉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文物》1979,(7)
太平天国革命前夜,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垂死的封建制度,对农民加强了暴力镇压和思想欺骗。在阶级矛盾特别尖锐的太平天国起义的广西潯州地区表现得非常突出。早在道光年间,潯州地区的地主阶级"习武备以御匪","联保甲以弭盗贼",订立安良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