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38年10月,中共中央青年工作会议在延安召开以后,中央青委书记兼组织部长陈云号召中央青委的干部走出延安到全国各地去宣传抗战青年工作的基本任务,传达  相似文献   

2.
1938年10月,中共中央青年工作会议在延安召开以后,中央青委书记兼组织部长陈云号召中央青委的干部走出延安到全国各地去宣传抗战青年工作的基本任务,传达贯彻中央青年工作的会议精神。由于湖南是当时的抗日前线,又是国民党右翼势力十分严重的地区,陈云就派有“大秀才”之称的胡乔木到湖南,  相似文献   

3.
回忆两次莫斯科会议和胡乔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2年9月,乔木同志逝世以后,我到乔木同志家里去吊唁,并看望乔木夫人谷羽同志。她对我说,“乔木病重时讲,看来有关1957年和1960年莫斯科会议的情况,我可能来不及写了,转告明复,请他回忆一下。”对于乔木同志这个嘱托,我感到力不从心。那两次莫斯科会议都是毛主席、少奇同志、小平同志、彭真同志亲自参与、亲自决策的,而且相关的问题都是涉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苏关系等许多重大问题;而我从1957年年初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翻译组,只是参与了这两次会议期间及会议前后的翻译工作,知道的情况不多。但是,每当回想起那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4.
往日,他为毛泽东起草文件;后来,他为邓小平起草文件。他就是被称为“党内一枝笔”的胡乔木。  相似文献   

5.
1981年冬,南京中山陵国宾馆,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书记处书记的胡乔木下榻在这里。这是胡乔木“文革”结束复出后第一次来南京。他是江苏盐城人,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因而到南京也可以说是到了故乡。他办完了要办的一些公事以后,便向江苏省委办公厅提出,要会见一位现住南京的老同志。于是,办公厅接待处处长陈中笑便着手安排会见的具体事宜。  相似文献   

6.
乡贤胡乔木     
顾骧 《炎黄春秋》2008,(3):33-40
从对一篇小说的评价说起 年前,从维熙兄从文海中作了一番钩沉,重读了胡乔木,引发了我对这位前辈乡贤的若干回忆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早年胡乔木     
茆贵鸣 《百年潮》2002,(7):40-45
胡乔木,这位被胡绳誉为"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党的思想宣传事业,奉献给了党的重要文献的起草和编纂工作."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的期望,都已经流泻在他毕生写作的不计其数的文字之中了.  相似文献   

8.
胡乔木的讲话(1951年)今天我们在这里哀悼中国人民艺术家陈波儿同志去世,她的去世,是人民艺术事业、人民电影事业重大的损失。中国人民电影事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短短两年当中,已经有了巨大的成绩,这个成绩,是和波儿同志在两年中和两年前对电影事业所...  相似文献   

9.
回忆胡乔木     
王梦奎 《百年潮》2008,(9):10-18
早就读过胡乔木的文章和诗词,直到1981年才第一次见到他。 当时我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工作。4月16日接到办公室通知,要副研究员以上人员到中南海西楼昕胡乔木的报告。我向来不喜欢听报告,虽然是胡乔木的报告,还是向办公室请示:可否不参加?答复是要参加。这就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听了胡乔木的报告。  相似文献   

10.
11.
<正>中共历史上的一个大才人我感到在中共历史上,胡乔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特殊到只有唯一一个这样的人物。我记得1940年前后,延安《中国青年》杂志上登过他一首诗,中有"雨后的繁花,笑满了春山"这么明丽生动的句子  相似文献   

12.
鲁书月 《百年潮》2012,(12):37-40
胡乔木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党的思想理论文化建设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坐落于北京丰台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从倡导到筹建,从设计到展览内容,再到健康发展,都倾注了胡乔木的心血。上下协调,费心筹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筹建始于1983年。筹建之初,在建馆和选址上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3.
胡乔木与乔冠华1939年春,香港出版一张新的报纸《时事晚报》,每天登一篇社论。这些社论是从全世界的范围评述国际形势的翻腾起伏。当时,国际风云尽管千头万绪,但社论却能说得一清二楚。读者阅读之后,仿佛觉得自己置身于一个制高点上,增强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乐...  相似文献   

14.
1967年12月6日,胡乔木被正式列入"周扬专案组",进行专案审查."周扬专案组"属中央专案审查小组第一办公室(简称"中专一办"),江青直接过问.此后不久,1968年2月,北京邮电学院造反派勒令胡乔木儿子退学,强迫胡乔木夫人谷羽签字.谷羽气恼、着急,不幸中风,半身不遂.  相似文献   

15.
受命创建中国社会科学院 1977年5月7日,中共中央批准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于4月5日递交的《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改变名称的请示报告》,决定“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地位同于中国科学院,相当于部委一级。中央要胡乔木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创建这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要邓力群做他的助手,任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兼机关党委书记。’胡乔木提议于光远也到社科院任副院长,中央表示同意。  相似文献   

16.
《百年潮》1997,(3)
胡乔木同志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比我小五岁。我和他在延安相识,长期共事,断断续续,前后有五十多年。他的丰富知识和写作才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音容笑貌,至今还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17.
朱元石 《百年潮》2007,(4):49-51
胡乔木从1961年夏开始病休,又在“文化大革命”中长期被审查和“冷冻”,直到1975年,在邓小平的交代下,他着手筹备和成立了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并开展工作。也就在此时,我有幸同胡乔木有所接触,并在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工作中深入了解其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风格,而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长期担任毛泽东政治秘书的胡乔木,执笔撰写过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建国初期的《共同纲领》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及《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等重要文件、文章;又担任过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要职,是我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之一。于1992年9月去世,享年80岁。作家叶永烈根据胡乔木同志亲属及有关人士提供的丰富素林,查证了大量文献资料,写出本文后又经其审阅认可。本刊征得有关方面同意,选发部分精采篇章,让读者了解这位人们久知其名却少知其事的…  相似文献   

19.
正1937年3月,25岁的胡乔木接到上级通知,鉴于上海形势恶化,要求"左翼"骨干撤往延安。此时他化名胡定九刚在培明女中安顿下来,又匆匆踏上新的征程。一、"青训班"的革命与爱情1937年7月,风尘仆仆的胡乔木在党组织精心安排下,顺利到达延安。他按规定报到并和组织谈话后,入职中宣部。时值抗战全面爆发,国内掀起青年学生奔赴延安的热潮。为争夺人才,中共一面成立学校或扩大规模来安置学生,一面专门组织人员到外地招生。9月底胡乔木和刘锡五等被派往泾阳县招生。  相似文献   

20.
胡乔木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朱佳木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20周年。这次全会以及全会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开创了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新时期。胡乔木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和国务院研究室主要负责人,出席了工作会议并列席了全会,为会议和全会取得的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