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许文舟 《丝绸之路》2010,(11):52-52
人类吸烟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最原始的吸食方法是“嚼烟”。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看到佤族妇女们津津有味地嚼着旱烟叶的时候,我便知道旱烟在这个民族心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吾轩 《成都文物》2005,(4):51-51
我国56个民族中,有22个民族人口在10万以下,统称为人口较少民族。他们分别是: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旗、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孜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总人口63万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福建、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十个省(区)。其中除福建省外,其余九省(区)的人口较少民族相对聚居在西部和边疆地区的86个县(旗、市)、238个乡(镇)、晰行政村。有16个民族在边境沿线与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  相似文献   

3.
彝族是我国西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化。与其他古代民族一样,彝族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了宗教信仰。彝族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没有产生一个全民族统一的至高无上的神灵,基本上还处在“万物有灵”为基础的原始宗教发展阶段上,存在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信仰形式,这些宗教信仰形式一直延续到近代。本拟根据彝典籍对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伦敦,很多英国人对我说:“你很像藏族……。”其实,我是一个来自中国西南边陲云南省的白族。云南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在38万多平方公里的高原大地上,生息繁衍着众多的民族,除汉族外,还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水、蒙古、布依、独龙族等24个民族。各民族和睦友爱,亲如一家。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先生在《龙凤》一文中认为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凤”都是图腾的遗迹,“龙”和“凤”并不存在于生物界,都是虚拟的生物.在我国古籍中,“龙”、“凤”是“天生”的一对.“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就最古老的意义说,“龙”、“凤”代表着我国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之把“龙”、“凤”当着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以说是十分恰当的.  相似文献   

6.
我的母亲     
贵阳市现今的护国路,在我开始有记忆的时候,它叫顺城街。那时大南门是名副其实的:有高高的城墙、有宽敞的城门洞。进城来往右拐,不远处就是顺城街。那是一条石块铺的斜坡小路。在顺城街的中段,有一个熊家大院,也就是我的外公家。熊氏家族人丁兴旺。外公那一辈,亲堂兄弟就有六个,我的外公排行第五。其中四外公熊范舆,是清末的进士,曾留学日本,昆明鼎革后即任滇督蔡锷之秘书长,1913年回贵州后任黔督刘显世的秘书长,曾积极参与护国讨袁之役。1920年在军阀权力争斗中,被无辜杀害。我的外公熊静安虽是学徒出身,后来却当了省商会会长。我母亲这一辈,也就是我的舅舅姨姨们,小时候我数也数不清。他们这一辈是“大排行”,在舅舅当中,我知道的有二舅熊其锐,曾赴日本学蚕丝。  相似文献   

7.
汉军“旗香”钩沈李德“旗香”是汉军旗烧香祭把活动,是由满族萨满跳神演化而成。从艺术角度讲,“旗香”是一种带有歌舞色彩的民间说唱形式,有娱神、娱人双重功能。其主要舞具为单鼓(太平鼓),因而又被称为“家戏”、“单鼓”、“太平鼓”。“旗香”多在秋收后到春耕...  相似文献   

8.
驰名海内外的甘南拉卜楞,有一座大金瓦寺在众多的殿宇中享有特别的地位,殿顶全部镏金,殿内供奉着一尊精美的弥勒大金佛,终年香客和游人不断。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大寺和镏金弥勒佛是200多年前三位尼泊尔工匠所建造,而且完工后他们留在中国没走,在当地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写下了一段美丽传奇的故事。这个已传续六代的特殊的“尼泊尔部落”,就是现在生活在夏河县乎尔卡加村的“瓦吾仓”。  相似文献   

9.
《攀登》2016,(1)
在三江源区的藏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藏民族原始的生态和谐理念,这是维系三江源区生态平衡千年未遭破坏的主要意识支撑,也是新时期建设三江源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三江源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就是一个对藏民族原始的生态和谐理念继承和改造的过程,就是一个在建设三江源物质文明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好希早”,汉译是吃新米的意思,是居住在景”县的基诺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关于这个节日,有个神奇的传说:很久以前,基诺山上住着两兄弟,家里很穷,每天挖野菜摘野果煮吃。他们养着一条黄狗。有一天,黄狗出去就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与贡桑诺尔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亥革命以前 ,贡桑诺尔布即以在本旗兴办各种图强新政著称于世。武昌起义爆发后 ,他公开反对共和 ,并积极阻挠清帝退位。继而返回本旗 ,企图搞内蒙古“独立”和地方自治。“独立”自治计划流产 ,奉袁世凯电召赴京出任蒙藏局总裁 ,却又加入并被推选为同盟会———国民党理事。就其辛亥前、后的作为 ,可谓全国性开明进步民族上层。而他在辛亥革命期间的表现 ,则难脱“反动”、“分裂”的帽子 ,但有其复杂历史环境下不必苛求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樟湖蛇崇拜     
在福建南平地区的千年古镇——樟湖,还保留着悠久历史、被专家学者称为“原始宗教信仰活化石”的樟湖蛇王庙和蛇文化系列活动。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崇蛇民族和地区有很多,但像樟湖坂蛇王庙这样保持完整的,在全国目前还没有找到第二处。  相似文献   

13.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参议院决议,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被定为海军旗。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改旗易帜,国旗改定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青天白日”旗被定为党旗,成为中华民国正式的官方旗帜。新疆民国时期铸造的铜元有五色旗和青天白日旗两种旗帜的图案,五色旗图案的铜元是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28年(民国17年)改旗易帜前铸造的货币,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到香港1920年9月14日。海天如纱。轻烟似的晨雾笼罩着香港九龙港口。港口中帆墙林立,舳舻相接。桅杆上挂着“米”字旗、“星条”旗、“花”旗、“太阳”旗等外国旗号的船舰,从晨雾里露出白灰色的轮廓,其绿幽幽的桅灯,象鬼火似地眨闪着,倒映在海水里,不断地晃动着。  相似文献   

15.
满族称之为“嘎拉啥”的动物距骨,笔者在《嘎拉哈之谜》、《嘎拉哈与东北‘骨卜’》等文中,探讨了其历史上的职能之一“卜骨”问题。从人类的野蛮时代,牲畜就是财富,特别是在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氏族或部落,牲畜的多寡是财富的标志,并且随着原始先民们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与某种或几种动物的密不可分,产生了亲切感、神秘感,从而在原始宗教观念支配下,形成了动物图腾崇拜,甚至以为某种动物的骨骼是可以避凶驱邪的。如《易经》上说的“豶豕之牙吉”,即猪的牙齿是可以得善除邪的,从而演变为“灵骨”崇拜。嘎拉哈,作为卜骨而有占卜的职能作用,同本文要讨论的,我国北方几个古老民族存在的神化为生前和死后的一些重要习俗,都是原始宗教观念下的活化石,即“灵骨”意识的事象。一、祭祖。在黑龙江省富裕县,居住着百余户近千人的古老民族——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人每  相似文献   

16.
黎霞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1):95-97,108,图版五
鄂温克族自治旗(县级)地处内蒙古东北部,是靠近俄罗斯和蒙古国的边疆多民族居住地。旗内现有5个苏木(乡级)、3个镇、1个民族乡和2个矿区。土地面积为19111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4.95万人。是以鄂温克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达斡尔族和布里雅特蒙古及厄鲁特蒙古等20多个民族聚居地区。8年来,在自治旗旗委、旗政府的积极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牧区以及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大旗思路的指导下,旗、苏木二级博物馆网络已初步形成。先后兴建了旗级鄂温克博物馆一座,苏木(乡级)博物馆(或陈列馆)、林业局博物馆等,共五座,即“东苏木布利亚特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在福建南平地区的千年古镇——樟湖,还保留着有着悠久历史,被专家学者称为“原始宗教信仰活化石”的樟湖蛇王庙和蛇文化系列活动,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崇蛇民族和地区有很多,但像樟湖坂蛇王庙这样保持完整的,在全国目前还没有找到第二外。  相似文献   

18.
国宝何尊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德新 《文博》2005,(6):30-31
“中”和“国”两字在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中很多见。如在宝鸡山土的西周早期的何尊(图一)、大盂鼎,中期的卫簋,晚期的比鼎、毛公鼎等鸿宝重器的铭文中的,都有“(?)”、“(?)”和“或”、“彧”(图二)。依照汉字的造字规则,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甲骨文“(?)”和金文“(?)”,就是象形字, 象征着居于军队中央,指挥士兵作战的旗帜,即旌旗。中间为旗,上下各飘着为旗游,这种由各种飘带  相似文献   

19.
野蛮的骄傲     
《南方人物周刊》2012,(16):100-100
“出草”指的是台湾某些少数民族猎人头的习俗,这些民族尚处于原始阶段,猎人头行为在其社会生活中被赋予了深远的人类学意义——譬如《赛德克·巴莱》里的赛德克族马赫坡社男子,“出草”后才有资格纹面,才被认可为真正的成年男性。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0月1日是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成立50周年纪念日。为了庆祝这一盛大节日,鄂伦春自治旗旗委、旗政府于1999年8月作出编纂《鄂伦春自治旗志(1989~1999)》的决定,将续编旗志作为向自治旗成立50周年献礼的项目之一。笔应邀参加了这部续志的编纂,在编纂有关禁猎内容时感触颇深。放下猎枪,实施禁猎,是鄂伦春民族的勇敢选择,是“三个代表”思想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次成功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又一明成果。作为新方志工作,我们有责任将鄂伦春人不屈的民族精神详尽载入史册,同时热情讴歌党的民族政策,充分反映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