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值此<安徽史学>复刊20周年之际,我想把我所经历、所知道的当年<安徽史学>复刊的情况写出来,作为一种史料,以资备考. 相似文献
2.
3.
一、史学研究应强调“化视角” “化热”从80年代开始,至今不衰,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化的前所未有的热忱和广泛的关注。但化市场却不尽如人意。粗制滥造的东西到处充斥,真正有价值、有份量、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并不多见。而另一方面,一些专家型的人才依然故我地从事其专门之学的研究,对这种“化热”冷眼旁观。 相似文献
4.
边丁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10(2):109-110
古代西域是荟萃东、西化的中心和纽带,它以自身独特的建树,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超越国家、民族和地域界限,博采众长,风迎八方,海纳百川,包容丰富,这种历史化精神与现代艺术化多元陛、开放性的观念相吻合。王嵘近作《西域化的回声》正是把大量历史艺术化现象聚焦在与未来的结合点上,是着力寻求历史与未来结合部的新尝试、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6.
民本思想与历史盛衰的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历史上,关注社稷的盛衰、追求民族的兴盛,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成为民族史学优良传统.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振兴民族的历史发展的要求.中国史学家通过对严酷的历史兴亡事实的总结,形成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关系到一个重大史学理论问题,涉及对历史发展过程和历史发展动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门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学科,历史学应在关注现实和服务现实的同时,不屈服于现实。德国长期以“科学”和“独立”著称的《历史杂志》,却在纳粹上台后逐渐转向纳粹化,在经历过“主编易人风波”后,更是通过提升主编权力、改变办刊宗旨和增加纳粹主题刊文数量的方式,完全屈服于纳粹政治,沦为纳粹的附庸。在此期间,由于杂志刊发了一些纯学术和批判纳粹类型的文章,后世学者往往把它看作“消极抵抗”的代表。事实上,这种行为只是杂志号召历史学家为纳粹政治服务的一种手段,不能被视为抵抗纳粹的证据。《历史杂志》的纳粹化对德国社会和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不仅助长了德国的反犹主义行为,美化了纳粹的侵略行径,而且降低了德国传统政治史学的权威性,削弱了杂志自身的可信度和公信力,使其丧失了在全球史学界原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10.
《美国历史评论》是美国主流的核心历史刊物,更是“第一份科学的美国历史杂志”。它是19世纪末西方史学职业化的产物,也是美国史学科学化、职业化的标志。100多年来,它坚持严肃的专业态度,坚持和发展了自己的栏目内容和形式,主旨是为了繁荣和发展美国的历史学术。它最初不是美国历史协会的机关刊物和出版物,但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评论》最终成为美国历史协会的“旗舰”。有人批判《评论》内容方面的保守,但细心考察会发现它是美国史学发展的晴雨表,尤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史学发展的趋势和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