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在武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开展了地雷战、地道战,打得日军落花流水,极大地激励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魏洪亮就因领导“地道战”而被人们誉为“地道司令”。这里讲述的是1945年春,魏洪亮领导冀中军民利用地道战以少胜多、战胜口军的一个战斗故事。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民主爱国人士。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和民主革命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至今仍是激励人们奋进献身的格言。然而,很少有人知晓,陶行知先生还是一位著名的演讲家。在30年代,他曾利用外出访问的机会,在世界各国宣传中国的抗日活动,呼吁各国人民支持中国的抗日事业。值此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特将陶氏出访各国宣传中国抗日的情况叙述如次,以飨读者,并藉以深表对先贤的敬仰和怀念。  相似文献   

3.
吴敬琏、胡鞍钢、杨开忠、蔡昉……这一批“当代中国谋士”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们的建言献策被政府采纳,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群体?谋略由何而来?其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4.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郊区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他既是教员,也是校长. 一天,陶行知看见学校大门处蹲着一个蓬头垢面的小乞丐,正伸出黑乎乎的小手向过往行人乞讨.陶行知准备给他点钱,但想了想,还是没有这么做.他俯下身,用小石子在地上写了一个“人”字,然后问小乞丐:“这个字你认识吗?”小乞丐迷茫地摇摇头,“那你需要钱吗?”已经饿了几天的小乞丐双眸顿时明亮起来:“要的,要的,先生!”“那你跟我来.”陶行知将小乞丐带到了办公室,但是,他还是没给他钱.  相似文献   

5.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已无力再作大规模的正面军事进攻,而是加紧敌后“扫荡”和经济侵略,以巩固其统治。国民党蒋介石早就吓破了胆,他们不敢打日本,却把我党视为眼中钉,搞所谓“军事限共”、“政治限共”,不断制造反共磨擦。为了争取时局的好转,我党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积极发展抗日根据地,壮大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政权。  相似文献   

6.
商代的社会基本群众被称作“众人”,在殷虚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多次出现。但是,到了周代以后,“众人”作为特定身分的意义却消失了,即或在某些场合偶然出现,也只是被当作多数的数量司使用着。那么,作为商代的基本群众的“众人”,经过改朝换代,进入周代之后,他们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商代的基本群众叫“众人”,周代的基本群众叫“庶人”,称呼变了。但商代的“众人”,其地位同于“小人”,即自由人这个社会集团中的普通人民群众;而周代的“庶人”,地位却不同于“小人”,他们下降了一个等级,变成了不自由的被保护民,成为“被剥夺了一切公权的平民”(恩格斯语)了。所以,我个人认为,在中国古代,平民这个社会阶级,是西周以后才出现的。下面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一场全民抗战,期间,藏族同胞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积极投身救亡运动,他们通过运输物资、宣传抗日、捐款捐物、出力参军等方式支援抗战,为中国长期抗战提供了一定经济基础,对鼓舞抗战斗志、促进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抗战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众人和庶民     
西周春秋时期,有“众人”和“庶民”(亦称庶人)。这是西周春秋时期的主要农业劳动者。但对众人、庶民的身分,有不同的看法。众人,来自殷商,卜辞中有“众”或“众人”。“王大令众人日协田,其受年。”“王往,以众黍于冏??“贞维小臣令众黍。”这里只看到众或众人是耕田种地的,是农民,看不出他们的身分。  相似文献   

9.
经常能看见孩子透过玻璃在观察着外面的世界,和成人不同的是,他们的专注和好奇程度要比成人强,因为他们的鼻子都被压扁了,他们恨不得透过这玻璃,能够触摸到事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好好的一块贵重金表给拆坏了,她就此把儿子打了顿。陶行知先生当即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陶行知先生的这番话确实道出了目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怎样无意识地扼杀了孩子可贵的  相似文献   

10.
太原出版的《生活文摘报》在2001年1月12日的第4期第3版上,登了一篇《林彪受伤真相》,文末注明摘自《在毛主席身边·叶子龙回忆录》。此文说:“抗日战争初期的平型关大捷,极大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斗志。作为战役的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与抗日战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批知识界爱国人士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陶行知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代表。本用丰富翔实的史料论证了陶行知作为一位正义的爱国,从五四运动时期参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活动起,逐步发展成为一位具有深刻系统的抗日主张和思想的坚强的、热心的抗日宣传、组织、谋划的过程,记述了他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2.
《红灯记》幕后的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木 《纵横》2009,(7):60-63
1962年第九期《电影文学》刊登了一个电影文学剧本《自有后来人》(又名《红灯志》),作者沈默君、罗静。该剧本写的是在日军侵占下的东北一个小镇上,有一家祖孙三代人为了给东北抗日联军游击队递送“密电码”,演绎了一场生离死别的感人故事。故事中的三代人不是真正的一家人,然而革命斗争却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共产党员李玉和、李奶奶牺牲了,“革命接班人”李铁梅终于把“密电码”送到了东北抗日联军游击队。  相似文献   

13.
谭震林一生,敢说敢做,个性鲜明,人称“谭大炮”。他讲话作报告,也很少请人“捉刀”,有着浓厚的“谭氏风味”,让人耳目一新。1940年,谭震林担任江南抗日义勇军司令,化名林俊。一次,谭震林作报告,会前指定了一位上海来的大学生作记录,可是他却一字未记。众人追问原因。大学生怔怔地说:“今天的报告太好了,我从没有听过这样好的报告。一开始就把我吸引住了,越听越爱听,竞把作记录的事忘了。”事后他还天真地追问:“林司令!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谭震林笑答:“劳动大学毕业。”1942年11月,中共苏中区党委召开南坎会议,谭震林以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身份作“精兵简政”的报告。亲历者康迪回忆:“整整一天,他不用讲稿,从国际、国内形势,谈到苏中的工作。他还谈到苏联红军打了一个大歼灭战,清清楚楚地讲到俘虏、打死、打伤多少德军,击落多少架德军飞机,缴获、打毁多少坦克、大炮、轻重机枪、长枪、自动步枪、枪弹、各种子弹、手榴弹等一长串数字。”会后,康迪等人与报纸核对,任何数字没有丝毫偏差。  相似文献   

14.
蒋健 《文史精华》2004,(6):50-54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是《八路军军歌》中的一句歌词。 平型关战斗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尽管平型关战斗是在国民党阎锡山作战方案框架下进行的,但是由共产党八路军独立完成的。八路军以简陋的装备主动攻击日军  相似文献   

15.
<正>1931年,日本关东军蓄意策划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悍然侵占我国东北三省,激起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此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开启了14年的浴血奋战。当“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消息传到安徽后,有一群尚在中学读书的热血青年,他们成立抗日救国会,组成义勇军“援黑队”,决心奔赴黑龙江抗日前线杀敌,以实际行动救亡图存。  相似文献   

16.
在《炎黄春秋》上读到关于胡乔木同志的长文,不由想起萧军与他的交往。他们虽然一个是著名作家,一个是党内“大笔杆子”,经历和性格完全不同,但他们却相交很久,并且很有缘份。1936年在上海,1942年到1944年在延安,1981和1982年在北京,他们曾多次交往。 一、在上海 1934年11月初萧军到了上海,写出了反映东北抗日斗争的中篇小说《八月的乡村》。鲁迅先生看了原稿非常赞赏,热情地写了序言予以评价。 由于这种“言抗日”的小说国民党当局严禁出版,所以萧军是以“奴隶丛书” 之二(之一是叶紫的《丰收》,之三是萧红的《生死场》),并自费,秘密找私人…  相似文献   

17.
1940年春,在我沂蒙抗日根据地边缘的一个小村庄里,驻进了一小股日伪军,为首的叫水原清。他们口口声声要与共产党合作,不打骂老百姓,还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然而,这些小伎俩是瞒不了根据地抗日军民的,他们运用各种斗争手段,掌握了水原清的真实意图和各种罪行,最终将“水原清实验区”彻底摧毁。  相似文献   

18.
全面抗战爆发前,两广地区的抗日主张在国内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根据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资料,揭示出胡汉民与两广在抗日问题上的复杂性:一方面他们宣传“抗日反蒋”的主张,也有支持抗日的举动;另一方面则有幻想“联日制蒋”,并有与日方接触的行为。论较详细地披露了这一历史过程,分析了形成这种复杂性的原因,并对胡汉民与两广在抗日问题上的立场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19.
张茜 《文史月刊》2009,(6):16-16
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受鼓舞,冀东部队政治部主任李中权同志积极主张建立一支专业文艺队伍,以文艺为武器,宣传抗日,激励斗志。  相似文献   

20.
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与军事将领冯玉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一段深切交往。冯玉祥曾请陶行知作河南的教育规划,陶行知在创建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时曾得到冯玉祥的支持和帮助,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还陈列了一张冯玉祥视察晓庄的照片,冯玉祥将军还很关爱陶行知的家人,他们两人之间的情谊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