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章丘洛庄汉墓出土的鎏金铜当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章丘洛庄汉墓经1999年夏和2000年的两次抢救性发掘,共在墓室周围发现陪葬坑和祭祀坑33座,出土物达3000余件,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入选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其中.第9号陪葬坑为出行仪仗类,共发现7匹真马和10只大犬,在两匹马的头部各发现1件鎏金当卢,甚是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文物》2014,(9)
2004年4~12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青州市博物馆联合对西辛大墓进行了发掘。该墓是迄今山东地区发掘同类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墓圹呈阶梯状内收,石椁以巨石垒砌,在石椁之外二层台上分布五座陪葬坑。随葬器物有陶、铜、玉、骨、金、银、漆木器等。从墓葬规模及所处地望分析,墓主的身份可能是齐国的贵族或与齐王室成员有关。该墓修筑考究。从墓壁的加工规整、墓室填土方格网状的夯筑方式,到以加工规整的石块砌成的巨大石椁和以铁汁灌缝的现象等,都是同期墓葬中极为罕见的现象。这为进一步研究齐国墓葬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章丘洛庄编钟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6月,山东省章丘市枣园镇洛庄村发现一座大型汉代墓葬。根据出土的封泥推测,汉墓的年代不会超出西汉早期吕国存在的阶段,即公元前187~前180年之间。墓主应为曾做过吕国国王的刘邦之妻侄吕台。目前已发掘36个大型祭祀陪葬坑,出土各种珍贵器物3000余件。其中14号陪葬坑出土  相似文献   

4.
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汉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9年8月11日,武威地区文物普查队在武威柏树乡下五畦大队的旱滩坡墓群普查时,发现1座汉墓,这座汉墓坐落在一个小山丘下,墓道与墓门已经暴露,普查队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墓葬揭开时,里面淤土厚约80厘米。墓葬为土圹单室墓,墓门方向正东,墓门前有斜坡墓道(未做清理,长度不明)。墓室东西长3.7、南北宽1.54、高1.4米,墓门用大砾石砌封。高1.3、宽0.8米,墓门距地表深1.4米。墓门和墓室均为平顶。墓室内东西向并列柏木棺二具,相距16厘米。棺为长方形,以榫卯结合。均长190、宽54、高约56  相似文献   

5.
河北定县43号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物》1973,(11)
43号汉墓位于定县城南北陵头村西约200米处,封土高12米,直径约40米(图一、八)。我馆从1969年11月中旬到12月初,发掘和清理了这座汉墓,编号为43。从墓中出土遗物来看,当是东汉中山穆王刘畅之墓。一、墓室结构 43号汉墓,为砖室结构,规模宏大,由墓道、东耳室(图九)、西耳室、前室、中室(图  相似文献   

6.
西安西郊唐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12月,在西安西郊新西北火车站东侧基建施工中发现唐墓1座,陕西省博物馆派人于1984年12月5日至7日对该墓进行了发掘,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位于新西北火车站东北约100米处,正当唐长安城外郭城开远门外。墓底距地表深达6米,因此发掘中将墓室全部进行了清理,而墓道只清理了一段。墓葬为单室土洞墓,方向正南。墓室长方形,长2.58、宽1.9米。墓室西侧有一砖砌棺床,宽0.9、高0.36米,长与墓室相同。墓口宽0.76米,以砖封门,堆砌较乱。棺床用  相似文献   

7.
山东苍山城前村汉墓位于苍山县城前村的土台之上,于1973年5月由山东省博物馆与苍山县文化馆协同发掘,发掘报告于《考古》1975年第2期发表。此墓早年曾遭破坏,墓道损毁严重,墓门丢失,墓室分为前室和后室,前室东西两侧为耳室,东侧为龛,设有神位,随葬器物数量不多,但墓室画像保存完好,采用凸面线刻的雕刻技法表现出明显的临沂地区风格。  相似文献   

8.
1970—1976年,发掘了陕西咸阳杨家湾两座汉墓,出土了大批的彩绘陶俑,有骑兵、步兵、文官武士、舞乐杂役及配套的战车兵马等。在十一个陪葬坑中,有骑兵俑坑六个,步兵俑坑四个,战车坑一个。这些大量的兵马骑俑的出土,是研究西汉军制和骑兵在西汉时期的军事作用的重要资料。展力先生的《试谈杨家湾汉墓骑兵俑》和杨泓先生的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房地产公司开发工程进行考古勘探,发掘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1座西晋墓(C1M8632)位于上阳路西南,涧河与洛河交汇处的东北角,西距涧河约300米。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C1M8632为土洞墓,墓向190°。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南部,平面长方形。长2、宽0.7、深2.7米。墓门用砖封堵,封门砖不及顶,残高0.36米。墓室在墓道北部,梯形,长1.6、宽1.2~1.4米。墓室内偏西侧有一已朽骨架,葬具不明。与其并行,墓室的中部有一陶棺,长0.9、宽0.3、高0.28米。棺内有一具小孩骨架,已腐朽。葬式均为仰身直肢,头…  相似文献   

10.
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罗泊湾一号墓位于西江北岸约一公里处,西距贵县县城五公里。封土高大,当地群众称为大坡岭。1976年6月下旬,贵县化肥厂扩建时,发现了此墓的墓道和陪葬的车马坑。坑中出土了一些鎏金铜车马器。随即对此墓进行了发掘。这座墓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封土高约7、底径约60米(图一)。层层夯实,土内夹有少量炭屑和竹木屑等。封土上发现石灰窑址和近代坟墓。封土下为墓室、墓道和陪葬坑(图一三),墓室椁板下还有殉葬坑和器物坑。从墓顶到墓底深约11米。  相似文献   

11.
殷墟武官村大墓墓主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墟武官村大墓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郭宝钧先生于1950年发掘的。它位于殷墟西北岗王陵的东区。当年发掘时,主要清理了墓室、北墓道和南墓道一部分,随后发表了发掘报告。197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安阳地区文化局合作,在发掘武官村北祭祀坑的同时,将该墓之南墓道作了清理。至此,该墓的全部资料得以完整公布于世。此墓是有南、北墓道的“中”字形墓,墓深7.2米,墓室呈长方形,南北长14米,  相似文献   

12.
杨本硕 《南方文物》2023,(2):254-261
修建墓葬作为汉代社会的重要内容,包括规划、营造、封护等过程。西安地区汉墓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葬具、陪葬坑等多部分组成,墓葬布局与形制多经过严密规划。墓葬有“开挖式”“掏洞式”、“开挖-掏洞式”三种营造方式,使用砖、木材、石料、沙子、木炭等建筑材料,从封门、填土、封土、排水与防潮等方面加强防护,修建中使用大量人员及工具。西安地区汉墓类型丰富,表现出墓葬修建的较多内容,对认识汉代社会、经济及家庭等提供了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3.
1992年10月,巩义市耐火材料总厂在芝田镇东北角新建厂房时,于总厂中部办公楼地基范围内发现东西平行排列的唐代墓葬两座(东侧墓葬编号92HGZM35、西侧编号92HGZM36)。经上级文物部门批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员在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配合下进行了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 M35 土洞墓,方向185°,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与墓室5部分组成。长方形斜坡墓道长7米以上。墓道北依次为过洞、天井、甬道。过洞水平长度1.8、高1.48~1.98、宽0.94米。天井长1.8、宽0.94、深5.52~6.2米。甬道长0.8、宽0.84、高1.5米。墓室为梯形,南北长2.9、南壁宽2.14、北壁宽1.84米。墓顶已毁,形状不明(图一)。墓门封门石块全部滚入墓室,将大部分随  相似文献   

14.
1993年9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洛阳钢厂发掘战国晚期墓葬10座,其中洞室墓6座。该墓葬区位于洛河与伊河之间的伊洛平原上,周围地势平坦。(图一)在该区也分布着大量的唐宋墓。现将6座洞室墓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与随葬品的位置这6座墓葬依其形制可分M型,其中A型又可分为两个亚型:Aa型:1座(C7M711),为大墓道小墓室的土洞墓,深4.5米,方向为188“,由墓道、墓室、壁龛三部分组成。墓道为长方形竖穴,位于墓室南部,四壁较直,长2.9米,宽1.6米。墓室长2.4米,宽0.95米,高0.8米。在墓室的前部左右各设一个小龛,西小龛长0…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陕西铜川新区铜川市工人文化宫基建时发现6座清代墓葬,铜川市考古研究所随即进行了发掘。墓葬均为竖穴墓道土洞墓,总长4.5~5.5米之间,墓道长2.2~2.6、宽0.6~1.2米,墓室长2.3~3.1、宽1~1.2米。部分墓葬发现有土坯封门。墓葬为东西向或稍偏北,墓道在墓室东边或偏南。葬具为木棺,已朽。基本为单人葬。除随葬有陶罐、锡灯、铜钱、银耳环、板瓦等外,还同出有一批耀州窑生产的瓷器,  相似文献   

16.
1983年5月,位于安阳市铁西区郭家庄东侧的安阳市第二制药厂,在基建过程中发现两座唐墓。我馆闻讯后随即派人进行了发掘清理。两墓东西相距6米。墓葬编号:西侧为M1,东侧为M2。现将两墓发掘情况分述于后。一号墓(M1)该墓是一座砖室墓,平面为方形,四壁略外弧,顶为四面弧起的穹窿形。东西长3.7、南北宽3.3、高2.85米。墓室方向为南偏西10°。该墓由墓道、甬道、墓门、墓室组成,因墓前有障碍物,墓道及一段甬道未作发掘。已发掘的甬道长1.2、宽1.2、高  相似文献   

17.
甘肃武威磨咀子遗址由中日联合考古队共同发掘,其中2003年度共发掘汉墓25座,墓葬均为带斜坡墓道的土洞墓。墓葬均由墓道、照墙、墓门、甬道和墓室组成。随葬器物有陶器(还有釉陶)、铜器、木器和漆器等。根据墓葬的结构、葬式和随葬器物的特征可推断其年代大概在新莽前后。  相似文献   

18.
1954年我会配合基建工程在西安郭家滩进行了古墓葬的发掘清理。兹将较特殊的隋大业六年龙泉敦煌二郡太守姬威墓简介于后: 一、墓葬形制:分墓室、墓道两部分,墓室为近方形的土洞,长4.1、宽4米,北偏西4度,顶被破坏,似呈拱形,残壁高2.05米,底距地表深16米。西部置石棺床,床上有木棺,棺木及骨架已凌乱;东部置随葬器物,也巳扰乱。墓道位于墓室南端东部,斜坡形,长46.75、宽2.05米,共有方天井七个,由底直通地表,天井间为2.4—2.5米的八段甬道,高约2米,墓道口距地表约0.9米。第一个天井下端东西两侧有小龛各一,均高1.1米,东龛内尚有许多随葬器物,第一甬道与第一天井相接处,有封门砖,内为石雕墓门,墓志放在墓室与墓道相  相似文献   

19.
《陇右文博》2009,(2):9-13
2004年8月6日.位于武威市凉州区第一粮库施工现场发现一座砖室墓.我所组织专业人员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现将此发掘成果简报如下。一、位置及形制墓葬位于武威市城区民族街粮食巷.为砖室结构墓,由墓室和墓门组成。墓门东向,用青灰条砖起两层券,门高1.28米,宽0.97米,进深0.96米。墓室距地表层深约4米,东西长3.78米,南北宽3.20米,高3.30米。  相似文献   

20.
1997年9月初,会昌县西江镇西源村的枣子树下小组,发现古墓一座。县博物馆根据文化局驻村干部报告的情况和采集的碎片进行分析,认为墓葬还有其它遗存物,于是组织人员前往实地进行发掘清理。参加发掘清理工作的有张起清、池小琴、刘小海,并得到西源村许三庆、丁罗发等同志的全力支持。一、墓葬概况该墓位于西源村委会西北约300米的山坡下,墓向座西朝东,为砖结构单室墓,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底部与墓室地面等高。墓道平面近似梯形,阶梯式。长约250厘米,宽约90厘米,深度不清。墓门位于墓室西壁正中,方向正东。墓室平面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