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寺院中的会计──直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敦煌寺院中的会计──直岁公维章,文澜僧官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特殊的职官制度。中国的僧官制度始于晋,盛于南北朝,唐宋及其以后,中央僧官机构渐趋消弱、废除,而地方和基层僧官则渐趋强化健全。对于中国僧官制度的研究,前贤多有论述,尤其对都僧统、都僧录、都教授...  相似文献   

2.
《中国僧官制度史》评介曹旅宁由福建社会科学院谢重光博士与青海师范大学白文固副教授合撰的《中国僧官制度史》一书,最近已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两位作者近十年来在宗教社会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的又一成果,是国内第一部论述僧官制度的专著。僧官制度是中国特有的...  相似文献   

3.
明初,根据西藏地方政治分散、各教派势力各踞一方的情况,明朝政府对西藏地区采取了以安抚为主的"多封众建,尚用僧徒"的政策。通过分封,使西藏互不统属的地方势力统一于明朝中央政权之下。成祖执政后,制定了西藏的僧官制度,对各级僧官授予不同的品级和职位,根据西藏地方宗教势力之大小,分别封授了"大宝  相似文献   

4.
安多在明朝经营整个藏区中具有特殊作用。明王朝把安多看作是经营整个藏区的示范区和桥头堡。明王朝对藏区的治理沿袭元制,并有所突破和创新治理安多藏区的原则是羁縻与怀柔并举,主要措施有“土流参治”、“僧官制度”及官办“茶马互市”等。总体而言,明王朝在安多藏区的治理是成功的,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5.
<正> 二佛教活动要素的地理分布(一) 文献所记载的各地僧尼寺院数量佛教活动要素指的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实体存在时,它所具有的组成部分,如寺院、僧尼、财产等,也应该包括僧官制度,其中最基本的是僧尼和寺院。比较系统的南北朝各代僧尼寺院数字,见于唐释慧琳所撰《辩正论》,兹列表如次:  相似文献   

6.
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珍藏的“大朝国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是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国宝级文物。但是,它长期被误读,并认为是复制品而遭到冷落。实际上“大朝”是忽必烈正式建国号“大元”之前的蒙古汗国国号,国师是当时最高僧官,具有“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的职权。此印是蒙哥大汗赐予那摩国师的封印。本文揭示了该印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对于元史、蒙古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敦煌寺院文书和世俗文书中多见有僧职判官,此职务是佛教资料中绝无仅有的。僧职判官是吐蕃占领敦煌后,效仿世俗政权中的判官新设立的僧团释吏,并延续至归义军时期。判官由僧众选举而生,任命权则掌握在世俗政权手中。代表都僧统司监督寺院经济和法师活动是判官的职责所在,部分判官为僧中富户与其家庭背景有极大关系。研究敦煌僧团判官一职,无论对于认识敦煌僧官体系特色还是全面认识中古僧官制度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定州市博物馆藏有一尊东魏武定二年(544年)定州刺史厍狄干造像残件,其基座三面均镌刻铭文,内容涉及厍狄干及其家族、定州最高僧官和部落僧官共同参与为东魏皇帝和勃(渤)海大王高欢造像之事。厍狄家族是东魏、北齐时期的重要家族,尤其是以厍狄干为代表的河东厍狄家族成员在北朝晚期的政治舞台上十分活跃,故此造像学术价值较高。现将这尊造像介绍如下,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有关秦汉时期中央监察制度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论著日益增多,研究范围也不断拓宽。本文主要从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的历史地位、秦汉中央监察机构的设置、职权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梳理了近20年来有关秦汉中央监察制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西藏在民主改革前,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寺院遍地都是,僧侣尼姑占总人口十分之一以上。西藏地方政府400来名正式官员中,一半以上是僧人。而且在同级官员中,一般都设僧俗两官,僧官的职权地位通常都高于俗官。于是外界有许多人都想当然地以为,在西藏出家当喇嘛的人,一定就算迈入了“领导阶级”队伍;喇嘛们都要学经,“学而优则仕”,象古代  相似文献   

11.
日本刑事诉讼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地学习外国先进法律制度的历史。明治以前主要学习唐律;明治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主要学习以法德为代表的大陆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受到英美法尤其美国法的强烈影响,制定了现行刑事诉讼法,诉讼构造由职权主义转向以当事人主义为主、以职权主义为辅的日本式当事人主义。  相似文献   

12.
莫高窟第12窟前室的"索义辩出行图"是敦煌石窟现存的唯一一铺"僧官出行图"。此图表现的是索义辩在家族盂兰节前往寺院送盆及献供的场景,其出现原因与晚唐敦煌的政治、宗教环境、僧官地位以及索氏家族与归义军政权的紧密联系有关,同时也体现出晚唐时期敦煌僧官与世俗家族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黑水城出土药师佛唐卡黑帽上师身份的辨别入手,利用近年在宁夏、甘肃等地发现的图像材料,结合藏文史籍如《洛绒教法史》、《贤者喜宴》、《青史》等,重点分析黑帽与中原王朝,特别是唐宋以来王统正朔的渊源,以及西夏官帽对宋辽官帽形制的继承,进而讨论西夏后期帝师制度的出现及与僧官体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作者梳理了噶举派藏巴帝师与热巴帝师在西夏长达数十年活动的史实,指出藏传佛教噶玛噶举的黑帽来源于西夏帝师制度,代表正朔地位的黑帽的把持与传承引导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系统的建立,为蒙元至明代噶玛噶举教派用黑帽传承和延续西藏地方与中原王朝的紧密联系,为汉地将大宝法王封号作为教派活佛转世体系,为清代达赖、班禅活佛转世系统的奠定,以及为后世中央政权与地方民族势力的交往等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黑水城出土《药师佛》唐卡黑帽上师身份的辨别入手,利用近年在宁夏、甘肃等地发现的图像材料,结合藏文史籍如《洛绒教法史》、《贤者喜宴》、《青史》等,重点分析黑帽与中原王朝,特别是唐宋以来王统正朔的渊源、西夏官帽对宋辽官帽形制的继承,进而讨论西夏后期帝师制度的出现及与僧官体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作者梳理了噶举派藏巴帝师与热巴帝师在西夏长达数十年活动的史实,指出藏传佛教噶玛噶举的黑帽来源于西夏帝师制度,代表正朔地位的黑帽的把持与传承引导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系统的建立,为蒙元至明代噶玛噶举教派用黑帽传承延续西藏地方与中原王朝的紧密联系,为汉地将大宝法王封号作为教派活佛转世体系,为清代达赖、班禅活佛转世系统的奠定,以及为后世中央政权与地方民族势力的交往等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5.
叶少桂 《区域治理》2022,(12):107-110
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是我国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参照其他国家的破产法律制度中引进的一项全新的制度,是我国破产法律法规走向规范化、市场化的一项重大制度改革与创新.破产管理人治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选任、权责、报酬、监督和法律责任等.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如何运用和完善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进行思考,并对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的优化以及提升破产...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有关秦汉三公制度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的论著也日益增多。论述秦汉三公制度的设置、职权及演变过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今天的政权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敦煌寺院中的“都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敦煌寺院中的“都头”田德新敦煌遗书中记载的“都头”大多指世俗政权中的官职。但我们在翻阅遗书过程中却发现:在敦煌寺院中也存在着“都头”一职,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以往论述敦煌寺院僧官制度的论著中,我们常看到有关都僧统、都僧录、都教授、都僧政、都法律、都...  相似文献   

18.
武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1):113-119,149,150
国内外学术界几乎一致认为明代的“土流参治”就是以汉族担任流官,以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官.这种把“土流参治”仅仅看作是一种用人制度的传统观点有着明显的局限性.明代“土流参治”不仅是贯穿于西北边政方方面面的宏观指导,更重要的“土流参治”还是一个庞大的、多元的、复杂的管理体系,包括明代西北地区的卫所建设、戍边屯田、流官制度、土官制度、僧官制度、茶马贸易等诸多方面.明代“土流参治”大体归结为三个基本层面,即第一层面的“土流参政”;第二层面的“土流参设”;第三层面的“土流参任”.  相似文献   

19.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两位粟特僧官──史慈灯、石法海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两位粟特僧官──史慈灯、石法海考马雅伦,邢艳红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敦煌仍然居住着大量的粟特裔民,他们以敦煌城东安城为中心分布于诸部落之中,特别以丝绵、行人部落最为集中。①这一时期的粟特裔民主要从事商业、手工业,此外还经营农业和畜牧业。②...  相似文献   

20.
翰林院、学士院、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翰林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等,自唐代产生以后,历千余年而不废,即使非汉族政权也有设置,姑且把他们总称为翰林系统。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学士院开始设立,这对翰林制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后来因为与翰林院同处“翰林之门”内,而冒“翰林”之名,称为翰林学士院,不过仍可简称为学士院。学士院中的翰林学士负有草写制诏、备顾问的职权,而被视为皇帝的高级秘书,翰林院中的供职者则主要作为皇帝艺能侍臣而存在。由唐至清的千余年间,唐宋时期是翰林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也最受人注意。20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