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忌“人前教子” 俗话说:“人前教子,人后教妻。”其寓意和作用是说:在人前教子会让孩子记住教训,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为什么能记住教训,其实就是因为在人前将孩子的自尊心狠狠伤了一把,孩子记住的不是事情的过程,而是那次深深的伤害。其实,“人前教子,人后教妻”的古训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当今的孩子受现代教育的影响,自尊心、自信心很强,假如当众批评孩子,会对他的自尊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加重孩子对家长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2.
穆渭生  侯养民 《文博》2001,(3):35-36,34
“李白太原识子仪”与“子仪疏救李太白”是流传千余年的友情佳话。然而,此事却是出于晚唐人的伪托,又经宋代以来史家文士傅会渲染,遂如“孟姜女哭长城”一样流传浸广。虽然早已有学者辨明此事,但还有些历史读物一仍其伪。本文所叙,乃拾取前贤牙慧,并对论据稍事引申,兼正《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地名一误。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版《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四·邕管·贵州》有“乌浒之俗:男女同川而浴;生首子食之;云宜弟,取妻美让兄;相习以鼻饮”。其中将分号标在“云宜弟”之前,则“宜弟”乃“取妻美让兄”之谓.这种理解,笔者认为是不正确的.“宜弟”究竟为何义?《墨子·节葬下第二十五》云:“昔者越之东,有(车亥)沭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子,谓之宜弟.”《墨子·鲁问第四十九》云:“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子墨子曰:‘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后汉书》卷116《南蛮列传》载:“(交址)西有(口敢)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旨则以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取妻美则让其兄.今为乌浒人是也.”  相似文献   

4.
这显然是一个中国式的故事。 素有乖巧之称的名人之子突曝丑闻,民众哗然,父亲顿成千夫所指,因为数十年来,他将原配与儿子冷落一旁,这次终于要为自己的自私背上“教子无方”的骂名。  相似文献   

5.
在电影《狐狸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小狐狸刚一长大,老狐狸就把他咬出南去。曾经很护子的狐狸妈妈忽然变了脸,又咬又追,非要把小狐狸们一个个都从家里赶走,直到小狐狸一步三回头地远远地离开了家。狐狸母亲的行为看似残酷实则是明智之举。看来,狐狸母亲对自然界“弱肉强食”的道理已深谙于心。这是让其后代自立自强、繁衍发展的必由之路啊。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人类也希望自己的后代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具体应该怎样操作呢?老外的做法或许值得我们借鉴。在韩国,流行一种“狮子型”教子法,这种教子理念缘于狮子育儿的方式:森林中百般  相似文献   

6.
一、“厥遗王父母弟”《尚书·牧誓》:“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史记·周本纪》把这个句子翻译为:“昏弃其家园,遗其王父母弟,不用。”这里把“厥”解为“其”,置于“遗”的后边;把“遗”与“王父母弟”之间的关系,看成动宾关系;把“厥遗王父母弟”,解为“遗其王父母弟”。以后《尚书正义》中的伪孔安国传和孔颖达疏,只解释了“王父”,“母弟”,把“遗”解为“弃也”,对这句话都没有解释清楚。蔡沈《书经集传》:“纣以昏乱,弃其王父母弟而不以其道遇之。”这是基本上依照《史记·周本纪》的解释。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  相似文献   

7.
康熙《天津卫志》是目前流传下来关于天津地方志的最早志书,但由于此书修定草率,不但遗漏颇多,而且事实记载也多不准确,尤其是志书“官职”类中更是多有缺遗和失误.  相似文献   

8.
近读李健才先生译文日本今西龙的《箕子朝鲜传说考》。此文是今西龙于1922年发表的,文中“认为《史记》、《汉书》等关于箕子朝鲜的记载只是传说,而被后人信以为事实,认为箕子是历史上的传说人物,实际并不存在,认为箕子并未到过朝鲜,在朝鲜的箕子遗迹及世系家谱等都是后人伪造的,是不可信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今西龙这篇“奇文”,我们应认真对待,何况它巳流传80多年,谬种流传,很有澄清之必要。  相似文献   

9.
李强 《收藏家》2006,(2):21-24
近年来,明清家具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而对于19世纪流传到中国的欧式家具却无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笔者不揣冒昧,试以19世纪流传到中国的欧式高坐具为例,简述其来龙去脉,以求方家教正。中国从上古到隋唐,古人都是席地而坐,为了隔凉防湿,可编织一个坐垫,或干脆铺张皮子了事。古人将坐垫称之为“茵”。《说文》:“茵,车重席。”这里的茵是指车上的坐垫;《诗·秦风》注“文茵”:“文茵,虎皮也。”《刘子新论》:“帏帐之内,广厦之下,旃茵之下。”《淮南子·原道训》:“列管弦,席旃茵。”这里的“旃茵”,多指用羊毛擀制的毡垫。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10.
平日里,我和丈夫起早贪黑地忙于各自的工作,无暇顾及女儿婷婷的教育问题,于是,一日三餐的时间便成了我们管教女儿的好机会。每当全家人一坐到餐桌旁,我和丈夫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餐桌教子”的行动,通常是丈夫“开庭”,然后我来“审问”,二人“唱  相似文献   

11.
作为流传甚广的家训名著,姚舜牧的《药言》包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治家、教子、处世等各个方面。对《药言》的研究、借鉴有助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殷实人家往往要在大门两侧安置一对石狮子,这种习俗流传至今,一些单位依然在门口放两尊石狮,左右对称,渲染气派. 门口放石狮子,目的是辟邪. 辟邪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两汉时期,人们主要在门上布置辟邪的措施,如在门上刻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武士胡人、“神荼郁垒”等勇猛之士,铺首饕餮等凶神恶煞,唐宋时期,则有门神桃符.  相似文献   

13.
时间在流逝     
胡安 《南方人物周刊》2011,(20):111-111
风雨潇潇,隐隐可以看到“遗寺”两个字挂在小庙的大门上。寺里的官方解释为,这是“遗落尘世的小寺”,但知情人士都知道,寺庙由一帮躲避是非的江湖人修建,最初叫义寺,随着时间流逝,有意无意,人们就改叫遗寺了。  相似文献   

14.
孟艳霞 《丝绸之路》2012,(11):41-43
土族於菟流传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形态,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举行,包含念平安经、人神共娱、祛疫逐邪等仪式。“於菟”又是“舞者”的称谓。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历史化研究中,对“宣南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宣南”是地理概念,指北京宣武门外以南地区。据北京史专家叶祖孚讲,明代今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以南,东至潘家河沿,西至教子胡同一带叫“宣南坊”;到清代时逐渐把宣武门以南地区都叫成“宣南”,人唱酬歌咏,也习惯在自己作后面提名时署上“宣南”两字。“化”是指清代在宣南这一地区形成的各种化现象,特别是士人化现象。清代和民国时期,已经有“宣南士乡”之名称。  相似文献   

16.
刘霄 《史志学刊》2023,(5):17-27
寿阳“爱社”傩舞俗称“耍鬼”“闹鬼”,流传于山西寿阳平头镇一带。2008年寿阳“爱社”傩舞入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民间舞蹈类,这本应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供莫大契机,然而,经过十余年的挖掘抢救与保护,“爱社”傩舞与其原始祭祀文化、宗教傩仪形制发生本质分离,故借助碑刻资料、方志记载、口述访谈等途径,重构“爱社”傩舞的祭祀仪式过程,挖掘其文化核心要素,为群体性非遗保护作探讨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问题蓝勇明末清初四川战乱酷烈,有称“三百年江山自此残破”。战乱以后四川人口耗损,社会残破,经济凋弊,田里荒芜,其残破景象的记载不绝于史籍。清代大量的地方志对于这个时期的记载多是人口“靡有子遗”、“人烟断绝”。以往记载清初四川人口...  相似文献   

18.
岳永逸 《民俗研究》2023,(1):26-38+156-157
在相当意义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结是大国政治博弈与话语权争夺的结果,非遗保护运动的展开很快演化为文化治理的政治技艺。长时段观之,中国的非遗保护运动延续了传统中国文化演进的上下回还、流转的内在逻辑。现代民族国家意涵的凸显与赋予,加强了不同阶层、群体、行业、地域文化的自我澄清以及一统性。家国情怀的激发,则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筑牢。然而,受镜头美学和行政管理逻辑支配的“馆舍非遗”保护模式,使得非遗保护运动的表述和实践多少背离了保护文化多样性和服务传承主体的初衷。要使非遗工作进一步发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功用,就须将“馆舍非遗”还归于民,将源自民俗的非遗再民俗化,使之成为真正支撑人之“生”的文化。如此,“个人的非遗”也就有着革命性的内涵,对于相关学科的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筑牢和世界范围内的非遗保护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国四公子     
关于“民国四公子”,坊间流传各种版本,入选者有孙科(孙中山之子)、张学良(张作霖之子)、袁克定(袁世凯之子)、段宏业(段祺瑞之子)、张伯驹(张镇芳之子)、声筱嘉(卢永祥之子)、宋子文(宋嘉树之子)、张孝若(张謇之子)等,其中,论出身,或论公子派头,分量最足的,无疑应该是袁克定、孙科、张伯驹与宋子文。  相似文献   

20.
从前,有一个说法,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流传过好几代。家长这么教育孩子,老师这么鼓励学生。但现任赫本被废了,好些年小太听人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