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秦之变"指的是秦朝与西周相比在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其实质是由国家与社会二元一体的结构变为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的结构。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作为国家社会二元一体基础的西周宗法制的崩溃。宗法制的社会基础是农业民族的祖先崇拜心理。春秋战国时代黄河流域人口激增,治水、救灾成为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业人口正常生活的前提,客观上要求统一和集权。西周松散的社会结构落后于时代需要,最终被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秦王朝取代,但由于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摧毁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基层组织,事实上造成了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2.
“周秦之变”指的是秦朝与西周相比在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其实质是由国家与社会二元一体的结构变为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的结构。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作为国家社会二元一体基础的西周宗法制的崩溃。宗法制的社会基础是农业民族的祖先崇拜心理。春秋战国时代黄河流域人口激增,治水、救灾成为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业人口正常生活的前提,客观上要求统一和集权。西周松散的社会结构落后于时代需要,最终被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秦王朝取代,但由于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摧毁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基层组织,事实上造成了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3.
周秦时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先后有西周分封制和秦郡县制两大类型。在国家结构形式上两者有本质区别,前者是地方分权形式,后者是中央集权形式。两者的优劣,直到秦皇统一之初,犹有争议。《周礼》把儒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思想作为“体国经野”和“设官分职”的基调,因此,它采用了分封制的外在形式。但是,春秋以降,天于受制于列强,形同“告朔之饩羊”的局面使它不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使用的中学历史课本上只写有“公元前221年秦灭亡六国,统一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没有提过东周灭亡的情况。现在的《中国历史》第一册第53页增添了“公元前256年,秦灭了东周”一句,查阅《教学参考书》只得到“周王朝结束的时间,史学界说法不一,有的以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国,周赧王死去作为东周王朝结束的年代:有的以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国作为东周王朝灭亡的年代。课本采取了第一说”的结论。那么,东周到底是怎样灭亡的呢? 要了解东周王朝的灭亡经过,必须先弄清“西周国”和“东周国”的来历。这“西周国”和“东  相似文献   

5.
秦青铜礼器是秦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秦文化的重要物质遗存,它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的宝贵价值.秦青铜器铭文作为秦文学之萌芽,其内蕴丰富,文笔凝练,韵语优美,颇具西周青铜礼器铭文的叙事风格与艺术特色,说明它与西周礼乐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中国奴隶社会是由夏后启杀益夺权,变传贤为传子开始,至秦统一中国截止,中间经过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历史阶段。夏商西周为中国奴隶社会诞生和上升时期,春秋为中国奴隶社会衰落时期,战国为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我  相似文献   

7.
襄樊市区附近在西周至春秋早期为邓国地盘,都城就在今襄樊市樊城西北的邓城,公元前 678年邓被楚国灭掉,成为楚国邓县。四百年后,被秦攻陷,成为秦邓县所在地。秦为了加强统治,采取了驻军、移民等措施,如《史记·  相似文献   

8.
论秦墓中的直肢葬及相关问题滕铭予1982—1983年,由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和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联合发掘了甘肃省甘谷毛家坪遗址①,发现了两周时期的秦文化遗存。其中引人注目的发现是32座秦墓。这批墓葬的年代从西周中期到战国早期,随葬器物的发展变化一脉相承,其...  相似文献   

9.
古钱     
"西周"、"东周"与"安臧"圜钱均为战国晚期周王畿内受秦货币影响,或在秦占领下出现的秦式钱。圆孔(方孔者伪),面有内外郭,背平素。"安臧"钱无郭。 "西周"圜钱,公元前441年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城,称西周,此钱西周君铸。  相似文献   

10.
201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120余项,其中秦、汉帝陵、唐陵的发掘与调查,在历年工作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其他较重要的发掘项目有洛南延岭旧石器地点、神木石峁聚落遗址、扶风姚家西周墓地、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葬、黄陵史家河战国墓地、秦汉渭河桥遗址等;还有一些较重要的钻探调查,如沣镐遗址、秦雍城遗址、秦东陵、秦咸阳城等,也取得了重要的收获.  相似文献   

11.
自西周初年楚熊绎封丹阳至战国中期的八百余年,湖北一直是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区。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下楚国郢都(今湖北省江陵城关北五公里的纪南城),并建置南郡,至公元前207年秦灭亡的七十余年期  相似文献   

12.
昭仁寺位于陕西省长武县县城东街。是关中一处有名的古刹。长武为西周豳(音彬)国之地。秦于长武置鶉觚(音姑)县。相传秦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在长武筑城,见此地水位很浅,便以觚、爵等酒器祭奠,恰有鶉鸟飞落在祭器  相似文献   

13.
秦国文物的新认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秦国的先世是居住在西戎之间的赢姓部族。非子为周孝王养马,受封为附庸。西周覆亡,秦襄公救周有功,平王封他为诸侯,始与列国通使聘享。春秋时期,秦国迅速强大,穆公西霸戎狄,但中原各国对秦仍存歧视,如《史记》所说:"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之会盟,夷狄遇之。"秦立国于西周王畿  相似文献   

14.
学界普遍认为秦、汉的法律是法家制定的,其中并无儒家思想的成份在内,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始以儒家思想改变法律的面貌,以礼入法,中国法律经历了一个儒家化的过程。然而,将出土秦汉律与传世文献进行比较,可发现秦汉律的基本框架、原则和内容商鞅变法时已经确立。它是一部等级性法律,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即社会等级秩序和家庭伦理秩序。因此,秦汉律所蕴含的家族主义和等级观念从其建立伊始就已经存在,而非法律儒家化的结果。礼与法从来不是对立的关系,对立的只是儒法两家的社会主张。战国秦以来法律所表现的等级性和家族主义就是李悝、商鞅等创制的不同于西周旧礼的新"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甘肃省清水县博物馆馆藏的一批商周时期文物,以陶器为主。其中典型的商式鬲、豆、罐的年代从殷墟一期延续到商末,对探讨商文化向西传播的方式及分布有重要意义;西周陶器年代为西周早、中期,属于周文化遗物;春秋文物则属于秦文化。  相似文献   

16.
史载西周中期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渭之间,马大蕃息,……于是孝王日:‘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赢。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赢氏祀,号曰秦赢。”①始有“秦”之称。非子所居“犬丘”与邑“秦”之地望,研究者多认为在今天的甘肃省东部②。但赢秦之先祖中早在商时就已“在西戎,保西垂”③,“西垂”的地望亦被认为在今陇东地区④,1982—1983年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遗址发现了上限可至西周早期的秦文化遗存⑤,从考古学上证明…  相似文献   

17.
刘军社 《文博》2000,(2):37-42
葬式是一个民族思想意识的反映,带有相对的顽固性。所以,葬式研究对于了解民族及其文化的起源等均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关中地区秦墓中以屈肢葬最具特色,有相当鲜明的地方特征和文化特点,尤其是躇屈特甚的屈肢葬,被认为是秦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从西周晚到战国时代,屈肢葬几乎成了区别秦墓与其他各国、各族墓葬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张金光秦的乡官制度承前启后,并且具有开创性,其组织系统严密,权力与地位隆重,不同于后世。秦设立乡官,重视乡治,所取得的统治效果十分突出。乡官是秦基层政权组织。广义的乡官包括乡、亭、里、伍等。严格说来,只有乡、里才具有基层政权...  相似文献   

19.
《文博》2016,(4)
玉器作为古代先民社会生活中的遗物,在我国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关中地区各类秦墓出土玉器的基本资料,分析秦墓中出土葬玉的特点及此时期各类玉器的随葬情况,探明自战国中晚期开始,随着国势的逐步强大秦国逐步摒弃西周礼制。  相似文献   

20.
西周、春秋时期,在今河南南阳之南、汉水之北,有一个名为邓的诸侯国。而邓国的国都在哪里?历史上多有异议。近年来学术界争论更加激烈。笔者认为,西周、春秋时期的古邓国都城,秦、汉、魏、晋时期的古邓县在今河南邓州市(原邓县)境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