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仲泉 《百年潮》2004,(12):62-67
2003年9月走中央红军的长征路前,先去考察了红四方面军进行嘉陵江战役的主战场苍溪;在到泸定之后,又走了丹巴、道孚、炉霍、甘孜等地,这都属于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线.就是中央红军的长征路,包括四川阿坝,以及陕甘宁地区的许多地方,红四方面军也走过了.这样,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走了相当一部分.2004年7月,再走长征路,主要是走过去没走过的红四方面军开辟的川陕根据地及其由此出发进行的长征.近20天时间,走了达(州)、万(源)、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地区,这些大体属于川陕革命根据地;随后继续走从广元开始的红四方面军长征路,包括剑阁、梓潼、江油、北川、茂县、汶川、理县、宝兴、芦山、名山、雅安、天全等县.这样,总算弥补了此前走长征路的一些不足.至此可以说,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大体走完了.  相似文献   

2.
芦山留存的红军标语及其价值周曰琏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芦山,是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先后经过的地方。红军长征在芦山的革命活动和史迹,是古城现代革命史的重要篇章。1935年6月6日至13日,中央红军在抢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后,经芦山北上,越夹金山与红四方...  相似文献   

3.
正81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重重艰难险阻,赢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为保障红军长征的顺利进行,党的隐蔽战线同样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值得我们追忆和纪念。一、出征之前独立参加长征的红军部队共有四支,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中央红军和红二十五军进行长征都得益于情报的及时传送。1.特科卢志英小组急送"铁桶计划"1933年,王明在国内的代理人博古和他的  相似文献   

4.
<正>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随后,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也相继开始长征。  相似文献   

5.
《百年潮》2020,(4)
正"三杨"称谓的缘起在中央红军广大指战员尤其是中央领导人中,有传之久远的"三杨"之说。何谓"三杨"?这里说的是,中央红军在长征前和长征途中,已经在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师和红三军团第四师担任正团级职务的杨得志、杨成武、杨勇。当时,他们只有20岁左右,分别担任红一军团第  相似文献   

6.
正宁夏南部固原地区的六盘山,海拔两千多米,是毛泽东主席率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中央红军长征来到宁夏1935年9月,毛主席率中央红军到了甘肃、宁夏交界的哈达铺地区,从缴获的国民党报纸上得知,陕北有刘志丹的部队,有革命根据地。"有关去向的重大问题终于获得了解决",十天之后,毛泽东在榜罗镇公布了与陕北红军会师的计划。此时,红五、九军团约有六七千人,随红四方面军在阿坝地区;红一、三军团在哈  相似文献   

7.
正张国焘"密电"问题由来已久,学界对此问题一直有不同观点。要研究透彻这个问题,还得从红军长征在四川懋功会师说起。1935年6月,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克服艰难险阻终于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两军胜利会师后,红一方面军由于在长征途中连番征战,尤其是因为长征初期"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统治,牺牲巨大,损伤严重,此时仅剩约3万兵力,而  相似文献   

8.
<正>《红四方面军长征纪实》一书记载: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后,剩下不到3万人在赤水河一带,陷入近40万川军和国民党中央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形势十分严峻。危急关头,红四方面军总部的一位电讯专家破译了川军和国民党中央军往来电报的密码,这对于正欲突破重围、寻求战机的中央军委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这位破译敌人密电的传奇人物,正是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屡建奇功的“无名英雄”——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和技术侦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红四方面军电台二台台长、红四方面军军部和红军总部二局局长蔡威。  相似文献   

9.
正开国少将余洪远曾在红四方面军长征中承担着筹粮的重任。在与中央红军会师前,他又专门为中央红军筹措粮秣,为远途跋涉的中央红军解决了燃眉之急,得到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领导同志的赞扬。翻越巴山找红军余洪远(1907—1991),陕西省西乡县高川乡人。1932年秋,陕南大旱成灾,颗粒无收,加之官府豪绅的盘剥和巨匪王三春的劫掠,致使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早年的余洪远思想进步,他听说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  相似文献   

10.
欢迎30万中央红军 6月12日中午12时,红一、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夹金山会师.毛泽东与张国焘通过电报约定在懋功两河口见面. 在前往两河口途中,毛泽东见到红四方面军张贴的标语——“欢迎30万中央红军”.他问红四方面军干部“你们怎么知道中央红军有30万?” 红四方面军干部回答:“根据张主席的公式推算出来的.” 在红四方面军和川陕根据地,指战员称张国焘为“张主席”.  相似文献   

11.
万水千山的长征路上,红军将领们的坐骑驮着长征、驮着中国革命前进在雪山草地,这些“无言的朋友”,个个都有说不尽的感人故事。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川西北后,一袋袋来自江油中坝的大米,一包包来自南部的岩盐,一罐罐来自资阳、郸县的豆瓣,还有川北山地的茶叶,川西平原的海椒,阿坝草原的酥油糌粑和带着红四方面军将士体温的绑腿,塞到正处在饥寒交迫的中央红军指战员们的手中时,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一天,中央机关秘书长刘奇打电话给红四方面军负责后勤供应工作的余洪远,要他急需再办两件事:一是给中央机关再送点酥油、骡马和毛…  相似文献   

12.
谢兴鹏 《百年潮》2006,(11):11-11
北川县位于四川省绵阳市西北,相传是先贤大禹的故乡,也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进入北川,在北川生活、战斗了103天。在千佛山一线与国民党军队激战、对峙了73天,确保了“北川峡谷”的畅通,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顺利西进,策应了中央红军渡江  相似文献   

13.
《攀登》2017,(2)
本文以红军总部与党中央、红四方面军总部、红二方面军总部的电报为主要依据,以红军长征日记和老红军的回忆文章为旁证,提出了途经青海的红军部队主要有:红军总部、红三十军、红四方面军军部及十师、十一师、骑兵师、红二方面军全部即红二军、红六军、红三十二军。  相似文献   

14.
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的军事情报工作王明渊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军事情报工作是做得较好的,不仅为川陕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和巩固所进行的一系列胜利战争作出了贡献,而且在中央红军长征进入湘、黔、川、滇地区时,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情报。19...  相似文献   

15.
正长征路上显身手——殿后掩护少共国际师整装出发,在长征中担负掩护、殿后任务。1934年10月10日,军委命令:"保持军事秘密。应加强警戒,封锁消息,各部队机关一律用代字,极力隐蔽原来番号名称。"如军团的代名为某个省会名称,师的代名是其尾字与所属军团代名尾字相同的某个地名,师以下单位的代名由各军团决定。如红一军团的代名为"南昌",第十五师代名为"都昌"。据《彭绍辉日记》载:"十月十五日……补充大批弹药,步枪每支发三十至四十排子弹,手榴弹每人三至五枚。另每人发棉衣一套。"  相似文献   

16.
西路军之败     
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对内粉碎张国焘的分裂阴谋,对外冲破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艰难到达甘南,在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至此,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正式结束。在庆祝会师的喜悦中,党中央及时决定将红四方面军改为西路军,让长征中红一方面军已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那一部分官兵留在红四方面军,并从中央抽调一批政治干部,全面加强红四方面军的工作。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副主席徐向前。建立西路军的目的是开辟西北革命根据地。当时红一方面军二二一师政委方强,被调任西路军第九军宣…  相似文献   

17.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开始西征突围——长征。此前,张云逸在7月间奉命担任湘赣省军区司令员,途中因病在大庾岭隐蔽又找不到部队。11月初,他带领22人的小分队在聂都乡游击队掩护下与长征的红三军团四师巧遇。  相似文献   

18.
四渡赤水     
一中央红军长征期间,蒋介石的方针是“围追堵截”,企图歼灭我中央红军。我军进至湘东时,就知道蒋介石在湘江计划“第四道封锁线”,布置了一个“大口袋”,要围歼我军。这时毛泽东提出意见不进这个“口袋”,而是集中力量向敌人没有准备的长沙进击,以打乱蒋介石的整个计划部署,到时依照实际情况,西进湘西或回江西苏区。“左”倾冒险主义者不听毛泽东同志的意见,错误地指挥中央红军进入“口袋”,造成严重恶果。我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损失五万余人。我中央红军在从广西向湘西二、六军团会合的前进道路上,蒋介石又布置了一个“口袋”,在这严重…  相似文献   

19.
正1935年,时任中央红军红一军团敌工部长的陈漫远率领红一军团先遣队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打前站;一年之后,时任红七十三师政治委员的陈漫远又率领红十五军团特别支队为红军三大主力部队的大会师打前站。他的这两次先锋官挂帅,为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红一方面军,也就是中央红军到陕北后,对长征里程进行了统计:走得最远的部队的里程是二万五千里。红二方面的长征路有"二万余里""近两万里""8000余公里"的说法,经军史专家根据有关史料包括红军将士的回忆录综合分析,确定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是"近两万里"。红四方面军,因为张国焘南下方针的错误,导致四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