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早期李大钊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北洋军阀、改良派和革命派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时代。了解李大钊对这三大政治势力的态度及其变化过程,有助于认识他早期政治思想的特点。本文仅就李大钊对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态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加以考察,以请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2.
60年前,肩负国共两党在北方最高领导责任的李大钊,不避艰险,坚持战斗在北洋军阀恐怖统治的中心北京,为策应北伐战争,推进中国革命,做了大量工作,直至被捕牺牲。这是李大钊殉难前对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建树。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在对中外各种社会形态理论学习和比较的过程中,逐步走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将其运用于"观察国家命运"、动员社会主义革命。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李大钊在开展史学理论研究和教育时,集中介绍和评判西方史学思想中的社会形态理论,借此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论证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在此过程中,李大钊的社会形态观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理清李大钊社会形态观和唯物史观形成及运用的交错并进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在中国早期社会主义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回顾这一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几个问题:一是政治因素在李大钊研究中的影响;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至于李大钊研究的客观和公正;三是大量文献发掘拓展和深化了李大钊早期活动的研究,特别对于李大钊在社会主义传播中的贡献有了相当清晰的展示。  相似文献   

5.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序幕。马克思主义被介绍到中国后,必然经过一个与中国革命实际及中国文化传统结合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时,便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尝试,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塑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本文主要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性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和“改造”、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诸方面,评价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1917—1927)独特的贡献。粗谬之处,恳望学界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6.
正李大钊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开创性的贡献。学界迄今对李大钊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贡献,如梁柱认为,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推介做了尝试,也为建党做了理论准备(梁柱:《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的伟大转变——以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基点》,《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  相似文献   

7.
关于李大钊思想的研究论著,几十年来海内外断断续续出了不少。这些研究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的不同,难免各异其义。但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相当多的笔墨和章节用于对李大钊早期思想的研究。如莫里斯、迈斯纳的《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近藤邦康的《“民国”与李大钊的思想—从辛亥革  相似文献   

8.
洁泉  永安 《文史春秋》2001,(4):79-80
张作霖(1875-1928),辽宁海城人。1916年起,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职。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长期盘踞东北。1924年,直系军阀失败后,控制北洋军阀政府,1926年称安国军总司令,次年4月,杀害共产党人李大钊等。6月,称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6月,同蒋介石作战失败,退回东北。由于他没有满足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部要求(包括开矿、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对中国史学发展的杰出贡献在于,他首先找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这一认识、解释历史的科学的思想武器,最先倡导用马克思的历史观来改造中国的传统史学。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开设了史学思想史课,写出了《史学思想史讲义》(即已收入《李大钊文集》的《史观》等11篇文章),这是他对近代西方史学发展史的系统研  相似文献   

10.
关于陈独秀认识李大钊的时间,史学界普遍认为是1914年。胡寄樵先生在《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5期发表《陈独秀认识李大钊时间考》一文认为“断然不会是1914年”,而应在1907年至1909年期间。其依据仅仅是陈独秀在民国十五年向葛康俞转赠李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炮"的角度,让我们再次认识"北洋之虎"段祺瑞。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直至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历史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时十余年。此间北洋第二号人物"北洋之虎"段祺瑞,威风凛凛,一再出头,成为北洋军阀  相似文献   

12.
夏唯畏 《黑龙江史志》2014,(16):123-124
马克思主义从被"附带涉及到",到后来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这与李大钊是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李大钊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历史贡献和作用,因而在思想界的先驱者中享有了"南陈北李"的崇高声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些同志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认为李大钊所以能够成为第一个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是因为他的早期思想中,就有许多怀疑以至否定资本主义而接近于社会主义的因素。这个研究成果是非常可贵的。但有少数同志进而认为,十月革命前,李大钊就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了怀疑:有人认为在辛亥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与内蒙古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之一。他不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和领导中国早期的革命运动方面建树了伟大功勋,而且为党的民族工作,尤其是为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开辟内蒙古地区的革命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然,我们在这里所写的李大钊与内蒙古革命,并不只限李大钊个人的革命活动,而且也包括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北方地区党组织,以及邓中夏、赵世炎、黄日葵等领导内蒙古革命的实践活动及其功绩。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1914年留日期间与直隶同乡会7名同学的合影照,最近在天津市被偶然发现。该照片摄于东京,画面清晰、保存完好,从未公开过。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13年,24岁的李大钊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今天津市河北区志成道附近)毕业。在校6年间,他主编《言治》月刊,并兼任北洋法政学会编辑部  相似文献   

16.
张光全 《沧桑》2011,(5):79-82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介绍与理解,对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问题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初步探索,集中表现在“三个统一”论述上,这些富于哲学智慧的闪光思想,表明了李大钊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阶段的奠基者,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李大钊是中共早期创始人之一,也正因其政绩显赫的缘故,以致学术界对这位先驱在“五四”前后作为文化哲人的一面淡化了。由此,笔者的选题不无拾漏之嫌。然而,这里的拾漏并不等于说本题“前无古人”,事实上,学术界间或提及李大钊中西文化观的笔墨多少有之,只是我们感到总缺少点什么。尤其是当一些对文化和历史研究有素的知名学者将李大钊的文化内核归为“折中调和”时(比如庞朴先生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一书就持这种观点),我们感到有种隐隐的不安。还李大钊这位文化先觉以历史本来面日势在必行,笔者就这一课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学界方家同仁。  相似文献   

18.
夏雨 《文史月刊》2009,(5):12-14
缪伯英是中共第一位女党员,1920年在北大由李大钊介绍入党,为中共早期革命事业和中国的妇女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在他探讨马克思的历史观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对西方史学思想史的研究。1920年,他即在北京大学等校开设了史学思想史课。但这个“史学思想史”并非一般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他主要是探讨近代欧洲的思想家们对人类自身历史的认识过程,他研究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是为了寻求唯物史观产生的足迹。在西方历史哲的发展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李大钊在这个课程中,用一章的篇幅讲述孟德斯鸠的历史思想。这就是保存至今的《史学思想史讲义》中《孟德斯鸠的历史思想》一文。尽管这是中国先进思想家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历史思想的最初探索,但他的评述闪耀着科学,智慧的光辉,对我们今天认识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历史观,仍然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杨东 《沧桑》2010,(1):103-104,112
李大钊是较早关注和分析农民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以社会心理作为观察和分析农民问题的视角,通过分析其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依据农民和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李大钊对农民问题的探索,不仅视角新颖独特,而且分析独到深刻,体现了他对农民问题认识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同时也是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