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魏以降石窟寺中大量出现的瘗葬形式 ,是佛教传入我国后 ,佛教信仰特别是其中的“轮回”说与我国“灵魂不灭”传统丧葬观念和“事死如事生”传统丧葬礼俗相结合的产物。东汉到魏晋时期富含佛教文化因素的墓葬为其初期表现形式 ,随着佛教的深入传播与发展 ,佛教信徒在石窟寺中凿龛安放死者尸体或骨灰 ,于是便出现了“石窟寺佛教瘗葬”这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龙门石窟佛教瘗葬形制的新发现——析龙门石窟之瘗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门石窟不但有藏尸的瘗窟,而且还有葬灰的瘗穴,这是在龙门首次大量发现的佛教岩葬瘗穴遗迹。笔者对这一佛教瘗葬文化遗存作了系统考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瘗穴根据龙门石窟的窟龛形制与大小,窟龛内容与设施,窟龛功能与作用,所有窟龛可分为造像的像窟(含龛,下同),坐禅的禅窟,葬尸的瘗窟,葬灰的瘗穴4类。像窟无需赘述;禅窟是僧、尼静心思虑,坐禅修行的洞窟;瘗窟是埋葬僧俗尸体的洞窟,瘗穴则是瘗藏僧人骨灰的洞穴。因前三类洞窟已  相似文献   

3.
刘勇 《中原文物》2022,(5):83-91
广西桂林与河南洛阳是目前国内发现唐代佛教瘗龛数量最多的两个地区,通过两地瘗龛形态、内涵与历史的比较发现,桂林佛教瘗龛应是受到了洛阳龙门石窟的直接影响,并结合了本地文化传统而开凿的,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点。桂林唐代佛教摩崖造像艺术受到东都洛阳的直接影响,极可能是原籍中原地区、宦仕桂州的官员或被贬谪之人所为,透露出华南社会史、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片段。  相似文献   

4.
钱俊岭 《文物春秋》2013,(3):21-25,36
大战之后,收瘗、掩埋阵亡士卒遗骸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北宋前期有就地掩埋、责令寺僧收瘗和护送返乡等几种方式,至宋徽宗时开始建立专门埋葬阵亡士卒遗骸的园区——漏泽园。本文依据文献资料所载,对宋代收瘗、掩埋阵亡士卒的几种方式进行了考察,并借鉴已有的考古成果,重点论述对漏泽园的管理、监督及其数量、地点等问题,对漏泽园的规模及其中军人墓穴的数量、规格、军种、番号、掩埋方式等问题均有所阐述。  相似文献   

5.
董旭 《文物春秋》2015,(2):71-75
平山万寿寺塔林为万寿禅寺历代高僧的墓塔,是保存较好、较完整的墓塔群。在现存的12座墓塔中,6号、10号、11号墓塔塔铭对研究万寿禅寺历史及其在当时佛学界的地位、瘗葬制度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龚丹 《东南文化》2006,(5):10-14
新石器时代对于儿童的埋葬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先民精神文化面貌。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在所发现的众多的遗址中,对于儿童的埋葬方式主要采取两种:一种是土坑葬,另一种就是较为多见的瓮棺葬。选取一些典型的文化遗址,分不同的类型从埋葬方式、葬具、葬坑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其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晋祠西南13公里的群山之中,有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这就是以佛教石窟而闻名遐迩的天龙山。天龙山古称方山,后因山中有天龙寺,故更名为天龙山。天龙出自《易经》乾卦中的爻辞——“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取名天龙意为龙飞在天,兴旺发达。天龙山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这里有  相似文献   

8.
沙武田  陈璇 《文博》2023,(5):90-96
敦煌莫高窟B47窟为瘗窟,死者独葬于窟内并随葬两件告身。根据告身可知葬者“□文楚”是唐代战死归乡的低级军官,死后由亲属承担丧葬事宜,因敦煌战死不入家族墓地习俗,亲属选择佛教丧葬观念与形式,将其送入莫高窟北区瘗埋安葬,以期为其除罪升天。佛教石窟寺允许世俗人单独开窟入葬并随葬世俗文书与纸钱,说明佛教葬俗逐渐受到世俗葬俗影响。  相似文献   

9.
易晴 《中原文物》2008,(1):36-40
八角形仿木结构砖石墓葬在北宋仁宗以后流行,其形制来源于瘗埋佛僧舍利的地宫和墓塔以及遍及全国的佛塔,但其精神内核则是中国古代"象八方"的观念,这种观念是在民间堪舆思想和佛教观念的融合过程中,重新诠释后的再创造。八角形墓室建筑是中国传统墓葬"天覆地载"思想在北宋朝的延续。  相似文献   

10.
谢枫 《文物世界》2005,(5):104-105
在晋祠西南13公里的群山之中,有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这就是以佛教石窟而闻名遐迩的天龙山。  相似文献   

11.
系统梳理了中国境内渤海未成年人墓葬的考古发掘材料,并对其埋葬习俗进行了初步讨论。渤海未成年人埋葬方式可分为单人葬和多人葬。未成年人单人葬数量较少,随葬品及墓葬形制较为简单,埋葬方式以一次葬为主;多人合葬中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品均较为丰富,以二次葬为主。根据墓葬形制的规律,认为埋葬未成年人的墓葬中单人葬早于多人葬。未成年人与成年男女共同埋葬是渤海未成年人埋葬方式的特点之一,由此认为,家庭是构成渤海社会的最小单元,并体现出渤海社会牢固的亲情观念及稳定的家庭结构。  相似文献   

12.
据一九七五年《文物》第八期《河北宣化辽壁画墓发掘简报》所载,墓主张世卿是一佛教信徒,但其死后埋葬的方法,却与一般所见辽金时代的佛教火化后之葬法,有所不同。即张氏死后,经过火化,不是将骨灰直接放进棺内或罐内,进行埋葬,而是在死后按照其人雕刻一木像,把火化后的骨灰,放进木像内,再将木像置于棺中。同志们认为这种葬式是一种新发现,过去未见过。我与  相似文献   

13.
<正>《瘗鹤铭》,是一方悼念仙鹤的铭文石刻(瘗是掩埋、埋葬的意思)。早在距今1500多年前,这石刻便出现在江苏镇江焦山西边的峻峭岩壁上。焦山在长江中,四  相似文献   

14.
王永凤  丁超 《东南文化》2001,(11):44-48
1997年对《瘗鹤铭》碑刻的发掘,为恢复这块流芳千古的名碑的本来面目增添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墓葬的基础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埋葬方式研究;且较多地关注于埋葬姿势的解读,但埋葬姿势与埋葬方式并不是一个对等的概念。本文通过对半坡类型单人葬人骨埋藏特征与形成原因以及埋葬过程方面的分析,认为在半坡类型单人葬中二次扰乱葬是普遍存在的,这对于研究仰韶文化墓葬埋葬方式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少年时代曾读过王阳明先生的《瘗旅文》,追怀先哲前情,悲恸作感,倦倦难忘。2001年6月3日,我与市阳明学会诸同仁凭吊“三人坟”,立于碑前,披露遐想,什么样的情感才称得上是适合此时此地的呢?原以为无非是伤心惨目,悲不自胜,心中会荡漾起一种空虚、茫然、惆怅的感觉。但听张清河先生诵读《瘗旅文》,浓郁深沉,醇朗圆润声中,那与死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阴  相似文献   

17.
宋代的舍利瘗埋与隋唐时期相比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隋唐时期的舍利瘗埋主要是在皇帝(隋文帝、武则天、唐懿宗等)的主导下进行舍利瘗埋;宋代初期定州的静志、净众在舍利瘗埋过程中,尚得到皇室的资助,其余则主要以士大夫及民间人士、僧侣为主导,应与当时佛教的世俗化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从考古发现的宋代舍利瘗埋的资料来看,舍利瘗埋这种佛教活动,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借助佛教展现他们的护国、佑己及先祖、求平安的情怀。但由于士大夫的参与,使得这一原本庄严的宗教活动变成了充满人文情调的活动,而且与宋代社会温馨的人文情调相呼应。  相似文献   

18.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人我国。山西是全国佛教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有五台山、玄中寺、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斑斓多姿的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等等。这其中,天龙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壮美的峰林地貌闻名遐迩,为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佛教旅游文化是我国核心旅游文化之一。然而,在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石窟寺的建造也随之兴起,在距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群山之中,隐藏着一处集结了400多年佛教石窟艺术精华的巅峰之作——天龙山石窟。石窟现存25窟,大小石佛造像500余尊,藻井、壁画、飞天1144幅。东魏大权掌握者高欢执政的16年内,在天龙山修建避暑宫开凿石窟,拉开了天龙山佛教史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刘允东 《文物世界》2010,(1):16-19,31
<正>车马坑是古代常见的埋葬现象,依据坑内埋葬内容不同,又可以区分为车葬坑、马葬坑和车马合葬坑三种类型[1]。车马坑埋葬现象,始自商代晚期,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直到西汉初期许多诸侯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