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姚璐 《神州》2012,(27):210-210
本文从社会组织变迁等方面论证牧民定居的必要性;将"牧民定居暨帐篷新生活行动"与新疆、甘南等地区的牧民定居加以比较并提出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蒋宏 《黑龙江史志》2014,(3):277-278
游枚民定居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对此过程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有助于帮助牧民顺利地从传统的社会文化过渡到定居后的生活状态中去。本文通过对定居前后哈萨克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比较,发现定居后牧民的社会文化各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其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仍是牧区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族之间互助合作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塔城地区各民族杂居分布、经济互补、文化频繁交流,构成了族际互动结构性特征,族际合作的主要类型是自发合作.伴随以定居为核心的经济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型,牧民生产生活从传统社区向公共领域转变,传统自发合作也向现代社会契约合作类型演变.辽宁对口支援塔城地区,既是一种扶助政策,更是在政府引导下的族际合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游牧人归来     
《山茶》2009,(4):84-105
蒙古高原上最好的草原在东乌珠穆泌旗,而东乌珠穆沁旗最好的草原在满都宝力格。但是,这片中国最后的游牧天堂也面临着威胁,越来越多的牧民被迫放弃游牧转而定居。不过,也有一些人固守着对这片游牧天堂的热爱,艰难地尝试着。一般回归游牧的力量正在悄然形成……  相似文献   

5.
朱宇  余立  林李月  董洁霞 《人文地理》2012,27(3):1-6,43
本文利用一项福建省流动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对两代流动人口在城镇定居意愿的差异进行了深入考察。结果表明,新生代流动人口在城镇的定居意愿虽已发生不同于第一代流动人口的变化,但在整体上仍延续了前者的特点而未发生从循环流动向在城镇定居的根本性转变。同时,两代流动人口在城镇的定居意愿除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外,还受到流动人口在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导的次级劳动市场高度集中、就业不稳定、社会保障水平低、在城市的生存能力有限等状况的制约。这些结论对制定符合流动人口实际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定居与近代蒙古族农业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放垦以前,蒙古族的农业种植业属于一种附属于游牧业的农业,带有明显的粗放经营特色。随着蒙地 的放垦,人口压力的增加,蒙族生态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个重要标志是定居的发生,从移动式蒙古包转向固定式蒙 古包或汉式土房子。在居住方式变化的同时,蒙族的产业也发 生变化。游牧业的萎缩使之逐渐接受农业,但一开始的农业仍 是传统的粗放农业,随着人口压力的进一步增加,种植业才逐 步集约化。  相似文献   

7.
何群 《满族研究》2007,(3):25-33
鄂伦春族做为狩猎文化共同体,游猎是文化的核心。考察该族近50多年历史,可以认为,由"游"到"定"——即政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组织实施的猎民定居,以及由此开始的"转产"历程,彻底拉开了狩猎文化前途和该群体生存前景问题的序幕。本文从狩猎文化与环境关系的理论视角,重新梳理1958年前后政府动员推行的鄂伦春族定居化过程,辨析狩猎文化与急剧变化的环境的接触、碰撞形态,揭示其中可能的文化差异因素,从而为理解鄂伦春族及现代化潮流裹挟中小民族因传统而带来的特有的生存发展难题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8.
近来许多历史研究著作站在草原游牧群体的角度,详细描述了一个不同于定居农耕文明的人群的发展历程,阐释了亚欧大陆广袤草原上游牧民的生活、文化与社会,展示了游牧人群在历史中的地位,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去思索亚欧大陆上不同力量交融共织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相似文献   

9.
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而言,城市空间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的建构过程。文章以南京市典型的城中村江东村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生产的历史性变迁、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制造的新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透视在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对人群分层和环境的差异性制造,以及对村民社会生活和生产关系的改变。江东村最终被城市强力改造成为了中产阶层社区,代表着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建立,其生产和塑造的不仅仅是空间,更是社会的新界限。  相似文献   

10.
王一宏 《沧桑》2013,(1):149-151
费孝通先生"差序格局"的思想从个体的角度阐释了社会关系网络,但随着社会支持理论的不断发展,社会支持网络如何结合具体的对象人群进行分类研究,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如何运用到特定规模的社区当中,将是社会支持理论新的研究视角。本文试图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相关理论,结合少数民族社区进行分析论证,以便理解和解释少数民族社区当中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  相似文献   

11.
当前牧区敖包祭祀的重建并非是简单的文化复苏现象,而是现实场域中牧民对于自我身份以及理想社区的建构方式,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个体化经营产生的生计问题与社区解构风险引发了牧民对于自我乃至牧区的认知危机,而承载传统文化的敖包祭祀仪式恰好成为了整合社区、确保自我确定性的地方性资源.因此,敖包仪式的重构不仅仅是社会结构的单纯反应,还是主体结合当前需求与未来期许,基于传统资源进行的对于自身、所在社区乃至草原社会的再确定与演绎过程.  相似文献   

12.
社区在西方:历史、理论与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区在世界各地作为公民社会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蓬勃地发展起来,首先,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继而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8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创建,以工作单位为社会基本组织形式、包揽人们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全部生活和工作的体制逐渐被打破,中国的经济走向市场,中国人也开始走向社会,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于是,1986年,在民政部的指导下开始引进“社区”概念,在各城市,在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基础上开始营造社区,并在区、街道和居委会等不同层次建立起社区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快速城镇化推动了乡村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农村居民对于土地退出、定居的想法正发生着变化。基于2014 年在南京市江宁区的问卷及访谈调查,本文探索了发达地区大都市边缘区中农村居民针对宅基地退出和未来定居的意愿。通过运用访谈资料和回归模型,本文发现村庄属性、一些个人主客观因子都影响着农村居民对于土地退出和未来定居的决策。本文还发现,相当多的农村居民倾向于在邻近小城镇定居,对宅基地退出普遍持负面态度。随着宅基地财产功能的提升、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等方面的变化,关于宅基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世界》2005,(1):80-80
近来来,很多事业有成的有识之士不论是通过技术定居还是商业定居,寻求到海外发展或让子女到国外读书成才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专家提醒,选择有成功经验的合法中介至关重要,是您平稳、顺利实现出国定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社区精英直接决定着社区治理和旅游发展的方向和效果。文章以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岗侗寨为案例地,构建基于权力“属性-结构”的民族旅游社区精英分析框架,探究社区精英的个体和群体变迁特征并归纳其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驱动下社区精英的经济资本市场化、知识资本应用化、文化资本公有化、政治资本集中化、社会资本利益化特点显著;(2)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权力作用范围扩大,知识精英权力作用转型,传统精英衰退且作用范围缩小,精英呈现家族式集聚的特征;(3)社区精英权力关系网络结构紧密且互动频率增加,政治精英的网络中心性地位凸显,精英作为中间人频次增多且角色日渐丰富;(4)社区经济和社会结构变革、旅游市场需求规模化增长、特有的社会关系与民族传统、权力资本特性等因素合力推动了民族旅游社区精英权力属性和权力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从文明起源的方式来追寻中国文化的基因,我们发现中国文化重血亲人伦的伦理型特点。由于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都用宗法的亲属关系来规范和调节,中国古代社会是以伦理为本位的。伦理即人伦之理,论及人们之间长幼、代系、辈分的有序关系,《说文解字》云:“伦,辈也。从人仑声。一日道也。”从语音语义上说,“理”也是由“玉”和“里”构成,  相似文献   

17.
崔天兴 《南方文物》2022,(5):248-256
聚落作为常见的人类集群形式,为人们多样的反复的行为提供了场所,也是目前考古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人类历史上,人群栖居形态经历了从居无定所到形成定居聚落、城市的历程,并形成了游群、村落、城邦等不同人群的集群模式。长期以来,认识人类群体结构是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脑科学和网络科学的进展,社会结构的自然量化特征开始逐渐显现,被解构为离散分布的层次序列。人类集群规模和形式既是社会分层的自然基础,也是新政治行为、政治逻辑的实践过程。这些不同规模和形式的空间—社会关系是理解聚落内社会关系异质性的前提和基础,也为认识不同规模聚落内的社会组织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聚落内空间-社会关系的治理路径和结构为不同形式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内在支撑。  相似文献   

18.
基于福州市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3个方面分析了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环境感知及其群体差异和对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环境感知存在层次性,其排序如下:生态环境 > 人文环境 > 制度环境;②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环境感知存在群体差异,性别、职业类型、个人及家庭收入和方言适应程度的影响显著;受教育程度和居留时间仅有一定影响;而年龄、婚姻状况的影响不显著;③在控制了个体特征后,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环境感知对于提高其定居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层研究社会形态兼论王权支配社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中国历史社会形态问题 ,几十年来大多是围绕着一个“定势”做些“加减”性的讨论。近年来有跳出“定势”的萌动。然而就我而言 ,尚未想从“定势”中完全跳出去 ,只想多少做些调整或修正。具体而言 ,就是分层次地把握社会形态。我认为有三个层次的问题 :其一是基础性的社会关系形态问题 ;其二是社会控制与运行机制形态问题 ;其三是社会意识形态与范式问题。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 关于基础性的社会关系形态问题 ,我依然认为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所勾勒出的社会关系 ,从总体上看最贴近历史 ,或者说解释力最强。…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是我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社区文化为代表的城市文明必须与之和谐发展,而“城中村”文化是城市基层社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如何开展“城中村”文化建设,创和谐社区的思路与对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