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985年,走了一辈子马班邮路的父亲,把他手中的马缰绳交给了王顺友并对他说:“父亲老了,走不动了,这个班今后就交给你。”那年王顺友才刚刚20岁。他走的是父亲走过的老路,这一走就是20多年。  相似文献   

2.
父亲临走前,跟我们讲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是他亲眼见到的,就是我堂伯死得很奇怪。他死前做了个梦:妈妈要来接他走,几月几号几点钟都告诉他了。结果真的按照梦里讲的,在那一天举办葬礼,请很多人来吃饭、玩麻将。差不多到点了,人家问他:你不是讲你要走了吗?结果时间一到,他说了句“妈妈来了,接我走了”,就倒下去了。 “父亲说,如果没看到,你是不会相信的。他15岁起就跟伯父闯南洋,最后亲眼见到伯父死得那么舒服。  相似文献   

3.
周幼马 《纵横》2011,(2):12-17
迎接黎明 1972年,斯诺病危,他夫人向父亲求助。父亲马上去找廖承志商量,廖公去找了周总理,又报到了毛主席那里。主席派父亲带一个医疗小组赶到瑞士,然而为时已晚。斯诺临终前对父亲说,他非常羡慕父亲在中国走的这条路。他一手拉着父亲,一手拉着刚赶来的黄华大使,感慨地说:"我们三个赤匪又见面了。"  相似文献   

4.
模特儿据说吴承恩的父亲是个吃八方饭、五湖四海都到过的生意人。他走东闯西听到好多稀奇古怪的故事,回来就一个一个地讲给最爱听故事的承恩听。小承恩可爱听了,父亲讲完一个,他又叫父亲再讲一个,因此,父亲常常讲到深夜,他越听越有劲,一点也不瞌睡,一个劲地拉住父亲讲。承恩稍大些,便跟着父亲闯南逛北,跑了不少地方,见识了不少人,听到不少故  相似文献   

5.
父亲走之前,他的妻打电话给我。我和外婆赶去医院看他,他已经说不出话了,着急地舞着手。他的妻明白他的意思,忙去买来纸和笔给他写字,可他只能写下一堆连笔划都算不上的线条。他的妻眼泪扑簌簌落下,昨天还能写,今天就连字也写不了了。  相似文献   

6.
陶恒生 《纵横》2010,(12):21-25
心惊胆战的逃亡之旅 我父亲走的时候跟我们说:“我到香港去。”他那时没有想到会公布密约,不知道高宗武已经把密约拍照下来。他说到香港去再想办法让我们过去。其实他也很茫然,并不知道怎样想办法。他走后,我母亲想带几个孩子也走,就去买船票。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足迹     
我的老家在河北农村。父亲小时候家里很穷,弟兄四人中,他最小,学习也最好。因为上学晚,他在18岁时才考上镇里的初中,每天上学要走十来里路。1956年冬,父亲刚在初中上了不到半年学,公社开始征兵。村干部找上门做工作,说参军是政治任务,父亲就跟村上100多人一起去做了体检。到放寒假的时候,体检结果下来了,4个人合格,父亲也在名单里。爷爷奶奶不舍得让他去,  相似文献   

8.
父亲大年仞三发病,仞七走了。正月死人不吉利,村里人解释,老奎爹替子女考虑,怕他们奔波,耽误工作。父亲走了十年,大脑里总会切换到他的音客笑貌,幻觉中有过几次与他的对话。偶尔翻到老人家几张照片,我会尽力回想拍摄背景。当年祖孙仨拍过几张合照,边上有点发黄了,赶紧请同事扫描成电子文档——人活了七十多岁,他曾来过世上的凭证就剩下这点影像资料了。  相似文献   

9.
陆莹 《文史精华》2003,(9):29-36
父亲走了,带着对生活的眷恋和些许的遗憾走了。父亲走的那天正值隆冬,是2002年的12月12日。前来与他告别的人很多,他在一二·九时期的老同学,平西、平北根据地时期的老战友,青年团工委时期的老同事,解放后他所工作过的铁道部、北京大学、航天工业部以及全国政协的老战友、老朋友、新老领导都来与他告别。党和国家许多重要的领导人对父亲的离去也表示了深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0.
正佩有枪支的村支书全国少见,但湖南炎陵县沔渡镇长江村原村支书白云才却曾佩有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并携带和保管了30多年。白云才1933年出生在炎陵县沔渡镇长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有点文化并有泥瓦工技术,他10来岁就跟随父亲走东家串西家做泥瓦活,还在父亲的教育下认点字。由于能识字,懂技术,出门多,人缘好,少年时期的他  相似文献   

11.
王瑛 《炎黄春秋》2010,(2):46-47
2004年1月22日晚22点45分,父亲走完他76载的人生之路,心脏永远地停止了跳动。奇怪的是,父亲的眼睛久久不能合上。我用手轻轻摩挲着父亲的眼皮,默念道:“爸,您就放心走吧,妈妈有我们五个儿女照管扶养呢。”念叨了多次,可父亲眼睛仍然不闭。  相似文献   

12.
抗战爆发后,父亲转移到了重庆,他和早期帮会里的人关系渐渐疏远了,相反,与蒋介石这些人走得近一些。父亲在重庆时跟戴笠走得很近,所谓走得近,就是帮助戴笠在上海做地下工作,也利用他在上海的关系,主要是经济上帮助国民政府抗日。  相似文献   

13.
抗战爆发后,父亲转移到了重庆,他和早期帮会里的人关系渐渐疏远了,相反,与蒋介石这些人走得近一些。父亲在重庆时跟戴笠走得很近,所谓走得近,就是帮助戴笠在上海做地下工作,也利用他在上海的关系,主要是经济上帮助国民政府抗日。  相似文献   

14.
刘勃 《环球人物》2020,(5):110-112
汉武帝时代,酷吏特别多,其中张汤最著名。司马迁笔下的张汤,有两个细节令人过目不忘。一个是审讯老鼠。张汤小时候,家里的肉被老鼠偷了,连累他挨了父亲一顿打。张汤就挖老鼠洞,抓住老鼠审判。刚巧这时候,张汤的父亲回家,看见儿子走审讯流程、写判决书,简直是老狱吏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谭白英:永远怀念严厉而慈祥的父亲 父亲谭维四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他的爱和精神永远留在我们身边. 父亲对我们姐妹俩的爱是藏在心底的,从来不说出来.我们小的时候他甚至都没抱过我们,因为他没时间,上班下班脑子里全是工作,经常是饭吃了一半,有工作要处理放下碗就走了.他是一个为工作拼命的人,编钟发掘出土后突发脑溢血差点丢了命.外婆...  相似文献   

16.
黄启量 《铁军》2020,(2):33-34
陶和寿先生一岁多时,父亲陶家齐与母亲朱维珍同时被日军刀劈于南京江宁湖熟的城岗头上。长大后,看到当地的老百姓、机关人员,还有学生都去他父亲墓前扫墓祭奠,他才知道,父亲是个烈士。从此,父亲陶家齐就在他的心中树起了一个高大的形象。稍长一些他就有了一个愿望:重走父亲走过的路,了解父亲的战斗故事,理清母亲陪伴父亲被日本鬼子残害而死的史实。  相似文献   

17.
1998年6月11日清晨5点,死亡等在父亲面前,走过去他将得到宁息。他就那样昏睡着,等待时间滴答滴答地走向终点。决定离开时,他悄悄地收起心电图仪器上面有节奏的波纹,让起  相似文献   

18.
习远平 《百年潮》2013,(11):16-21
父亲走了11年了。今年10月15日,是他老人家的百年诞辰。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人民海军之父”的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萧劲光大将,是我的父亲,他离开我们已经5个年头了,可是他的形象却时时浮现在我们脑际。虽说往事如烟,却是永志难忘。 1949年,战争硝烟渐渐地在中国大陆上消逝,新中国就要诞生了。当年9月,我和弟弟萧能所在干部子弟学校的校长,把我们叫到学校教务处,指着一位陌生的军人说,他是我们的父亲的秘书罗玉如同志,是父亲让他来找我们的。罗秘书说他是萧劲光司令派来的,代表他接我们姐弟俩回家,让我们就跟他走。 我们当时对“家”的观念很淡漠,只知道学校、教师、同学和阿姨们,大家一直在一起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20.
父亲走了,带着对生活的眷恋和些许的遗憾走了。父亲走的那天正值隆冬,是2002年的12月12日。前来与他告别的人很多,他在“一二·九”时期的老同学,平西、平北根据地时期的老战友,青年团工委时期的老同事,解放后他所工作过的铁道部、北京大学、航天工业部以及全国政协的老战友、老朋友、新老领导都来与他告别。许多重要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父亲的离去也表示了深切的慰问。父亲的革命生涯不算短。从1933年参加革命,经历过著名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到过延安,又在平西、平北抗日根据地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全国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